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 第469章

作者:关关公子

  “老规矩,一人一壶,雷打不动,老司徒过来说好话都没有。这断玉烧买再多,也不够几天喝的,真想念了,抽个时间回来坐坐,比带着一缸酒管用。”

  祝满枝知晓孙家铺子的规矩,可跟着许不令出来,答应好了帮情郎买酒,就买一壶的话肯定不够喝,她讨价还价道:

  “孙掌柜,我们可是老熟人了……”

  “小老儿我到处都是老熟人,照这么买,后面的人喝啥?一人一壶,没得商量。”

  祝满枝叹了口气,眼珠转了转,指着宁清夜的肚子:

  “一人一壶也行,小宁怀上了,我们可是三个人,说不定是四个,五个也有可能……”

  宁清夜正在发呆,闻言回过神来,抬手就在满枝腰上掐了一把:

  “瞎说什么?你才怀上了。”

  孙掌柜哭笑不得,被磨得没办法,还是给装了三壶酒,递给祝满枝:

  “你那兄弟怎么没过来?听说他也来京城了,许久不见还真有点想念。”

  祝满枝接过三壶酒提在手上,笑嘻嘻道:“他在宫里上朝呢,待会应该会过来。掌柜的保重,我们去前面逛逛,先走啦!”

  孙掌柜点了点,目送两人消失在雨幕中。

  又回到了长安城,自然会勾起往日各种各样的回忆。祝满枝提着三坛酒,走走看看间,不停念叨着把宁清夜当免费劳力使唤的事儿。

  宁清夜给满枝撑着伞,走向曾经居住过的小院,目光一直在巷子各处停留,显然是在回忆当年和许不令在这里相会的时光。

  两人走出巷子口时,迎面也走来了两个路人。前面的是个中年男子,身着文袍面向随和,手里撑着黑色油纸伞,看气质像是个儒士;中年男子身后,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姑娘,约莫十二岁上下,扛着一把桃花小伞,乖乖的跟在男子背后。

  四人擦肩而过,并未停留。

  宁清夜走过后才回过神来,隐隐觉得有些熟悉,回头看了眼,却只能看到桃花伞的伞面,和小姑娘的裙摆。

  祝满枝略显疑惑,偏头道:“小宁,怎么了?”

  “没什么。”

  宁清夜觉得那小姑娘有点眼熟,却也说不出哪里熟悉,仔细回想无果,也只当是曾经在长安城走动偶然遇见过……

  -----

  “掌柜的,来一壶酒。”

  春雨淅淅沥沥,酒肆中三张酒桌都是空的,孙掌柜在酒缸前擦拭。

  酒肆外,中年男子收起了油纸伞,靠在了门口的围栏上,伞尖上仍然滴着雨水。羊角辫姑娘有学有样,也把小一些的桃花伞收起来,靠在了黑伞的旁边。

  孙掌柜抬起头来,稍微打量了几眼,不认识,含笑上前道:

  “客观第一次来长安吧?面生的很。”

  中年男子笑容和煦,在靠窗的酒桌旁坐下,让羊角辫姑娘坐在对面:

  “往日经常听说‘其烈如火,可摧金断玉,方称‘断玉烧’,乃世间第一佳酿’,听了半辈子,未曾喝过一回,这次刚好到长安走动,顺道过来坐坐。”

  孙掌柜呵呵轻笑,端着温好的断玉烧来到桌旁,又取了两碟小菜过来放下:

  “也算不得佳酿,就是烈,客官你品品,看喝不喝的惯。”

  中年男子拿起断玉烧抿了一口,可能是和马奶酒习惯了,遇上这蒸馏出来的高度烈酒,还真被呛了下,点头道:

  “名不虚传。”

  羊角辫姑娘坐在对面长凳上,个子长高了不少,双腿不再悬空摇摇晃晃,她转头看了看孙掌柜,笑眯眯道:

  “老伯伯,我爹可喜欢喝你酿的酒了,以前跟着爹爹跑江湖的时候,他老念叨这个,说喝啥都没滋味。”

  “是嘛?”

