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68章

作者:豆蔻

如果是以前的刘彻,肯定会自信满满回击。

但现在却好似在逃避,难道说俩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出现了一丝裂痕?

哎。

卫青叹了口气,只希望是自己多想了吧。

一边是汉军团的核心,自己未来的小姨子,另一边是曹英不是亲姐胜似亲姐的姐姐,俩人真闹翻了,自己被夹在中间,要多难受有多少难受。

算了,刘彻有一点说得对,不管怎么说还是等军团战结束了再说吧。

只要解决了太学院的匈奴学子,再加上自己之前的表演战,可以说自己在汉王朝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重。

到那时候自己手里牌,应该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到时候无论是找人接盘,还是说有大量的资金人才注入,都能缓解自身的压力。

有时候卫青也会感到疲惫,但一想到自己幼年时,梦境中看到的那一幕幕,想到另一个习惯了沉默、忍耐却始终磨砺前行的自己,便更加坚定了消灭匈奴蛮族的决心,为此哪怕再累再苦,再不被理解,也得咬着牙坚持下去。

毕竟人再怎么妥协,起码自己得看得起自己,不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另一边,演武战场中伴随着双方爆发第一场激战,接下来的几天里,匈奴军把大量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攻打渔阳郡上。

卫青军面对匈奴军不知疲惫的轮番进攻,不得不加大防守力度。

卫青不仅把部署再西部的刘备部队掉去协助渔阳郡的曹仁,甚至还把中军大帐的大量兵力,也投入到了正面战场。

如今西侧全权由关羽负责镇守,而中军则由卫青坐镇。

双方在渔阳郡展开拉锯战,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大战小战爆发了三十余次。

不过除了第一天外,接下里的这段时间里,双方损伤要少得多。

在这种牵扯到上万学子的战争中,能明显的感受到学子们的成长。

其中成长最快速的,莫过于刘彻了。

卫青虽然是军团长,但实际上除了军队调动之外,目前整个演武战场都是刘彻带着汉军团在打。

反观卫青已经连续十天没有进入演武战场,偶尔闲暇之余,也只是来到沙盘前,观摩下现今双方的局势,自己却不会真进入战场,带领军队围攻匈奴军。

起初大家还没有任何意见,认为这是卫青给大家一个表演的机会,但随着双方拉锯战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卫青还是没有任何表示,多少还是引起了一些微词。

可因为有关羽这位拉仇恨的盾牌在,这些不满的声音,很快便发泄到对关羽的声讨中。

如今东侧渔阳军这边,双方打得那是火热朝天,而西侧马邑郡这边,连个毛都看不到,关羽整天除了装逼外就是装逼,他手下的那些勋贵学子们自然是看不惯了。

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每天都有学子选择退出演武战场,甚至毛遂自荐,进入人界负责检查那些非汉军团的乱入人族学子。

对于这种情况,刘彻自然是一一应允。

随着东部战场的战争愈演愈烈,边塞长城后方的几个郡,此时也被一一占据。

这些后面进入演武战场的人族学子,都是想加入汉军团,起码是在卫青面前混个脸熟,所以自然表现的格外卖力。

目前前线的战场需要不到他们,便将募集到士卒和后勤补给,开始源源不断的运输前线。

如此一来,前线的压力骤降,匈奴军也发现,强啃渔阳军并非一个英明决策。

正面交战,人族从来都不输匈奴蛮族的,再加上有边塞长城在,想要硬啃下渔阳郡的军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荒谬的想法。

即便几次派兵打算从薄弱的地带,强行杀入人界境内,也发现军队是能杀入人界,可还没等掀起什么风浪来,就被卫青军剿灭干净。

这时候对于匈奴蛮族来说,把目标从东侧转移到西侧,或许已经成了无奈之举。

伊稚斜的住所,这里已经被他改造成了临时军营,连於单也暂时搬了进来。

一群人围绕着沙盘,讨论着该如何破局。

目前的情况是,匈奴蛮族是进攻方不假,可想要短时间内拿下渔阳军不切实际,迂回杀入人界,几次又失败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太学院的舆论自己匈奴很不利,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凭借一场漂亮的胜利,扭转局势重振士气,卫青军只会越来越强。

