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109章

作者:冥狄z

  等扶苏去到偏殿时,芈宸早已候在殿中。

  芈宸年岁已大。

  现在已经年近古稀,但身子骨还算健朗,不过大秦立国之后,他就没有上过朝了,现在在朝中没有官职在身。

  不过。

  芈宸的身份在这里。

  朝中的朝臣依旧对他很尊敬。

  而且早年间,是他跟吕不韦一起劝说的华阳太后,让华阳太后收嬴异人为子,因而才有嬴异人后面的称王,以及才有了后续的秦王嬴政,秦始皇嬴政。

  他有着真正的拥龙之功。

  真是基于此。

  即便芈宸久不上朝,朝中上下依旧无一人敢轻视他,也无一人敢不将其放在眼中,就算是嬴政,见到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臣芈宸见过长公子。”芈宸躬身道。

  扶苏连忙把芈宸扶了起来。

  苦笑道:

  “阳泉君,我一个后生晚辈,哪敢承你老人家的大礼,还请阳泉君不要折煞我了。”

  说完。

  扶苏执手行了个晚辈礼。

  芈宸微微摇头,但也没有再虚礼上多费口舌,开门见山道:“我最近听到了一个消息。”

  扶苏眉头微挑。

  “长公子已经听闻了?”芈宸察觉到了扶苏的异样。

  扶苏点头道:

  “阳泉君说的是我十弟的事?”

  “我前段时日已知晓了,甚至还在咸阳街头,与他见了一面,不过他已经认不出我了,但他的确还活着。”

  “不知阳泉君是何意?”

  芈宸皱了皱眉。

  凝神道:

  “不知公子对十公子是何看法?”

  扶苏洒然一笑。

  自信道:

  “当年他携关中氏族之威,力压其他公子,当时我并不敢生有任何想法,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我羽翼已丰,我想跟他正面交锋,在才具、见识、节操下争一下,比一比,我们究竟孰强孰弱。”

  “我不认为自己弱于他!”

  “当年我的确被他压的喘不过气,但现在,我却是要告诉父皇,当年父皇的选择是错的,我扶苏从来都不弱于十弟。”

  “阳泉君若想让我行阴谋诡计,那就不要再说了。”

  “我扶苏绝不会答应。”

  “我是父皇长子,岂是长于阴谋算计?”

  芈宸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拱手道:

  “公子实在宅心仁厚。”

  “但储君之争是容不得半点宽仁的。”

  “现在的朝堂的确公子占有明显优势,关中氏族也的确不复当年盛况,但公子应当知晓,现在灵渠疏通在即,北方匈奴也时常南下扰边,以陛下的心思,是绝对不会容许匈奴和百越侵犯大秦的。”

  “用不了多久。”

  “陛下一定会下令,北伐匈奴,南取百越。”

  “一旦战事开启,朝堂的形式必定大变,战事那一直是关中氏族的基本盘,数百年来,从来没有改过,等南北战争开启,局面一定会发生大变。”

  “公子你在朝堂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固然。”

  “公子跟蒙氏一族交好。”

  “但蒙武当年在伐楚一战中,可是直接放昌平君离开,这才导致李信伐楚失利,也让关中氏族损失惨重,我虽不知当年为何蒙武会放昌平君熊启离开,但当年蒙武的举动,无疑惹怒了一众关中氏族,这个积怨现在双方都没有解开。”

  “不然蒙氏岂会这么容易倒向公子?”

  “我知道蒙恬卸任内史一职后,一直在蓝田大营那边操练将士,但蓝田大营的将士大部分来自关中,公子的确跟蒙恬交好,但若是十公子复起,公子认为这些将士是会亲近公子还是十公子?”

  “除了蒙恬,其他将领会亲近公子还是十公子?”

  “公子你在军中没有任何基础!”

  “你的优势都在朝堂,你的基本盘是华阳太后留下的,以及近些年拉拢的原六国官吏,他们内政还行,但军中毫无影响力,不然你以为陛下为何会放心蒙氏一族亲近你?”

  “公子!”

  “有时是不能有妇人之仁的!”

  “我来时刚打听到,这个十公子最近破了一起案子,本应该受爵两级或三级,但被陛下压下了。”

  “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不愿让十公子暴露于人前。”

  “十公子一旦显露人前,对朝堂的影响太大了。”

  “尤其最近王绾身体欠安,一直想要隐退休养,隗壮等老臣也有退隐之心,朝堂本就人心浮动,若是十公子尚在的消息出来,沉寂已久的关中氏族必定会卷土重来。”

  “谁也不敢保证,王绾等老臣退下后,朝堂会变成怎样。”

  “尤其动兵在即。”

  “就算是陛下也必须要慎重考虑。”

  “另一方面。”

  “陛下也考虑到了你!”

  “这十年你矜矜业业,没有出过太大的差错,朝中上下也一致都认可你,若是十公子出现,朝中再次因关中氏族的异动,而让十公子获得了争储的优势,这对你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陛下终究还是心疼了你。”

  “但......”

  “公子你的优势太浮于表面了。”

  “华而不实。”

  “继续维持这个现状,早晚有一天,你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会被十公子取代。”

  “公子你该做出一些变化了!”

第105章 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求订阅)

  闻言。

  扶苏脸色微变。

  但很快就重新恢复如常。

  他漠然道: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但有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我扶苏即便最后争储失败,也绝对不会对其他公子用阴谋诡计。”

  “这是我的底线!”

  “亦是当年我向父皇许下的承诺。”

  芈宸看了扶苏一眼,叹了口气道:“公子的品性却是世间少有,至纯至孝至真。”

  “既然公子不愿,我也不会再劝。”

  “但公子的确要改变了。”

  “公子认为十公子的受爵只是被陛下刻意压制,但殊不知,十公子久未露面,世人大多已经忘却了他,但他却是可以不断积微名,厚积薄发,等日后时机成熟,十公子显露身份,到时他在民间积累的声望非是你们能比拟的。”

  “公子久居深宫,哪里知道民间事宜?”

  “但十公子不同,他可以在一点点的积累自己的声望,一个从民间上来的公子,一定会获得更多黔首青睐,到时关中氏族再一呼应,必定从者无数。”

  “公子恐怕实难为对手。”

  “公子的确有贤名,但贤名只在朝臣间,民间却是名声不显,外界只知有个长公子叫扶苏,但也仅此而已。”

  “公子想堂堂正正的争,就当抛虚务实!”

  “踏实的去民间攒取威望,同时把自己的政见付诸实践,让事实为你说话,让陛下知道你的政见并不只是夸夸其谈,而是确实是有利于大秦。”

  “公子你在咸阳呆的太久了。”

  “该出去走走了!”

  扶苏目光一凝,躬身一礼道:“请阳泉君教我。”

  芈宸沉声道:

  “公子既然跟儒家交好,自然是看过《左传》,《左传》里有这么一句话:‘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在我看来。”

  “‘名’是名分,‘器’是身份地位。”

  “公子现在身份已经有了,但还缺少名分,想要获得名分,除了要获得朝堂认可,还要在世间获取名声,想成为储君,两者却是缺一不可。”

  “以往的确不必要。”

  “但现在十公子归来,公子就必须慎之又慎。”

  “公子眼下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向天下臣民展示自己的政见,不仅是在朝堂,更要树贤名于四方,公子以往的政见大多见于上书,但很少落到实处。”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