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 第1266章

作者:嗷世巅锋

因下午同尤二姐、晴雯盘肠大战了一场,孙绍宗原定晚上要睡个囫囵觉的。

谁承想彩霞从顺天府探监回来,便磕了药似的主动,还硬拉来晴雯助阵,花样百出的足足折腾到了后半夜。

这般连轴转了几场,饶是孙绍宗这铁打的身板,也有些吃不消,于是第二天早上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迷迷糊糊自床上起身。

因屋里积了无数浊湿腥气,孙绍宗顺手推开了窗户,结果被冷风一吹,猛地想起自己与孙承业有约,便急急忙忙洗漱了,连早饭都没吃就往衙门赶。

果不其然。

等到了左寺官署,孙承业早已经恭候多时了。

见孙绍宗自外面进来,他忙起身相迎口尊叔父。

孙绍宗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一面往主位上坐,一面随口胡诌道:“我昨儿见了几个旧部,一时兴起多喝了几杯,倒让三哥儿在这里久等了。”

“十三叔说哪里话,小侄也是刚来不久。”

叔侄俩也不是外人,场面话有两句就得,只等赵楠奉上茶水,孙绍宗便开门见山的问:“闲话就不多说了,你昨儿找我究竟有什么事?莫不是遇到了难处?”

“小侄闭门苦读,能有什么难处。”

孙承业说着,起身从袖筒里取出封书信,双手奉到孙绍宗面前:“其实是家里怕七弟执意胡来,白白耽搁了大好前程,所以想请十三叔帮着做些铺垫,让他留在京城历练几年再说。”

这所谓七弟,说的是金陵四房嫡长子孙承涛。

当初金陵长房的次子孙承业、女婿于谦,同这孙承涛一起赴京赶考。

结果于谦同孙承涛都考中了进士,唯有孙承业这个做哥哥的,因怯场而落第。

后来于谦留京进了翰林院,这孙承涛则是外放江西做了一任知县这缺还是孙绍宗帮着补的。

却说孙绍宗接过孙承业递上的书信,拆开封皮抖开信纸,一目十行的看了个大概,却原来是金陵那边儿,托孙承业转交的家书。

根据信上所述,孙承涛这小子去了江西之后,再没有叔伯兄长在身边束缚着,就只当是天高海阔,急不可待的要人前显圣、鳌里夺尊。

这急功近利之下,理所当然的与本地士绅生了嫌隙,听说风波闹的不小,甚至还曾有人买凶行刺。

孙承涛自己倒没怂,直叫嚣着要同归于尽。

可他家良田千倾就这一根独苗,那舍得就这么葬送在异地他乡?

当即在江西上下疏通,给他评了个政绩卓著,让其提前半年回京述职。

而眼下给孙绍宗写信,则是希望他能想法子,劝孙承涛留任京城哪怕是个闲职也好,起码先娶几房妻妾,等开枝散叶之后,再由得他去折腾。

看完之后,孙绍宗把家书撇在一旁,问:“他什么时候到京?”

“约莫就这几日了。”

孙承业苦笑道:“头一封家书是上月初发的,可谁承想半路撞上水匪,送信的被抢光了盘缠,一路乞讨着回到金陵,四叔那边儿才又打发了别人送来。”

怪不得孙承业急着找自己呢。

就几天的功夫,想给孙承涛安排个合适的差事,可没那么容易。

孙绍宗咂了咂嘴,觉得这事儿还是得集思广益,于是吩咐道:“晚上……不,还是今儿中午吧,你去把廷益喊来,咱们叔侄好生合计合计,看最近有什么妥贴的差事出缺。”

孙承业忙躬身应了,因离着正午已经不远了,他就想立刻动身去户部找于谦过来。

谁知孙绍宗刚把他送出门外,就见寺副陈敬德急吼吼的闯了进来。

因见孙绍宗正在门口,陈敬德也不管孙承业还在旁边,便脱口道:“大人,顺天府那边儿刚送了个烫手山芋过来,怕是要您去亲自交接一下!”

烫手山芋?

孙绍宗初时以为是又出了什么疑难杂案,那破罐子破摔的顺天府治中葛长存,就又干脆丢给了大理寺处置。

可细一打听,却与想象中的有些差距。

这的确又是葛长存甩锅没错,可这案子本身却并没有疑难之处,甚至可说是一览无遗。

问题出在犯人的身份上失手殴伤人命的,是金国派来称臣纳贡的副使。

第908章 认是不认

【稍稍有点卡文,不过还是饿着肚子搞出来了。】

将近午时。

大理寺正门外,几十名衙役手持水火棍组成人墙,如临大敌的挡在台阶上。

与之相对的,是台阶下面一群不断叫嚣的蛮子:

“以一敌众,偶有失手,在所难免,焉能以此定罪?”

“快疯【放】了我家头人!”

“&*#¥@,汉狗多多的,阿邻头人、头人……不公、汉狗不公!”

虽然十分蹩脚,但这群鞑子治中,竟有一多半说的是大周官话,这显然是是当年大周鼎盛时期,不遗余力促进全境汉化的功劳。

右少卿李文善负手站在门洞里,听着那怪声怪调的叫嚷声,眉头是越皱越紧。

再看看门前几十名衙役,那如临大敌战战兢兢的架势,心里就更是憋屈难耐——堂堂的大理寺,天下纲纪之总宪,竟被几个鞑虏堵门叫骂,这传出去成何体统?

至少……

也该把他们赶远一点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