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461章

作者:冥狄z

  前面无论赵高说什么,他都不在意,甚至直接在一旁装傻充愣,但听到秦落衡为大秦十公子之事,他的神态再也保持不住了。

  许胜惶惑道:

  “赵中车府令你说的可是真的?”

  赵高道:

  “我有骗你的必要?”

  “秦落衡在巡狩车队中的地位,你自己难道真的没有一点感觉?再则,随行的关中氏族子弟,他们对秦落衡的态度,你应该或多或少有所察觉吧?”

  “陛下已视秦落衡为大秦储君!”

  许胜心神久久不能平静。

  这事对他心神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良久。

  许胜才缓过神来,眼中满是惊惶,他看向赵高,困惑道:“中车府令如此重要之事,你为何要告诉我?”

  赵高目光一寒。

  他深深的看了许胜一眼,漠然道:“因为我同样不为秦落衡所喜,而且陛下服用的丹药,大多是我进献上去的,一旦秦落衡上位,我定然是逃不掉的。”

  许胜眉头一皱,隐隐觉得不合理。

  不过,赵高显然并没有多说的意识,而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沉声道:“中车府令想要我做什么?”

  赵高道:“我为中车府令,并不能随意进出队列,而你为方士,却是可以自由进出,而且你跟六国贵族有联系,我想你把秦落衡为大秦十公子的消息传给六国贵族。”

  许胜脸色惊变。

  低声道:

  “中车府令你究竟想做什么?”

  赵高嗤笑道:“我想做什么?你难道真不知道吗?秦落衡这几日就会离开车队,前往曲阜,我要你把消息传出去,我相信六国贵族知道秦落衡的身份后,不会袖手旁观的。”

  许胜一脸惊惶道:“中车府令,你既然知道秦落衡的真实身份,你还......”

  赵高道:

  “因为我不想死!”

  “现在我们跟秦落衡只有一方能活,要么他死,要么我们死,我劝你不要抱有侥幸,也不要再生出幻想,秦落衡此人性格刚直,眼里是容不得我们这些残枝败叶的。”

  “你们跟六国贵族勾结的事,连我都知道,何况秦落衡?”

  “现在秦落衡奉命去清理儒家,等儒家清理完毕,便会着手清理方士,我今日把此事告诉你,你尚且这么局促,等到秦军围杀时,你只怕会更加不堪。”

  “有些事,要么不做,要做便做绝!”

  “你也不用担心会出事,只要秦落衡死了,最终储君人选只能是长公子或者幼公子,他们不会医术,看不出丹药的蹊跷,我到时自然会为你辩白,甚至,无须为你辩白,秦落衡身死之后,这两位公子感激你还来不及,你又岂会真的出事?”

  许胜沉默。

  他自然是不信这个说法。

  就算秦落衡真死了,他也绝不会得到宽恕,依旧是没有活路。

  但赵高说的没错,秦落衡会医术,他很容易看出始皇的问题,到时稍加询问,便能查出原由,到时他们这些方士谁都跑不掉,只要秦落衡不出事,出事的便是他们。

  而且他的确暗中跟六国贵族有勾连。

  种种情况,让许胜明白,他已到了生死存亡边缘。

  要么坐以待毙。

  要么奋力一搏。

  而且......

  赵高提前把此事告诉了他,已让他有了充足反应时间,朝廷已是待不下去了,但天下之大,又岂会没有他的容身之所?

  何况这些年他也积攒了不少财物。

  这些财物足他挥霍了。

  许胜眼珠滴溜溜的转着,他在权衡其中利弊,赵高也不催,就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良久。

  许胜抬起了头。

  他咬牙道:

  “中车府令言以至此,我许胜又岂敢再有二心?”

  “话我可以代传,但六国贵族最终会不会出手,就不是我能保证的了,而且最终事情能不能成,也跟我无关,我只负责传话,至于其他的事,我一概不负责。”

  赵高道:

  “自是如此。”

  “你负责把话传出去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就交给那些六国贵族了,若是他们不能抓住这次机会,那只能说是天亡我等,也是天亡他们!”

