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武侠大冒险 第100章

作者:江海横流

武道经典自然不可能像道德经这么含糊,但道理却是一样,大凡绝世高手,文笔一般都不差,写东西力求简练,这固然在文字上做到了极致,但对后人来说却极不友善,没有创出武功心法本人的注释,怎么修炼都是一个大难题。

此时这方丈室内的《易筋经》,册子里的内容,其实也就一千来字,可是这一千字字字珠玑,杨行舟只是看了开头一段文字之后,脑中便生出种种解读的想法来。

他不敢乱想,生恐自己沉迷其中,当下取出纸笔,将这册子里的文字迅速抄录下来,一个字都不敢有错,抄录之后,逐字逐句的校对,直到确定无误之后,方才解开了天鸣禅师的穴道,缓步走出禅房,在关上房门的一瞬间,门栓自动回复原状。

当他走出少林寺,返回自己居住的木屋时,天鸣禅师已经睁开了眼睛,缓缓恢复了神智。

老和尚从新将蒲团下的经文取出,翻开了片刻,脸上露出骇然之色,喃喃道:“他竟然真的来了!”

他之前特意在包裹经书的油纸包中放了一根短短的胡须,天鸣禅师的胡须是黄色的,与油纸包的颜色一致,若是不仔细观察,根本就发现不出来,而现在那根紧贴在经书后页偏上方的胡须已然不在,那肯定是被人动了手脚。

“厉害!”

想到来人的手段,天鸣禅师又惊又怒,心中骇然无比:“此人到底是不是杨行舟?好在他志在盗经,而不是杀人,否则的话,他若是起了杀心,我满寺僧众无一能幸免!”

敌人实在太可怕,天鸣禅师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不敢声张出去,这个亏默默的忍了,只是心中还有一层焦虑:“易筋经肯定是被此人抄录了出去,后山的藏经洞估计也难逃他手。若是少林秘技外流,中原武者习得上还好说,若是被蒙古武者修习,那这罪孽可就大了!”

且说杨行舟,返回居住之地之后,换了一身衣服,将抄录的经文随手放在桌上,打坐调息,将这件事放到了一边。

到了次日清晨醒来之后,洗漱完毕,这才将这本经文拿在手中仔细观阅。

“果然知识就是力量!”

将这部经文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之后,杨行舟发出了几声叹息,脸上露出无奈之色,心道:“以我如今的武学积累,这里面的修行法门我也能猜出一二来,可是其中有些说辞却还是拿捏不准,这可就麻烦了!”

武道修行,特别是武功心法,在真气运行之下,便是连一丝错误都不能允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错了一点,就有可能会走之中毫无歧义的语句,而这篇经文却是有着很多佛门中的隐喻,一句话都能牵扯出一大段的佛门公案来,令人实在难以索解。

杨行舟拿着这本经文苦思三日,虽然大致明了其中修行法门,但是细微之处毕竟不敢肯定,如此一来,自然不敢贸然修行,想了想,心道:“想要学会这《易筋经》,难道还要老子当和尚不成?别这神功练成了,老子也被佛经给度化了,那可就完蛋了!”

第二百一十章 万寿道藏(第三更)

杨行舟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盗取的《易筋经》竟然没有注释,只有最原本的一篇原文,而这经文却又深奥难解到了这个地步。

这经文里面所描述的种种呼吸、运气、吐纳、搬运之法,与九阳神功中的法门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而与九阴真经中的内功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与《神照经》中的运气法门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这篇经文之中,不单单阐述了武道修行之法,本身竟然还包含了佛门禅宗智慧修行的解脱法门,杨行舟在武道修为上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但是在佛法认知上却差了很多,现在不能领会经文真意,其实不足为怪。

要知道这部《易筋经》乃是当初达摩老祖寂灭之后所留,二祖慧可从他蒲团旁捡到。

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

但二祖其时己是得道高僧,连他都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一直求解了二十多年,到了二十年后,在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

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但和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只是《易筋经》中的禅宗佛学,并不是修行的武功心法。

直到十二年后,慧可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

这部经文,连二祖慧可都花费了几十年心血,又经过了几场大机缘,方才真正的解开,杨行舟即便是再聪明,想要短时间内将这篇经文理解透彻,那也完全不可能。

杨行舟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虽然从不妄自菲薄,但也从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绝世奇才来看待,这《易筋经》的样式在金书中其实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其实是天龙世界中,被游坦之修行的版本,在天龙世界中,《易筋经》却是梵文写就,以草药汁液在书页上绘画出了修炼经文的姿势和内息运行的箭头,这些图画遇水而显,因此即便是不懂梵文之人,也可以依照练功图形来修行易筋经上山功法。

