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第九十一章 居然没搞事
西岐城,内外城被大石头隔断,对于内城的贵族来说,算是勉强松了口气,宗庙上各色祈祷的烟雾缭绕。
在法宝里面,并非没有带有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作用的类型,比如说神农氏祖传的那个熬药的青铜鼎就能辅助解毒和治疗一部分的疾病。
但是,这些法宝往往需要大巫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功夫才能启动,最多也就只能给内城的贵族用一用了,至于说外城的那些普通国人就没办法了,找普通的巫医试试看那些稀奇古怪的草药。
到了城外的乡邑和野人里面,就变成了纯粹的听天由命,有些稍微大一点的,有乡社的还好,可能有那么几个懂点草药学的长老帮忙做点安慰治疗,但是,更多的就完全靠体质硬捱。
“君上,吃点东西吧。”
“放那里吧”姬考揉着发红的眼睛,对于他来说,这场疫病根本不是什么好兆头,在这个时代,这种灾难往往和君王失德有关,下面的贵族一个个蠢蠢欲动,不安分得很。
之所以还没跳起来搞事情,仅仅是因为今年的无夏之年,导致大量的作物歉收,全靠吃积蓄活到明年,代价凭空增加了一倍还多才让这些人没有捣鼓出大事情来。
“君父那边如何了?”
“依旧喝骂不止”心腹侍从低声说道,姬考不是姬发,大概是没有胆子做弑父的行为,不过,却可以把他囚禁起来,理由自然是这场瘟疫,而且姬昌也是真的染了疾,这是大家有目共睹而非姬考自说自话。
然而,这老东西的生命力也过于的顽强了一点,这把年纪了,感染了风瘟(传染性肺炎)都活蹦乱跳的,要知道,商王都卧床了两天才爬起来,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城里的疫区给烧了。
“这大疫来势汹汹,恐怕得下重手才行,可......”可姬考又不太愿意伤害自己的宽仁厚重的名声,可是,什么都不做,坐等瘟疫扩大对于自己的名声也是个巨大的打击,除非真的上天垂怜,让瘟疫自己消散,或者找到什么治疗的秘方可以快速普及的那种。
“没办法,烧吧!”最终姬考还是被迫做出决断,不管是事实上的最佳办法,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都只有这条路可选。
相比商王那种直接把门堵上,整个闾(一条胡同,两侧都是房屋)封锁,一把火不分好坏全烧,姬考的方案要仁慈一些,只有那些真的病重或者死了人的门户才会封起来,烧掉,而不是整个区域全部烧了。
这自然让瘟疫依然在小规模的传播,可是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瘟疫的扩大化,毕竟轻症者还是有机会自愈并且获得抗体的,只是更慢,需要付出更多的额外生命,但是,也会赚取更多的仁名,而不是如子受那些上下都在骂。
好在,子受也不在乎什么名声,反正没人当面来骂,这家伙的作风是典型的:“面刺寡人之过者,鞭数十,驱之别院,又三年,坟头草青青”,而且别人也就是背地里面啐两口而已,但是到了收获好处的时候,一个个又是一幅真香的模样。
几日后,天色稍稍转暖放晴,晴朗的天空和阳光让所有人的心情都稍微好转了一些,但是,姬考的心情就没那么好了。
“君父还在骂?近日来,饮食可好?”姬考开口说道,如果只是喝骂的话,他还有办法遮掩过去,毕竟姬昌是真的得病了,就说父亲是因病才胡言乱语就行。
加上他现在事实上掌握了西岐城的情况,应该也没人会说什么,毕竟面子上,姬考还是一幅你随便骂,我恭顺的听就是孝子模样。
真要去揭穿这一层对于几乎所有的贵族来说,都没这个必要,为什么?不要说的仿佛他们这些贵族坐上现在这个位置,屁股就很干净似的。
除了少数几个没啥争议的老爹就自己一个活着嫡子的幸运儿,大部分的贵族都是需要想办法搬掉头上的老东西和旁边的亲兄弟——诶?是不是押韵了?
