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 第608章

作者:关关公子

  陈思凝也收起了两条小蛇,走到跟前,询问道:

  “许公子,我们继续去找沉香木?”

  许不令看了西南方一眼,想了想:

  “来都来了,沉香木肯定要找。如今两国结盟已毁,北齐肯定以为我入关回了大玥。这时候去归燕城,说不定还能捞点别的,反正也不远,先过去看看,若是没机会,再走也不迟。”

  祝满枝肯定是想去归燕城逛逛,听见‘捞点别的’,她眨了眨眼睛:

  “许公子,你不会又想去人家京城,拐个公主回来吧?”

  又?

  陈思凝微微蹙眉,感觉这话有点不对。

  好在许不令反应快,摆了摆手道:

  “怎么可能,我对公主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陈思凝感觉更不对了……

  ---------

  建平元年,正月初三。

  北齐帝都归燕城内歌舞如潮,四方王公诸侯齐聚皇城,庆贺太子姜笃的及冠礼。

  归燕城是大齐皇族北退后扩建的城池,布局和长安城如出一辙,皇城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唯一区别,就是象征天下权力中心的‘太极殿’,改成了‘归元殿’,寓意返本归元。

  归元殿外的白玉广场,王侯将相齐聚,君主姜麟坐在龙椅上,和所有北齐男子一样披着白发,没有佩戴冕旒。

  有祖辈‘不回故土便永世披头散发’的誓言在,北齐男子其实不竖冠,连君主都一样,所以姜笃的‘及冠礼’,看起来还有点古怪,只是把白玉发冠放在托盘里,示意已经有了礼冠,等日后取回失地,就能堂堂正正戴上。

  典礼井然有序地进行,广场侧面的宫殿外,豪门贵子遥遥观礼。

  身着襦裙的小桃花,摆出大家闺秀的模样,模样乖巧可人,眼睛里稍显无趣,但代表师父在这里撑场面,也不能偷溜,只能端端正正站着。

  左清秋的长子左战,生性逍遥喜欢江湖,也不太喜欢这场面,和好友姜凯聊着闲话。

  右亲王世子姜凯,在战场上被俘成了笑柄,本来准备缩在家里不参加这场合。但前些天被许不令绑架,实在把他弄怕了,不相信王府的安保,干脆和左战一起来京城躲着,毕竟和脸面比起来,还是命重要。

  连续被绑两次,姜凯心中对许不令的怨念不言自明,他凑在左战跟前,小声道:

  “左战,国师带着一众高手围猎,按时间推算应该得手了。到时候把许不令那厮押回来,你可得第一时间通知我。”

  左战抱着胳膊观礼,见小桃花没注意,凑近几分询问:

  “通知你作甚?去耀武扬威?”

  “怎么可能。”

  姜凯略显无奈:“我好歹也是藩王世子,岂会做那种小人得志的事儿。我就想看看他惶恐不安却无可奈何的模样,然后安慰他几句,以显示我不计前嫌的大气。

  对了对了,去给我找个美妇人过来,身段儿要好,胸脯大屁股大那种,最好是寡妇,放在牢房外面走来走去,勾引他又不让他吃,我急死他……”

  ??

  左战摸了摸下巴,想说些什么,又一言难尽,最终还是摆手:

  “许不令可是‘昭鸿一美’,什么样的中原美人没见过,肯定不吃这套。”

  姜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道:

  “这你就不懂了,再冷的男人,也有热的时候,就看合不合口味。一个不行,就把十四岁到四十岁的美人,全拉到他面前过一遍,我就不信他没反应。”

  “要是他和……要是许不令有龙阳之好,喜欢男人怎么办。”

  “应该不会,上次掳走本世子,就没对我动手动脚,看起来不像……”

  ……

  窃窃私语不断。

  小桃花端端正正站在附近,自幼习武天赋超绝,其实把两人的交谈听得清清楚楚,稍微抿了抿嘴唇,忍不住小声接了句;

  “即便喜欢男人,也会挑长相,不可能是男的就动手动脚。”

  ??

  这明显是说姜凯相貌平平,入不了男人的眼。

  姜凯表情一僵,继而摆了摆手:

  “小丫头片子懂个什么?本世子的容貌,不说和许不令比,至少比你两个师兄俊吧?”

  “我师兄也不怎么俊。”

  左战表情也是一僵,想了想,还是大人不计小师妹过,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就这么开小差聊了半天,时间到了下午。

  及冠礼结束,齐帝回到了后宫,王侯将相相继退场,三个人离开皇城,回到了玄武街。

  小桃花的娘亲也住在归燕城,和师兄道别后便回了家,继续当自己的算命先生。

  左战则回到了街首的国师府,本来想换身衣裳就和姜凯出去喝酒,可走进府门,才发现左清秋已经回来了。

  左战赶忙来到了书房,进门一看,却见左清秋一个人盘坐在露台上,看着莲塘池水,眉宇间带着几分愁绪。

  “爹,你回来了。”

  左战走到露台后方,打量几眼后,询问道:“事情如何了?”

