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92章

作者:冥狄z

  他看了眼杨端和,又看了眼华阜,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却是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过。

  他已经暗暗记下了秦落衡!

第317章 有些事宜粗不宜细!(求订阅)

  夜幕降临。

  甘罗等人都已经离去。

  华府大堂,只剩华阜父子二人。

  坐在席上,华寄终于忍不住道:“阿翁,你平时那么谨慎,为何这次就这么沉不住气?你也说了,卫肆的事一出来,秦落衡或早或迟都会引起朝臣注意,到时他的身份自然会显露人前。”

  “你这番举止,只会适得其反!”

  华寄神色略显郁闷。

  华阜把其他关中氏族请过来,他之前并不知道,而且华阜既然已经开了口,他身为人子,自不能打断,更不能驳斥,因而只能待在一旁静听着。

  只是华阜太急了!

  华阜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

  “但你对卫肆此人不了解。”

  “他显露锋芒的时候,你还在学室上课,对他根本一无所知,你以为我不知道我做的不对,但我其实也是故意而为的。”

  “卫肆此人心机极深。”

  “不然嫪毐、成蟜叛乱,朝廷处死了成百上千人,为何就独独有人要救卫肆,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卫肆应是知道秦落衡的身份。”

  “他一定也很清楚,在秦落衡身边,有陛下安排的侍卫,但他依旧选择去找了秦落衡,而且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用以误导或者混淆外界的视听。”

  “眼下我们不知卫肆说了什么。”

  “但你置身处地想一想,若你是秦落衡,你得知了一些或者什么都不知道的事,眼下朝廷查下来,你如何辩解?你能辩的清楚吗?”

  华寄脸色微变。

  他已明白了华阜说的什么。

  华寄凝声道:

  “卫肆在算计秦落衡。”

  “他是在故意勾起陛下的猜忌!”

  华阜点点头。

  沉声道:

  “不出所料的话,就才是卫肆的目的。”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阳谋。”

  “看卫肆这成竹在胸的姿态,恐怕他是知道一些外界并不知晓的事,而且这些事还能引起陛下强烈的情绪,所以他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事。”

  “此人老谋深算。”

  “他其实是在公然挑衅陛下。”

  “因为......”

  “自古以来,君主多疑!”

  华寄色变。

  他紧张的看了眼四周,确定四周无人,依旧不安的去把四周的门窗关上,随后才低声道:

  “阿翁,慎言。”

  “斯年为陛下公子,虎毒尚不食子,陛下又岂会轻易猜忌斯年?而且斯年流离在外十年,眼下身份又没有表明,陛下何至于要猜忌一个尚无名分之人?”

  华阜目光深邃,幽然道:“蒙武死之前,我去看望过,也将秦落衡的事告诉给了他。”

  华寄眉头一皱。

  他有些没理清其中意味。

  华阜继续道:“蒙武在恍惚之后,给我说了一些事,其中就有关于当年伐楚的细节,蒙氏当年之所以‘背叛’关中氏族,其实是有原因的,只不过有些事宜粗不宜细。”

  “甚至不能细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蒙氏一族跟长公子交好,然蒙武其实一直都在教导蒙恬蒙毅,让二人不要贸然站队,他们忠于的只能是大秦皇帝。”

  “蒙武这番话,我自明白其意。”

  “他之所以把那些事告诉我,就是担心若秦落衡上位之后,严查当年之事,会怪罪到蒙氏头上,进而牵连整个蒙氏一族,他想要我们今后为蒙氏说一些话。”

  华寄依旧没听懂。

  但脑海中又似乎闪现过什么。

  只是他一时没抓住,因而还是有些费解。

  华阜没有深说。

  他道:

  “陛下跟秦落衡之间是有一道隔阂的,只不过以前无人捅出,加上秦落衡已记不清当年的事,而始皇也根本不想提及,因而陛下跟秦落衡才能相处融洽,若没有卫肆,此事大体就不了了之了。”

  “但卫肆却是突然横插了一手。”

  “事情就变了!”

  “我若是没猜错,卫肆就是制造十公子‘身亡’的主谋,至少是之一,所以他很了解当时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此事海岸成了他算计陛下的把柄。”

  “卫肆事发之后。”

  “朝廷从来没有去问询过秦落衡。”

  “这难道不奇怪?”

  华寄眉头也开始紧皱起来。

  华阜叹道:

  “卫肆弄出的事,造成的最大影响,其实是让陛下跟秦落衡不能见面,因为陛下不知卫肆告没告诉秦落衡当年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秦落衡会不会生出其他想法。”

  “这是阳谋!”

  “而且卫肆已经成功了。”

  “君主多疑,眼下陛下不知秦落衡的真实想法,因而恐会继续冷遇秦落衡,而这明显正中了卫肆的算计,因为卫肆一家老小竟皆被官府徇杀,他十分痛恨大秦。”

  “他是见不得大秦好的。”

  “而今陛下诸子中,唯秦落衡最有才能。”

  “若是此举能将秦落衡隔绝于朝堂之外,大秦恐就真要危险了,所以我才把其他人叫过来,也特意把秦落衡为十公子之事告知,就是想让他们相助,坐实秦落衡为十公子的事。”

  “我甚至想联名上书恢复秦落衡身份。”

  “只要名分恢复。”

  “卫肆的算计也就落空了!”

  “只是其他氏族,因为上次的事,显然都有了戒心,并不愿掺和太深,因而我也是有心无力,眼下只能听天由命了,但大秦储君之位空悬,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唉!”

  华阜长叹一声。

  眼中充满了落寞和慨然。

  华寄也沉默了。

  他本以为阿翁是犯了糊涂,没曾想,阿翁其实是刻意而为,只不过当年关中氏族已经遭过一次重,好不容易归朝,他们又岂敢再在这种事情上露头?

  而且联名上书。

  这岂不是又一次逼宫?!

  这吃力不讨好之事,谁又敢愿去冒险呢?

  华寄安慰道:“阿翁,或许是你想多了,陛下乃千古明君,何时犯过这种错误?没准真是你们多想了,而且秦落衡为斯年之事,有一天注定会暴露出来。”

  “到时他自然而然就恢复了身份。”

  “我们没必要操之过急。”

  华阜点点头。

  低语道:“或许吧。”

  “这些事你千万不要说出去。”

  “蒙武之所以告诉我,除了我们华府跟秦落衡关系亲近,还有一层原因,便是我华氏是出自宗室一脉,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宗室内部的事情,不能为外人道也!”

  华寄连忙保证道:

  “阿翁放心。”

  “我绝不会把此事告诉给任何人。”

  闻言。

  华阜这才点点头。

  夜已深。

  ......

  已至十一月中旬。

  天气越发清寒,咸阳城中人影稀疏,在这一月间,咸阳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就是卫肆伏诛案。

  死而复生的卫肆,牵连出不少氏族。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