  孙掌柜用毛巾擦了擦手,在旁边坐下,打量小姑娘几眼:

  “你爹爹叫什么呀?老头我记性还不错,说不定认识。”

  羊角辫姑娘眨了眨眼睛,看向了对面的师父,明显是在询问能不能说。

  中年男子放下酒碗,平静道:“叫薛义,江南六合门薛家的远房亲戚,前两年来长安走动过一会,出了岔子,听说最后来了这附近,老掌柜可还记得?”

  孙掌柜听见这话,又看了看旁边的羊角辫小姑娘,沉默片刻,轻叹了一声:

  “老头我还以为要等好多年,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小桃花一愣。神色微喜:“老伯伯认识我爹爹?”

  “认识,你爹还有你吴伯伯来长安的时候,经常到这儿来喝酒。”

  孙掌柜站起身来,走进了后屋,片刻过后,拿着个长条布包出来,放在了酒桌上:

  “可惜,你爹上次来长安的时候,出了岔子,大晚上跑过来,给你留了样东西。”

  小桃花抬手打开布包,两截寒铁枪身出现在眼前,枪杆上刻着一朵小桃花,歪歪扭扭,却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

  “爹爹……”

  小桃花眼圈儿顿时一红,嘴儿抿了抿,眼看就要哭了,却又强行忍了回去,把两截铁枪抱在怀里,看向孙掌柜:

  “我爹爹说什么没有?他当时说很快就回来,结果一走就再也没回来了……”

  孙掌柜在酒肆中卖了一辈子酒,从未离开过一天,却看尽了天下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望了左清秋一眼,叹了口气:

  “行走江湖,妻离子散是常事,横死街头是善终,有几个人能真正走完。你爹爹当时挺后悔,不过,行走江湖干杀人的买卖,倒头来死在乱刀之下,也算是死得其所。你爹让我嘱咐你一句,别想着给他报仇,也没仇可报,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和他一样出来跑江湖,得不偿失。”

  小桃花抱着铁枪,水汪汪的眸子稍微茫然了下,嗫嚅嘴唇,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左清秋端起酒碗抿了一口,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老掌柜是个明白人,若是人人都如老掌柜这般想到通透,世上哪还有那么多生死别离。可惜这些东西,世上能看透的也只有寥寥数人,不切身体会,寻常人根本参不透。老掌柜和她讲这些,早了。”

  孙老掌柜眼中显出几分意外,呵呵笑了下:“客官有这眼界,那也不用小老儿我瞎操心了。我这性子便是如此,见人便想说两句,都成习惯了,客官勿怪。”

  左清秋微微颔首,和孙掌柜又聊了两句,喝了一碗酒后,便起身带着小桃花离开酒肆。

  小桃花抱着铁枪,情绪很低落,跟着走出门,抬手去拿靠在墙边的小伞,转眼却瞧见,青石小巷远处的入口,一个白衣男子,手持油纸伞,牵着黑色骏马缓步走了过来……

第十章 萍水相逢(245/578)

  从太极殿出来,已经中午时分,长安城内下起了小雨。

  许不令走出宫门,让在外等候的岳九楼去和关鸿业联络,他独自牵着马前往大业坊。

  来太极殿面圣,说白了也只是走个流程,宋暨心里有再多想法,也不可能对他说什么;他对宋暨有再多不满,也不会在此时和宋暨反脸;朝会上只聊了公事,除此之外半句话都没多说。

  至于五万西凉军,宋暨会怎么安排,萧绮也早就预料到了。宋暨只想要兵不想要将,又没法把许家踢开,才让尚未掌权的许不令带兵;给的官职是虚职没有实权,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得听关鸿业的安排,不能脱离朝廷掌控擅自用兵。

  许不令对此也没说什么,毕竟他若是上来就独掌兵权,整合了关中二十万府兵、民兵,那估计也不用平叛了,回头和西北的肃王一起包长安的饺子,手握四十万大军,直接登基即可。

  不过把西凉军交给关鸿业指挥,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话语权是打出来的,许不令还得在平叛的战场中,想办法树立威信,把关鸿业压下去,然后才能和朝廷摊牌要兵权,现在一仗没打就想着独揽大权,也不现实。

