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龙行 第331章

作者:海之朝阳

  巨象大型运兵车,二阶机械,长二十米,宽十六米,重三十吨,载重三百人,防御力极强,表面是五十厘米厚的二阶钢铁,加载三阶护盾。

  此刻十万大军面前是整整两百多辆巨象大型运兵车。

  大部分不是崭新的,三连车胎上已经有些灰尘了,而只有少部分的巨象大型运兵车是崭新的,刚刚生产出来,检查过后无误的。

  有灰尘的是提前练过车的,所以车才有些旧了,染上了些灰尘。

  四四方方,巨大无比的运兵车,是安装了人工智能的,不过也可以人力驾驶。

  正常来说,直接让人工智能来操控安全、可靠、车技稳。

  为什么要训练出来一些操控这运兵车呢?

  自然是为了以后打算,训练车技的都是些年轻、天赋好的军人,都是年轻人,可以快捷地掌握驾驶运兵车,为以后的驾驶机甲、飞机等高科技装备做准备。

  运兵车,虽然驾驶难度比起地球的那些小汽车要难一些,但是难的也有限,也就是多了一个护盾启动的操作,这个不算难。

  这护盾启动操作里面,也就几个部分,查看巨象大型运兵车能源情况、启动二阶能量护盾的步骤、关闭二阶能量护盾的步骤。

  所以不算太难,大部分接受训练的都可以学会。

  至于训练完,还没有学会的,那就成为下一届的学员,由他们的同学来继续训练他们,直到学会了再说。

  很快,众人依次上了车—巨象大型运兵车,最后一些士兵上了车。

  此时,前面的巨象大型运兵车已经走出了很远的距离了。

  若是有人从高处看,就可以看到此刻,宋军好似一条蜿蜒前行的银龙,在朝着目标前行,不达目标不甘休!

  大军前行的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大概可以走一百来公里,按照这个速度,走通整个中原,也不会用去太多世界。

  另外呢,这种巨象大型运兵车,考虑到了这个时代地面的承载力,很多地方是去不了的,所以也会有正常的运兵车和小型运兵车随行,全部人工智能操控,跟在大军背后。

  天空中跟着一个大队的空军编制和一个运输队编制。

  运输队装的是伞兵,不用多说。

  真正的空间,则是一个大队,由三个中队,九个小队组成。

  一个小队则是由两艘闪电音速战斗机和一艘金鹰重型轰炸机组成,火力十分凶猛,足以比拟近千枪兵的火力。

  此刻,跟着大部队一起飞行。

  终南山,此地自古以来便算是道家名山,甚至是第一名山的有力竞争者。此地和道门的缘分很深,几乎是有史可考以来,此地便存在道门的前辈了。

  古往今来这么多年下来,有不少前辈高人都在这里坐化,留下了他们的传承。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有缘的后人继承前人的道统。

  很多道士,也在大限将至之时,独身一人前往终南山。某处山峰之上,此刻有三个人聚集在了一起。

  其中的两人都是道士,只不过一个看上去仙风道骨像是真道士。

  而另一个看上去四肢粗壮,身材高大,身上有着浓浓的药香味,更像是一个药农,虽然他也穿着一身道袍。

  至于第三人则是一身青衣,身材同样很是高大,站在这里就给人一种非常突出的感觉,他就是众人的中心。

  整个人的气质更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有的时候与周围天地非常契合,自动的合为一体很是和谐,但也有的时候,似乎像是不存在一般。

  三个人的身份都不简单,实力更是惊天动地,两位大宗师,一位破碎虚空,不过却都很是低调,甚至连今天的聚会都不为人知。

  仙风道骨的这位叫做袁天罡,是的,就是他,大唐时代传下了推背图的那位。

  像药农的这位朴实男人有个外号叫药王,浑身透着深厚的药香味。

  本人乃是当年天师孙恩的后人,名叫孙思邈,一身医术堪称通天彻地,实力更不用说。

  至于最后这位中年男子的名声,反倒是江湖上最响亮的,他有一个外号叫邪帝,对外号称自己已经走火入魔了,实际上却还活的好好的。

  至于三人为什么会在一起,而且相安无事,自然是因为到了这个大宗师、破碎虚空的境界,追求已经和普通人远远不同了,要大得多。

  是长生,是真正的破碎虚空,而不是境界之名。

  三人互为道友,向雨田老早就和这两人认识了,经常喝茶论道,此刻聚在一起,自然是因为天下的大变!

