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 第509章

作者:关关公子

  宁清夜想了想,摇头道:“许不令不会的,他……他把女色看的比权势都重要。”

  “也是哈。”

  崔小婉展颜笑了下,继续盯着皇城方向发呆。

  宁清夜等了这么久,也有点奇怪许不令怎么还不回来,开口道:“我出去看看。”便撑着雨伞,走入了雨幕……

第六十章 酒客

  大业坊,青石巷。

  满街都是兵甲,青石小巷中没有行人,发黄的酒幡子在风雨中摇曳,孙家铺子依旧雷打不动地开着门。

  酒肆靠着围栏的酒桌旁,身着白袍的男子,直刀放在桌上,旁边是三个酒壶,两壶断玉烧下去,冷峻的脸颊上已经有了三分醉意。

  孙掌柜拿着毛巾,仔细擦拭着几个老酒缸,和往日一样,嘴里碎碎念:

  “……前些日子,也有个老酒客在铺子里喝闷酒。都说‘一醉解千愁’,其实这酒,根本解不了愁,唯一的作用就是把自己灌翻,不去想那些事情。其实啊,小老儿觉得,这世上最愁的事情,不是烦心事儿,而是烦心的时候,连个陪着借酒消愁的人都没有……”

  许不令一直看着远处的皇城,闻声回过头来:

  “老掌柜健谈,见酒客喝闷酒,怎么不陪着聊两句?”

  “呵呵……”

  孙掌柜把毛巾搭在肩膀上,端着一碟小菜,在桌子对面坐下,自己拿起酒壶,倒满了一碗:

  “有的人想听,有的人不想。有的人听得进去,有的人说了白说。老头我开酒铺这么多年,见过不少人。

  市井小民借酒消愁,一半为情所困,一半为钱所困,遇上这种酒客,随便开导个两句,酒喝完也就差不多了。

  江湖人呢,则不一样,喝酒特别痛快,管他认不认识、背着什么仇什么怨,一壶酒摆在这里,就能称兄道弟说那天南海北;酒喝完出了铺子,该生生该死死,说啥人家也不会听。

  要说最难伺候的酒客,就是魁寿街上的那群老爷。借酒消愁永远猜不出心里想啥,毕竟事儿太多了。能借酒消愁说明事儿解决不了,劝了也没用,反而遭酒客不喜,这嗑自然就唠不起来。”

  许不令轻笑了下,端起酒碗和孙掌柜碰了下:

  “那我算是哪一种?”

  孙掌柜抿了口烈酒,砸吧着嘴打量几眼:

  “嗯……公子年纪轻轻,坐在这里喝闷酒,十有八九是为情所困。莫不是哪家姑娘瞎了眼,连公子这么俊的后生都给拒之门外?”

  “……”

  许不令端起酒碗抿了口:“长了眼睛的姑娘,应该都不会。”

  孙掌柜听见这个,呵呵笑了声:

  “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少年郎,正是该琢磨风花雪月的时候,不为姑娘,公子喝什么闷酒?难不成琢磨左邻右里、油盐酱醋?那是你爹那个年纪该琢磨的事儿,你琢磨完了,让你爹做什么去?”

  许不令沉默了下,摇头一笑:“倒也是。”

  孙掌柜把酒碗放下:“其实啊,以老头我来看,这和虎台街那些个帮派的事儿没啥区别。

  老大好勇斗狠四处结仇,帮派兄弟日子都不好过,老二看不下去了,把老大拉下马,自己上。

  这老二下克上,坐头把交椅,帮派兄弟开始可能觉得背信弃义,心里有怨言。但老二心里,若是为帮派的兄弟着想,想着兄弟们不用刀口舔血,都有肉吃、有酒喝、有衣穿,妻儿老小也衣食无忧,那这事儿就没问题,放到阎王面前评功过都占理。等兄弟们过上好日子,自然就归了心。

  怕就怕这老二,把老大拉下马,是看上了老大的家业,坐了老大的位置,干的还是老大以前干的那些事。这就不行了,找的借口再好,帮派的兄弟不是瞎子,心里面不服气,这交椅就坐不稳,迟早会冒出老三老四。”

  许不令端起酒碗,和孙掌柜又碰了下:

  “掌柜是个明白人,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像掌柜的这般看的通透。”

  “这事儿得自己通透,别人看的通透没用……”

  ……

  一老一少,就这么在雨幕中的小酒肆里喝酒闲谈。

  不久后,青石巷中响起脚步声,由远及近,来到了围栏外。

  许不令转眼看去,宁清夜撑着油纸伞,站在酒肆外看着他,想要开口说话,却欲言又止。

  许不令放下酒碗,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面上,拿起直刀起身:

  “走了。”

  “常来。”

  孙掌柜笑了两声,把毛巾搭在肩上,便收拾起了空壶酒碗。

  宁清夜见许不令脸上有几分醉意,想了想,上前将油纸伞遮在许不令的头顶,二人相伴走向巷子深处。她偏头看了眼,询问道:

  “怎么喝这么多?皇帝刁难你了不成?”

