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560章

作者:冥狄z

  秦落衡继续道:“方才通武侯问我,为何会将这些事告知,因为普天下,陛下最信任的人是你,因而我也选择相信。”

  “诚然。”

  “这些事我可以告诉陛下。”

  “但陛下是个很高傲的人,容不得半点质疑。”

  “而且......”

  “我其实并不认为陛下做错了。”

  “只不过欲速则不达。”

  “眼下新政弊端逐渐凸显,加上旧制在天下的影响,造成了眼下内外交困的局面,我之前认为,想要继续维持稳定,需要安民,但近来我却是发现,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

  “民众很现实。”

  “谁赢他们帮谁!!!”

  “为了安民而安民,其实是在饮鸩止渴。”

  “想要彻底实现长治久安,除了需要配套的制度,更重要的便是官吏。”

  “陛下创建起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却是没有足够多合适的官吏,而且陛下对立国功臣太过手软,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足够多的约束,远的有黄景修,近处的有赵高,若非是我把事情捅大,恐他们还能当无事发生,继续在朝中为官。”

  “我也知道,开国功臣为大秦付出了很多,但此一时非彼一时,现在的不少朝臣已然成了‘反秦’主力,他们处理政事看起来矜矜业业,实则为了自家私利内斗不已,如此朝臣又岂能治的好国?”

  “在我还没恢复身份之前,我便向父皇有过建议。”

  “换一批朝臣。”

  “但就目前来看,大秦做的还不够!”

  “远远不够!!!”

  “而今朝堂积重难返,短时想更换已不现实,但朝堂的这些官员,注定要被集体换掉,唯有如此,朝廷才能焕然一新,不再显得死气沉沉,只不过我因赵高之事,为陛下所不喜,短时恐难以上书,因而只能借通武侯之手。”

  “当然。”

  “通武侯也并非定要上书。”

  “毕竟大秦现在的官吏结构并不完善,也没有合理的官吏梯度,短时把官吏筛选下去,恐也难找到那么多合适的官员。”

  “所以我的想法是让通武侯替我上书。”

  “完善大秦的官吏梯度。”

  “我欲在卫国新建一所学宫,用以招揽天下士人,而后再对其加以筛选,再择其合适人选,出入地方为官为吏。”

  “不知通武侯可愿助我一力?”

  秦落衡看向王贲。

  王贲满脸肃然。

  他却是没有想到,秦落衡所图这么大。

  建所学宫。

  而且还是在卫国。

  更为关键的是,若是真的建立在卫国,招揽过去的士人,岂非都成了秦落衡的门客?

  这陛下岂会答应?

  他也算是明白,秦落衡为何不敢跟陛下说了。

  陛下一年多之前,才把博士学宫废掉,现在秦落衡却要自己建一个,虽然不算是在大秦境内,但也属实是在给陛下上眼线。

  此事关系太大。

  他就算深受陛下信任,又岂敢去开这个口?

  王贲苦笑道:

  “十公子之所求,臣恐难以胜任。”

  “臣也不解,为何公子想要新建一所学宫?”

  秦落衡负手而立。

  淡淡道:

  “我前面已说过。”

  “大秦的乱子,根源便在思想不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法术,并不可取,独尊儒家、墨家、道家,又难以服众,甚至会造成朝野震动,因而都不可取,但大秦是以法立国,因而唯有取中庸之道加以调和,以期实现取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成一家之言。”

  “唯有如此,大秦才能兼容并进!”

  “但这需要时间。”

  “而且天下的士人未必认同这个看法,所以需对这些士人进行一番筛选,以确定的路线为方向,选择对应的人手,如此,才能让大秦始终不偏离方向,也才能等到最终统一思想出炉。”

  “我也知晓,此事之难。”

  “父皇断不会同意,但事关大秦安稳,小子也实属无奈。”

  “不过我也不强求。”

  “通武侯若不愿,可将今日之话,当为一番笑谈。”

  秦落衡显得很是豁达。

  他自己都不敢给始皇说,王贲何以替自己出面?