所以说,大家有个表面功夫,维持贵族阶层心照不宣的礼仪和根本的利益原则就行了,而且姬考这种做法也不是不能赞扬的,因为谁都有年老力衰的时候,到时候是正常的传承,最起码就算出了事情彻底撕破脸那也是被软禁起来,而不是“大朗,喝药了”也是一件好事。
“额”近侍不知道该怎么说,“能吃能睡,每日食米三升,肉一斤,骂的累了,便去推演伏羲卦象,或是阅读卜辞,待得精神疲倦,又再骂上一刻钟,便收拾入睡”
“.,.....”姬考一脸无语,这是要感谢弟弟搞出的事情,让自己走上这条大逆不道的路吗?不然看老家伙这个体格,怕不是要熬死自己都等不到接位继承的那天。
他稍微有点理解父亲为什么选择弟弟了,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估摸着也是清楚的,等死了之后,长子也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所以,选择弟弟的话,不用在快死的时候,死继承人再临时更换。
至于说提前传位那更是别想了,手握权力坐在宝座上的人,除了生老病死这种自然伟力又或者刀剑兵戈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能让他交出这份权力,血脉不能,亲情也不能,甚至国事都不能,如果不是做不到,他恐怕是死都要把这份权势带到棺材里面。
没有比现在的事实上的代理周伯姬考更清楚这东西的诱惑力和成瘾性,因为他自己也不可能再把这份权力还给姬昌,别说他掌握的还是不完整的周伯权力,如果换成姬昌的话,更是不可能在死之前就把这份利益和权势交到姬考手里。
“真羡慕商王啊”这个就看出来某人晚育的优势了,按照商王女的年龄,就算他王后生嫡子,也得再过个两年,到时候,哪怕商王活到姬昌这年纪才死,他嫡子也不过二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根本不需要担忧这个问题。
不过,商王也有他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廷臣年纪不是比他大太多,就是比他小太多,大的太多的可能在嫡子继位之后,没两年人就无了,比如说伯夷、箕子、比干这几个。
而小的太多的,就是下一个权臣,比如说那个仲,听闻沫都简牍八成皆过其手,商王在的时候,不管是情谊、恩德还是能力都足以让对方担任这个刀笔吏的职务。
可是王子继位呢?就算这个仲她不愿意当这个权臣,可是他事实上就是一个权臣,因为泰半国事皆由其出,而初上位的王子又没有那个能力和经验直接把这个活接过来,对方如果真的放权,然后告老还乡,那下一任商王的乐子才是最大的那个。
当然,如果对方遗传了他父亲的政治手腕,估摸着也就手忙脚乱两年,最起码维持沫都千里之地的王领不出乱子应该问题不大,这年头毕竟不是后世的集权王朝,实际上,只要维持沫都附近的直属王领不出乱子,基本上商王朝就能延续下去。
因为这意味着王室还有钱、粮、人,至于说周围的附庸贵族和封臣,那都是使唤不动是正常的,如臂使指才是不正常的,如子受这样一视同仁,拥着大一统王朝眼光来看诸藩的终究是个特例。
拉拢、亲善、打压、挑拨周边的封臣和贵族,然后居中调解,利用影响力进行间接统治,才是这个时代统治广阔疆域的统治者的基本思路。【所以才是灵王不是厉王,至少沫都没乱】
“哎~各家皆有难处啊~”姬考叹了口气,然后准备让人上书通知商王西岐发了瘟疫,还有姬昌得病的事情,希望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沫都,秋粮既收,得益于商王的及时改种举措,收成虽然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但是至少不是颗粒无收,唯一收获还算丰富的就只有萝卜了,英招带过来的种子。
萝卜原产地是亚洲西南地带的野萝卜,不过,传入中原的时间很早,大概在西周的时候,黄河中下游就在大量的种植萝卜了。
