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龙行 第335章

作者:海之朝阳

  好了,说了这么多,这种仙酒就是某一代皇者所酿造的,至今已有数十万年。

  是用皇庭中的青莲池中的青莲为原料,加入百虹草、赤阳草、双株花等九十九味数百年至千年的灵药,酿造十年方成。

  而且酿造完成后只是普通的青莲仙酒,将其埋藏在皇庭极高处,某一个近日的地方,吸收天地日月精华,放置的越久,青莲仙酒的等级越高。

  一般千年是一个等级,万年又是一个等级,十万年又是一个等级,而这坛仙酒距离现在却有近三十万年的时光了。

  正常来说,利奥波德也是难于获得的,非六阶以上的修行者获得不到这种宝物。

  但是谁叫有万界墟市呢,周阳发现这种好酒后,立刻使用了一些长生物质——特殊的高级灵石,换取了这坛价值无量的青莲仙酒。

  是的,就是一种本源灵晶,给出的是五阶能量结晶,里面蕴含着一些些的长生物质,足以让那位买家长生了。

  这种本源灵晶,价值很贵,五阶的,就比普通六阶灵石还要珍贵,因为它的作用确实非常大。

第五百七十五章 隋军投降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本源灵晶,相当于一座灵石矿,只要把它埋入某个灵机充沛的地方,很快就会化作一条灵石矿,然后你只需要等着每年收灵石就好了。

  这边,品尝了三杯小酒,那边投降事宜,也谈的差不多了。

  这位叫做力苏,是谈判高手啊!

  他谈判好了,便回来和利奥波德禀告了具体情况。

  内容不多,其一就是他们无条件投降,放下武器,等待处理。

  其二就是鉴于他们表现良好,三万隋军可以直接成为二等奴隶,而他们这些宗师、大宗师需要在监控下生活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后,可以转成官方人员,只不过开始职务不高。

  其三,没有其他要求了,双方都没有,他们这些投降的不用去攻打隋军,只要证明他们确实是投降了就行,因为一些宗师需要随军继续前行。

  隋军投降的事宜处理好了,宋军修整了一段时间,吃了些食物,才继续上路了。

  就这样,陆地上三路士兵,二十二万,乘坐着无数巨大的运兵车,天空上,七百百架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跟随着,飞速地前进着。

  陆地上,一切阻碍物都没能阻止任何一路士兵前进的脚步,甚至稍微阻挡一下也做不到。

  这自然有部分原因归于随军的几位隋军大将,他们身为宗师、大将、尚且投降宋军。

  他们的投降,以及那一场碾压大战情况的透露,使得后面宋军所遇见的城池,不论大小,都是闻风而逃,或者大开城门,千米外迎接王师。

  可以说,这几位投降的隋军大将确实起到了一点加快世界一统的脚步。

  他们的身份,隋军大将、宗师级战力、大宗师级战力。

  战况,二十几位宗师、大宗师统领十万精兵,一战过后,宋军无一损失,而隋军阵亡六万余,投降三万余,他们这些将领更是胆魄被打碎了,几乎全部投降了。

  事实上,那六位冲阵的是有胆魄的,只不过是被更高级的战力,给一下控制住了,如今关押起来了而已。

  这些内容,被编成段子、说书传遍了整个隋朝地域,乃至于突厥、匈奴等异族都知道了,大隋地域有个无敌的宋阙,打得大隋落花流水。

  当然他们也不用高兴和幸灾乐祸,因为三路大军的左右两路,会经过他们的地域的,将他们的地域全部变成宋阙的地域,左右两路大军才会和中路大军汇合的。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异族也马上要享受一下隋军的滋味了,甚至会更加酸爽,比较他们不是同族。

  而岭南士兵又比较排外,受到了宋晨和宋缺的亲身熏陶,战斗中下些狠手也是很正常的。

  东都洛阳。

  此刻这里聚集了隋朝一大半的兵力和文武百官。

  乱世用重典,因此洛阳人虽然多,但是却一点都不乱,老百姓们正常生活,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战争即将来临。

  这却是和宋阙的宣传有点关系,不扰百姓这一点是重点,减税改税则是关键,这两点在宋阙情报组织黑冰台的无孔不入的宣传下,早在开战前,就让所有大隋的百姓都知道了。

  他们那时候或许不信,但是战争来临之后,事实证明了这一切,宋军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扰民。

  至于减税、改税的事情,减税这件事情已经出来了,晨王亲自下令,什么杂七杂八的税全部剪掉,只保留最核心的几个税。

  土地税、盐税、酒税等,而且预告中讲明,这个不会改动的,后面要改税主要针对的是商品税,也就是征收商人的税,同时收了税,商人就是正经职业了。

  这一点倒是让很多商人发现了,他们很是高兴。

  因为这个时代,也是那个样,商人有钱,但是没有地位,甚至国家需要钱,就从商人手中直接抢走的。

  虽然不要交税,但是又没有地位,甚至生命安全也时不时受到威胁,商人群体确实不好过。

  而这个预告表明了,交税,你就是正经职业,没人可以抢夺你的财产,只不过,税率或许会很高,商人们有这个猜测,只不过他们愿意交这个税,因为这是国家担保,这是无敌的宋阙的担保。

  更不用说,近来三十年,宋阙早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商盟,赚的钱比起所有的商人加起来都i要多,否则如何满足这无敌军队的武装和培养花费。

