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 第102章

作者:关关公子

  “你什么意思,怀疑那时候朝廷取了锁龙蛊,然后现在对你下毒?笑话……我看你是魔障了……”

  许不令见太后恢复了正常模样,便提着礼盒走到软榻旁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在原地站了片刻,因为锁龙蛊一案牵扯甚大,引起七王逐鹿都有可能,基本上谁卷进去谁死。太后虽然恼火与许不令的无礼,可也不敢怠慢此事,缓步走到软榻旁正襟危坐,冷声道:

  “你身上中的锁龙蛊出自江湖,不是朝廷下的,你莫要乱猜伤了彼此情分。”

  许不令态度还算温和,不过话语很直接:“原本我也以为锁龙蛊出自江湖势力,和朝廷无关。但前些天发现一些证据,指明的方向不太对……”

  “什么证据?”

  “这我肯定不能告诉太后的,万一证据是错的,岂不是坏了父王与圣上、萧氏的情分,过来找太后,也是想让太后帮忙查一查,确定证据的真伪。”

  太后眉头紧蹙,她自然晓得被许不令证实毒是天子下的会是什么样的下场。许家和宋氏基本上只能存一个,说不定整个天下都会被拉下水。

  “你要确认什么?”

  许不令思索了下:“当年平百越,是我祖父许烈挂帅,军中上下无二心才能攻无不克。若是那时候得了锁龙蛊交给朝廷,我许家不可能不知道,朝廷也不可能用锁龙蛊对我下手。”

  太后点了点头:“你知道就好,孝宗皇帝下御令清剿天下间的邪门歪道,许老将军忠贞不二绝不会抗命徇私,孝宗皇帝是名垂千秋明君,也不可能私藏锁龙蛊这种脏东西。”

  许不令对这话很是赞同:“正是因此,我和父王以前从未怀疑到这方面,只以为锁龙蛊出自江湖方士,还派人跑去南越搜寻线索……

  ……可是前几天,我意外得知了个消息。锁龙蛊出自一个叫‘百虫谷’的小势力,因为藏在山中,甲子前大军过境并未殃及。战后恢复民生的时候,才带兵剿灭屠戮一空,百虫谷也烧的一干二净,锁龙蛊就此失传……”

  “对啊,这有什么问题?”

  许不令微微蹙眉:“当时负责战后恢复民生清剿上野匪患的,是军师萧颖,也就是太后的祖父,而清剿百虫谷也正是萧老带兵去的。”

  太后一愣,继而怒火中烧,冷声道:“你怀疑是我萧家私藏了锁龙蛊对你下毒?你……”

  许不令抬起手来:“我没有怀疑淮南萧氏,萧氏与我许家互不干涉,对我动手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便是朝廷的意思,也不可能下令萧氏对我动手,这种屠戮功勋后代的事儿,萧陆许三家站在一起的,对许家动了手,也迟早把刀对准萧家。”

  太后点了点头:“你知道就好,此事牵扯甚大,我萧家就不可能卷进去。”

  许不令叹了口气:“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萧家藏有锁龙蛊的嫌疑最大。甲子前平百越,全军上下对我祖父唯命是从,能瞒着军中所有眼线私藏锁龙蛊的,只有几个出身门阀大族的官吏,因为这些人我祖父管不住,萧老的资历甚至比我祖父还高一些。”

  太后稍微沉默,仔细斟酌片刻:“我萧家确实有这个能力,但那是一甲子之前。我祖父即便算无遗策,也不可能算到一甲子之后对你下手,那时候许老将军还是孑然一身,连个夫人都没有……”

  许不令摇了摇头:“萧老虽然算无遗策,但藏下锁龙蛊不一定非要算计谁。淮南萧家精善奇门八卦,对各种奇巧物件本就感兴趣。以萧家的一贯作风,遇上锁龙蛊这种世间罕见的奇物,舍不得失传与世,保留下来也正常,淮南萧家藏了多少史上失传的东西,太后想必比我清楚。”

  “……”

