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410章

作者:冥狄z

  “李丞相实在为难我了。”

  “我虽能够给陛下用药,但陛下何时清醒过来,实在不是我能掌控的,而且陛下以往的辛勤情况你们是知道的,陛下身体早已亏空过多,身体消耗过大,这次昏迷恐要持续一阵。”

  李斯眼中露出一抹凝重。

  他开口道:

  “这非是我相逼,实是形势所迫。”

  “若是陛下染疾之事发酵,城中的六国贵族,甚至是诸子百家,恐怕都会有所动作,急需派兵镇抚,而没有陛下诏令,蓝田大营的士卒就不能调动,到时恐会出大问题。”

  秦落衡无奈道:“我也知道这点,但实在无能为力,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仰仗两位丞相,尽量让朝廷官员各司其职,以避免造成更大的动荡,至于六国贵族和诸子百家,实在难以兼顾。”

  李斯脸色越发严肃。

  他很清楚这事的影响力,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引发连锁反应,若是让六国贵族叛逃出去,到时地方恐怕再难安宁了。

  更令李斯感到不安的是,始皇染疾之事是怎么传出去的?

  不过,这事牵涉宫中,他也不好询问。

  李斯道:

  “我只能尽力而为了。”

  “不过看城中的架势,恐怕六国贵族跟诸子百家,很快就会有动作了,秦博士,事态紧急,我便不多逗留了,若是陛下清醒过来,还请速派人与我等联系,我等好直呈上疏,以避免事态进一步发酵。”

  秦落衡稽首道:“丞相放心,陛下若是苏醒过来,我定第一时间告知。”

  李斯微微额首,快步离开了。

  他要去安排城中事宜。

  他们此行原本是想请陛下旨意,但如今陛下依旧处于昏迷状态,他们虽心急如焚,但也只能先行退去,他们能做的,便是在陛下清醒过来之前,尽可能的稳住局势,避免事端进一步闹大。

  只是风雨欲来,没有军队坐镇,实在难以维续。

  李斯跟冯去疾刚回到丞相府时,立即就有官员送上了一份文书,看过文书上面的内容,冯去疾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他朝李斯道:“秦落衡猜的没错,岭南的确爆发了瘟疫,而且已经十分严重了,镇守岭南的十万士卒,已病倒了大半。”

  “多事之秋啊!”

  “若是任由瘟疫纵横,恐用不了多久,岭南就会无兵可用,到时岭南恐就会被百越部族重新夺回,大秦死伤数十万将士,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疆域,岂能这样拱手让之?”

  冯去疾脸色难看至极。

  他已感受到一股刺骨寒风扑面。

  稍微处理不当,便很可能导致江山倾覆,这让冯去疾不由生出强烈的紧迫感和压力。

  李斯面色同样凝重。

  不过,岭南瘟疫之事,他并没有太在意。

  因为他已看过秦落衡呈上的奏疏,上面给出了适当的解决之策,只要秦落衡提供的药方有用,岭南的瘟疫用不了多久便能平息,现在最棘手的还是咸阳。

  始皇病危,这个消息已经传出,城中必然会流言蜚语横行,底层民众并不知晓实情,稍被人蛊惑,便容易引起大规模恐慌,咸阳人口可是高达百万。

  这么庞大的数量,稍微不慎,便可能酿成大祸。

  这种事其实不难解决,只需始皇露面,外面的各种流言蜚语便能戛然而止,但如今始皇却是不能露面,无意间,还会助长这些流言横行。

  若能调集军队镇守四方。

  朝廷也能很快平息掉这次事端。

  但始皇昏迷的太过突然,而且并没对此做出任何布置,因而他们根本无权去调动军队,除了调动军队,便是调动四周戍卫协助,而今朝堂上的确有一人有这个职权。

  正是三公之一的太尉!

  但现任太尉是王贲,而今王贲同样出于昏死状态,这也导致,朝中分明有上百大臣,却无一人有调兵之权。

  这种情况,属实罕见。

  因而李斯、冯去疾等朝臣是倍感压力。

  夜幕渐渐拉开。

  原本隐于乌云下的暗流,此时正缓缓显露出身形......

第333章 大厦将倾,风雨如晦!(求订阅)

  是夜。

  咸阳雷声大作,大颗雨珠不断滴落,这些雨珠仿佛是滴在了世人心上,让人格外压抑难受,与外界的杂乱纷扰不同,秦落衡所在的住宅十分安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静谧。

  但这只是表象。

  距离始皇昏迷不过半天,就在这午夜时分,他已听到了不少的流言蜚语,还有各种恶语中伤,原本该是到了民众睡眠的时候,此时城中却是灯火通明,人心惶惶。

  秦落衡坐在大堂中,面色十分的淡然。

  甚至于。

  他很淡定的听着侍从收集来的各种流言,其中不少跟始皇有关,有言始皇已经驾崩了的,有言始皇被奸人所害,更有甚者,直言害始皇者,秦落衡也!

