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开局成为厨师 第140章

作者:都市考拉

“我说崔大可你脑子有病吧,”南易笑着问道:“我要想下海我拉着沈卓不行吗,干嘛再分你一块?”

“,”崔大可摆摆手,“南易,话可不能这么说,生意不是你这么做的,俗话说的话,酒香还怕巷子深,你做的菜再好,得有人在外面吆喝人家才知道啊,我就是那个吆喝的人。”

“那也不能和你合作!”南易摇头说道。

“为什么?”崔大可一脸不解,“一起赚钱不好吗?”

“因为你人品不行。”

崔大可先是一怔,然后笑指着南易,“南易啊南易,你还说你不小心眼。”

两人回去的路上,一直在商量着一件事,那就是崔大可说的话,向阳红饭店~有意向转让。

“南易,不行就给阿涛打个电话,问问具体情况,也省得咱们在这猜了。”梁拉娣坐在后座上,对-南易说道。

梁拉娣所说的阿涛是向阳红饭店的大厨,十多岁就在南易家当学徒,和南易两人关系-很好。

“对了,我怎么把阿涛这茬忘了,回去我就给他打电话。”

第二天晚上,忙活了一天的沈卓刚到家,南易就找了过来,找沈卓喝酒。

酒桌没有摆在双方家里,而是选择在食堂。

花生米、拍黄瓜、猪头肉、酱牛肉,一瓶二曲再加上一盒大前门。

“南哥,你这什么情况啊?”

沈卓被弄得有些糊涂,平时两人也喝酒,但都是在家里喝,今天给弄到食堂,难道有什么事。

“来,沈卓,喝一口。”南易端起酒,和沈卓碰了一下,喝了一大口。

放下碗,夹了颗花生米放进嘴里,沈卓一边嚼一边问:“南哥,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是有事,沈卓,这次我有事想麻烦你帮个忙。”南易硬着头皮说道。

他从来没求过人,所以到现在还不习惯求人,哪怕是沈卓也一样,张不开嘴。

“南哥,你这有点太外道了吧,咱俩这么多年的关系,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就行,还弄得这么正式,我有点不习惯啊!”沈卓放下筷子,笑着说道。

见沈卓这么说,南易点点头,“行,沈卓,我就不给你客气了,我想跟你借点钱!”

“没问题,用多少。”

南易一咬牙,“三千!”再多他不敢说了,毕竟沈卓一个月才八十多块钱工资。

“可以,南哥,我想问问,你是准备做什么吗?”

这点钱对沈卓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钱,他空间里扔着一千多万呢。

南易也没有隐瞒,把准备盘下向阳红饭店的事告诉了沈卓。

原来,就在今天上午,南易到向阳红饭店找到了大厨阿涛,

这个年代的三万块钱,在京城可以买好几套四合院了。

看到有机会收回祖业,南易一咬牙,答应下来,有一个前提,他先支付一半转让费,另一半半年后再支付。

在阿涛的从中斡旋下,对方答应了。

但是回来后南易发愁了,一半转让费一万五,去哪弄去?

省吃俭用苦攒了这些年,全部家底才三千多块钱,差得太多了。

但这是收回祖业的唯一机会,如果失去南易感觉自己都没脸去面对祖宗了。

对南易的决定,梁拉娣鼎力支持,一整天都四处张罗着借钱。

“向阳红饭店要转让?这可是好事啊,南易,我支持你。”

“你两口子也别四处去借了,缺多大的口子,我帮你张罗。”

··········求鲜花0·········

听沈卓这么一说,南易眼里闪过一抹感激,然后连连摇头,“这哪行,一万多块钱呢,不是小数,哪能让你去张罗,剩下的我们会想办法。”

南易也不是矫情的人,见沈卓这么说,也不再推辞,和沈卓一起喝起酒来。

第二天中午,沈卓把装着一万五千块钱的袋子拿到了南易家里。

“沈卓,用不了这么多,我们这还有三千呢,真用不了。”南易坚决推辞。

“行了,别推了,”沈卓摆摆手,把钱袋子从南易手里夺过来放到桌子上,“等盘下饭店买菜添工具雇人都得用钱,你那钱留着周转吧。”

沈卓说的有道理,南易也不再坚持,“沈卓,这么多钱,我给你打个欠条。”说着,南易进里间去找纸笔。

等他出来,堂屋里空荡荡的,沈卓走了。

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F100发动机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沈卓也不着急,这玩意对灯塔国来说可是国之重器,哪有这么好弄的。

至于特种钢的研发,在钢厂厂长许东方亲自带领下,正在按照沈卓提供的数据和图纸有条不紊进行着。

在沈卓提供的数据支持下,经过半个月的攻关,耐高温高压钢炉的制作技术已经被许东方带领的攻关组掌握,

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钢材的冶炼了,等稀有金属元素的配方完全掌握,屈服强度高达1000KP的特种钢将会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到那时,汉国的钢材产业将会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进而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迅速腾飞九