最后彻底失去获胜的可能,只能在万界之上游荡,或者退守匈奴蛮界,也就是保平的打法。

其实保平也不是不能接受,问题在于卫青除了第一战外,从头到尾都没有指挥战斗,也就是说真打平了,那就等于说卫青胜了匈奴军,由刘彻率领的其他汉军团成员,逼平了匈奴军。

这才是匈奴军方面最无法接受的,他们可以接受跟卫青领导的汉军团打平,但不能接受跟没有卫青的汉军团打平。

这也是匈奴军连续死啃了渔阳郡十余天的原因,哪怕是为了士气,也得先来一场胜仗再说。

再不济,也得逼迫卫青亲自出手,这样继续保平才有意义。

否则什么打平,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的情况,各位都看到了,如果继续在东侧的渔阳郡与卫青军鏖战,想要短期内获得重大胜利,显然是不可能了,但如果贸然撤兵,那咱们匈奴圣族在太学院的声望,必定会一落千丈,所以即便是撤退,也必须想出一个应对之策才行。”

伊稚斜说完,胥新,这位带领匈奴蛮族众多天才,被卫青一枪差点团灭的指挥天才,此刻却是眉头紧皱。

他为自己之前的傲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接葬送了匈奴蛮族最顶端的力量。

吃一堑长一智,有了上次的挫败,此时胥新看起来沉稳多了:“伊稚斜小王子说的没错,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绝不能贸然从东侧退兵。即便是退,也得是以进为退,或是逼迫卫青出手,或是拿下一场胜利。

否则支持卫青的学子,只会越来越多,到最后甚至说即便是保平,恐怕也只能退缩圣界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匈奴圣族在太学院精英二百年的威望,便彻底荡然无存。”

郗任听的是满腹牢骚的说:“这些,你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怎么破局?你们这段时间天天研究,也研究不出个四五六来,实在不行还不如召集所有异族小界,跟卫青堂堂正正的干一架!”

胥新冷冰冰的回应说:“然后被卫青一一击破?虽然不知道卫青是如何带着军队遁入虚空的,但想要进入虚空,少说也得有揽日月的势力。

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像卫青那样,在虚空中自由行动,甚至出手,这点你们谁能做到?

做不到这点,就别想着正面打赢卫青,想赢不是没有办法,但绝不是跟卫青正面对决。”

“那你说什么办?总得给个说法吧?”

武者院系的懋車也苦笑道:“是呀,你们总得给个说法吧,现在我们每天跟卫青军死磕,反而成了他们的陪练,总得想个办法吧。”

办法?

赫犊和胥新等人,对视了一眼,目光齐齐的看向了东侧偏执一隅的马邑郡。

或许,这里便是突破口!

第十七章:请君入瓮(6K)

胥新和赫犊等人想对马邑下手,并非是临时起意,从东侧战况陷入僵局之时,便已经把目光瞄在了由关羽镇守的马邑郡,更准确的说把目标瞄准到了关羽身上。

“马邑?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调转枪头,对准马邑郡?”

胥新点点头指着沙盘上的马邑郡说:“这几日我一直在了解战场外的声音,发现卫青派去镇守马邑的这位关羽实力确实不俗,在卫青归来之前,算是汉军团的中流砥柱之一。

可此人傲慢无礼,短短几日内,他们内部依然是怨声载道,甚至有声音要求卫青临阵换将。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卫青自然不肯这样做。

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关羽傲慢轻敌,又面临众叛亲离的窘境,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能收买那些怨恨关羽之人,里应外合必然能将马邑郡的驻军一网打尽。”

郗任摸着下巴的胡须,眉头微挑,跟东侧相比,马邑郡确实看起来更方便突破,但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说我们知道马邑容易突破,那卫青又岂会不知?

