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15章

作者:冥狄z

  “《商君书》言:‘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即停战之后,得把这些敌人首级公开示众三天并加以核实,核实无误,再按功劳进行奖赏。”

  “此次入选名单也照此惯例。”

  “我会当众宣读第一批士子的审阅评级,审阅评级不容置辩。”

  “本次评级为朝堂重臣评定,不会假以他人,若有人试图假冒,或者想混入名单,亦或者有人被无端摘出,都可视为本次结果为‘不直’。”

  “我再重申一遍。”

  “所有入选百大名士之列的士人,都必须来冀阙参与作试,无论是何官职、何爵位、何名声,无一例外。”

  “也不会有任何例外!”

  “请在场诸位士子共监之!”

  众人微微额首。

  固说的其实很简单明了。

  评级乃大秦重臣评定,不容质疑,但得到‘甲’评级的人,却不一定没问题,若是其被人检举有作奸犯科,或者是假冒的他人,试图蒙混过关,只要被人检举,官府一定会严查。

  一旁。

  叔孙通的脸色有点难看。

  固虽然说的是一些简单细则,但他却觉得是意有所指,他前面才说不知秦落衡会不会徇私,结果固就当众重申了一遍,这无异于是在当众打他脸。

  他虽心中不岔,但也只能冷哼一声,不敢真的发作。

  这时。

  固将竹筐打开。

  取出了整齐叠放其中的纸张。

  固没有急着打开,而是把这些纸交给了身边一个侍从,侍从将这一大叠纸高举过头顶,就这么直愣愣的绕着众士子走了一圈,以让众士子确定,这上面的封泥并无任何损坏。

  绕场一周之后。

  侍从将这一大沓纸,重新交到了固手中。

  固正色道:

  “诸位刚才也看到了。”

  “昨日我亲手弄上的封泥,并没有任何损害,一切都完好如初,这已足以证明,审阅的朝臣,并未私下撬开封泥,那也说明了,朝臣是不知晓众士子名讳的。”

  “诸位对此可信服?”

  “自无不信。”众人齐声道。

  “既然诸士子无异议,那我就当众将其拆开宣读了。”固微微额首,他从怀中掏出一柄小刀,用力撬开封泥,随后依次解开缠绕的绳子,而后撬开那一个个钉的严实的铁钉。

  一连串动作下来,固也微微有点喘。

  弄完。

  固取下遮挡的木板,将这些纸张高举过头顶,以便让在场的士子确认,他在此期间没有做任何小动作。

  随后开始念起了评级。

  “周成,评级乙!”

  “郑昌,评级甲!”

  “......”

  一百人的名单,念的时间并不短。

  但众士子听得却格外认真,尤其是昨夜参与作试的士子,更是整个心都悬着,尤其是听到念自己名字时,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脸上既期待又紧张,内心忐忑不已。

  只是结果大多不太理想。

  一百人的审阅结果,只有四人评级为甲。

  这个入选比例太低了。

  念完。

  固再次确认道:

  “这一批共有四人入选。”

  “分别是郑昌、唐历、董欣、鲁雅。”

  “对四人名单,诸位可有异议?”

  场中无人反对。

  所有人此时都沉默了。

  前面他们还怀疑会不会有暗箱操作,但首批名单宣布之后,他们再也没有任何质疑,只感觉头皮发麻,这次盛会准入标准太高了,这四人在民间都有不小名声。

  说是名士都不为过。

  郑昌,为原魏国新筑君郑徽之子。

  唐厉,号东园公,现为大秦博士,他跟绮里季、夏黄公、甪(lu)里先生四人并称为商山四皓,名声早就传扬在外。

  董欣,为董狐一脉,董氏在民间一直有不低的声誉,一直被地方称为是‘族富贵显,忠贞贤良’的一族。

  鲁雅为鲁顷公之孙,比鲁仲连还要嫡亲,鲁国公族本就擅长习文弄墨,他们的学识一直都是高于寻常士人的,但世人能胜过鲁氏的又有多少?

  眼下要这等才具的人才能入列。

  众人难免心神一紧。

  到这时。

  无人再质疑秦廷会弄虚作假。

  这么高才具的人才能入席,秦廷就算想弄虚作假,只怕会一眼就被揭穿,这种惹众怒之事,他们不认为秦廷会做。

  也没这个必要。

  冀阙外已是无人吭声。

  所有人都面露严肃,原本自持才具卓绝的士人,此刻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凝重。

  他们都清楚了一点。

  自己全都小看了秦廷对盛会的重视。

  而这其实是理所应当。

  这次审阅官员分明是王绾、隗壮、顿弱、李斯,本就是大秦最炙手可热的重臣,他们的才能根本就无人质疑,能辅佐秦始皇横扫天下,推行各种国政的人,岂是无能之人?

  他们又怎会在审阅上糊弄是非?

  那岂不是在自毁名声?

  这时。

  人群中传来一声大笑。

  “哈哈。”

  “我原本还担心审阅会有不公,让一些溜须拍马、无才无德、名不副实的士子混入,眼下见到审阅的评级,我却是放下心来,如此高的标准,这才应是盛会该有的标准。”

  “百大名士?”

  “我陈平要一个名额!”

  说完。

  陈平迈步进到了冀阙。

  众人愕神。

  袁哙出列自嘲道:“我袁哙饱读诸子文章多年,心气却不如这衣衫褴褛之布衣,这传出去,岂非让世人笑话?既然他都敢直言要一个百士名额,我袁哙又如何不敢去争?”

  “这名额......”

  “我袁哙也要一个!”

  随着陈平、袁哙的出声,原本士气低沉的众人,在这一刻,重新焕发了精神,纷纷从人群中走出,自信满满的说要争一个名额,随后迈步进到了冀阙。

  张良站在人群中。

  他扫视着进入冀阙的士子,最后目光落到了陈平身上。

  在其他人眼中,陈平的话只是在为自己打气,但在张良眼中,陈平高出其他人不少,在知晓入选标准之后,陈平还敢口出狂言,甚至敢直言要一个名额,这种心性,非常人能有。

  后面的人大多是跟风,底气明显不足。

  但陈平不一样。

  他是真认为自己有这个才能。

  而且。

  陈平这时高挑出声,恐还存有一个心思。

  他是故意在引人耳目。

  陈平衣衫十分破陋,场中不乏寒士,但如陈平这般,衣衫都如此窘迫的,却是屈指可数。

  陈平有大才。

  但他或许是有些担心,担心自己名声不显,加上家境贫寒,会被人盯上,以至于被顶替掉名额,故而特意弄了这么一出,一来是为引得众人关注,二来则是避免了后续被算计。

  张良双眼微阖。

  轻笑道:

  “心思不少。”

  “但正所谓天若与之,我必取之。”

  “不取,岂非是在自误?”

  “天下的百大名士,我张良如何不能位列其中?”

  张良笑了笑,迈步进到冀阙。

  另一边。

  范增和蒯通也看向了陈平,眼中露出一抹凝色,他们见多识广,如何看不出陈平的心思?不由在心中高看了陈平几眼。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