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71章

作者:冥狄z

  始皇自成蟜叛逃后,就极反感有人提皇室内事,眼下子襄不仅提了,还妄图把所有公子牵扯入内,此必然会为始皇所恶。

  儒家究竟想干什么?

  子襄依旧保持着拱手作揖状。

  但额头冷汗已是止不住的流下,他能说出这番话,已经是鼓起了天大的勇气,他在赌,赌始皇不会当场翻脸,也赌始皇不会直接对他儒家问罪。

  孔鲋怔怔的望着子襄。

  脸色已是大变。

  他也是完全没想到,子襄竟这么胆大包天,前面引向始皇子弟,已是犯了忌讳,现在竟还提长公子,此话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被人误会是长公子的想法,那可是会跟长公子交恶。

  其他儒生也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甚至下意识移动了身形,想跟子襄拉开距离,以免日后受到子襄牵连,子襄的话,太疯狂了,让他们感到了害怕。

  大殿死寂。

  没有人再敢开口。

  所有人都下意识看向了始皇。

  他们都想知道始皇会作何反应,是直接将子襄定罪,还是选择无视,亦或者真的容后再议?

  “诸卿可有异议?”嬴政的问话仿佛从天外飘来,不夹杂任何的情绪,平静的令人害怕。

  百官无人敢回应。

  实不敢回。

  事关帝王家事,岂容他们插手?

  突然。

  嬴政大笑着站了起来。

  他居高临下的望着子襄,冷声道:“你既对大秦治式不满,且认为当闻讯诸公子的建议,那朕便准你一次,朕也想听听,朕的这些公子,对大秦治式是何看法。”

  “来人,拟诏。”

  “宣长公子扶苏回朝!”

  说完。

  嬴政走下了高台,径直出了章台宫。

  百官竟皆躬身相送。

  等嬴政离开,百官目光骤然阴冷下来,他们阴沉的看着子襄,脑海中不知在想着什么,良久,李斯冷声道:“入则心非,出则巷议,此等恶风不禁,国家难安,朝廷难宁!”

  “善!”百官异口同声一喝。

  博士们死死沉寂着,没有一个人试图说话。

  等到百官陆续离场,诸博士才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冷汗,抱怨起来,叔孙通道:“子襄,你这是在做什么?我要是早知道你有此一言,绝不会在朝中发难。”

  “你这分明是想害死我们!”

  鲍白令之也埋怨道:“子襄兄,非是我无情,实是你这番言语太过,而且你有此言语,为何不跟我们商量一下?现在反倒把我们所有人给拖累了。”

  “你害苦我们了!”

  其他儒士也纷纷指责起来。

  子襄就静静站在地上,没有作任何的反驳,等到其他人拂袖离开后,才双腿一软,瘫坐到了地上,孔鲋走过来,眼中带着些许不满,只是看到子襄这幅神色,万千埋怨只化为了一声叹息。

  子襄道:“兄长,你也在怪罪我?”

  孔鲋目光阴沉道:“子襄,我们是为拖延时间,不是让我儒家去死,你这番话,不仅得罪了始皇,还得罪了长公子,此后我儒家在朝堂将会寸步难行,你分明比我明智,为何会做出此等愚蠢行为?”

  子襄摇头道:

  “兄长,你还没看清形势。”

  “朝廷已不容我儒家了,我若是不挑事,不仅起不到阻拦效果,朝廷甚至可能会派人严查我儒家,这段时间,我儒家看似低调,实则暗中做了不少事,这些事朝廷一查就能查出。”

  “我此举非是害儒家,而是为了保全儒家。”

  “我知道兄长的想法。”

  “兄长认为朝廷不会贸然查儒家,但万一呢?”

  “我儒家承受不起这个‘万一’!”

  孔鲋默然。

  子襄继续道:“我儒家这次已是在公然挑衅,若是不把事做绝,不仅达不成目标,甚至可能会让我儒家失去立足之地,若非考虑到这些,我又何必道出长公子?”

  “我儒家眼下是不能被查的。”

  “一旦被查,必然会查到我们跟六国贵族的联系,到时城中的六国贵族无一例外,都不能幸免,到时,六国贵族连同秦廷一起发难,我儒家又如何招架的住?”

  “我儒家注定要跟秦廷决裂。”

  “既然如此,那便决裂的更干脆些。”

  “我们现在力保的是私学,维持的是跟六国贵族的关系,不是维持秦廷的颜面,更不是维持跟长公子的交情,其中取舍,兄长何以看不出?”

