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12章

作者:豆蔻

其次考虑到他的出身,少年时期连吃饱穿暖都是问题,最大的梦想就是不受到打骂,字九成九也肯定是后来才开始学习的。

这样的人,能带领汉王朝的军队横扫草原,称得上一句天赋绝伦不过分吧?

实际上卫青前期打仗,无论是马踏龙城,还是高阙之战,也都是兵出险招。

但卫青给人更多的印象,反而好像更多是一板一眼的稳重打法。

可能有很大原因是被霍去病这个外甥衬托的吧?

霍去病打仗,天生就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印象,关键还都能打赢。

其次可能也是因为这外甥太优秀了,以至于很多人对卫青的印象,没有了那种少年成名的感觉。

首先卫青龙城之战时确实不算少年了,但年龄真的不算大,大概也就是二十三四岁,甚至更小。

为什么会这样算,按照目前推算,刘彻遇到卫子夫的时候,卫子夫肯定小于15岁。

因为那个时代,15岁基本都已经嫁出去了。

十五岁不嫁,五倍单人税...

就算卫媪一年生一个,卫青肯定也要比卫子夫小一岁吧?

也就是卫青跟刘彻走的时候,最大不超过十四岁,甚至更小。

那么龙城之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呢?

卫青跟刘彻离开平阳府后的第九个,也有史书说第十个年头。

换而言之,卫青龙城之战的时候,最多不超过二十四岁,而卫青被封为长平侯的时候不超过二十七岁。

卫青被封为大将军时,不超过三十岁。

这里是指不超过,并不是说就这么大。

实际上三十岁能有如此成就,古往今来真的不多,也就是小霍太耀眼了,以至于掩盖了卫青的部分光芒。

关羽三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充当马弓手吗。

曹操三十岁的时候干什么?

黄巾之乱刚开始,跟着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

孙坚也在镇压黄巾起义,因为镇压黄巾贼有功,被封为别部司马。

当然要考虑到时势造英雄,以及卫青外戚的身份,但也可以看出,卫青确实是青年成名不假。

但可能是因为性格的问题吧,好像大家的潜意识中,没有把卫青当成青年成名的将帅...

......

另外就是汉军团的副军团长,也就是实际的掌控者刘彻。

刘彻这个应该更没疑问了吧?

不谈能力,单说成就的话,刘彻力压曹操和刘备这俩老板肯定没问题了。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监的孙子,一个是织席贩履之徒,起步差太多了。

成就差的也更多,虽说刘彻的毛病一点不少,但秦皇汉武唐宗,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

刘邦创建了汉朝,刘彻让汉人成为华夏族的标识。

如果说秦始皇给这个民族注入了大一统的基因,那么刘彻则给这个民族,注入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再说这是汉朝,刘彻姓刘,又是刘恒的孙...

反正就凭这层关系,曹操和刘备,哪怕能力再强也得被刘彻压一头,这点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吧?

.....

之所以费这么大篇幅说这些,还是因为关公战秦琼太引战了,有种捧一贬一的感觉在里面,其实我自己后面也有点后悔了。

但既然写了,又不能推到重来,所以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

这里算是打个预防针,以后卫青和刘彻,万一需要压制三国时期人杰的时候,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我不是一个尊古贬今的人,真要把李世民扔上来,我甚至能写出李世民压制霍去病的剧情来,谁让李二凤那是真能打。

只是论地位的话,武帝时期真的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了。

能跟这个时期比的不多,三国真的不算一个。

三国是精彩的,我也喜欢三国,三国是一群充满浪漫主义的人,凑在一起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精彩纷呈,绝不仅仅是一本三国演义的功劳。

在三国演义之前,就有大量的三国戏出现,三国也成为上到皇帝王侯,下到百姓脍炙人口的一段历史...

但这段历史精彩归精彩,也出了无数人杰,但真要说跳出这个时代,无论是名将还是君主,放到整个历史上比,还是差点什么。

一流甚至顶流的...我最先想到的,还是诸葛丞相...

丞相,永远滴神。

就连孙十万这个送人头的,跟历史上某些送人头的君主比,那都算不上什么。

没错,我说的就是杨广大帝!

论送人头,孙十万那就是弟弟!

杨广大帝三征高句丽,那人头送的,简直震古烁今。

.......