所以,子受其实并未提前栽培这东西多久,而且英招带的萝卜还是昆仑上玄圃萝卜,个大汁甜,耐寒耐冻,就是水肥问题令人头秃,好在,子受这边的粪肥还算足够,勉强收了一季雪萝卜。
萝卜这玩意儿如果水肥充沛,气候适宜,铺地膜啥的话,产量超大,可是在这个时代,可能是驯化的关系,一亩地最多也就产不到二千斤的萝卜。
别以为这个数量很多,实际上,萝卜这玩意儿只是看着产量高,先不说消耗水肥的要求非常高,这个最低产量下一亩地光是钾就得给你干掉六公斤,就这个时代的地力和肥料来说,种一季得隔两年才能下一季,不然地就完蛋了。
而且萝卜的热量超低,大概100克萝卜只有16大卡的热量,而米饭是120大卡(生大米是330),麦子是350大卡,换句话说,吃一斤米饭能吃饱的人,要吃好几斤的萝卜才能有相同的效果,还不算这是理论热量。
人体的消化功耗和损失还没往里算,所以,萝卜、山药这类玩意儿,不管产量多高,实际上都只能作为蔬菜,因为能被人体吸收的热量太少了,就和蘑菇一样。
但,萝卜可以用来喂养猪牛羊,它们的消化效率就高得多了,最后,就是萝卜支撑萝卜干,然后杂豆,黍米,草籽,野菜混在一起,变成杂粮菜粥也勉强可以顶一顶。
山药和零余子的热量是56卡,煮熟吸水之后,只有30卡,换句话说,吃一斤白米饭的人,要吃至少3~4斤这玩意儿,因此,这类看似产量很大,可以大量种植的东西根本无法替代主粮,甚至度荒都困难。
就算亩产一万斤都没有卵用,原因很简单,人他吃不下去这么多的东西,何况说,这么大质量的食物消化的能耗还会滚着往上加,会吃一肚子然后活活饿死。
当然,这些并不妨碍堆得高高满满的萝卜让人看着心喜,最起码,子受可以用来对周围进行战略欺诈,至于说萝卜这玩意儿根本吃不饱,甚至越吃越饿这个问题,贵族们是一时半会根本发现不了的。
因为贵族们会把萝卜这类的食物作为补充的菜来吃,甚至用动物油炸一下,油煎一下,或者抹油烤一下,那自然是味道甜美好吃,再加上这个产量,误判商王手里的粮食量就是明显的事情。
不过,子受并不打算推广萝卜,毕竟这玩意儿极为消耗地力而且吃不饱,那些国人和众人多吃几次,自然就会知道,至于说贵族,也不会强令种植太多的萝卜,因为产量太大,物以稀为贵,没有稀有价值,这些贵族也不会拿来当什么奢侈品牟利,自然也不会拿良田种这玩意儿。
“但是,这一季下去,明年还是无夏的话,就真的要节衣缩食了。”子受叹息道,他接手的商简直是四面漏风,全靠商军这只强大的野战部队作为裱糊匠,而要维持商军的力量,就必须维持粮食的供给。
好在,现在不过是十二到十三祀的时候,成周还没完全坐大就给他敲掉了半边骨头,就好像是秦国还在秦异人手里的时候,就给他敲掉了半边骨头,拿下了肴函之固一样。
更别说孟津那个鹿台城更是让周几乎不可能从东面那些反贼手里得到任何支持的,除非他可以做到在这个原始时代,两只横跨一千八百里的军队还能打出一个同步合围的战术来,否则就真的是商军一圈把这些会盟诸侯一个个全宰了,然后回头把孤军深入的周军给做了。
何况说,现在周军大门都在商军手里,不用看,东西连横的战略是想都别想了,而商王的北地攻略,楚地拉拢,则使得大商的合纵成为写实,自北地诸国,到盂方楚地诸国,宛如一把利刃直接把周沿着黄河塑造的“大龙”给拦腰砍断。
而且东部诸侯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商王子受可比他爹恶毒多了,他爹车人最多是让这些诸侯出人出力,出粮食的事情,压榨得这些人不得不反。
而子受呢?他倒是不让人出血了,反而给了他们一点好处,而在这背面则是比他爹更加血腥、残忍和恶毒的战略布置,对于东齐诸侯来说,手里拿到的好处,简直就好像是一个疯子丢过来的血淋淋的,沾满碎肉内脏的战利品,上面东夷人的血都没干,这怎么不让他们心惊肉跳。
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商军的武力上的,也是建立在商王一只手丢十个球,借助先知先觉的提前布局上的,当然,也少不了某人比P社玩家更低的人权优势,以及更加灵活的道德标准。
“明年依然无夏吗?”
