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 第429章

作者:关关公子

  许不令拉了下察觉不对,又蹲下身,从杨宽右手上取下铁扳指套在指头上,然后强提一口气,开弓搭箭,霎时间弓如满月。

  半里开外,姜凯疯狂抽着追风马,朝着吕梁山外侧疾驰,只是山岭道路崎岖不平,又满是灌木枯藤,体积庞大的追风马,跑的还没高手全力冲刺快。

  不过许不令在半里开外,后面的女人也放弃了追击,只要能拉开百余步的距离,基本上就很难追上他了;等到了开阔地带,都是追风马,谁怕谁啊!

  即便遇上大玥的军伍,凭着追风马的无双速度,也能让他跑回齐军大营。

  姜凯迅速分析局势,知道已经成功脱险,为此还怒声吼了一句:

  “许不令,你给本世子等着……”

  话还没喊完,身后便传来骇人破风声,寒光转瞬即至,几乎是擦着姜凯的头顶射过去。

  等姜凯本能低头躲避,铁箭已经钉入了前面的一棵松树,将腰杆粗的松树射了个对穿。

  “嘶——”

  姜凯倒抽一口凉气,他自然晓得这是麾下猛将杨宽的七石弓,回头就怒骂道:

  “你他娘瞎呀!射我作甚……”

  这一回头,话语戛然而止。

  只见皎洁月色下,半里开外的一块石头上,身着白衣的高挑男子,手持强弓,抬手冲着他这边勾了勾。

  姜凯眼神惊悚,马匹并未停步,还在往前走。

  白衣男子再次举起重金打造的七石弓,当着他的面,开弓如满月,瞄向了这边。

  姜凯迅速抬起左手,勒住了马匹,脸憋的通红,还是没有往回走。

  飒——

  强劲羽箭再度袭来,从头顶飞掠而过,钉入了方才那颗松树。

  这是证明射的中,不是瞎蒙的。

  “……”

  姜凯瞧见此景,彻底绝望了,他要跑许不令若是追不上,肯定把他射死,不可能放他回去。

  姜凯坐在马背上,满眼都是不甘,纠结许久,还是没胆子去试七石弓躲不躲的开,慢慢吞吞的调转马首,走了回来。

  许不令颇为满意,点了点头,把箭壶解下挂在自己腰上,然后提着强弓和杨宽,往回走去。

  石壁下,宁清夜后背被箭矢擦伤,虽然只是皮外伤,但破了个口子,渗出不少血迹,露出了些许脊背肌肤。她手持宝剑,盯着姜凯走过来,眼神冰冷,一副要杀人的模样。

  姜凯和冻蔫儿的茄子似得,骑着马走到附近,便翻身下马,老老实实蹲在地上,抬手指了指脑袋:

  “打吧打吧,眼不见为净,算我倒霉。”

  宁清夜冷冷哼了一声,提着剑走到跟前,抬手就是一下,把姜凯敲的直挺挺趴在了地上。

  许不令快步走了回来,把杨宽丢下,看向宁清夜的后背,抬手检查伤势。

  宁清夜站着没有动,脸上有点不好意思:

  “我没事……方才是我不小心……”

  “和你没关系,追风马本就机灵,忘记叮嘱你了。”

  许不令仔细检查了下,白皙脊背上有条横着的口子,伤口很浅只算皮外伤。他稍微放心了些,此地不好疗伤,便从马侧取来临时包扎的纱布,抹了些金疮药,从宁清夜腋下绕过去,缠绕住伤口,先行止血。

  伤在后背,宁清夜不好自己动手,没用拒绝,抬起了双臂,让许不令包扎。只是看着两条胳膊穿过腋下,绕到前面交叉,姿势自然就和从背后抱住了一样。

  宁清夜眨了眨眼睛,也不好瞎想,稍微移开了目光。

  只是许不令把绷带绕回去后,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用力拉了下。

  “嘶——”

  绷带绑在胸脯上,宁清夜本就比较大,这么一拉,直接深陷其中,都快挤爆了。

  宁清夜被勒的差点岔气,急忙道:

  “你轻点儿~!……”

  许不令脑袋探过宁清夜的肩膀,望下看了看,嗯……能看到鞋尖了……

  他发觉绑的地方不对,想抬手帮忙移动一下。

  宁清夜连忙抬手挡住,咬了咬牙:“就这样吧,到了安全地方再说。”

  许不令点头轻笑,彼此都没什么大碍,还是摆脱追兵要紧,伤口只能等到了边军大营才能处理。他绑好的绷带后,又用绳子把两个俘虏绑成龟甲缚,避免再被挣脱。

  宁清夜瞧见许不令肋下、胳膊也受了伤,肋下还未止血,站在许不令背后,帮忙把伤口先包起来。见许不令把杨宽绑成很古怪的模样,她疑惑询问:

  “你把他绑回来做什么?”

  许不令手法灵活的打着绳结,解释道:“打仗不是江湖仇杀,官职越高价码就越高。杨宽是北齐右亲王麾下猛将,北齐第一神箭手,属于很有价值的目标,我又不缺军功,杀了没意义。留着一条命,若是能劝降最好,不能劝降,也能以备不时之需。万一我们手底下的将士被抓了,可以用来交换俘虏。”

  宁清夜微微点头,看向两个俘虏、两匹追风马、一把弓,眨了眨眼睛:

  “咱们这次好像赚大了。”

  “那是自然。”

  许不令把两个俘虏放在两匹马上,为防姜凯在出幺蛾子,他换乘了姜凯的马,伸出手来。

  两匹马驼着俘虏,宁清夜自然不可能和俘虏坐在一起,飞身而起,坐在了许不令的背后,牵着缰绳,左右看了两眼,忽然来了一句:

  “许不令,这算不算‘马前悬人头,马后载妇女’?”