  太后眨了眨眼睛,慢慢靠在了软塌上,仔细思索了许久,还是摇了摇头:

  “我萧家确实会收藏些奇巧物件,但……但我在淮南长大,也曾进宝库看过几次,都是些赏玩之物,未曾听说过有锁龙蛊。若真有,也不可能对你下毒……”

  “太后应当知道锁龙蛊的厉害,命不久矣,就当我病急乱投医。锁龙蛊出自萧家的可能性很大,但萧家不可能对我下毒,唯一的可能,就是中间出了差错导致锁龙蛊易手。此事恐怕只有萧相清楚,还请太后帮我问上一问。”

  太后抿了抿嘴:“这事儿我怎么问……反正毒不可能是我萧家下的,和我们没关系……”

  许不令叹了口气,把礼盒放在了太后的身边,轻声道:

  “刀架在脖子上,我已经被逼的走投无路,上次确实是意外。为了查锁龙蛊皇宫都冒死闯了,萧家也是一样,我要是死在萧家府上,事儿可就更麻烦了。”

  “你—”

  这算是威胁了,太后吸了口气,看了许不令几眼,可也无话可说。毕竟许不令确实走投无路,将死之人干出什么事儿都不稀奇……肚兜可还在人家手上了……

  “我……本宫帮你问一下吧……你不要着急做傻事……”

  “谢太后……”

  “下次进宫肚兜记得带上……”

  “呵呵……”

第六十三章 江山如画

  时间临近二月,春尚未来,满城杨柳已经显出了几分绿意。

  中午时分,许不令走出宫门,翻身上马前往大业坊的孙家铺子。

  因为没进宫前太后火气很大,不说膳食,连茶水都没有一口。不过一番交心攀谈,总算是说服了太后悄悄帮他问话,至于会是个什么结果,目前看来只能等了。

  说起来,从宁清夜听到那个荒谬的解毒法子后,再次见到太后总觉得怪怪的,嗯……老联想到太后翻白眼的场景……

  不过八字没一撇,也不好往哪方面深入想。

  许不令摇了摇头,打消心里面青春期荷尔蒙带来的悸动,轻‘驾’一声,快马加鞭来到大业坊的青石小巷。

  孙家铺子里永远坐着几个酒客,孙老头一如既往的在几个大酒缸前面兜兜转转,打酒端菜,和酒客说着南来北往的事儿。

  “掌柜的,来壶酒。”

  “好嘞……哎哟,公子来啦,好久不见了。”

  “年关有点忙,没时间过来。”

  孙掌柜笑呵呵从许不令手中接过朱红色的酒葫芦,用酒勺打着清亮的酒液:

  “要不是天天有仆人过来打酒,小老儿还以为公子戒了这口。”

  “孙掌柜的酒,喝了怕是没人能戒掉。”

  孙掌柜有些自得的点了点头,略微琢磨,又叹了口气:“前几天便有个江湖客,快死了还撑着过来要了一口,小老儿也不知是该不该高兴。”

  许不令听说过此类的事儿,略微琢磨了下,摇头轻笑:“一碗酒出门,一碗酒上路,怎么说也算把路走完了,总比死在穷乡僻壤连点盼头都没有强,在我看来该高兴。”

  孙掌柜点了点头:“那倒也是。”

  许不令牵着马匹等待稍许,心念一动,忽的又想起陆夫人把他灌翻了的断玉烧,开口询问:

  “对了孙掌柜,年关前,家中有人来买了两壶烈酒,味道虽然不咋滴,不过比断玉烧还烈,着实少见,您这儿还有没?”