  许不令表情随和,走出两步,便把手放在了宁清夜的肩头:

  “是啊。”

  宁清夜下意识想躲,可见许不令好像心情不好,迟疑片刻还是作罢了,任由许不令搂着肩膀,紧紧靠在一起:

  “怎么了?皇帝还是让你滚回西凉?”

  许不令点了点头:“皇帝想传位给魏王。魏王兵力最强,威望也高,四王很大可能就此罢兵。即便还要打,也是魏王去打,我只能带着兵回西凉,以后魏王继承大统,还得第一个被清算。”

  宁清夜眉头一皱,对朝堂的事儿不太懂,思索了下,才询问道:

  “那怎么办?你怎么和皇帝说的?”

  “我把皇帝宰了。”

  “哦……啊?!”

  宁清夜脚步猛地一顿,错愕偏头,看向许不令,眼中惊疑不定,似乎是在确认许不令是不是开玩笑。

  许不令微微摊开手:“没骗你,真宰了。往后千秋万代的史书上,都会留下一句‘许不令弑其君’,也算是‘名留青史’了。”

  宁清夜惊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想了想,眼中竟然显出几分解气:

  “杀得好。那狗皇帝,铁鹰猎鹿不知害得多少江湖义士家破人亡,早就该死了,我要不是武艺不够高,第一次来长安城,就直接进宫杀皇帝了。”

  许不令略显无奈:“这是两码事,大快人心归大快人心,但‘君君臣臣’这玩意,就和江湖上欺师灭祖一样,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你连师父都睡,还怕这个?”

  “……”

  许不令眨了眨眼睛,无言以对。

  宁清夜说出口后,也发觉有点不对,不过这本就是事实,性子直来直去的,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道:

  “江湖人,生死无非一闭眼的事儿,哪怕穷凶极恶被朝廷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皇帝也是人,杀个该杀之人,哪怕犯了法,在江湖上也是义士,有什么发愁的?死了之后的事儿和你又没关系……”

  宁清夜明显很少安慰人,想一句说一句,很认真地开导情郎。

  许不令摇头轻笑,想了想,忽的抬手把宁清夜搂到了身前,眼神温柔:

  “清夜,我为了你,连皇帝都杀了,感不感动?”

第六十一章 三媒六证?

  为我杀皇帝?

  宁清夜眼神又冷了下来,想要挣脱开许不令的胳膊:

  “你别瞎献殷勤。我娘死在铁鹰猎鹿之中,皇帝确实是罪魁祸首,但你明明就是为自己杀的,我感动什么?”

  “不都一样,反正顺手替你报了大仇,而且宋英我也宰了,这你没话说吧?江湖人恩怨分明,可不能赖账。”

  “张翔呢?”

  “张翔就是个拉出来背锅的,照这么杀得把狼卫屠干净,江湖人冤有头债有主不是?”

  “……”

  宁清夜眨了眨眼睛,迟疑了下:“反正你不是为我杀的,不过,帮我报仇,倒也是事实……你想怎样?”

  许不令微微用力,把宁清夜搂起来了些,彼此近在咫尺。

  宁清夜身体一紧,偏头想要躲避,可惜,躲了两下,还是被亲上了。

  青石小巷间,男女依偎在一起,这一吻,和初次那时一模一样,却长了不知多久。

  宁清夜性格率直,本就没有寻常女儿家那么多伤春悲秋。其实歇斯底里骂许不令一顿后,心里的火气已经消了大半。毕竟已经这样了,还能如何呢?她也喜欢许不令,总不能真的就此断绝往来,或者让师父退出去。

  在只有两条路的情况下,宁清夜很快便做出了抉择,她不想离开两人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不过,心态已经转变,言语上想要妥协,却没那么容易。

  很久后,许不令松开嘴唇,望着脸色涨红,却依旧保持清冷表情的宁清夜:

  “不闹了,以后一起好好过日子吧。”

  宁清夜呼吸起伏,和许不令对视片刻,错开了眼神:

  “你想得美,我……我才不和师父一起……一起那什么。”

  许不令叹了口气:“那就错开嘛,白天还是师徒,晚上你们轮流……”

  “我呸!”

  宁清夜面红耳赤,用手推着许不令:“你这话和楚楚说去,我……呀!你做什么?!”

  许不令抬手穿过宁清夜的腿弯,把她横抱起来,走向曾经买下的小院:

  “你以前说过,男人要有担当。只要姑娘心里喜欢,我即便用强,也最多闹个把月,等想通了,下半辈子都过得开开心心。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和你生米煮成熟饭,你最多骂我个把月,等想通了自然就老老实实和我过日子了。”

  宁清夜躺在许不令的胳膊上,眼神略显错愕,用力扭动想要翻下来:

  “我说的是楚楚!你放我下来,你若是敢对我用强,我恨你一辈子。”

  话语颇为严肃,手中的油纸伞,却一直稳稳当当遮在许不令头顶,连裙摆和绣鞋打湿了些都不曾在意。

  许不令嘴角含笑,飞身跃上房顶,在楼宇之间起起落落,飞速前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