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仙璐 第471章

作者:一血酱

事关重大,平日里颇为注重礼节的两人也顾不得什么规矩,直接将蓝道人从修行中惊醒,与这位身居皇宫旧识见了面。

蓝道人并没有预料到温尔雅的到来,不过当瞧见温尔雅与韩璐时,却是一下子就猜到了两人来此的目的,究竟想向他询问什么事情。

“师傅。”虽说已经晋级金丹境足足三日,但温尔雅冲着蓝道人这位筑基修士说出师傅二字时,依旧没有半点磕绊,真心诚意。

“尔雅,与真凤仙子一道来寻我可是为了你父亲的事情?”蓝道人并不知道温尔雅突破晋级金丹境的事儿,不过对韩璐的称呼却是换成了真凤仙子。

问完这句,蓝道人拱手行礼,问候道,“真凤仙子,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蓝道人,”韩璐喊了对方一声道号,表明自己还记得对方这一号人物,礼貌答道,“最近修行顺利,若不是因为师姐的事儿,我恐怕是已经闭关,准备突破金丹中期,更进一步了。”

“恭喜,恭喜。”蓝道人略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自己的确也不应该用凡夫俗子的眼光看韩璐这般天才人物。

寒暄了两句,温尔雅找准了机会,开门见山问道,“师傅,我父亲的死,其中可有蹊跷?”

蓝道人愣了愣,摇了摇头,又反问道,“你为何会有这个念头?是寻到了什么疑点?”

蓝道人的回答让韩璐、温尔雅都有些意外。

“那我父亲就是寿元耗尽,正常去世的?”

蓝道人点头,道,“没错,你父亲去世前的时候我就在身边,并无异样。”

温尔雅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父亲现在不过才一百二十岁,算上身上的修为,平日里服用延年益寿的丹药、灵植,怎么都还有十年寿元吧。”

蓝道人轻咳了一声,侧过脸,解释道,“命数无常,有得必有失。你父亲子孙满堂,在寿元上有所亏损,再正常不过了。”

现在,温尔雅往下还有足足十个弟弟妹妹。

钟情于那一方面,折寿,的确再正常不过了。

温尔雅听明白了蓝道人的意思,脸色微变。

韩璐见状,替温尔雅又道明了另外几处疑点,蓝道人则是一一对应,进行解答。

特别是关于没有立下遗诏以及皇后召唤温尔雅回归皇城料理后事这一点。

蓝道人回答道,“这应该是你们家族的规矩,据说当年你父亲继位的时候,也并非是依着遗诏继位。”

“至于为何是在外修行的你回来帮着主持葬礼,料理后事,这我不太清楚,但却是亲耳听着你父亲作地安排。”

“具体的事情你还是去问皇后吧,我也说不清楚。”

蓝道人虽说是被南朝供奉的修士,但丝毫没有涉及政治、皇权的念头,自然对这方面的信息并不了解。

听得这话,温尔雅心中的疑惑才算是彻底解开。

听得温尔雅的父亲是正常死亡,一旁的韩璐也松了口气,不再担心那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的麻烦、阴谋。

遵从蓝道人的建议,两人离开了蓝道人的住处后便直奔内阁。

皇帝去世,皇后暂且帮着“顶班”。

之前两人刚到皇宫时便已经用神识确定了皇后的位置,这便给现在省去了一些小小麻烦。

第七百七十章 旁观者清

抛去对于皇后自小时候就有的成见,温尔雅必须承认,这时候的皇后的确担得起“母仪天下”这个词。

已经临近深夜,却还与内阁中的阁臣商讨国家大事。

若不是已经知晓此事并无阴谋的成分,皇后自己也没有几年的寿元,温尔雅甚至有那么些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这位“小肚鸡肠”的皇后想要过一回当皇帝的瘾,这才狠下毒手。

虽说内阁的官员都早就知晓皇帝驾崩的事儿,与皇后所商量的国家大事也大多与皇帝的死有关,但韩璐、温尔雅还是选择等候了半个时辰,直到皇后离开内阁,回到寝宫,才现身,与对方相见。

这般突然现身,着实吓了皇后一跳,若非是认出了温尔雅,差点就喊出“救驾”二字。

冷静下来,皇后换上了一副笑脸,穿好衣服,招呼韩璐、温尔雅两人坐下,又唤来了侍女,为两人沏了热茶,尽了地主之谊。

皇后还差三年也要满百岁,但因为驻颜有术,自身也在丹药、灵植的帮助下达到了道童境,所以模样还与四十岁的女子差不了多少。

“关伶,”对于这并非自己生母,且关系不亲近的皇后,温尔雅一向是直呼其名,“父亲的事情你好好与我说说。”

关伶,也就是皇后早已经习惯了这点。

最初被这般叫唤时,还不是皇后的关伶是不喜这般称呼,觉得温尔雅这个小丫头没大没小。

但随着温尔雅的修为提升,她便也接受了十三公主对她直呼其名,甚至还巴不得温尔雅如此,显得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感情亲昵。

既然是皇后写得信,唤温尔雅回家,她自然也早早准备好了回答温尔雅的一系列问题。

回忆三日前的最后一幕,又花费了几息时间整理语言,皇后关伶才将温尔雅父亲死前的几幕画面娓娓道来。

故事与蓝道人所说的差不多,倒是也验证了温尔雅父亲之死单纯是寿元耗尽罢了。

故事相近,但在描述的时候,关伶的故事更加主观,多了不少心理动态。

说到温尔雅父亲死的一幕时,她还当着韩璐、温尔雅的面落了几滴泪。

韩璐、温尔雅并不会读心术,分不清这眼泪的真假,但无论如何,皇后的回答彻底证明了一切阴谋单纯是温尔雅、韩璐过度紧张而生出的胡思乱想。

轻叹一声,温尔雅抿了口茶后,才又问起了蓝道人说起的“传统”。

“关伶,父亲为何会唤我回来操办他的身后事?”