  左清秋沉默片刻,眼中本就不多的情绪逐渐压下,平淡道:

  “东玥使臣和许不令暗中密谋,在马鬃岭发难,意图伏杀为父,打了个两败俱伤。许不令现在,应当已经南下入关了。”

  左战听见这消息,心中不禁沉了下。东玥和许家联手伏杀他爹,那结盟的事儿肯定泡汤了,局势也从三足鼎立,变成了东西玥合力抗击外敌,北齐往后的仗,可不是一般的难打。

  但这些事儿,左战也没能力参与,知道父亲心情不好,当下只是点了点头,关切道:

  “爹爹好生休养,孩儿退下了。”

  左清秋抬了抬手,左战才转身走出书房。

  只是刚跨出房门,左清秋又转过头来,想了想,声音缓和了几分:

  “你爷爷和你奶奶,前几天走了,寿终正寝,葬在秋风镇外。抽个时间,和你娘去上柱香。”

  “……”

  左战脚步一顿,表情变化了几下,无声点了点头……

  --------

  及冠礼刚刚结束,北齐皇宫的御书房外,齐帝姜麟站在台阶上,看着悬满宫灯的偌大皇城。

  寒风吹拂锦袍,丝丝缕缕的白发随风飘摇,让这个年近六十的国君,背影显出了几分萧索。

  皇子姜笃受封太子,代表着历尽三百多年坎坷的‘姜齐’,有了新的继承人。

  为君王者,没有人不想万岁无疆,但天道如此,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也明白寿元有数,迟早要把位子传给年轻人。

  能挑选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几乎是每个帝王后半生最重要的事儿,宋暨的父皇在驾崩前夕,才堪堪做出抉择,就能看出这件事有多郑重。

  选好了,有可能把一个王朝带向从未有过的盛世;选错了,已经成为历史的‘玥灵帝’宋暨,就是当前最直观的例子。

  按理说,确定了继承人,应该是个举国同庆的大好事,内安朝堂、外稳诸王,君主也能稍微松口气,但齐国君主姜麟,此时却半点高兴不起来。

  齐帝姜麟年近花甲,出生之时,正是大齐姜氏最落魄的时候,万千皇族被驱赶到塞北莽荒之地,卧薪尝胆,从穷山恶水里寻摸生路。

  姜麟在那种环境下长大,能在诸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继承大统,是因为姜麟心中有口气,‘不返长安死不瞑目’的气。

  在其他皇子都借酒消愁的时候,年幼的姜麟,就在外面和民夫一起建马场、开水渠、造工坊、寻矿脉,想方设法地给大齐添砖加瓦,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大齐姜氏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短短数十年时间,北齐从丧家之犬,变成现在的虎狼之师,打的大玥铁骑节节败退,其中有国师左清秋的运筹帷幄不假,但没有君主姜麟这根倔骨头带头,一个国师有天大本事,又如何施展的开?

  但姜氏的气运,好像确实耗尽了,天已经不站在了姜氏这边。

  姜麟近些年身体每况愈下,南方战局陷入焦灼,更是耗尽了姜麟的心力,还能撑多久,谁也说不准。

  因为年轻时过度操劳,姜麟子女很少,直至快四十岁的时候,才生下了一个嫡子,取名‘姜笃’,意在‘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

  可这个寄托了姜麟全部期望的儿子,却在年幼时便显露出了‘虎父犬子’的一面,有小才却无大能,既无仁君的‘恢宏大度’,也无雄主的‘雄才大略’,甚至连暴君的‘独断专行、心狠手辣’都没有。

  连暴君都当不了的人,用什么去震住满朝文武?

  姜麟不奢望姜笃和肃王的儿子一样英明神武、浑身是胆,哪怕是和南越的皇子陈炬一样,知道如何用人为自己争取权势,都能把北齐君主的位置坐稳。

  但姜笃没这个才能,‘庸碌无为、难成大事’是姜麟给这个儿子唯一的评价,而且连‘爱好’,都和正常男子不一样,似乎是老天爷要断了姜氏的千年香火传承。

  如果有任何其他选择,姜麟都不会封这个儿子为太子,但他根本没得选。

  踏踏踏——

  宫殿的飞檐下,身着云纹锦袍的姜笃,快步走到了御书房外,躬身一礼:

  “父皇。”

  姜麟没有回头,或者说从姜笃三岁过后,就没正眼看过这个儿子。他只是看着檐外的巍峨城池,声音冷淡:

  “从今日起,你便是大齐的半个君主,你在想什么?”

  姜笃面向柔雅,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倒也不惊慌,认真道:

  “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民……”

  回答还算迅捷,引用了古时经典,意在‘君主要制定规则来管束下面的人,使其各司其职’。

  但姜麟想听的,显然不是这个。

  姜麟听见这老学究般的回答,心中涌现无名之火,转头怒目道:

  “你想的,应该是盼着朕死!朕一日不死,你怎么继承大统?朕一日不死,你拿什么‘操契以责其民’?朕不死,随时都能废了你这太子!”

  “父皇……”

  姜笃被这话吓得脸色一白,连忙跪下。

  姜麟披着白发,犹如垂垂老矣的雄狮,低头看着面前的儿子:

  “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可以是残暴弑杀的虎,是贪得无厌的狼,是阴狠狡诈的狐狸,是冷血无情的蛇蝎,但独独不能是人。

  ‘忠孝廉耻勇’是你讲给人听的,不是让你自己去守的,为君者从来都是孤家寡人,为了你屁股下面的位子,兄弟妻儿都敢对你动刀,你只有你自己,不自私自利,你拿什么坐稳这个位子?”

  姜笃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