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433章

作者:冥狄z

  “臣的眼中只有大秦,只有陛下,此外并无其他。”

  “臣深知,世上没有白来的亲近,臣其实一直都有意跟关中氏族保持一定距离,就是不想让关中氏族感觉臣对他们太过依赖,从而让自己陷入到一定被动之中。”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这个道理,臣还是明白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话。”嬴政蹙眉,随即吩咐道:“案上有几分奏疏,你可以去看看,那是山东各地郡守近日呈上的。”

  秦落衡面露迟疑。

  最终朝嬴政躬身一礼,去到了大案旁,侧身将奏疏翻开,看完各地郡守呈上来的奏疏,脸色也不禁一变。

  巨鹿郡郡守上疏,近日赵地多达近千徭役逃亡,魏地上郡、燕地辽西郡郡守上疏,近日有人在策划袭杀秦吏,这一切都足以表明,山东六地已越发不稳了。

  嬴政漠然道:

  “南疆乱不乱,其实对山东六地已影响不大,因为地方已有生乱的苗头,而且有愈演愈烈之象,原本朕有意将六国贵族限制在咸阳,但因为这次的事,这些乱源已悉数逃逸。”

  “这次巨鹿、上郡、辽西郡的事端,未必没有这些人的身影。”

  “他们或许是想借此扰乱朝廷视线,以便让自己得以安然脱身,虽然朕都明白,但此时却不得不理会了。”

  “天下已再难安宁了!”

  秦落衡满眼忧色,忧心道:“陛下意欲何为?”

  话音刚落。

  嬴政漠然的扫了秦落衡一眼,秦落衡站在原地,神色十分的窘迫和尴尬,以往都是始皇问计朝臣,他这次却是下意识开口,找始皇问计策了,这实在是僭越的过头了。

  秦落衡低垂着头,不安道:“臣......臣一时语无伦次,请陛下恕罪,臣绝没有冒犯之意。”

  “请陛下明鉴!”

  嬴政冷哼一声,收回了目光。

  他漠然道:

  “如今南疆隐有事端爆发,魏地、赵地、燕地同样有事端发生,虽事态还未发展到此地步,但朝廷不可不防,朕也不得不谨慎,大秦南北两疆不可同时出事,不然复辟势力定会大举起事。”

  “大秦不能乱!”

  “眼下蒙恬正在北疆驻守跟匈奴对峙,若是上郡、辽西郡等北疆郡县出事,北方军团恐会面临粮草短缺之危,到时匈奴再趁机南下,朝廷大军恐有战败之嫌。”

  “朕欲巡狩北地,亲身镇压复辟!”

第352章 天下时势异也!(求订阅)

  闻言。

  秦落衡脸色微变,劝谏道:“陛下,你的病情才稍有好转,尚不能进行舟车劳顿,而且镇抚北地之事,完全可以交给其他官员,岂能让陛下亲身前去?”

  “臣认为不妥。”

  嬴政长身而立,目光坚定。

  淡淡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

  “但这一趟,唯朕亲去才有效果。”

  “天下消息顿塞,朕病危的消息,只怕已传遍天下,而朕病情好转的消息,外界恐怕知晓的不多,大抵就在关中之地传荡,朕若是不亲自前往山东六地,岂非在纵容谣言横行?”

  “你也并不清楚山东六地官吏的实情。”

  “这些人大多首鼠两端!”

  “虽然他们名义上为秦官秦吏,但背地跟六国余孽走的很近。”

  “这些人需要有人时刻盯着,不然就会懈政怠政,朕此行也为督导政务,朕也想看看,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这些官吏还敢不敢把德政层层克扣,把善政进行层层加码。”

  “朕的身体你不用担心。”

  “朕又非是第一次巡狩,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嬴政态度异常坚决。

  秦落衡却是依旧面露犹豫。

  巡狩者何?

  《孟子·梁惠王》云: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巡狩并非秦典章首创,而是自古就有的天子大政,夏商周三代尤成定制,《尚书·尧典》、《礼记·王制》等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这种巡狩政治的具体方面。

  大要言之。

  在以征伐、祭祀为根本大政的古代,巡狩的本意是天子率领护卫大军在疆域内视察防务、会盟诸侯、督导政事、祭祀神明,不过这只是书中的理想状态。

  春秋之前的天子巡狩,主要目的为三,一则祭祀天地名山大川,二则会盟诸侯以接受贡献,三则游历形胜之地。

  就其行止特征而言,一则以舒适平稳,一则以路途短时间短,一则以轻松游览,但天下真正跋涉艰险,将巡狩当成实际政事认真处置的,且连续长时间长距离大巡狩者,唯秦始皇一人。

  而且......

