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40章

作者:冥狄z

  “但也并非不能实现。”

  “眼下大秦为大一统王朝,若是借助强权,强力施行,未必不能实现,不过到时引起的非议只会更大。”

  “此举唯民心所向方能为!”

  萧何点点头。

  眼下大秦内忧外患,若是强力施行,只怕地方会瞬间生乱,到时六国贵族、百家中的阴谋家、地方豪强等等,都会顺势而起,到时别说推出医道体系,能不能在乱世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那学有所教呢?”扶苏问。

  秦落衡道:

  “所谓学有所教,其实是启民智!”

  “历史上曾出过很多惊艳绝伦之人,他们的出现改变了那时的历史走向,因而天下其实是需要这些天资卓绝的人,经过大争之世,天下的知识从官府流落到了民间,但大多还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秦依旧推行商君的驭民五术。”

  “其中就有愚民!”

  “民愚则力有余而知不足。”

  “商君的观点其实并无问题,而且商君所谓的愚,并不是一位的为愚而愚,诚然,商君书明令六虱亡国,明令让人不贵学、不知、不好学问、不擅游,这确实有些偏激。”

  “但商君的愚民非是反智!”

  “商君反对的是儒家推崇的《诗》《书》,但对于法家、农家、兵家等之智知,商君不但不反,反而是大力提倡,并提出以法为学,以吏为师。”

  “在我看来。”

  “等到条件允许之时,或可让天下人人以法为学,以吏为师,继而彻底开启民智,等民众皆为饱学之人,集齐千万人之智慧,将是何等可怕的力量,或许我所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也会真有一天得以实现。”

  “此等盛况,岂非天下盛世?”

  扶苏和萧何对视一眼。

  眼中满是凝色。

  他们也是没想到,秦落衡竟是这么看的商君书,而且还敢直言愚民不是反智,这已跟大多数人观点相悖了。

  甚至......

  已算是离经叛道了。

  但秦落衡所言,并非不无道理。

  商君只对儒家的教育内容深恶痛绝,但也只是禁止黔首接受儒家诗书礼乐这些特定教育,对于有益于农业、军事、司法等各领域的相关教育,却是从来没有制止过。

  只是想让民众以法为学,以吏为师又谈何容易?

  朝廷若是真能解决这个问题,何以让原六国官吏继续盘踞于六地的大小官府?

  随即。

  萧何就想到了一物,惊疑道:“秦博士,你那纸恐就是为推行‘学有所教’特意研制的吧?”

  秦落衡面露异色。

  但也没否认。

  说道:

  “确有这想法。”

  “但纸张的造价目下还是太高。”

  “甚至高于竹简。”

  “短时间想大量制造很难,但我却是相信,等到造纸工艺得到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完善,早晚有一天,纸张会比竹简便宜,甚至要便宜非常多,到时或许真能实现人人都有学上。”

  “广开民智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大治。”

  萧何再次一礼,彻底折服道:“秦博士真是言行合一,若是秦博士之愿真能逐步实现,或许你所说的天下盛景,真可能在有朝一日出现在人间。”

  “萧何拜服!!!”

  秦落衡把萧何扶起。

  笑道:

  “只是些牢骚言,实在当不得真。”

  “我只不过是个眼高手低之辈,而你们却是有真正的治世之才,也是真能造福一方民众,我何能何才敢担此大礼,你就莫要再来折煞我了。”

  说完。

  秦落衡便把萧何扶了起来。

  他虽然口头上说得好,真让他去操行,指不定会出什么状况,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眼下就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说的全都是些大而无当之言,根本受不得此等大礼。

  见状。

  扶苏眉头微蹙,故作不见道:“那后续几个呢?”

  秦落衡看着扶苏,目光凝重道:

  “那些要实现......”

  “需改法!”

第274章 我与秦落衡孰强孰弱?(求订阅)

  改法?

  扶苏当即沉默了。

  他略一思索,也明白了缘由。

  想做到劳有所得、逝有所安、行有所畅,必须要修改秦律,因为这些在秦法中都有明文规定。

  劳有所得?

  《司空律》规定:有罪以赀赎及有债于公,以其令日问之,其弗能入及偿,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钱;公食者,日居六钱。

  但这只限于居赀赎债者。

  即欠公家钱又无力偿还的,只好服短期劳逸。

  至于其他,一律无得。

  想做到劳有所得,在大秦根本不现实,大秦每年征召的民众高达数百万,这么庞大的数量,若是人人日居六钱,这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穷尽少府,也承担不起。

  至于逝有所安。

  这也跟律法有一定相悖之处。

  秦律的等级划分,甚至包括到了墓地,拥有爵位的人死后是准许享有一定‘哀荣’的。

  《商君书》规定,寻常的上造死后,可以在墓上栽一棵树,从这级往上,直到大夫,每高一级,就可以多栽一棵树,这其实是延续的春秋时期贵族的葬礼待遇。

  像武安君白起的陵墓,外面就是茂树成林。

  但这只限上造以上。

  至于普通公士,则只能有一个墓穴。

  而无爵者,别说修墓碑、栽树了,能有个小土包都不错了,至于更差的刑徒、隶臣,大多只能葬于乱坟岗,甚至是直接就地掩埋,处理的异常潦草。

  华夏自古秉承‘死者为大’!

  而这同样是民众积极上战场的动力之一。

  若想做到逝有所安。

  无疑要改变军功爵制一直特意强调的尊卑荣显。

  这是要动军功爵制。

  纵然扶苏有千般怀柔之心,但动军功爵制,他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也根本不敢往这上面想。

  这是在动摇大秦立国根基。

  至于行有所畅。

  同样没有操行的可能,因为驰道、直道是皇帝专属,没有父皇的诏令,任何官吏、民众都不能使用,这是大秦皇帝独有的尊贵,也是皇权独有的尊爵象征之一。

  放开驰道、直道?

  这无疑把主意打到了皇帝头上。

  这又岂有成功的可能?

  至于再修一条为民之道,根本就不现实,眼下驰道、直道修建,已经惹得民众沸反盈天,再去谋划一条新道,只怕消息刚传出,民愤就已然压不住了。

  而且。

  大秦禁止民众随意离开居住地。

  即‘使民无得擅徒’。

  扶苏没再问。

  萧何稍一沉思,也选择了沉默。

  秦落衡自然不会再言。

  大秦想实现大治,秦律是绕不开的。

  他之所以这么简明扼要的点出,其实是故意告诉给扶苏的,他想借扶苏之口,去试探一下始皇心思,扶苏毕竟是长公子,血浓于水,始皇就算有不满,也不会太过怪罪。

  不过。

  他心中也清楚。

  大秦体制的积弊,非短时能解决。

  始皇也没改变的想法。

  所以他的这些想法,仅仅只能停留在言语上,但他这次之所以刻意提出来,便是想让世人知道,天下若是施行大治,就理应实现这几个方面。

  无论天下未来局势如何,是扶苏上位,亦或者张良、范增等人实现了乱天下,他只希望日后,天下真的开始进行大治时,这些人想起自己今日之语,或多或少能让天下有所改观。

  四下静谧。

  他们三人所处的大厅。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