游坦之就是因为机缘巧合以口涎浸湿了易筋经书册,才看到了书中的练功图形,由此练成了佛门了不起的内功,成为了一个浑浑噩噩的高手。

而第二个版本的《易筋经》,则是笑傲江湖世界中的版本,笑傲世界中的易筋经,根本就没有什么图形,也没有什么梵文一说,就只是寥寥一千来字,但是微言大义,一般人难以索解,整个少林寺内,有资格修行这门心法的高僧不超过一掌之数。

少林高僧方生大师是方证大师的师弟,持戒精严,武功高明,却也没有被传授这门心法。

本来按照杨行舟的思路,这神雕世界与天龙世界的时间段其实也就百年时间的差距而已,自己来少林寺内盗经,盗取的经文怎么说也得是天龙版本的才是,没想到拿到手中抄录却是笑傲版本。

不过仔细想了想,这也不错,虽然笑傲版本的《易筋经》极为深奥难解,但只要解开之后,按部就班进行修炼,就一定练成此功。

天龙版本的《易筋经》可就难练多了,因为修炼这门武功,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能存有修习武功之念。

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

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

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

杨行舟本人更是山贼的性子,想让他勘破“我相、人相”这等佛门大境界,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他盗取的是天龙版本的易筋经,杨行舟根本就懒得多看,最多扔进明教的藏经阁内,供后人观阅,他本人是决计不会修行的。

要知道当初大轮明王鸠摩智,那是何等的绝顶人物?连这种佛法精湛的家伙都无法修行这门功法,强行修炼之下,反而搞的走是笑傲版本,还有修行的可能,但也有极大的困难在其中,光是参悟这篇经文,就不知要耗费杨行舟多大的精力。

“我是不是被天鸣禅师给骗了?”

杨行舟将这篇心法参悟几日之后,忽然心中一动:“难道是这老和尚猜出我就在旁边窥视,因此故意暴露了这篇经文所藏之地,目的就是让我盗取这篇经文,由此牵扯我的精力?”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这易筋经应该不假,但是没有注释,即便是二祖慧可都难以参悟明白,我一个魔教的大魔头,自然更无法解开其中的道理,万一强行修炼走还是暂且不练了,等老子积累到了,在佛法上有了提升之后,再重新修炼也不迟,反正经文在我已经记在心里,肯定忘不了。”

杨行舟做事果断,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发现这《易筋经》一时间难以修炼,也就不过于纠结此事,干脆不再揣摩经文的意思,心道:“我偷你们的经文,你们来阴我,这原也应该,可是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道理?本来不想做的太过,现在倒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当下在少室山下盘桓了十多天,终于找到了后山的藏经洞,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藏经洞内的武学典籍全都抄录了一遍,最后喊来了韦边绝,找了一辆马车,将这些经文装进马车里,一路直奔昆仑山。

等他到了昆仑山时,就发现自己之前让明教弟子收集的《万寿道藏》已经收集完毕,为了摆放这些经文,明教弟子特意在附近开凿了一个山洞,做了书架,将这些道门典籍一一分门别类,放在了架子上,以供杨行舟随时查找翻阅。

杨行舟在自己武道修为进入瓶颈之后,便想要效仿古人,准备从寻常经文大道中寻找突破。

当初黄裳刊定《万寿道藏》时,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寻常读书人,在短时间内便一跃成为绝世高手,甚至还创写出了《九阴真经》,这固然与黄裳的聪明才智有关,但也与他阅读的道藏典籍有着很大关系。

既然这黄裳能从道家典籍中有如此大的收获,杨行舟便想着效仿黄裳,看自己要是遍阅道藏经文的话,是不是也会有极大的收获。

他返回昆仑山光明顶之后,除了偶尔处理教内事情,在大方向上把控明教弟子的举动之外,剩余的时间就是通读道家经典,从中梳理中土武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体察自身武道修为上的不足。

而就在他揣摩道家经义的时候,明教弟子发展的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今理宗皇帝震怒,特意下旨,要各地捉拿明教教众,剿灭魔头。

眼看着就要与朝廷对上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他娘的

“这理宗皇帝是吃饱了撑的么?”