“至少是短夏”子受叹息道,冰岛这个火山也太不是个时候了,还好去年气温开始转变的时候,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不然换成原本的那个纣王,这一棒槌就得给他敲得七荤八素。
少不得要送个比干什么的贵族上祭坛去助助兴什么的,更别说没粮食,商军规模萎缩,为了粮食,接下来又得疯狂对外作战,导致商军兵力折损,更加无法看管和约束庞大的奴隶兵。
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牧野倒戈而击,而沫都也没守住,只能与城皆亡,不过,从商人“不食周粟”以及“三监叛乱”来看,那个时候的商王还不至于到了王朝末年人人皆反的程度,不过,真的闹到那个时候才灭亡的王朝也没几个就是了。
基本上王朝兴替这种事情,只要有一个苗头没摁住,根本不用滑坡到谷底就寄了,能扛得住滑到谷底,全部民心、威望全没了才寄的那都得是数得上号的强大王朝了,比如说汉朝,比如说唐朝这种,宋和明都还没到谷底就寄了。
“国家这辆车,根本不需要冲下坡就车毁人亡了啊”子受吐槽道,然后合上手里的疫病记录书简。这套书简,他倒是没给后世整活,毕竟粮食的问题是他真的搞不出来,只能给后世留下一个思路和方向,而且话又说回来,粮食不够吃也不至于饿死商王。
可是瘟疫一起来,你觉得霍乱、痢疾、鼠疫、天花、肺结核、流感,甚至此时威胁不那么大的乙肝、狂犬。
退一万步说,那些不是传染病的“穷病”,比如说卟啉病、糙皮病,还有那些因为受伤感染导致的菌血症、溶血症,哪个是会管你是什么人的?还不是皆杀。
所以,子受没整活,但是,他没写自己有多少卷,有多少写多少,没写结尾,这样后人就可以随时假托先贤。
一言以蔽之,如果后世医生们有什么理论和名言不知道是谁说的,都可以说是商王受说的,嗯,也可以说是小玉说的,这样一些离经叛道的治疗法,比如说手术开胸,开颅,再比如说解剖尸体这类都可以推给上古祖宗之法身上去。
【PS】
煮熟红薯是93卡,能维持消耗,让人饿不死,所以说,在古代推广种红薯确实可以改善饥荒的问题,但是指望让人吃饱还是洗洗睡吧,至于说土豆76卡,还不如红薯。
之所以吃薯条、薯片会发胖的原因不是土豆本身淀粉含量多高(20%),而是油炸的关系,一个76卡的土豆油炸后,整整200卡的热量。
所以说,不要光看着产量超高,就觉得真的可以解决饥饿问题,度荒可以,让人不饿死勉强也可以,指望靠这个让人吃饱饭,那可是真的在做梦了。
而比土豆低的,连让人饿不死都不行,因为热量太低,低到了要饿不死的食量足够撑爆你的胃,并且随着数量增加,还会导致更大的消耗负载,估计饿死得更快。
【PS2】
真正的炸裂历史:
我国医疗技术在很早的时候,就发展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在宋代就有系统的解剖学研究(也是真的虽然是法医解剖),对于人体脏腑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于各种中草药,中成药的药理、毒理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在瘟疫防控和流行病治疗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古代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诸如长安、开封等百万人口的特大型都市的出现成为可能。
而大部分的此类成果大多源于《瘟经》这本典籍,然而,根据从周代墓葬发现的原件木简来看,基本后世流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后人假托先贤所作,而非原文。
相比之下,原文要更为浅显和混乱(商王记不得那么系统性的东西,想到什么写什么),更多注重于手段,对于原理没有太多的探讨,但是,这也让后世医学研究可以以此为假托,避免一些道德和时代观念上的束缚。
【这是真的,百万以上的人口聚居的粪尿,防疫是制约古代城市人口最大的问题,就和养鸡场的鸡太多了,十分容易爆发大规模瘟疫一样,人也是这样的。相比之下,蔬菜、粮食和原料的输入和各种产品输出的交通问题都要往后稍稍。】
请假:莫有更新
