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 第424章

作者:关关公子

  “大胆!”

  “世子殿下!”

  许不令听见声响,不忘回过头来招手:

  “免礼免礼,再会再会!”

  说着用绳子把姜凯固定好,跃到了左战的追风马上,拉着姜凯飞驰而去。

  北齐国师和右亲王世子的座驾,两匹追风马,能追上的估计只有天上的鸟和地上的猎豹,背后这几千轻骑显然没可能。

  左战落地后,顾不得胸腹的翻江倒海,爬起来便全力飞奔追赶,怒声道:

  “许不令!你大胆,放开世子殿下!”

  声音怒气十足,却难掩胆寒,右亲王为了鼓舞士气,才让亲儿子打头阵,事前再三嘱咐过别出岔子。这刚入关,就被人当着大军的面把右亲王世子绑走了,先不说会不会对大局产生影响,光是回去怎么交差都不敢想象。

  两条腿玩命飞奔,也不可能跑过追风马,很快就被后面的骑兵超了过去。

  而骑兵豁出命来追赶,也跑不过前面三匹追风马,世子在前面也不敢放箭,只能眼睁睁看着许不令扬尘而去……

  ------

  多谢【慕剑漓】大佬的盟主打赏!

  多谢【听眠QAQ】大佬的三万赏,成为本书第二十七位盟主!

  多谢【爱双双爱生活】大佬的万赏!

  实在抱歉,凌晨五点就写好了,没抗住睡着了,今晚上估计更新两章,还可能迟到,明天就恢复正常了,实在抱歉orz!

第二十三章 世子被绑啦

  宁武关头,战火悄然停歇,城头上的尸骸已经被拖走堆到了关墙外,望不到尽头的兵马依旧再从北方往过赶来,时而便有大队兵马入关,汇入齐军大营。

  齐军主力已经去了百里外的太原,后方帅帐驻扎在神池县。

  神池县是边关小县,人口不过千余人,忽然遭受战火殃及的百姓,都躲在屋里,被外面雷霆般的马蹄声吓得瑟瑟发抖。

  不过,正如许不令所说,北齐大军是‘复国、归乡’,刚入关就劫掠屠城,是给大玥鼓舞士气,南方的百姓得知后必然宁死不降,肯定不会再认他们这‘前朝旧主’了。

  不仅没有扰民,北齐右亲王姜横,还让军卒推着粮车挨家挨户发粮食,做出亲民姿态,然后让文官把百姓召集起来,讲述当年‘宋氏篡国’的恶行。

  说宋氏篡国,并非北齐蛊惑民心瞎编乱造,论血统传承,北齐姜氏远比宋氏正统,周天子分封诸侯,姜氏分封在今青州境内,国号为‘齐’,首任国君为姜子牙,可以说从有史料记载起,姜氏就是贵族阶级,虽说几千年来浮浮沉沉也落魄过,但血脉传承有据可查,从没有断过代。而大玥宋氏,自称是‘宋襄公’后裔,但根本就没有史料可以佐证,是真是假谁都说不清。

  大齐姜氏在中原立国三百年,也曾开创过前所未有的盛世,甲子前灭国,主要原因并非国力不行。

  当时大齐的末代皇帝虽然有点昏庸,但还没有到祸国殃民的程度,就是单纯的能力不行,各地军阀割据势力又太大,压不住才爆发了内乱;恰巧又撞上了几百年不遇的战神许烈,可以说是在大齐最强盛的时候,忽然就被灭了。

  不过这些成年旧事,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来说,自然弄不懂,反正谁当皇帝和他们又没关系,只要不杀人不抢粮食就好,见北齐竟然还送粮食,小县城里的恐慌情绪也慢慢消减了。

  小镇上灯火通明,诸多北齐将领和幕僚在街上来回奔走,传递着各地的战况军情。

  镇子的一家小豆花铺子内,年轻的小媳妇,脸上还抹着黑灰,躲在厨房里做豆花。铺子掌柜战战兢兢的站在门口,保持着微笑不敢露出半点不敬,人来人往都会喊上一身“军爷”。

  铺子不大,就四张小桌子,靠窗的桌子旁,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文文静静的就坐,用手托着下巴,看着外面的街市,有点闷闷不乐。

  身着白狐裘的男人,坐在正对面,面前放着几个盘子,里面有蒸糕、肉包子、糖人等等,都是刚从县城里找来的。

  “小桃花,方才那么馋,怎么不吃啊?刚出笼的桂花糕,待会就凉了。”

  小桃花嘟着嘴,轻轻哼了一声:“刚才打仗,打死了好多人。我娘最不喜欢打打杀杀,爹爹就是因为和人打打杀杀,才没回来,叔叔也不见了……”

  身为北齐国师的左清秋,对于小徒弟这番话,轻轻叹了口气:

  “你爹是江湖人,师父我是谋士,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杀人,人一死就什么都没了……”

  “公私之别。两军对垒六十年,每天都有人死,养这么多人、这么多马,也要花很多银子,这些银子最终都会平摊到种地的叔叔伯伯身上。起兵打仗,可能会死一代人,但天下一统,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现在打仗,是为了你以后不用打仗,可能罪在当代,但功在千秋,你以后就明白了。”

  小桃花自是没法站在左清秋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有点听不懂,只是嗯了一声,还是有点闷闷不乐。

  左清秋摇头一叹,也没有继续说教,拿起桂花糕点,掰下了一块儿,塞进嘴里细嚼慢咽,陪着小桃花看着外面的形形色色。

  很快,掌柜的端了两碗豆花过来,放在两位贵客面前。

  小桃花很喜欢吃豆花,接过小碗,很礼貌的说了一声:

  “谢谢伯伯。”

  “当不起当不起,小姐您慢慢吃,有啥需要的吩咐小的即可……”

  掌柜的自然诚惶诚恐,连忙点头哈腰。

  小桃花在市井间长大,不太喜欢被这么对待,抿了抿嘴,把豆花小碗捧起来,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背对着师父自个吃东西。

  师徒俩在小铺子里吃饭,不时有斥候从战场上飞马赶来,把军情传递到左清秋手里,攻势在预料之内,倒也没什么可说的,左清秋看上几眼后,便随身放在了一边。

  只是一段饭还没吃完,小县城的街道上忽然响起些许喧哗声,埋头吃豆花的小桃花,抬起小脸看向窗外,忽然一喜:

  “大师兄回来了……呀!大师兄怎么吐血了?”