最后要说历史上,不是演义中的三国第一名将,那只可能是关二爷。

威震华夏,让曹操甚至有了迁都的想法,这是官方背书了的。

顺便一提关二爷真的是全能选手,带过步兵,带过骑兵,带过水军...

如果三国时期有空军,我估计关二爷也得客串一下空军总司令。

每次打仗都是刘备独领一军,关羽独领一军...真就是季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关键是关羽每次还都能把事情办好,即便是说兵败麦城,这个锅也不能全让关二爷背。

谁特么能想到,一个国舅爷,一个老板的干儿子,居然抵抗都没抵抗,直接投降了?

这简直是特么年度迷惑行为,堪比曹老板睡人妻,把辛辛苦苦培养的继承人给睡没了,魔幻的一批。

就写到这里吧,主要还是打个预防针,给大家提个醒,希望大家也能理解。

第二十六章:百兵阁准备开业

卫青像於单和伊稚斜下战书的事情不胫而走,不过倒也没引起多大的波澜,大家早就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必然会有一战。区别无非在于什么时候打,怎么打,会牵扯到多少人。

换而言之,打不是新闻,当场没打起来才是大新闻。

就在大家失望之余,汉军团直接砸出来一个重磅猛料,卫青能将匈奴蛮族的绝技传授给其他人族。

此消息一出,果然如意料中那样,别说太学院炸了,就连坐在内殿处理公务的吕后,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墨汁从鼻尖滴答滴答落满了案几上的玉简,旁边侍奉的公公太监,也无不是瞠目结舌。

这卫青,当真是要逆天了。

不过震惊之余,众人更多的还是质疑。

卫青自己使用过匈奴蛮族的绝技不假,但不代表就一定能教别人使用。

起码目前来说还没有见过,其他人从卫青那边学到匈奴蛮族的绝技,所以这件事的真假还有待商榷。

其次学习匈奴蛮族的绝技有没有副作用?

会不会变成匈奴蛮族?

又或者说是所有人都能学,还是只有部分拥有特殊血脉的人才能学?

而且是什么匈奴蛮族的绝技都能传授,还是说只有部分绝技可以传授?

要知道有些绝技,哪怕是匈奴蛮族内部也不是谁都能使用的,大多数绝技都只有部落的王族和勇士能用的出来。

所以没有看到成果之前,大家都无法对所谓传授“匈奴蛮族的绝技”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即便如此,众人的目光也再一次的聚焦在卫青的身上!

唯独最应该关心此事的匈奴蛮族的学子,此时在位另一件事苦恼,也就是卫青的离间计。

其实卫青那个离间计,还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为的只是给人满足学子证明一下,自己之前说的求生是人之本能。

结果卫青没当回事,但於单、伊稚斜这些人不能不当回事!

卫青可以后悔,可以把发过的誓当放屁,不代表於单、伊稚斜这些人,就敢拿自己的命去赌。

忌惮,那是真的忌惮。

以至于这些人凑到一起,商量起应对此事的方法。

阕迦芙也感受到了危机,她甚至愿意以天神的名义起誓,绝不会受卫青的挑拨离间,将此事告知冒顿大单于。

然而怀疑的种子一但埋下,怎么可能会因为阕迦芙的起誓,就此消除?

阕迦芙发誓说,如果自己将此事告知大单于,自己就不得好死。

问题在于阕迦芙死不死,管自己什么事儿?

无论是於单还是伊稚斜,甚至包括其他匈奴蛮族的学子,他们在乎的是自己死不死!

卫青见过了汉军团之后,便开始考虑挑起“战争”。

倒不是卫青这个人多喜欢“打仗”,纯粹是想看看,汉军团这些人的能力。

统御之道,你不走两步,怎么就知道瘸不瘸呢?

玉简上面写的战绩再精彩,不亲眼看看怎么知道?

打仗这种事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同样一场战争在不同人眼里,能看出不同点来。

就以韩信的背水战法为例,卫青能看出背水战法的关键奥妙,这是因为卫青有这个天赋和能力,换做其他人便只会说“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庸才谈运气,名将讲实力。

卫青挑选了几个排名和汉军团相近的人族军团,发出了邀战申请,并且明确的指出自己不会亲自统御,只是作为旁观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