  孙掌柜摇头笑了下:“那就不算酒,只剩烈了,喝起来没啥滋味。铺子里倒是剩下些,原本用来腌肉的,公子若是不嫌弃,拿去喝便是。”

  “能把我喝趴下的酒很少见,自是不嫌弃。”

  “那行。”

  片刻后,孙掌柜拿着个小酒壶出来,递给许不令:“唉,这人一般都是喝了好的忘了差的,公子倒是反着来。”

  “我这人念旧,习惯了。”

  许不令打开酒塞子闻了闻,冲鼻子的酒味扑面而来,满意的点了点头,便牵着马匹离开了巷子。

  孙掌柜把毛巾搭在肩膀上,看着一人一马远去的背影,琢磨片刻,嘀咕了一句:“念旧好啊,就怕见了新的忘了旧的……”

  话刚说完,酒肆的栏杆外,便有一道温和嗓音回应:

  “身为男儿,喜新厌旧理所当然,就怕见不着新的。”

  孙掌柜一愣,抬起头看了眼,酒肆外面,不知何时出现一个中年书生,面向儒雅,四十来岁下颚蓄须,手上持着一把黑色油纸伞,站在酒肆的栏杆外探头打量。

  孙掌柜仔细辨认了下,眼中露出几分意外:“小徐,你不是封笔退江湖在终南山养老吗?怎么又回来了?”

  徐丹青油纸伞负与身后,无奈一笑:“前几天宫里那位送了我一支笔,我这不接吧,估计得直接埋在终南山,只能出来再跑一趟江湖……以前咋不知道你还藏在其他酒,给我也来一口。”

  孙掌柜如同见到老友般呵呵一笑,又取了一壶酒走出来,上下打量几眼:

  “酒后误事,你这娃儿喝醉了便疯疯癫癫,要不是你酒后闯进崔家的桃花林,人家好端端一姑娘说不定娃儿都能出来打酒了……”

  徐丹青轻轻摇头:“人有旦夕祸福,当年谁知道。十来年没动笔,开始是心高气傲封笔,现在是不敢画了……可不画不行啦。”

  孙掌柜用毛巾擦干净手,唏嘘道:“你们师兄弟几个,也就松夫子聪明,知道入了江湖就回不了头,一开始就走了仕途,看看人家现在混的,国子监大祭酒,管他皇子世子见了都得叫先生。”

  “家师的几个学生,也就他成器,没法比。”

  徐丹青单手挑开酒塞子,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眉头便皱了起来:

  “方才那后生什么口味,这也喝的下去……”

  孙掌柜撇撇嘴:“人各有所爱,不想喝就别糟蹋,用来腌肉也比倒了强。”

  徐丹青打量酒壶片刻,想想还是笑了下:“总得试试,酒如佳人,原本光看美人皮囊,其实现在想来,姿色一般的女子中,也有万里无一的佳人。”

  “哟~十来年不见口味重了,你可莫要画个昭鸿八丑出来,太伤人……”

  “我可还想多活几年,没这胆子……”

  “呵呵……”

  ————

  另一侧。

  许不令骑着小跑过街坊,来到清幽巷弄里的小院。

  虽然已经从老八口中得知了宁清夜离开的消息,许不令还是过来看了一眼。

  推开老旧院门,院子里收拾的整整齐齐,墙角下面抽了几枚嫩绿的新芽,水井用簸箕盖着,屋檐下的酒坛摆在很醒目的位置,每一坛酒便代表宁清夜去铺子里寻了他一次。

  许不令挑挑眉毛,走到屋檐下打量几眼,摞在最上方的酒坛下面压着一张纸条。

  移开酒壶拿起折叠的纸张,几行清秀的字迹便印入眼帘:

  许公子,离开的仓促,忘记和你说了一件事,若是解毒的法子有用,你欠钟离楚楚一条命,以后记得找她道个谢。

  这些酒扔了可惜,便宜你了。

  最后,祝满枝是我的知己,若是敢欺负她,你我不死不休。

  永别。

  许不令蹙着眉毛,看了看一堆酒壶,摇头嘀咕了一句:

  “不死不休怎么永别,逻辑有问题啊……”

  话虽这么说,许不令却还是笑了下,若解毒的法子真有用,别说欠那碧眼姑娘一条命,以身相许都可以。

  至于祝满枝,小满枝那么可爱,疼还来不及,怎么会欺负了……

第六十四章 不传之秘

  翌日黄昏时分,太后的车辇轻装简行出了宫城,以探亲为由回到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