  “你去收拾一下,尽早出发吧。”

  许胜点点头,快步离开了车辇。

  赵高站在轺车附近,目光看向天穹,此时已是乌云密布,他冷笑道:“秦落衡,这一次我跟你赌命,我就不信,有心算无心之下,你还能逃出生天?!”

  “你只要死了,一切就不一样了。”

  “一切也将回到正轨!”

  “而你本就已经死了,又何须要‘死而复生’?”

  “你也不该活着......”

  一阵清风拂过,赵高的身影仿佛随风一般,消失在了轺车附近,此地空余一阵轻微的沙沙声。

第372章 祸起!!!(五千字)

  蓟郡。

  始皇在做出决策之后,并没因此停留,而是继续挥师北上,雷打不动的执行着既定好的策划,而始皇的下一站是广阳郡。

  而在大军北上时,有两人开始了一场秘密谋画。

  巨鹿。

  在一间简陋屋舍中,张良长身而立,目光有些深邃,神色又略显复杂,而在他的身旁,站在一个年过半百之人。

  此人正是也参加过士人盛会的‘何瑊’。

  何瑊此时并不明情况,眼中略微带有几分疑惑,问道:“子房兄,为何突然把我叫来?这次所为何事?”

  张良朝何瑊略微躬身,沉声道:“自上次博浪沙袭杀失败后,嬴政便变得格外警惕起来,几乎不再外出,就是少有外出,也是有层层士卒拱卫,而今想靠刺杀嬴政,以使得天下大乱,已几近不可得了。”

  何瑊沉默。

  他又如何看不出?

  上次博浪沙袭杀,他同样有所参与。

  甚至于,当时为躲避秦军追杀,他还因此改了姓。

  他本姓韩,韩王安时为韩国的公族大夫,更曾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

  只不过他执掌韩国时,韩国已大势已去,在原韩国官吏腾的攻伐下,韩国也是以极快的速度败亡了。

  迫于形势,也为了避免被清算,何瑊当时选择了逃匿。

  而这一东躲西藏便是十几年。

  这在十几年间,何瑊并未停下复国之念,一直在外面走动,更是与张良等人一起策划了那起震惊天下的博浪沙刺杀之事。

  那次刺杀占据了天时地利,但最终却是功败垂成。

  每每回想,何瑊都不经扼腕长叹。

  而那一次刺杀,他其实已报了必死的信念,能活下来也实属万幸。

  当初始皇出游博浪沙遇袭后,当即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而他当时已逃至庐江附近,但依旧被秦吏追上,而秦吏在密察问询姓氏时,何瑊其实已抱了跳江寻死的打算,因而并未直接道出姓名,只是直指水戏称‘此为吾姓’。

  他本意是以水寒喻韩。

  而这名秦吏却是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指‘河’为姓,在听到秦吏误会时,何瑊轻蔑的讥讽了一句,言‘姓氏当从人’。

  不过。

  这些意外终究抵不过‘验传’证身。

  而就在这时,河中恰巧漂过一具尸体,秦吏因此没有再细察,而是转身去处理起了这场突然送到手上的‘刑事案件’,他这才得以安然无事。

  事后更是喟然长叹。

  ‘幸有上天保佑,吾才幸免刀锯之难。’

  此后便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

  即便如此,何瑊对秦的仇恨也丝毫未减,一直暗中密谋着反秦之事,也一直跟其他六国贵族保持着联系。

  张良道:“何兄可还记得秦落衡?”

  何瑊一怔。

  随即也点了点头。

  说道:

  “自是知道。”

  “此子却是个非凡人物。”

  “若非其甘愿为秦廷鹰犬,我倒是想与其深交,只是此人被秦廷蛊惑,恐怕很难能醒悟过来,其才智目光之高远,立意之长久,在吾等士人中当第一人也。”

  “我也实是为其可惜。”

  随即。

  何瑊眉头一皱。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