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31章

作者:冥狄z

  他内心是有所轻视秦落衡的。

  在座士子多少是出身门第,但秦落衡却是亡人出身,而且年岁太轻,他们心里很难认可,眼下规格如此之高的盛会,却有这样一个竖子操持,他心中不免有些轻视,见其他人拐弯抹角的讥讽,他也一时失了心志。

  而今听到秦落衡此等超迈古今、博弈历史的豪迈襟怀,再对比自己前面小肚鸡肠、蝇营狗苟的话,心中叹服的同时,也不由心生汗颜。

  扶苏坐在席上。

  心神也久久不能平静。

  若是秦落衡还未察觉,他甚至都想出声提醒了。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秦落衡不仅察觉了,还说出了这样的连篇大论,境界之高、目光之深远、胸襟之豪迈,让人叹为观止,他自认自己达不到此等境地,而且相差甚远。

  扶苏目光幽然的望着秦落衡。

  心中五味杂陈。

  对于这个‘消失十年’的十弟,他心中一直不服,同样出身在帝王宫苑,而他更是父皇的长子,为何父皇就偏宠一个十弟,他本以为是因为十弟的出身,所以在秦落衡失踪后,他广为交好朝臣,就是想证明自己的才能。

  直到这时。

  他才如梦方醒。

  出身或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秦落衡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心魄。

  这一点。

  他跟父皇很像很像!

  想到这。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片段。

  当时父皇来皇子学宫考校他们的学习情况。

  因为父皇是刚下朝,头上还带着十二旒冕,其他兄弟都战战兢兢的,唯恐惹怒了父皇,唯有秦落衡,他好似没有任何顾忌,竟直接伸手去抓垂在父皇面门前的十二旒......

  扶苏的心神一时飘远了。

  就在场外喧腾,场内寂寥之时,突然一道声响从近处出来,所谓近处,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刚好就是最靠近场内的场外之处。

  “咳咳。”

  “这真是大秦的宏图大志?”

  “还是个人之志?”

第26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二更)

  闻言。

  原本处于狂热状态的民众,仿佛被当头浇了盆冰水,一下冷静清醒下来,他们举目看向了高台之上的身影。

  秦落衡面无改色,目光微凝的看了眼老者,淡淡道:“我虽很想说这理应是大秦的天下大治,但实则,这的确是我的个人之见。”

  老者虚着眼,失望道:“纵使你说的天花乱坠,把大秦描述的殷实富饶,但这些终究是假的,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你仅仅是一个博士,你做不了大秦的主,也做不了天下苍生的主。”

  “真正能做主的......”

  “是正坐在咸阳宫的那位皇帝!”

  “不是你!!!”

  老者的话音落下。

  四周众人的脸色就陡然一变。

  老者的话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他竟直接把目标指向了始皇。

  一瞬间。

  冀阙四周寂若寒蝉。

  没有人敢再出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唯恐受到牵连。

  原本挨着老者的几人,脸色更是腾的变得煞白,惊恐不安的朝后面挤去,生怕被人误会,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场内士人面色微沉。

  他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看向了老者。

  眼中满是惊疑。

  他们中不乏有恨秦入骨者,但也不敢把矛头直指秦始皇。

  眼前这名老者,却是做了他们不敢做之事,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秦始皇,言辞更是犀利无比,直击要害。

  他们死死盯着这名老者,好似要把这人看穿,但任凭他们怎么回想,都在脑海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人,这名老者仿佛就是一个普通老人,只是灵光一闪,下意识吐露了心中所问。

  但无人敢真把他当成普通老人。

  现在嬴政在大多数人心中,还是同苍天等高的存在,极其受敬仰,以往咸阳敢直呼皇帝称谓都会被人斥责,何况这人还是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始皇,一般人哪有这么大的胆量和心识?

  甚至于。

  他们自己都不敢!

  就在众人心生猜疑之时,一道爽朗的大笑声,瞬间将他们意识拉了回来,秦落衡大笑道:“是也,我的确只是一名大秦博士,做不了天下的主,但我难道就不能发表自己的主张?”

  “百家争鸣,诸子论道。”

  “难道当时先贤诸子就能为天下做主了?”

  “心系天下,乃人之本性。”

  “诸子先贤为实现自己的宏大志向,游历诸侯,广传学术,从而开创了百家之学,从一人之言,变成一家之言,甚者如法家,直接成了法天下。”

  “眼下我所说的确只是个人之见,但何以不能推广成为天下共识?”

  “若是天下人人以此为目标,原本只是一人行,何以不能成为十人行,百人行,万人行,甚至千万人行?或许前路是一条满是荆棘的小路,但走的人多了,未必就不能真走成康庄大道,那何以不能成就华夏经久不衰?”