得到明教被朝廷围剿的消息之后,杨行舟大为惊奇:“现在蒙古大军就在北地虎视眈眈,眼看就要将大宋给灭了,而我明教弟子可是从来都没有做过杀官杀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良民,现在便是口号都不喊了,怎么官府还不放过我们?”

此时明教的教徒已经遍布宋庭境内,便是在蒙古侵占区内也有几十万明教信徒,人在苦难之时,信仰反倒是极为坚定,蒙古统治区域内的教众,在虔诚程度上比宋庭境内的教众更胜一筹。

现在官府要围剿明教,杨行舟想了想,喊来殷昼殷法王,吩咐道:“南方教众和铁掌帮联手对敌,先攻占几个城市,杀一批官兵,嗯,只杀官兵和官员,普通百姓不要伤害。”

殷昼道:“教主,现在烈火旗的弟兄已经造出了大炮,威力大的不可思议,这次与朝廷作战,大炮要不要使用?”

杨行舟在成为明教之后,就勒令烈火旗众按照他的思路来研制火药和大炮,在宋朝其时已经有了火药,甚至连突火枪都有了,只是还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杀伤力热武器,现在有杨行舟提供思路,这枪炮制造其实也算不得太大的难题。

当初梁山好汉之中,有一个人叫做“轰天炮”凌振,十分的了不起,能制造各种火炮,像子母炮、轰天炮、风火炮、车厢炮、金轮炮等等,有的火炮射程竟然能达到十多里地。

也就是梁山泊一群废物没有头脑,没几个人看得起凌振,但凡有点战略眼光的人,就知道这火炮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可是凌振在梁山泊排座次时,却被排到了第五十多名,被封为地轴星,比郭靖的老祖“赛仁贵”郭盛也高不几个名次,而郭盛却是梁山泊里有名的废物。

梁山泊这么做事,里面的人自然离心离德,不灭亡才怪。

好在凌振死后,这门火炮手艺未绝,明教五行旗烈火旗中,就有人得到过凌振的真传,此人叫做凌天明,是凌振的后人,以家传秘术制作的火枪火炮,在武林中有点小名气,但却一直不被人看重,在五行旗里面,也只是一个小队长而已。

当杨行舟成为明教教主之后,让烈火旗的人研制火炮时,这凌天明登时脱颖而出,成为了烈火旗的副旗住,专门负责打造火炮,研制火药,如今距离杨行舟当上明教教主已经五六年了,明教上下早就打造出了几十门火炮。

殷昼受杨行舟吩咐,不止一次的实验过这些火炮的威力,知道这些火炮绝非人力所能抗衡,现在见朝廷要围剿明教弟子,殷昼第一个念头就是,用火炮轰他娘的!

这个想法与杨行舟不谋而合,当即笑道:“好,你们与铁掌帮互相配合,多拉几门火炮,召集一群人马,杀无良贪官,反他娘的吧!”

殷昼大喜,躬身道:“属下这便亲自督办此事!”

这明教是造反专业户,隔三差五就要率众而起,与官府干上一架,此时白莲社也已经兴起,明教与白莲社有时候也互相融合,为了“共同理想”而杀官造反。

现在杨行舟终于表态要明教弟子造反,殷昼大感兴奋,当仁不让的要亲自出手,准备与官府大干一场。

杨行舟见他兴奋,极为好笑,吩咐道:“南方不是有白莲社的人吗,打仗的时候,让他们多死点人,和官府开战的时候,咱们出炮,他们出人!”

殷昼一愣,旋即明了,道:“教主,咱们若是刻意让盟友送死的话,这名声恐怕不太好吧?”

杨行舟道:“难道现在我教的名声就很好么?”

殷昼道:“这个……风头还是很大的,名声倒是有点毁誉参半。”

其实说明教的名誉“毁誉参半”,就已经算是看得起明教教徒了,自从方腊造反之后,“食菜事魔”基本上成了江湖上人人喊打的局面,元气大伤之下,才来到了昆仑山光明顶休养生息。

现在杨行舟横空出世,将明教的名头重新打响,明教教众再一次被众人熟知,只不过杨行舟的行事手段太过狠辣,有时候也太过无法无天,为久受儒家熏陶的传统武林人物所难接受,因此他这明教教主直接就成了魔教教主,名头是大了,但是名声却有点臭。

现在殷昼忽然顾虑起明教的名声来,杨行舟自然感到好笑,当下吩咐道:“这名声的事情,我自有计较,你用不着担心。”

殷昼走后,杨行舟喊来陆无双与洪凌波,对两人道:“你们组织的舆论宣传大队,组建的怎么样了?”