内容正在手打中,请在10-30分后重新进入阅读,如果还是没有正常内容,请点击右上角的问题反馈,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第九十二章 春祭
小米饭,萝卜干,咸鱼,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贫困山区,然而,这是商王的午饭,随着气温的下降,猎物减少,还有各种农作物减产,就算是商王也得节省着吃东西了。
伙食里面的咸鱼、腌肉和萝卜干的比例不断增加,普通贵族和武士阶层可能比他的饭还要差一点,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一年最头疼的时间算是顶过去了。
人死了一部分,粮食多少也有一点耐寒的产出,接下来几年只要不出现人口爆发、粮仓失火、战争等情况,基本上都能凑合着顶过去。
“囤积粮食,扩张人口,训练新的武士和军团,补充军事能力,巩固边防.......嗯,基本上内部的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俺寻思着,得要个五六年的功夫”子受摇摇头,到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始图谋成周的继承权的问题了。
只要这个李代桃僵的方案成功,接下来就可以舒服的找点事情做,混吃到死就可以了,到时候不信他还能打成什么封神大战,还能在牧野给自己来那么一杠子。
至于说之后的事情,那就儿孙自有儿孙福了,为人父母的,铺垫到这一步就差不多了,内外隐患都扫平了,最困难的寒冷季也过去了,这要是也能翻车,那就真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菜”。
“然后就是.......”“大王,时候到了”来的是仲,她是来通知祭祀的时间到了,春秋两祭乃是国家大型祭祀,往年子受还能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但是,今年这情况是显然是没法糊弄的,得弄得非常的正式和隆重。一方面是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一方面是用这种活动让大家发泄一下情绪,凝聚一下人心,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次的祭祀在郊外的神庙进行,由君王担任主祭人,而子受也大致上搞明白了这个时代的祭祀过程,大概夏商的祭祀过程演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最开始是“主祭人-祖先神-天帝”这样的,换句话说,通过祭祀祖先神,让祖先神和天帝说好话。
但是,到了晚商时期,可能是商王们在合并掉一部分祭祀的权利,变成主祭人之后发现不太对劲,为什么要有一个中间商呢?
于是,就把祖先神和天帝干脆融为一体,就变成了“主祭人(商王)-天帝”这样的结构,换句话说,从这个时候,天地上下二帝这个制度就形成了,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此后数千年的王朝其实都没有改变过这个制度。
皇帝是唯一的大祭司,也是唯一可以和“天帝”沟通的存在,尤其是讲皇帝的祖先和天帝融为一体之后,更是可以代天而封神,神仙更是说给你废了就给你废了。
当然,现在这套体系还只是一个雏形,然而,商王依然只需要祭祀上帝就可以了。
祭祀的流程比起后世那复杂的礼仪来说要简单许多,奉太牢,呈香茅滤酒,再献战俘与祭品,过程会十分的血腥,战俘需要割掉耳鼻,再献祭,祭品更是要剁了,好在到了纣王这个时代,大家已经不太兴吃活祭的死人了,子受更是不会碰。
于是就变成单纯的祭品,砍死,烧死,斩断,活埋,剥皮,花样百出,血腥无比,子受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让这些家伙不要玩得太血腥,并且给祭品提前喂下麻痹神智的草药汤,使得他们神智恍惚,感受不到太多的痛苦。
祭祀完天帝,就开始祭祀后土,也就是土地神,商周时期的土地神可不是后来的随叫随到的那种小老儿的模样,也不是什么善神,它或者她是冥土之主,负责将亡魂引导向天帝或者西王母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