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178章

作者:冥狄z

  “百官好像都在准备花圈。”

  “花圈?这是什么东西?”郭旦眉头一皱,眼中露出一抹疑色,他却是没听说过花圈这种东西。

  隶臣也不啰嗦。

  从袖口取出一块白布,白布上赫然画着一幅画,画的正是秦落衡送的花圈。

  盯着这带挽联的花圈看了一会,郭旦当即忍不住拍腿道:“我怎么就想不到这种好东西?”

  “这是谁送的?”

  “朝中竟有人比我脑子还活络?”

  隶臣道:

  “我去打听了一下。”

  “这人不是朝中官员,只是一名学室史子。”

  “前段时间武成侯不是病危后,就是这名史子给救回来的,这花圈也是这名史子刚才送去的。”

  “史子?”郭旦挑眉,低语道:“秦国的史子有这么厉害?”

  “不管这些。”

  “你现在就照着这个花圈的款式,给我也去准备一个,弄得越大越......不行,不能太大。”

  “其他朝臣也是送的花圈,我要是大过他们,岂不是压了他们一头,这些老东西,一个个心眼坏着呢。”

  “不能送太大。”

  “但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岂不是低人一等了。”

  “我郭旦怎么说,也是朝臣之一。”

  “至少比郎官身份高。”

  “还有这挽联。”

  “我那会写这些东西?”

  “还有我这狗刨的秦篆,怎么拿得出手啊?”

  郭旦暗暗思索。

  突然。

  他脑中闪过一抹灵光。

  当即道:

  “你去把我那枚玉扳指拿来。”

  “我去见见那史子。”

  “玉扳指?这人只是一名史子啊。”隶臣满眼惊疑。

  郭旦冷哼一声。

  不屑道:

  “你懂个屁。”

  “他现在是史子,以后还是史子?”

  “就算只是个史子,能进入王府的,能是普通史子?”

  “你家长我都不能随便去王府。”

  “但人家就能。”

  “不仅能,还出手救过武成侯,这份恩情,王氏的人会不还?等学室毕业,不就直接青云直上了?”

  “你家长我这是千金买骨!”

  “再说了。”

  “其他朝臣再怎么弄花圈,有这名史子会弄?”

  “这要是搞砸了,可不单单是得罪一个王氏,还得罪了陛下,甚至还得罪了整个大秦朝堂,你家长我可不敢犯这种错误。”

  “下去准备吧。”

第147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求订阅)

  咚咚咚!

  一阵不紧不慢的敲门声响起。

  刚回到家的秦落衡眉头一皱,他虽然不知是何人来找自己,但还是起身开了门。

  入眼。

  是个身材魁梧、面向俊朗的男子。

  不过此人穿着吊服。

  在秦落衡打量郭旦的时候,郭旦也在打量着秦落衡,在对视了几眼之后,郭旦才笑容可掬道:

  “你就是秦史子吧。”

  “我是廷尉府狱正署的郭旦。”

  秦落衡连忙行礼道:

  “见过上吏。”

  他对大秦官职不是很了解,但初略的还是知道一点。

  廷尉府是秦法的实际运转轴心,也是秦法的威权凝聚之所,大秦立国之前,在朝、在野、乃至整个天下,基本上人人都知道廷尉府是秦国的标志,犹如战场标有姓氏的统帅大旗。

  没有秦法。

  秦国就不成其为秦国。

  没有廷尉府。

  秦法就不成其为秦法。

  当时的廷尉府内辖六署,分明是廷尉署、宪盗署、司寇署、国正署、御史署、刑徒署,会商行法涉法之国策方略,皆由廷尉府会同六署会商。

  立国后。

  始皇把廷尉府的职能大削。

  现在的廷尉府只是一个纯粹的执法机构,内辖左监、右监、狱正三署,侧重受命于御史大夫府,因而地位在三公之下,仅仅是位于九卿之列。

  即便如此。

  廷尉府依旧是大秦朝堂核心。

  只是秦落衡有些不解,对方穿着一袭吊服,不该是去王府吗?来自己这是干什么?

  他看着郭旦。

  费解道:

  “郭长吏,你来寒舍所为何事?”

  郭旦神色顿时肃穆。

  肃然道:

  “武成侯病逝,我心中哀痛。”

  “王氏正处悲恸之中,我郭旦是感同身受。”

  “只是丧礼之事,我官微家薄,却是拿不出什么像样之物,又唯恐在大丧之日,出丑落了笑话,惊扰了武成侯亡灵,听闻秦老弟送了一副花圈,心中所感,也想赠送一副,只是不知门道,特来向秦老弟讨教一番。”

  “还请秦老弟不要吝啬。”

  “惊闻武成侯逝世,我也是精神震怖,仓促出门之下,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嗯,就随手拿了一块玉扳指,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秦老弟没事拿着把玩就行。”

  说着。

  郭旦就从袖间掏出一个小锦盒。

  他还很谨慎,特意看了下四周,然后飞速塞到秦落衡手中。

  望着手中的精致锦盒,秦落衡嘴角微微一抽。

  随手送一枚玉扳指。

  这叫家底薄?

  他虽对大秦朝臣的家财不了解,但能这么随意送出玉石的,全咸阳也找不到多少家吧?

  这么珍贵的玉石,到郭旦这就是不值钱?

  还只是个把玩之物。

  关键。

  郭旦说的是云淡风轻。

  秦落衡都有点佩服这位长吏了,说话是好听又得体,也丝毫不摆官架子,说着说着,就很自然的叫上自己为秦老弟,这份口才,郭旦要是没在朝中左右逢源,他打死都不信。

  郭旦微微瞥了一眼秦落衡,见秦落衡眼神阴晴不定,好似在思索着什么,也不由心中一惊。

  自己难道哪里说错了?

  不应该啊。

  郭旦暗暗收回目光。

  心中也是对秦落衡下了判断。

  这小子,不简单!

  他来到咸阳之后,因为老父是郭开的缘故,导致他在朝堂、在民间的名声一直都不好,所以他做事向来谨慎,从不敢摆官架子,也不轻易因对方身份低微而轻视对方。

  这些年,他就靠着一手嘴皮子,一手软磨硬泡送东西,硬生生把自己的名声挽救了回来,而今在朝堂上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也不主动惹事。

  眼下的风评还算不错。

  他算是很会察言观色的人了,但面对秦落衡,也是有些摸不清底细,换做其他人,自己主动上门,恐怕早就笑脸迎了上来,秦落衡却显得很淡定,完全不为所动。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