  “孟子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秦落衡何以不能为大秦谋?为天下人谋?为华夏的千秋万代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当年诸子能著书立说,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诸子面对各方的千般阻拦,万般艰险,也岿然不惧,而今天下内无兵戈之患,随着朝廷犁庭扫穴征伐匈奴百越,也将无外患之虑,内外无忧,未必就不能实现长治久安。”

  “大秦素有革新之志。”

  “我的志向为何就不能成大秦之志?”

  “江河不舍昼夜,岁月不留白头,逝者如斯,虽圣贤不能常驻世间!唯其如此,我等为当世之人,更应勠力同心,做好我们这个时代应做之事。”

  “以功业之寿,垂于万世千秋!!!”

  “如此。”

  “才不负人间走一趟!”

  “我知道你们中,不少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若是往常,我定会选择不理会,再待几年,且看你等处境,但我却是选择了据理力争,你们可知为何?”

  “外界盛传我曾为亡人。”

  “然这是真的。”

  “我早年曾在天下游亡,见过朱门酒肉臭,也曾见过路有冻死骨,见过城中莺燕成群,也见过城外卖儿鬻女,甚至见过易子而食,世间有太多悲惨,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不觉得世间当是如此。”

  “但乱世人就是比草贱!”

  “没过多久,天下便一统了,天下一统之后,大秦纵然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对,但大秦至少给了很多人活命的机会,也让很多人不用再流离失所,也不用再担心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虽饱腹依旧艰难,但总归是有了一条活路。”

  “跟乱世相比。”

  “大秦治下的子民至少是个人!”

  “他们虽不如尔等一般有名有姓有氏,但至少官府给他们登记了名字,不会再如乱世一般,被人当牲畜一般叫唤。”

  “大秦的确用民过甚,但绝没有到你们口中的残暴不仁,也更没有到民不聊生的时候。”

  “现在是大秦的第六个年头。”

  “大秦的律法还没荒废,《秦律·戍律》依旧规定:一家不能同时征调两人徭役,《秦律·司空》依旧规定:犯罪被判罚款以徭役偿还的,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时节,需各放假20天回家务农。”

  “你们只看到大秦的严刑峻法,却是没看到,田律、工律等推广之后,地方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

  “大秦的产铁量并不高,但朝廷依旧把大量熟铁用在了农具上面,大秦也的确多次征召民众服徭役,但河渠川防疏浚之后,却也极大改善了地方的生活环境和用水灌溉问题。”

  “你们只看到大秦穷兵黩武,却是没看到匈奴南下、百越扰边时,南北两疆民众的惨状,正是有了大秦的北伐匈奴、南取百越,你们才能这么安稳的坐在这里,谈笑风生。”

  “大秦的确犯了很多错。”

  “但直到现在,我依旧认为,大秦有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做过努力,只不过碍于很多方面,朝廷的重心一直都没用在民生上,即便如此,大秦也切切实实的为民众做了不少事,至少他们现在比乱世活的要好。”

  “你们或许会嘲笑我自以为是。”

  “但殊不知。”

  “我一直都在身体力行。”

  “眼下在全国各地推广修建的公厕,其实是出自我之手,你们这几天来,在城中或许有尝到一种香料,而这辣椒也是出自我之手,眼下各地医生普遍使用的急救之法,也来源于我。”

  “我自知能力有限,但也在量力而为。”

  “人间的惨状,我体验过,所以我并不希望大秦重蹈覆辙,继续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或许你们之中不少人能在战乱之中,大为获利,大显身手,但天下的子民何其无辜?”

  “一旦战火重燃,天下涂炭之下,十室九空,这样的人间惨状,华夏已经经历了数百年,何以要继续沉沦其中?”

  “战国乱世,是由秦国终结的,理应由秦来抚平战乱伤口,让天下得以施行大治,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眼下朝廷汇聚士人来咸阳,便是想为民众开一条康衢大道,然你们却三番四次的阻拦。”

  “你们真的枉为士人!”

  “既然如此。”

  “我看这场盛会没有开的必要了。”

  “我秦落衡何等痴心,试图唤醒一个个装睡之人?”

  “我前面答应赠给你们的笔墨纸砚,等会会悉数送于你们,而你们前面作试留下的笔墨,等会也会一并交还给你们。”

  “你们暂时可以放心。”

  “朝廷说到做到,无论你们是反秦之人,亦或者是乱秦之人,朝廷这次都会既往不咎,但我也丑话说在前面,日后若是战场相见,就莫要怪刀锋无眼了,你有你们的凌云志,我亦有我的道义坚守。”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