  各种流言层出不穷。

  这还仅是一些流于言表的恶语,真正棘手的当属六国贵族,他们在这半天里,同样没少作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趁着官府陷入动荡、人心惶惶之际,望风而逃了。

  而且是成风的逃亡。

  大片逃亡。

  东城数万户六国贵族,此时剩下的已不足半,这还是因为他们前面没有得到逃跑的通知,不然,情况只会更加糟糕,即便如此,在后知后觉之后,这些被遗弃的贵族,同样开始了成风的逃匿。

  咸阳已经彻底乱了。

  纵使李斯等人用尽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难遮掩城中明显之颓势,更难掩咸阳风雨动荡之气象。

  沓沓沓!

  屋外再次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周青臣面色惊惶的进到院中,张皇的看了几眼,便朝宗正嬴腾行了一礼,急声道:“敢问陛下情况如何?下官有急事要禀报。”

  嬴腾目光微阖,冷声道:“陛下暂不便见人,周仆射若有奏可呈书,或对我直言,等陛下清醒过来,我自会禀告陛下。”

  周青臣眼中犹豫片刻,还是将口中的急事说了出来。

  儒家跑了!!!

  闻言。

  嬴腾眼中寒光大露。

  就在嬴腾想呵斥之时,一旁的秦落衡淡淡笑道:“走了也好,只要儒家不生事,便许他们去留自便。”

  嬴腾一时大为惊惑。

  冷声道:

  “秦博士,你这是何意?”

  “我大秦历来法行如山,高悬廷尉府正堂的便是商君明言,‘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陛下即位以来,更是没有宽恕过一名罪罚,而今有封君爵位的大臣逃亡,何以这般置之?”

  秦落衡淡淡道:“孔鲋等人并无实际职掌,其心早已不在国政之上,走便走了,焚书也好,禁议也罢,始皇的本意都在威慑,还能真杀了这些文士不成?”

  “儒家跟朝廷本就不是一条心,他们若执意想逃,朝廷难道还能禁止不成?”

  “再则。”

  “儒家博士皆有爵位在身,他们而今这一逃,爵位自然被废止,以后再做出违逆之事,再由律法决之也为时不晚。”

  “对于儒士的逃亡。”

  “我的建议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博士学宫一切照旧!”

  周青臣愣怔。

  良久,才看向宗正,眼中满是疑惑。

  嬴腾看了秦落衡几眼,见秦落衡神色淡定,迟疑片刻,还是没有再辩驳,点头道:“就依秦博士所言。”

  周青臣道:“下官明白了。”

  说完。

  周青臣也是缓缓退了出去。

  等出了秦落衡住宅,周青臣也是呵呵一笑。

  回到博士学宫,周青臣的确再没有动作,只是跟几个志在治学的博士埋头整理经典,对学宫内的事不闻不问,任由那些博士去留,在这种刻意放任之下,博士学宫原本存余七十一名博士,等这次事件结束时,学宫内仅剩了二十余名博士。

  等周青臣走后,嬴腾终于按耐不住不满,质疑道:“秦博士,你为何要放任不管?你难道不知这些博士的影响力?一旦他们外逃,势必会引起恐慌,到时岂非会加剧天下动荡?”

  秦落衡抬起头。

  肃然道:

  “小子自然明白。”

  “但宗正可曾想到一件事。”

  “六国贵族早就有了逃亡之心,因而在听闻陛下染疾之后,立即就有了动作,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儒家博士,在咸阳时间不短,早已在城中置办家业,何以也能这么快逃亡?”

  嬴腾一愣,满眼惊疑道:“你是说,这些儒士早就想逃了?”

  秦落衡点了点头。

  说道:

  “是的。”

  “儒家早就存了逃亡之心。”

  “只是借了这次咸阳动荡,将其真正付诸了行动。”

  “咸阳此刻动荡不安,朝廷本就腾不出余力去阻拦,而他们又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有心算无心,朝廷顾不过来的。”

  “与其如此,不若放手!”

  “而且博士都有高爵在身,就算真的拦住,所受的刑罚也不会太重,博士学宫其实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是朝廷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借口取缔,而今他们的逃亡,却是主动给了机会。”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