皇后回答道,“这是温家的传统,用得是旁观者清这句话。”

温尔雅抿着嘴,品着这句话放在这种情况下的含义。

皇后的目光在温尔雅脸上停留片刻后,继续说道,“大概意思就是说,每一位温氏王朝的皇帝临死前,并不直接指定继承人,而是指定一位信得过的家族同胞代为决定。”

“这样可以做到旁观者清,免得君王生前被小人所迷惑,使得真正适合担任君王的继承人能够顺利上台。”

“若是死于意外或是病痛,无法开口,那便让家族中修为最高的那位修士来作决定。”

封建君王立继承人一事花样不少。

一般有立长立嫡立贤立爱几种说法。

因为这世界有修真这一条道路,绝大多数君王都会寿终正寝,等到儿子都八十多岁时才安然离去。

所以立长立嫡并不适用。

立爱不利于统治延续。

自然,立贤便成为了唯一一条可行的道路。

不过哪一位子嗣贤明?当局者迷。

故而,需要一位家族中的贤者或是家族中在外修行的修士充当旁观者,依托前任君主赋予的权利,帮着老君王作出决定。

当年,温尔雅的父亲温昂便是以此方法,被一位筑基中期修为,在正一门中修行的叔叔所选中,最终坐上了龙椅。

而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

现在,轮到温尔雅在父亲的指点下扮演这位旁观者,在自己的兄弟姐妹或是更小一辈的侄子、侄女之间挑选贤明之人,登基称帝,继续统领南朝朝廷,走向下一个胜利。

温尔雅和韩璐都不蠢,被皇后提点了两句便弄明白了为何会以这般方式决定传承。

温尔雅更是明白了此刻,压在她肩膀上的担子有多么重。

担子重归重,但温尔雅并没有问出为什么是我这样愚蠢的问题。

在温昂这位老皇帝的眼中,温尔雅肯定就追合适的局外人。

以她的聪明才智以及对于家族皇权的在意,肯定会尽心尽力选择出最合适的继承人荣登大宝。

沉默片刻,理清头绪,思考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开展选拔工作之后,温尔雅与韩璐传音两句,道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韩璐肯定且支持的回应后,温尔雅才看向皇后,开口询问道。

“关伶,我每年只回家一次,对家中的兄弟姐妹都不太熟悉,你可有几个好人选推荐?”

皇后表情略有些意外,“这不太好吧。”

温尔雅道,“关伶,你是皇后,对家中子弟可比我熟悉,只是让你推荐几位出色的而已,最后还是我来做决定。”

“这并不违背父亲临终前的安排。”

听了温尔雅这话,皇后才打消了顾虑。

与内阁商议了几日,皇后自然也会经常想起这一问题,作过几个自认为合适的答案。

“大皇子不错,名声好,且早早就在官府中做事,办事能力强,应该没有人会因为他年纪太大而觉得他配不上王位。”大皇子的年纪只比皇后小十岁,也是半截入土的年纪。

“大皇子的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出色天赋,能文能武……或许会有人因为他的样貌问题提出异议,但我是支持他的。”

“三皇女非常出色,我记着与你的关系也颇为不错,年轻的时候就是宫里有名的才女,后来被安排外出当差,也干了一番业绩。虽说丈夫品行不端,给她招惹了一些是非,但管理国家与管理家宅差别巨大,哪怕是有文官借此借口提出异议,也只是小事,掀不起什么波澜。”

……

数了几个皇子、公主,都是上一任皇后的后代,无意外都是几句称赞、褒美的话语,最后加上一句似乎可以忽略的缺点。

瞧着这般推荐行为担得起“大公无私”四个字,但就算是韩璐也能听出皇后明显藏着一些小心思在里头。

皇后在推荐自己的儿女或孙子、孙女时,用得词稍显干巴,刻板。

表面上是选贤不避亲,但实际上却是打得太极拳,指望着以此方法起到非同凡响的举荐作用。

最后,几位老皇帝年过八九十讨取的妃子的子女皇后也有提及。

但只是完完全全只说一个名字,连介绍都不带一句。

俗话说,多子多福,哪怕是经过皇后一轮筛选,也有足足近二十位候选对象被摆在了温尔雅的面前。

干完举荐的活儿,皇后最后又补上了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所说现在天下安定,但还望尔雅早些作决定。”

“短则三日,长着五日,可别让君位空悬,人心惶惶。”

这话说得虽然有那么些夸张,但的确颇有道理。

温尔雅叹了一声,应道,“五天时间里,我绝对给出答案。”

【作者有话说】上火,牙床肉肿,搞的一颗牙有一种要掉的错觉,疼的一比。

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条建议

话说得容易,但能否在五天之内从众位兄弟姐妹、侄子侄女中选出一位合适的继承人,温尔雅心中还是没谱。

虽说她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并与韩璐进行了分享,得到了韩璐的认可,但计划总归是计划,纸上谈兵罢了。

具体施展开来,哪怕她刚刚晋级金丹境,也无法保证能够在短短五日的时间内完成父亲临终前的最后嘱托。

不过大权在握又没有人在旁监督,对于谁最适合当君主一事,无论是局外人还是局中人都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

只要温尔雅挑选的继承人别太离谱,算是一位出色的守成之君,那便能算是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