  ??

  妇女?

  许不令骑着马缓行,想了想:“算吧。不过马后载的妇女,都是抢来的貌美女子,回去后就会好好凌辱一番,你这个比喻,嗯……挺别致……”

  宁清夜眉头一皱,知道自己口误,轻哼了一声,不再接话……

  -------

  差1300成就点进名作堂,各位大佬多给本章说点点赞呀,过十赞就行了~

第三十章 这不是送吗

  咚咚咚——

  一百零八响暮鼓依旧。

  正月初二,本该是长安城最热闹的时候,不过边关刚刚传来的消息,显然让这座百万人口的巨大城池,没法静下心来过年了。

  魁寿街,‘萧陆许’三座大牌坊上的红灯笼亮着微光,长街上人影稀疏,所有王侯公卿,都在府上商议着当前局势。

  大街小巷之间,文人士子围聚在茶社、书社内,言辞激愤、高谈阔论;酒馆茶肆中的百姓,痛斥北齐这群丧家犬好了伤疤忘了疼。

  虽然半个月前江南刚发生叛乱,又在年关时遇上了北齐袭边,但长安的百姓,还是持乐观态度。

  毕竟大玥以武立国,那么多军队不是摆设,文人士子和市井百姓,商量的都是如何报复震慑北齐,以扬我大玥国威。

  但书生和百姓,看到了都是朝廷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真正了解当前局势的人物,目前都在太极殿里站着,而且目前的情绪,可没那么亢奋。

  白石玉道上龙旗猎猎,皇城正中的太极殿,如往日一样威严肃穆。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分立两侧,眼观鼻、鼻观心,聆听着太原刚刚八百里加急传回来的战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声响,针落可闻。

  宁武关的消息,凌晨时分,大半朝臣都已经知道了,现在依旧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守了六十年的宁武关,怎么可能一天就破了?

  给出的解释是军中出了北齐奸细,里应外合破坏城墙、开了关门。

  边军重镇都能出奸细,还是能开关门的奸细,政审谁来做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

  北齐集结精兵三十余万,加上诸多蛮族兵力,如此大的动静,事前得到的消息,竟然只是北齐右亲王各线换防、正常调动。

  缉侦司砸进去那么多银子,养了无数密探、谍子,连这都看不到,都是光拿银子不干事儿的饭桶?

  文武百官,心中都琢磨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可能,但现在讨论这些,显然没有意义。

  北齐已经入关,正在强攻太原,晋中更是已经被奇袭破了城。这几乎是甲子前立国以来,大玥头一次被打的这么难看。

  东部战线由辽西都护府直辖,天子遥领,从人员调度,边军布防,都是天子宋暨和他们这群文武朝廷制定。

  楚王与豫王协防北方,兵都放在不怎么重要的地方,宁武关是太原以北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从主将到监军都是皇帝钦点的。

  这要是肃、楚、豫、魏、越五王镇守的地方屁事儿没有,皇帝亲自镇守的地方丢了半壁江山,怎么和诸王交代?怎么和天下百姓和世家贵族交代?

  吴王灾都不赈,四处借银子给你凑军饷,你就这么守的边关?

  如果事态控制不住,朝廷的威信可就全没了,中央镇不住地方,会发生什么,文武百官都不敢想。

  此时最重要的,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拿回失地,把北齐撵出去。

  可前些日子,当今圣上忽然莫名其妙的,把关中军调集到了西侧;江南叛乱,又从辽西都护府拉走了大量后备军,前往江南。

  一东一西的调兵,中间自然就空了,就目前情况来看,北齐打到霍州之前,朝廷都调不过去足够的援军。

  面对忽如其来的窘境,文武百官无计可施,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天子宋暨身上。

  大殿龙椅上,宋暨表情一如既往的古井无波,不过手指却一直轻轻摩挲,眼睛望着身侧的玉玺,隐隐可见狂雷般的怒意。

  宋暨是很聪明的君主,江南忽然发生叛乱,他便已经察觉不妙,没有再招惹已经被压榨到极限的吴王,而是让豫、魏两王和辽西都护府带兵平叛。

  可宋暨确实没料到,宁武关会在这种情况下破了,让他陷入此等困境。

  如今仔细复盘,宋暨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最开始,玉玺的消息忽然出现在幽州,许不令也在那时候,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幽州。

  宋暨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怀疑许不令是为了抢玉玺,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加以提防。

  为了提防西北的肃王撕破脸,宋暨才会调动关中军前往西侧。

  而后江南忽然发生叛乱,宋暨知道还有其他藩王插手玉玺的事儿,所以调动自己的亲兵,南下平叛。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北齐忽然就从中间入了关,时机恰到好处,说没人从中推波助澜,宋暨不信。

  可现在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有人布局,事已至此,最重要的是给文武朝臣一个解释——为什么一东一西的调兵,把中间空出来?

  往东调兵是为了平叛,这个是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