大秦嫡公子 第578章

作者:冥狄z

  闻言。

  杨端和等人面色稍缓。

  而这就是他们想听到的答案。

  他们之所以对南海战事这么上心,为的就是让自己的族中子弟进到其中,以便从中牟取一定的战功,为后续的仕途,创造一定优异的条件。

  天下已定。

  这种谋取战功的机会可不多了。

  他们自不会轻易放弃。

  何况......

  关中氏族大多出身行伍,他们跟李斯、姚贾等玩脑子的,其实是比不过的,他们自己也清楚,所以并不会想着从地方为吏做起,而是想通过军功,直接进而踏上快车道。

  这是关中氏族最习以为常的升迁。

  而今听到了秦落衡的答复,他们已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子弟依旧能进到军中,而且起步是‘伍长’、‘什长’,这也意味着,他们族中的子弟起步就比其他人高了不少,若是这种条件,都不能获得军功,那也怪不得什么了。

  而且......

  秦落衡也说了。

  军中队列依旧是同乡同里一起,所以不出意外,他们的族中子弟应会带领老秦人,楚人、百越人作战岂有老秦人勇猛?在杨端和等人看来,这已是最好不过的情况了。

  他们自然不会再有不满。

  杨端和叹声道:“十公子,你既有如此用心,何以不提前知会我等?若是方才我等在朝中反对,岂非让六地一系的官员笑话?”

  “不过公子的深谋远虑,我等也实在是佩服。”

  杨端和朝着秦落衡行了一礼。

  见状。

  其他人也跟着行礼。

  秦落衡摇摇头,苦笑道:“这次的确是我疏忽了,我一门心思在军事上,却是忘了提前告知尔等,朝中也多亏诸位体谅,不若我恐就真的让人贻笑了。”

  众人相视一笑。

  都没有再议论此事,一时间又其乐融融。

  不多时。

  杨端和等人悉数离去。

  秦落衡望着这行人离去的身影,目光陡然变得阴翳起来。

  低语道:

  “我还是小瞧关中氏族了。”

  “这些人大多的确是武将出身,但他们能在朝中屹立这么久,又岂会没有点能耐?”

  “杨端和这一两句,却是恰到好处,口头上吐露了一些不满,但又很快加以找补,既不让我感到难堪,又不至于让我心生嫌隙,轻描淡写间,便将事件轻易掠过。”

  “手段属实不凡。”

  “不过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今他们恐都认为章邯站队了我,而我想让章邯更进一步,所以才插手了这次,但你们又如何知晓,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章邯,甚至章邯是不是主将我都不在意。”

  “我在意的是军司马一职!”

  “我这次在朝上故意挑起争端,为的就是掩人耳目,而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他人的注意力先后被兵源及主将吸引,而后姚贾更是主动跳出来,但姚贾发难的对象并非军司马,而是蒯彻本身。”

  “而今万事俱备,只欠父皇恩准。”

  “一旦军司马设立,今后大秦的军队,便再难脱离朝廷控制,而一统思想后的秦军,战斗力定会提升一大截,到那时,大秦也将彻底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陛下你真的会准许吗?”

  秦落衡紧紧握拳。

  他看了看天穹,负手离开了。

  他已做完自己能做的全部,接下来便是等待始皇的决定。

  至于始皇会不会同意。

  他不知道。

  也实不敢去揣测。

第455章 天不欲亡大秦也!!!(求订阅)

  暮色。

  朝会时的争议已渐渐淡去。

  但朝堂上的变化,朝廷官员已有所察觉。

  李府。

  李斯坐在书房。

  他随手翻看一卷《商君书》,但心神显然不在上面。

  今日朝会的确在商议南海之事,但朝堂最终的走向,却跟往常已截然不同。

  他并不精于军事。

  所以在朝堂上并没有就此开口。

  但十公子发表看法之后,朝堂上明显有了极大争议,按照以往的惯例,始皇当‘下群臣议事’,然而从始至终,始皇仿佛都没有开启仪事的念头。

  甚至......

  姚贾后面欲言又止,恐就是想向陛下建议开廷议,只是陛下并没有给他开口机会,而是直接开口,说要去寻求王贲建议,就此把这个话题打住。

  始皇已无意再开廷议了。

  他之前其实就已有所察觉,但一直不敢肯定,而今日朝会,却让李斯坚定了这个想法。

  陛下有意废除议事制度!

  他把《商君书》合上,眼中浮现缕缕凝重,议事制度一旦废除,朝廷大事都将彻底决于上,不用再顾忌朝臣的看法,此中利弊,他一时也不敢判断是好是坏。

  从另一种角度。

  这未必不是陛下对朝臣的不满。

  李斯站起身。

  沉声道:“从今之后,朝廷政事当慎之又慎了,陛下已然对百官心生了戒备及不满,只怕日后还会继续收紧百官的权势,只是十公子这次的发声,究竟有没有陛下的旨意?”

  “若是没有......”

  “那陛下对十公子太过纵容了。”

  “但若是有,陛下未免给了十公子太多权柄。”

  “难道......”

  “陛下已定下十公子为储君?”

  李斯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惊疑,朝堂上的一些迹象,让他渐渐有些不太确信,心中也生出了些猜疑。

  朝后余波远不止于此。

  杨端和等人得了秦落衡的许诺,自是不会对此有意见,但任嚣、赵佗却对朝会极为不满。

  任嚣从军多年。

  上次征伐百越,他便是副将。

  屠睢身亡之后,按理而言,他是最有可能上位的,一直以来,他也被认为是征伐百越主将的不二人选,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没有多少争议,直到赵高被杀。

  他过去曾跟赵高有过不少来往。

  只是并未牵涉进赵高涉嫌的案件,因而最终幸免于难,但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波及,他原本是想谋个主将之位,好洗刷掉自己身上的不白,顺便为自己正名,但随着秦落衡的开口,他不仅当不成主将,甚至连领兵的机会都没有。

  他又如何能甘心?

  赵佗亦然。

  他跟任嚣经历过上次征伐百越,也着一定的南海经验,不过赵佗自己也很清楚,他其实争夺主将的机会并不大,只不过随着任嚣被猜忌,他无疑有了机会,因而这段时间赵佗没少跟关中氏族走动,也得到了很多关中氏族的许诺。

  若是不出意外,这次征伐百越的主将,就是他跟任嚣二选一,他自认有一定可能拿下,眼下南海已是砧板上的一块肉,他若是领军,定能使南海一战而定。

  借此一战。

  他日后没准便能更进一步。

  位列三公九卿。

  然随着秦落衡的建议,他的一切设想都完了。

  赵佗又如何能镇定的下来?

  这次朝会,虽结果未明,但已初显端倪。

  眼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另一边。

  在处理完政事之后,嬴政并没回寝宫,而是让中车府令去准备车马,准备去一趟王府。

  一刻钟之后。

  嬴政去到了王府。

  王离、王平等人恭候在外。

  嬴政微微额首。

  问道:“通武侯身体如何?”

  王离道:

  “回陛下。”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