第252章工业体系要一步一步完善

在沈卓的安排下,韩春明去了永利面包厂上班,小关本来也想去,关海山因为感冒得了一场肺炎,沥沥啦啦拖了近两个月才好,上班的事也就拖了下来。

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南易终于把向阳红饭店给盘了下来,从机修厂离职的那天晚上,南易喝的酊酩大醉,拉着沈卓的手抹了眼泪聊了半夜,言语里满是感慨。

南易离职,邱涛被他父亲调到公安系统去了,在沈卓的推荐上,刘明敢当上了伙食股股长,而食堂组长的职位落在了杨小东身上。

杨小东高兴坏了,熬了半辈子终于熬了一个官半职,按他的说法,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十多年过去了,机修厂退休了一批人,又顶上了一批年轻力壮的新人,在车间里重复着父辈的工作。

活多了收入自然就多,如今的机修厂由原来的藉藉无名变成了红遍京城工业界半边天,机修厂的福利让人慕得眼珠子发红,许多人托关系找路子削尖脑袋想挤进来上班。

以前工作最好的单位是百货商店和粮站,现在的机修厂开始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不说别的福利,光是免费的四菜一汤午餐就让百货商店相形见拙。

毫不夸张的说,年轻男子只要进了机修厂,根本不愁找不到媳妇。

吃水不忘挖井人,能有这一切,厂里五百多人心里明白是谁给予的,除了感谢伟人外,最让数百工人及家属感激的人就是带领他们脱贫的沈卓。

没有沈卓,就没有他们今天的一切,有许多家庭,如果当初没有沈卓的帮衬,甚至连大风雨都熬不过来。

现在的沈卓,在机修厂的威望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就连厂长刘峰都排在其后。

中转qun

八 五 零 二

九 六 五 零 一

八月十二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经过许东方所带的攻关小组一个多月废寝忘食的工作,第一台可耐受2000度高温的钢炉终于面世了。

研造出2000度高温钢炉,这对于汉国工业界绝对是里程碑式的壮举,代表着汉国研制超高强度特种钢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在得到汇报后,专程来钢厂做调研。

来的是沈卓的熟人,陈清水。

半年前,陈清水升任工业部负责人,负责管理汉国工业建设和发展。

汇报工作是由许东方来做的,本来许东方有意让沈卓负责向陈清水汇报,被他婉拒了,只答应在一旁补充。

这种不慕名利的风节,让许东方自叹不如。

在这个年代,许多单位的领导都是非常务实和爱才的,

许东方并不想抢沈卓的功劳,在他心里,觉得以沈卓的能力,应该有更大的舞台,而如果能得到陈清水的赏识,沈卓肯定会得到提拔和重用。

正当许东方为沈卓感到惋惜的时候,一件令他膛目结舌的事发生了,汇报完工作,陈清水笑着对坐在许东方旁边的沈卓说道:“沈卓,中午我们不走了,你下厨整几个菜吧。”

“没问题。”沈卓笑着回答。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沈卓和陈清水很熟,非常熟。

听陈清水说话的语气,就像是跟自家孩子说话一般,而沈卓也是一样,随口答应,脸上没有丝毫受宠若惊的模样。

此时许东方心里不由苦笑,怪不得沈卓不愿意要这个出头的机会,合着他和陈领导很熟,自己费尽心思想得到的,原来却是别人看不上的。

吃过饭,陈清水一行人离开,临上车前,他叮嘱沈卓,这两天抽时间去他家一趟,就特种钢的事他还有问题要问,沈卓自然不能推辞,答应明天晚上过去…

“别忘了带上秋楠和孩子,你阿姨这段时间经常念叨你们最近怎么不来呢,她嫌一个人在家太清静。”陈清水特意交待道。

一款高端机器的研发,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考研,并不是说你有领先世界的特种钢了或是机床了就天下无敌了。

就拿发动机来说,你在这个年代即便是研发出每小时能支持五千公里推力的矢量发动机来,也是狗屁用没有。

你没有高强度的钛合金机体、没有先进的雷达导航系统、没有有效的过载保护、没有超强的机动反应能力飞上去就解体,更别说战斗力了。

所以,特种钢并不是终点,下一步就是用作机体和发动机的钛合金。

钛合金并不是沈卓首创,在50年代在欧美就已经发展起来了,钛合金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一面世就被用在了航空领域。

到世纪末,这种合金使用量已占全部钛合金的百分之八十。其他许多钛合金都可以看作是ti-6al-4v合金的改型。

钛合金是一种特种金属,但和特种钢的炼冶却大有不同,

作为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量不超过0.1%,但其强度更低、塑性则更高。

在绝大多数钛合金中,密度基本上等于或者小于4.5g/cm3,远远低于其他金属,而可熔点则高达1725℃。

重量轻、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直到沈卓所在在后世,

第253章特异功能?

汉国在五十年代中期进行钛合金的研究,60年代中期开始钛材的工业化生产并研制成TB2合金。

但是自从毛熊国专家撤回后,汉国的钛金属研究便陷入了半停滞状态,直到去年三年份,工业部下辖的金属研究所才重启对钛金属的研究。

事隔十年,许多专家已经不在,机器被破坏,资料被烧毁,钛金属研究直接出现了断层现象。

没有办法,只能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