他说道:“恐那卫青不会让我们如愿,他并非是那种只知道带兵正面硬碰硬的统帅,单说从双方交战到现在,一系列的布置便能看出此人对战局的掌控力道非同寻常。

既然你们能看出来,那卫青没道理会看不出来。

再说,这卫青没少跟我族打交道,对我族的速度优势也是了若指掌,应该不会给我们机会。”

伊稚斜等人也看向胥新,虽然郗任有时候说话狂妄无比,做事更是讲究一个痛快了事,可这番话说的却很有道理。

这种依靠高机动性,使对方疲于奔命的打法来对付卫青,恐怕效果不大。

这时候另一位与胥新齐名的匈奴统帅天才庾芜道:“众人所担忧的,无非是这马邑郡,是不是引诱我们上当的诱饵。”

“没错,谁知道这是不是卫青与那关羽上演的一处苦肉计?引诱我们进攻马邑郡,然后再从四周埋伏好,趁着我们攻打马邑郡的时候,将我军包个团圆一网打尽!”

“蓬什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我总觉得那卫青,不会犯这样的失误。”

“那卫青狡诈无比,又智勇双全,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个陷阱,就是为了引诱我等上当。”

胥新明白众人的担忧,之前卫青说,伊稚斜、於单这群人被他打怕了,但现在何止是伊稚斜、於单这些三年前跟卫青打过交道的老一辈,就连他胥新、郗任这些从万界之上历练多年的天才们,也被卫青直接打蒙了。

当双方的势力不在一个层次的时候,容不得你不谨慎对待。

怕也许是在慢性自杀,但若是不怕,像前几日那般初生牛犊不怕虎,打算一个滑铲给老虎开膛破肚,那结果大概率就是老虎今晚加餐。

“众人的顾虑,我可以理解,可多少有些杞人忧天了。”

胥新解释道:“如果说这马邑郡是卫青设下的陷阱,这点我信九成,以卫青谨慎的性格,既然他敢把马邑郡交给关羽,想必肯定是有把握的。

以马邑郡为诱饵,钓我们上钩不是没有可能,应该说极有可能!

但是!

以前两族之间年年交战的时候,人族这种雕虫小技用的还少吗?

咱匈奴又上过几次当?

想要在马邑郡埋伏重兵,又不让我等发现,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将军队隐藏在虚空之中。

想要做到这一点,必然需要卫青亲自出手。

至于说卫青能带领多少军队埋伏在虚空,这并不关键,关键是如果他真打算亲自动手...

说句不怕打击士气的话,就我们在渔阳郡与曹操他们交战到现在,但凡卫青打算亲自出手,有的是机会,何必非要等到不远万里的在马邑郡伏击?

倘若卫青不打算亲自动手,那么即便马邑郡有埋伏,我们也能轻松的全身而退。”

有人不是很理解,胥新的意思提问说:“识破卫青的计策,然后全身而退,伤不到卫青军筋骨的情况下,这有什么意义吗?”

胥新瞥了一眼提问的那人沉声道:“当然有意义,识破对方的计策,便能打击对方的士气,顺便遏制住卫青如日中天的声望。倘若马邑郡并非是陷阱,被我们攻下来,那么就更不用说了。”

听卫青这样说完,众人也是眼前一亮。

确实,匈奴这边最需要的不是消灭卫青军多少主力,而是遏制住卫青嚣张气焰,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识破卫青的计策,卫青军是没有任何损失,但不代表卫青的口碑不会有所逆转。

众人心中一合计,顿时拍手叫好。

伊稚斜道:“我在太学院还有几分薄面,说不定可以笼络一些汉军团的人。其次卫青把边塞长城背后的人界开放给人族学子,恰好可以将我们的人,埋伏在那里到时候可以里应外合,打马邑郡一个措手不及。”

“此计甚好,目前我们在东侧频繁陷入消耗战,这并给是我等所擅长的。可如果贸然退兵,又容易落人口舌,因为我军怯了。

但将矛头对准马邑郡,即便那里是陷阱,只要我们识破之后,也能将军队拉回万界之上,不再继续于渔阳军与卫青的军队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