此时的陆无双与洪凌波两人也已经成了明教中的护教法王,陆无双刀法出众,心狠手辣,因为她用的银刀犹如一轮新月,是以号称“新月法王”至于另一个称号“飞天魔女”,则是江湖上对她的另一个称呼。

而洪凌波则因为跟随李莫愁学过五毒神掌,又被杨行舟教会了种种下毒解毒的手段,行事也有点邪门,所以被江湖上被称为“毒手神王”,如今名头也极为响亮。

现在明教之中,殷昼被称为“大力鹰王”,洪凌波被称为“毒手神王”,陆无双被称为“新月法王”,而韦边绝则被称为“青衣鹏王”,四大法王已经归位,还差两名光明使者和五个散人。

洪凌波与陆无双在加入明教之后,便被杨行舟委以重任,秘密印刷宣传明教的册子,暗中发展教徒,宣扬明教的教义以及信奉明教的好处,在舆论宣传方面的力度,远超任何教会和组织。

现在听到杨行舟询问,洪凌波急忙回答:“老师,宣传队员已经遍布大江南北,蒙古侵占的地方也有不少咱们的教众,大家伙都盼着咱们明教驱除鞑虏,还我河山呢!”

杨行舟点头道:“很好,现在我教要与官府作战,你们现在就使劲宣扬赵家无能,丧权辱国的事情,然后打出咱们明教‘驱除鞑虏,还我山河’的口号,嘿嘿,看看能有多少人响应。”

洪凌波与陆无双也都是行事不怎么循规蹈矩之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都流露出兴奋之色,洪凌波道:“老师放心,现在民不聊生,官府贪官污吏横行,大家伙早就受够了官府的欺压,只要咱们登高一呼,必定应者云集!”

杨行舟摆手道:“那好,你们去罢!”

一月之后,韦边绝气喘吁吁来到藏经洞前:“教……教主,大事不好了!殷昼殷法王被郭大侠给打伤啦!”

杨行舟一愣,道:“殷昼怎么跟郭靖对上了?”

韦边绝道:“郭大侠说现在朝廷外患为决,绝不能生内乱,否则若是蒙古趁机来攻打宋庭,亡国灭种只在旦夕之间。因此殷法王率众与官兵作战时,他特意潜入军营,出面劝诫殷法王,殷法王不听,因此被他打伤。不过他手下留情,并没有杀人,只是劝诫了一番,便返回了襄阳城。”

杨行舟没想到明教作乱,郭靖竟然也插手其中,他沉吟片刻,对韦边绝道:“给我备马!”

韦边绝道:“教主,您可是要为殷法王报仇?”

杨行舟道:“不错!郭靖胆子不小,竟然连我明教的法王都敢打!我这次抓他出城,判他个十年监禁!”

第二百一十二章 郭巨侠动手伤殷昼,杨行舟怒下昆仑山

杨行舟知道自己与郭靖的理念多有不合,因此在襄阳城中见证杨过和郭芙成亲之后,便即离开襄阳,远赴少林盗经,尽量避免与郭靖夫妇长时间接触,免得发生矛盾。

在暗中发展明教弟子时,他也曾使人鼓动郭靖黄蓉加入自己的明教,只是郭靖夫妇对明教的成见有点深,一直都觉得明教中人行事偏于邪道,因此拒绝了明教弟子的好几次拉拢,甚至杨行舟主动出面想让郭靖夫妇加入明教,都被他们拒绝。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郭靖黄蓉夫妇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不想加入邪教,不想造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杨行舟虽然感到可惜,却也不强求两人一定要成为明教弟子。

可是现在,郭靖竟然出面打伤了殷昼法王,这是铁了心的要站在明教的对立面上了,杨行舟这就有点不能忍了,决定要给郭靖一个教训。

他钦佩郭靖黄蓉夫妇的为人,自然是不会真的把两人给杀了,而是准备想个办法把郭靖黄蓉抓住,关进监牢之内,等把大宋灭了之后,再把他们给放出来。

只是抓了郭靖夫妇,那就相当于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东邪、南帝、北丐、全真教、这些人估计都不会坐视不管,况且还有杨过和郭芙这一对小辈人物站在中间,真要是下手的话,郭芙与杨过可就难办了。

上一篇:万界修炼城

下一篇:我不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