  皇宫,朝会大殿。

  此刻皇帝虽然高坐皇座上,却显得心不在焉,神色很是慌张。

  而下站文武百官,也差的不多,神情不比皇帝好多少。

  皇帝下台了,正常情况,皇帝一脉会很惨。

  就如同他们对付南陈、对付其他被他们灭掉的国度一样,敌人也会这样对付他们。

  而大隋倒台了,他们这些文武百官也不会很好过,首先是地位下降,下降很多,虽然宋阙表示后面根据他们的表现优劣会慢慢升上来。

  但是这已经足以让大多数官员吃不下睡不着了,他们爬到这个地位是真不容易,有后台的相对轻松些,没有后台的更难。

  此刻让他们去当一些七品、六品的小官,确实让他们有些难以忍受,不过他他们全力抵抗,他们也不敢。

  因为明眼人也知道,大隋要亡了,新的国家是属于宋阙的,属于晨王…晨皇的。

  为了他们的性命,还是只能畏畏缩缩,后面不甘心地接受地位下降的事实。

  而让出来的位置,自然是奖赏给这次灭隋之战中表现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的预见,没人会否定。

  皇座上的杨广,微微打起精神,坐正了身子后,威压但是略显老态地开口道:

  “宇文拓,就由你为大家宣布一下我们大隋目前的状况。”

  话音落,右手边第三位站着的宇文拓走了出来,朝杨广一拜,接着说道:

  “微臣遵旨。”

  然后他打开手中所持卷轴,一句一句念道:

  “如今,我大隋郡190,县1255,已经几乎全部被反王拿下,只剩下我们脚下这个洛阳和附近的几个小城,而且这不是反王的全部势力范围,突厥、吐蕃等异族也被反王打得大败,被占去了不少土地。”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隋危机

  “而,反王预计会在一天后来到洛阳,发动总攻,兵力一共是十万,六万先天级士兵以及四万钢铁士兵,每一个钢铁士兵都堪比先天级顶级士兵。”

  ……

  “他们还有一万余能放射猛烈炮火的炮兵,这些炮兵是对于我军威胁最大的存在……。”

  “反王个人实力也让人震惊,……堪比破碎虚空级战力,曾经一只手把一位大宗师和五位宗师全部镇压了。”

  ……

  大概念了几分钟,终于让他给念完了,听完这个敌我双方势力的报告,不少本来还心存着一丝侥幸的大臣,此刻真的是绝望了。

  硬生生的实力差距,这是摆在眼前的,解决不了这个差距的问题,那么大隋就必亡!

  皇座上,杨广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众位大臣的表情变化,大部分都显露了真情,那就是绝望。

  实在是敌我实力差距太大,不是靠些士气和技巧就能获胜的,这让不少大臣都有些绝望了。

  当然绝望归绝望,他们也只是为以后的生活水平、地位绝望,因为晨王继位后,他们的地位都要不保了,最起码也要大大降低。

  倒是他们的性命大部分无忧,只要不是翻奸贪污的事情做的太大,新皇应该不会处理他们的,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还认为新朝也离不开他们。

  至于其他一些城府实在深沉的家伙,此刻脸色也只是有些阴沉,没有过多表示。

  看到这一幕,杨广也不知道说什么,他也是征战多年,在行军方面很有一手。

  他知道,明确的知道,军队的正面作战,不靠其他,只靠真正的战斗力以及后勤。

  真正的战斗力,这方面不用比了,整个洛阳的军队虽然不少,也有十五万,精兵强将也不少,但是和对手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数量方面比对手还要多,但硬实力方面和对方比起来起码相差数倍。

  对方那巨大的钢铁士兵,超远程的巨炮攻击,不畏惧死亡,士气永远满值,巨大的运兵车,超快的行军速度,几乎是一只无敌的军队。

  至于普通的人族士兵,也不是隋军能比,从情报中得到了较为充足的信息,全部士兵至少先天层次,一身厚实的装甲,精良的武器,战技熟练,这也是最顶尖的军队了。

  真正实力的差异没办法正面缩短。

  那怕就是后勤,大隋也不比反王强大,甚至也比对方差。

  一来大隋只剩下这一座国都了,其他的郡县全部被反王拿下了,对方有后勤支撑。

  二来,洛阳的人口实在多,主要是撤退回来的士兵和百姓,粮食储量却一般,人吃的食物不够,马吃的更不够。

  这反而还削弱了大隋的实力,没有战马,冷兵器时时代最强的骑兵发挥不出作用。

  杨广还在思量着,正面难于削减敌方的实力,只能从侧面来考量了。

  杨广正要继续思索,朝堂前确是有人上前发言了。

  此人就是刚刚少数脸色只是阴沉中的一位,他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启禀皇上,臣认为,根据前方传来的诸多情报,那些钢铁士兵似乎都是机关造物,既然是机关造物,那自然是受人控制的,若是我们能够夺得控制权,岂不是可以反败为胜,大败反王。”

  “不如,请教一下工部的相关人士。”

  杨广听闻此言,顿觉大妙,这说的很对。

  立刻说道:

  “宇文爱卿,你觉得如何,解答此问题或者找一位足以解答此问题的的爱卿出来,谁能回答此问题,朕重重有赏!”

  工部尚书,是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是宇文家的,名叫宇文铠。

  他听清皇上说的话后,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位穿着文官服饰的中年壮汉,看他点了点头。

  才上前一步,说道:

  “臣保举李刚如,他是墨家的一员,擅长机关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