  “我知道我的举动很大胆,稍有不慎,就将让我儒家陷入万劫不复,但我们没得选。”

  “我们一来要遮掩私学之事,二来要遮掩跟六国贵族的联系,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做,而今我们缺的就是时间,不把长公子拖下水,这场议论便戛然而止了,以后也绝不会再引起争议了。”

  “我们只能一条道走到底!”

  闻言。

  孔鲋也只能长叹一声,神色落寞道:“我儒家竟已衰败到如此地步了,若是让先祖知道,我等护不住孔门,不知会如何怪罪我等。”

  “唉。”

  “都是为兄无能。”

  子襄摇头道:“这跟兄长无关,天下大势如此,兄长又岂能逆天而行?眼下我们虽然跟朝堂为恶,但也争取到了不少的时间,长公子回朝需要一定时间,我们需抓紧时间,将一些棘手事处理好。”

  “我敢肯定。”

  “用不了多久,李斯便会对我们发难,李斯此人心思极深,不出言尚可,若是出言,定是石破天惊之举,我们不得不防,这次若非李斯出言,根本就不至于发展于此。”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孔鲋略作迟疑,不解道:“既然你对李斯如此忌惮,而李斯又位高权重,你就不担心,他私下派人去查吗?”

  子襄摇了摇头。

  说道:

  “李斯此人斡旋之心甚重。”

  “在始皇没明确表态之前,他不会擅作主张去查,法家中‘君王至上’,李斯为百官之首,他才接任丞相之职不久,不会冒然去触此等不明之事。”

  “而且儒法本就不登对。”

  “李斯私下查,很容易引人口舌,李斯不会冒这个险。”

  “至于其他官员,他们就算有心,但私下调集起来的力量有限,我儒家只需稍作防范,基本不会出什么大事,不过事无绝对,这段时间还是要慎之又慎。”

  孔鲋点头道:“我知道了。”

  子襄双手撑地,缓缓从地上站起,身子依旧有些发软。

  他苦笑一声。

  直到此时,也才知何为帝国重臣,何为君威难测,这般人物,一言一行都带着莫大威势,让他也是心颤不止。

  在孔鲋的搀扶下,兄弟二人离开了章台宫。

  夜色中。

  皇城中,一道小巧身姿,正蹑手蹑脚的朝一间宫宇走去,只不过进入皇城没几步,迎头便撞见了一个身形高大之人。

  嬴阴嫚脸上露出一抹憨笑,神色拘谨道:“父皇。”随即眼珠滴溜溜一转,又道:“今天天色不错。”

  嬴政哼了一声,淡淡道:“又去你兄长那了?”

第300章 天下变革,无不以流血而成!(求订阅)

  嬴阴嫚憨憨的点了点头,低着头道:“兄长这几日说要制新菜,让我过去尝尝鲜,我就......出去了一趟。”

  说着。

  嬴阴嫚从袖间取出一份用纸包着的东西,透过纸张依稀能闻到一股辛香,她继续道:“我给父皇带了一点。”

  嬴政忍俊不禁道:“你想让朕吃你们的残羹剩饭?”

  嬴阴嫚摇头道:“不是,父皇,这是卤煮,兄长说他收集了好久才收集到这些调料,父皇可尝尝,味道真的很好,比宫里那些饮食好吃很多。”

  说完。

  嬴阴嫚还把手中之物递了过来。

  嬴政拂袖道:

  “不用了。”

  “朕才举行了大宴,没胃口,这些东西,你就留着自己吃吧。”

  “哦。”嬴阴嫚乖巧的点点头。

  见状,嬴政朝嬴阴嫚挥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去了,嬴阴嫚朝嬴政行了一礼,然后大步并小步的溜走了。

  望着嬴阴嫚离去的身影,嬴政也不由摇摇头。

  不过。

  他也并没放在心上。

  走在宫阙间,他一直在思索儒家的发难。

  他其实并不喜儒家。

  当年之所以拜孔鲋为文通君,只是想安抚天下士人,顺便向天下士人表个姿态,只不过儒家终究让其失望了。

  他给了文通君高爵,给了儒家统领天下文治的百家统领地位,想教儒家兴教兴文,汇聚百家而成就华夏文明之盛大气象,然儒家这些年死死抱着千年之前的诸侯制不愿撒手。

  天下若真的复辟,对他们又有何好处?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