  左清秋早就听见了动静,此时已经来到了街面上。

  左战差点被许不令一脚踹死,受的伤不轻,口鼻间依旧渗血的左战,飞马跑到左清秋跟前,便直接摔了下来,急声道:

  “爹,世子殿下被许不令绑了……”

  瞧见情况急急赶来的诸多将领,听到这话浑身一震,还有些许茫然。

  他们看到左战浑身是血跑回来,还以为世子战死了,这被俘算什么?

  难不成先锋军突围不成,被全灭了?

  被许不令绑了……

  许不令……

  我日!

  西凉小阎王!

  西凉军杀过来了?!

  诸多将领表情各异,左清秋也是莫名其妙,他知道西凉军不可能在太原,询问道:

  “你们带着一万先锋军,还能被许不令单人破阵不成?”

  “不是,世子殿下追上头了,不仅人被绑,两匹追风马也被抢走,先锋军无大碍,留了三千骑兵正在追赶……”

  左清秋听见这话,稍微松了口气:

  “知道了,传令继续行军,我去和王爷说明此事。”

  左战略显焦急:“那世子殿下怎么办?若是世子落入大玥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北齐右亲王姜横儿子挺多,但姜凯是嫡长子,母亲还是北齐望族嫡女。虽说这不可能阻挡北齐复国的脚步,但能保住还是得努力一下,总不能当姜凯已经死了。

  左清秋短暂思索:“我来安排,你先下去养伤。”

  “爹你当心,许不令绝非凡夫俗子……”

  “知道不是凡夫俗子,你还把世子往人家跟前带?”

  “……”

  左战张了张嘴,却是无话可说。他也不知道许不令胆子这么大,两边都是世子,他家的世子这么蠢,他有什么办法?

  ------

  另一侧,楼船停靠在刘家堡河畔,诸多姑娘凑在甲板上,哄哄闹闹六神无主,商量着应对之法。

  萧绮看到烽火台被点燃后,便知晓宁武关出了大纰漏,半刻钟都没等,直接起锚走人,来到了没有任何战略价值的刘家堡,等候许不令折返过来汇合。

  在刘家堡等了不久,夜莺便带着几个姑娘跑了过来,许不令却不在,说是拦截追兵去了。

  一船女子等候多时,不见许不令回来,明显是着急了。

  陆红鸾最是操心许不令,脸色发白紧张道:

  “令儿不会出事儿了吧?这可怎么办呀……”

  宁玉合更是揪心:“还有清夜,这个死丫头,谁让她逞强的……”

  萧湘儿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对两国局势要了解的多,此时还算镇定,轻声安慰道:

  “别着急。许不令身份摆在那里,伸出脖子让北齐砍,北齐都舍不得砍,最多被抓住,不会有性命之忧。清夜在许不令跟前,许不令会照顾她的。”

  萧绮知道许不令不会有性命之忧,但这明显也不是什么好消息,被北齐右亲王抓住,许家直接就从主动变成了被动,后续计划可以说全部竹篮打水。

  不过头疼归头疼,萧绮从不是患得患失的女子,面对的局势再困难,她想的也是如何破局,而非怨天尤人。

  许不令这么久都没赶回来,只可能是没甩掉追兵,被北齐抓住了。

  许不令落入右亲王手中,凭借个人战力,并非没机会带着宁清夜突围,当下最重要的是她们别被抓住,若是她们也被捉住,以家眷相要挟,许不令有通天本事,也不可能带着一船人脱身了。

  念及此处,萧绮很干脆的道:“不等了,我们先脱险再说。等许不令确切消息传来,再做打算。”

  汾河在风陵渡北侧的万荣县汇入黄河,只要到了风陵渡,北齐打再快都不可能追过来。

  诸多女子虽然仿徨无措,但当下能拿主意的只有萧绮,她们说啥都是添乱,也没有再多嘴,看着船只起锚,离开了汾河沿岸,顺流而下……

第二十四章 分赃

  转眼已经入夜,一道弯月挂在星河之间,照亮了白雪茫茫的山野。

  三匹雄健异常的骏马,在山岭间缓步行走,长时间奔波下来,哪怕是追风马也浑汗如雨、消耗极大,粗重的鼻息和擂鼓般的心跳,距离数步都能清晰听见。

  许不令本来只是出来陪满枝逛逛,结果收获这么大,实在出乎意料,不说世子姜凯,光是两匹追风马都不虚此行,也不知道萧绮知道后,会多崇拜他这未婚夫。

  许不令心情极为不错,牵着马匹在崎岖雪岭间行走,怕把刚抢来的追风马跑死,还把姜凯的亮银头盔摘下来,倒了些清水逐个喂马。

  宁清夜同样徒步而行,长剑背在了背上,手中牵着两匹马,额头挂了些许细寒,不时回头看看抢来的战利品。

  宁清夜见识过追风马的厉害,作为江湖人眼馋的要死,只是这玩意只有皇帝王爷才能有一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