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487章

作者:冥狄z

  东郡。

  经过这几个月的休养,秦落衡的身体已完全康复。

  他也终于听到了秦军大胜的消息。

  他跟寻常民众一样,都对此十分振奋,不过与其他人不同,他很是明白,秦军大胜匈奴,对秦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秦终于可以腾出余力来了。

  这也意味着......

  朝廷会开始整饬内政了。

  而这同样是秦落衡期盼已久之事。

  就在这举国振奋的时候,还被安置在东郡的秦落衡,却是收到了一阵诏令。

  一份来自咸阳的诏令。

  看完这份令书,秦落衡目光微沉。

  始皇有令,命他立即处置儒家及相关事宜。

  这不是一个好差事。

  虽然眼下儒家早已是铁证如山,罪行根本不容置辩,但儒家在地方的影响力确实非同寻常,而朝廷对儒家的处置早已定下。

  坑杀!

  经过这几月的抓捕和调查。

  儒家相关之事,早就尘埃落定,就差最后处刑了。

  然而就是这最棘手的处刑,最终却是落到了秦落衡手中。

  秦落衡拿着令书,满眼凝重,儒家之事,他必须要慎重对待,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反噬自身。

  思索片刻。

  他把固、杨武、蔡和、章豨等人叫到了自己住处。

  这一段时间,这几人一直在自己身边,相处下来,多少是有了些交情,把此事告知给他们,然后一起商量,也是再合适不过。

  而且像杨武、蔡和、章豨、华要等人都出自关中氏族。

  至少目前都是值得信任的。

  不多时。

  几人便来到了秦落衡住处。

  秦落衡坐在主座上,到场众人按官职高低依次入座。

  秦落衡并没有说废话,开门见山道:“朝廷来了旨意,让我处理儒家之事,儒家所犯之罪,早已罄竹难书,但儒家毕竟为百家门派,又曾执百家之首,在民间的声望很高,若是处理不当,恐怕迎来非议,甚至会为帝国遭至骂名。”

  “诸位对此有何高见?”

  闻言。

  众人都不禁眉头一皱。

  他们其实都没有料到秦落衡会接手这事,儒家之事目前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虽然事情早已落定,但真的当众宣布坑杀儒生,却是很容易为自己遭来祸端,尤其秦落衡更是始皇之子,始皇却把这事交给了秦落衡。

  这让他们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固道:

  “既是朝廷的诏令,尚书令自该完成。”

  “而今儒家罪行早已被登记在册,只差最后当众行刑了,据我所知,抓捕到的儒生大多在薛郡以及附近几个郡县,不知,尚书令想在何处行刑?”

  “亦或者带回咸阳行刑?”

  秦落衡略一沉思。

  沉声道:

  “不用带回咸阳。”

  “儒家的处理结果,朝廷早已定下。”

  “而今抓捕到的儒士就有四百余名,加上家眷之类的罪犯,数量更是多达上千人,这么庞大数量的人群,若是全部押解至咸阳,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将是海量,朝廷才结束一场外战,耗费了不少国力,岂能再在儒家身上耗费资源?”

  “就在附近处决!”

  说完。

  秦落衡目光一凛。

  又道:“行刑地点定在薛郡!”

  “薛郡?”众人心中一惊,蔡和道:“尚书令,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薛郡是以前孔子授学、故居,陵园之地,那里的民众深受儒家影响,在哪里坑杀儒士,恐怕会遭至地方民众强烈反对和不满。”

  “下吏不赞同在薛郡行刑。”

  秦落衡沉声道:

  “行刑地点只能定在薛郡。”

  “固然薛郡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但诸位不要忘了,薛郡是大秦的郡县,那里的民众更是大秦的子民,正是因为此地深受儒家影响,才更要把地方定在哪里,若是不把为何处置儒家的事给当地民众说清楚,恐怕才会真的适得其反,让民众倒对大秦生出怨念。”

  “儒家长于口舌。”

  “若是不斧正民众之观念,只怕我等刚一离去,儒家便会死灰复燃。”

  “再则。“

  “大秦如今大胜而归,我等正可借朝廷大胜匈奴的盛威,用以处置儒家,不然等这股雄风过去,地方替儒家叫冤喊怨的不知会多出多少。”

  “此事便这么定下了。”

  “等下尔等便去通知各地郡县,让他们把儒生都押送到薛郡。”

  “十日后当众行刑!”

  “此外。”

  “固你可拟一份坑儒书!”

  “把儒家这些年所犯罪行,全部书于上面,到时一并宣读,儒家既然选择跟大秦为敌,就要接受跟大秦为敌的代价和后果。”

  “丑类,就应以万钧雷霆扫灭,使其身名俱裂!!!”

第386章 不书不语唯杀人,天意何其神妙哉!(求订阅)

  会稽郡。

  一份告示张贴在了城墙上。

  有人使不得字,便向四周询问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人群中自有识得几个字的,看完了上面的告示,开口道:“九月中旬,一名姓秦的官员将在薛郡坑杀抓拿归案的儒生。”

  “薛郡?”

  “那不是孔圣人所在之地吗?”

  “这秦官员竟敢在这里杀儒生,着实是胆大包天,他就不怕激起民愤吗?”

  “不知道。”

  “秦人嚣张跋扈惯了。”

  “他们哪里会在乎地方的人。”

  “......”

  四周围观的民众怯怯私语,不过对于儒家,他们并没有什么好感,只是以一种看乐子的心态看了这份告示。

  不远处。

  几名头戴斗笠的男子挤出了人群。

  其中一人道:

  “叔父,儒生再也不能说话了吗?”

  “只是这些儒生不能说话了,儒家存在这么多年,秦廷就算想一网打尽,又谈何容易?再说了,孔鲋孔襄兄弟还在,儒家还没到油尽灯枯的地步,而且就算儒家真的不能说话了,也会有其他人替他们说话的。”

  “你怕了?”一旁,另一人开口了。

  项籍冷笑道:

  “我有什么怕的?”

  范增笑道:“哦,为何?”

  项籍道:“我项羽向来不读书,不喜说话,只想杀光秦人,烧尽咸阳。”

  闻言。

  范增不由大笑出声。

  眼露惊异道:“哈哈,不书不语唯杀人,天意何其神妙哉!”

  一旁,项梁蹙眉道:“让范兄见笑了,我这侄儿一向自大,看了点兵书,就目空一切,实在让人汗颜。”

  说完。

  项梁还狠狠的瞪了项籍一眼。

  项籍把头偏向了一旁,直接无视了。

  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范增也道:

  “我倒不觉得令侄说错了。”

  “从眼下来看,光靠读书说话的确灭不了秦,”

  “儒家身为百家门派,在天下屹立足足上百年,在地方又广有名誉,但最终呢?还是落得个被坑杀的下场,就连孔子的后裔,也不能保身,只能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若论读书、说话,天下何人能出儒家之右?”

  “没有。”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