  而且他之所以说出,并非真执意想让王贲上书,而是想借王贲之口,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始皇,现在的他本就备受瞩目,若是这番话传出去,恐会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对他今后行事,也会造成极大影响。

  稍作权衡。

  他便做出了今日举动。

  王贲道:“容臣再考虑考虑。”

  秦落衡笑道:“通武侯不用为此费心,这本就是我在强人所难,通武侯不答应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我的确对通武侯还有个小小要求。”

  “公子请讲。”王贲道。

  秦落衡转过头,神色十分严肃。

  “活着!!!”

第441章 盛世修书,乱世修典!(求订阅)

  活着?!

  听到秦落衡的话,王贲整个人一怔。

  他甚至有点不敢确定。

  他本以为秦落衡这次前来,或是有意敲打王氏,想让王氏今后不要跟胡亥走的太近,亦或者试图拉拢王氏,以壮大自身的势力,但秦落衡‘活着’二字一出,让王贲瞬间有些茫然了。

  他已完全猜不透秦落衡的想法。

  王贲拱手道:“臣不明白公子之意。”

  秦落衡看着王贲。

  淡淡道:

  “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

  “我想通武侯你活着,活的越久越好。”

  “我知道,你早就预料到我会来,甚至会以为我会威胁王氏,亦或者想拉拢你们,但王氏世代相秦,拉拢跟威胁谈何容易?我也犯不着这样,对我而言,一个活着的通武侯远比死去的王贲意义更大。”

  “因为......”

  “大秦还需通武侯辅佐!!!”

  秦落衡声音轻缓,但又十分的真挚。

  对很多人而言,王贲是大秦的一个变数,活着的王贲,能影响到很多事,也能影响始皇的判断及朝堂的走势,甚至是天下走势,换成其他人,定然是希望王贲能及早‘死去’的。

  王贲一死。

  大秦将再无变数。

  一切都将恢复起初的模样。

  胡亥再也没有依仗,秦落衡依旧能稳扎稳打,不断扩大自身优势,扶苏则能全身心在北疆收买人心,朝臣也不会因王贲存在,不时思量甚至是忌惮,始皇更是将无可劝谏的大包大揽。

  从很多角度而言,死去或昏迷的王贲,才是一个好的通武侯。

  因而王贲在听到秦落衡的话,才表现的这么吃惊。

  王贲挑眉道:

  “老臣身体早已被蚕食,而今只是在苟延残喘,风中残烛罢了,能活多久早已非臣能控制的了,何况臣早离了朝堂,朝堂现今人才济济,何以需老臣辅佐?老臣现在的身体情况,如何能重返朝堂?”

  “臣愚笨,未能理解十公子之意。”

  “还请公子细言。”

  秦落衡淡淡道:

  “我何以不晓通武侯的身体状况?”

  “但我所言皆出于本心,亦是真心实意。”

  “然其中的确有个中心思。”

  “我也是近期才醒悟到,根基根本之重要性。”

  “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盖因精诚凝聚的老秦人,秦之所以能抵御外患,也是因老秦人在保驾护航,秦之所以能镇抚天下,也是因老秦人的万众一心,而今老秦人被征发成军,被派往南海,被派往北河,被派往淮北淮南,被派往辽东,老秦人早已分散到了大秦各处。”

  “根基不成,天下何以能稳固?”

  “大秦奉行的是耕战。”

  “而今战事看似停歇,但老秦人却并未得到收拢,若是天下安宁,秦政无事,大秦的确可继续坐稳天下,然则,如今复辟暗潮汹涌猖獗,种种迹象早已表明,六国余孽在密谋举事,他们旨在恢复失去的山河社稷。”

  “以战国强力大争之惯性,六国贵族复辟大潮必然再次到来。”

  “但到那时,老秦人有多少愿再为国出手呢?”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