  秦始皇的确对巡狩十分熟悉。

  一统之前的秦王便已经出行视政了三次。

  秦王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时年嬴政二十六岁,那是他第一次东出视政到河外三川郡,其时,桓齮(yi)大胜赵军于河东郡,歼赵军十万,杀赵将扈辄。

  那次嬴政亲赴大河之南,便是在会商部署对三晋之地的进一步施压,就秦之战略而言,秦王的第一次出行,其实就是在定下灭六国大战的基调。

  秦王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时年嬴政三十二岁。

  其时,王翦灭赵,这是嬴政第二次东出赶赴邯郸,这次出行,一来会商灭燕大计,二来则是处置灭赵善后事宜,并重游童年故地,顺便把当年欺负自己的几家赵国贵族悉数坑杀。

  秦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时年嬴政三十六岁。

  其时,王翦灭楚,这是嬴政的第三次东出,经陈城,赶赴故楚国的郢(ying)都,巡视江南楚地,会商决议进军闽越岭南大事。

  这三次是一统之前的出行。

  一统之后,嬴政目下已巡狩三次。

  第一次大巡狩是灭六国的次年,即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时年嬴政四十岁,这次只出巡了陇西、北地两郡,为的是统御边疆士卒防范匈奴南下。

  第二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时年嬴政四十一岁。

  这次巡狩在史册上时间长达一年。

  这次大巡狩主要使命是宣示大秦新政之成效,确立帝国威权之天道根基,是故,才有了后世耳熟能详的那些举措。

  其一为峄(yi)山刻石以宣教新政文明,其二,泰山祭天封禅,梁父刻石,确立帝国新政的天道根基,其三,登之罘山,刻石宣教以威慑逃亡遁海之复辟者,其四,作琅琊台并刻石,系统全面的宣教新政文明。

  第三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时年嬴政四十二岁。

  这次历时同样堪堪一年,所做之事跟第二次大巡狩相差无几,不过期间却是发生了记载史册之事,即旧韩公子张良博浪沙刺杀一事,经过这次刺杀,始皇便再没有开启巡狩了。

  距今已过去了三年。

  秦落衡低垂着头,目光阴晴不定。

  他感觉这次巡狩并不是那么简单,始皇似乎有着其他想法,只是他一时想不到,也猜不到,而且他发自内心的,不希望始皇巡狩,现在天下并不清净,始皇的身体也经不起这些折腾。

  若是再遇一次刺杀,天下就真要大乱了!

  不过,嬴政并没在巡狩的话题上多说,甚至不愿跟秦落衡多言,只是简单告知几声,便直接让秦落衡退下了。

  秦落衡自不敢停留,只能折身离了皇宫。

  殿内。

  嬴政眼中闪着厉色。

  他朝殿外道:“来人,把御史弋叫来。”

  很快。

  御史弋便到了殿外。

  在宦官的带领下,弋进到了殿内。

  一进殿,弋便连忙长拜道:“臣弋参见陛下。”

  嬴政头也不抬的道:“朕前面让你做的事,做的如何了?”

  弋道:

  “回陛下。”

  “臣已重新在六地建立起一套监察体系。”

  “这些人并不为外界所知。”

  嬴政冷声道:“六地现在实际情况如何?”

  弋脸上露出一抹迟疑,作揖道:“回陛下,六地眼下复辟势力猖獗,地方官吏跟六国余孽多有勾结,这次北地之所以突发事端,跟魏地、赵地、燕地的贵族脱不了干系。”

  嬴政起身。

  轻叹道:

  “朕这些年一直着眼构建文明盘整天下,但这次染疾,却是给朕敲响了警钟,复辟势力从来都没有消停,只不过他们选择了蛰伏,甚至是有意隐藏了起来。”

  “‘天下太平’、‘靡不清净’的时势已结束了。”

  “朕令你全力查勘各地的复辟暗潮,既然他们不愿消停,那朕也就无须再跟他们留情了!”

  “严查!”

  “凡是卷入这次复辟暗潮的官员、贵族、豪强、诸子百家,一律严惩不贷。”

  “他们既敢一次次挑衅,那就不要怪朕对他们宣战!”

  “宁错杀,毋放过!”

  嬴政的眼中已满是森然厉色。

  他对复辟势力忍耐到了极致,尤其是经历了一次生死危亡之后,他越发不敢容忍这些反叛势力了,他已没有耐心再徐徐图之了,他只想尽快将复辟势力连根拔起。

  他耗不起了!

  上次博浪沙遇袭,是因有武士拼命保护,这次染疾,是因秦落衡有救治之法,但下次呢?这样的好运不会次次都有,他也不敢把大秦的命运寄望在这缥缈的好运之上。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