  驾马来到大业坊的状元街,许不令先去仙芝斋,给船上的姑娘每个人都挑了几样胭脂,然后便来到了孙家铺子,想着打上一壶断玉烧,解救肚子里都快饿死的酒虫。

  青石小巷中,细密雨珠自伞骨滑下,落在青石地砖上,马蹄铁发出清脆的‘踏踏——’响声。

  来这世道这么久,许不令走过最多次数的路,除开宝宝的水路和旱路,恐怕就是这条小巷了。

  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偶尔还能遇见似曾相识的酒客,其实若是真有机会的话,许不令更想呆在这里,能安安稳稳与世无争,谁又想在外劳苦奔波。

  遥遥看见巷子深处的老酒肆,许不令露出几分笑容,正想着该怎么和孙掌柜打招呼,忽然瞧见一个小姑娘从酒肆里跑了出来,附身拿起小伞,正好望向这边。

  四目相对,曾经只是萍水相逢,时间相隔遥远,两人却都没有忘记对方。

  “小桃花?”

  “大哥哥!”

  酒肆外,小桃花脸色的伤感一瞬间变成了惊喜,连雨伞都不拿了,一手抱着包裹,一手遮在头顶,快步跑向了巷子口。

  左清秋撑着油纸伞,回过头来,瞧见那匹很醒目的追风马,眼神不易察觉的凝了下,转身跟在了小桃花身后,步伐平稳,油纸伞遮在小桃花头顶,滴水不漏。

  许不令松开缰绳,撑着伞快步上前,瞧见这一幕,眼中稍感意外,多留意了那撑伞的中年男子一眼,便又看向了羊角辫姑娘:

  “小桃花,你还在长安城呀?”

  小桃花踩着绣鞋,跑过青石小巷,来到许不令的跟前,眉眼弯弯笑道:

  “我前几天才过来,以前都在外面到处跑。上次收了大哥哥银子,说是让吴伯伯给你算命,结果……结果……”

  小桃花看了看怀里的长条包裹,眼神又黯了些。

  许不令目光随之下移,瞧见露出来的半截枪杆,眉头微微皱了下。江湖上用铁做枪杆的很少,他遇见小桃花的那晚,在仁义堂中被魁寿街李家算计,当时便有个用铁枪的汉子……

  稍作联想,许不令便拼凑出了前因后果,明白第二天去找小桃花,小桃花为什么不在了。

  不过当晚李家收买高手意图伏杀他,他虽然和在场几人起了冲突,但铁枪薛义和吴忧仗着武艺高强杀了出去,后面的事儿都是狼卫处理的,按江湖规矩算也和他没啥关系。

  不过,许不令看着面前眼神伤感的小姑娘,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走进了几分,微笑道:

  “没事,现在不是又遇上了吗,这位是……”

  许不令望向左清秋,左清秋表情随和,微微颔首:

  “我是小桃花师父,行走江湖不便透漏身份,望公子勿怪。”

  许不令微微点头,对此倒也不介意:“见过先生。”

  左清秋此次是为了右亲王的儿子而来,单挑的话不一定奈何的了许不令,只要打起来必然暴露身份,自然没有在此处和许不令动手的想法。他看了小桃花一眼,便转身走向了酒肆:

  “你们聊吧,我去那边看看。”

  小桃花略显伤感的情绪很快就恢复了过来,见师父走开了,便跑到了许不令的伞下站着,从腰间取下荷包,拿出里面一直贴上相随的银元宝,递给许不令:

  “大哥哥,你当时付的银子。伯伯说江湖人要讲信义,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我本来想等长大了,跑江湖的时候去找你的,没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你了。”

  躺在掌心的银元宝光亮亮的,明显经常拿在手中摩挲。

  许不令心里微微揪了下,想了想,抬手把小桃花的手指合了起来,握住了银元宝:

  “你不是给我算过命嘛,算的很准,该是我给你答谢才对,怎么能把银子要回来。”

  小桃花摇了摇头:“我当时瞎说的,就算准也是蒙的,不能白拿大哥哥的银子……”

  许不令轻轻笑了下:“算命都是蒙的,只要蒙对了就是准。我找你算命,算准了若是把银子要回来,岂不是坏了规矩,以后会倒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