  宋阙近三十年的积蓄,此刻一朝爆发。

  宋阙二代中,老大宋晨称王,是为晨王,天下四海很多人附应,愿为王先驱。

  这个时代本就不稳,大隋刚刚二代,本应该顺利稳当地过去的,却没想到出了一个褒贬不一的人物,缺点很多,但是优点同样突出,甚至称之为英明神武也不为过(不计较缺点的话)。

  但是就是太过于英明神武了,本应该修生养息的隋朝二代,确实大动干戈。

  在前人基础上修建大运河,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

  一年前就已经有农民起义了,天下早已大乱了。

  其实,说起来,修建大运河,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都没有错,这些事情都没有错。

  错就错在没有做好,修建大运河,自然是手下主持修建事务,那自然是贪污、死人等各种事项一一出现,偏偏杨广是不太在意的,他只在意大运河修没有修好。

  这是第一遭。

  然后是西征吐谷浑和三征高句丽,做的都非常对,异族还是要时不时地敲打一下,有机会直接灭掉其一更好。

  但是就在于杨广败了,都败了。

  很多事情,不在于过程,只在于结果。

  你失败了的话,影响非常大。

  失去了不少士兵、失去了大量的钱财和人心。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打仗不是随口一说就行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更何况是这个时代,虽然有超凡力量,但是底层几乎没什么变化。

  大军开动,人吃马嚼,这都是钱,失败了,那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而且你没有任何进项!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下变故

  总结起来,杨广修建运河,打了四次败仗,把老爹大好的家底给赔了个精光,人心也丢的差不多了。

  这还不算他做的坏事。

  杨广本性就奢靡,自身用度是常人的万倍,乃至于十万倍,加上身边的嫔妃,也都是些花费极大的家伙,加上各种事情,建运河,摆驾出行等等,那真是一些些人却占了天下一小半的用度。

  因此,此刻晨王一起,发兵伐隋,天下云从,很多人都希望晨王胜利。

  因为杨广、大隋的威压已经真的不多了,反而普通百姓很多都希望晨王能推翻大隋。

  ……

  某种绿山上。

  “我观天象,觉得很是奇怪,本来最多一个将星的岭南,此刻突然紫微星显现,发巨光,这意味真命天子真的出现了。”

  仙风道骨的袁天罡,摸摸胡子,干巴巴地说道。

  他还不时看向太原李家的位置,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他本想出山去李家的,可惜天命不可违。

  中年男子向雨田,却是咂咂嘴,一点不在乎地说道:

  “事在人为,天罡啊,你那些神神叨叨的虽然有时候很灵,但是大部分的时候还是不准的。”

  “不过,我倒是很在意为什么是宋晨称王,而不是宋阙阙主宋缺,就凭他的辈分是老大,我可不这么认为。”

  “倒是有传闻说,宋缺和宋晨打过一场,反正宋晨没有败,因此宋晨才成为了宋阙的老大,才自立为王,这个传闻我倒是觉得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那晨王实力到底如何,居然不逊色于天刀宋缺。”

  药农模样的孙思邈点点头,表示认可。

  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人,多年的修行,也到了大宗师之境。

  自然听过宋缺的名声,天刀宋缺这个名头可不是白叫的,那是用鲜血和人命换来的。

  而且三十年前天刀宋缺就能和大隋杨素打个平手,也就是说,那时候宋缺就有大宗师级的战力,那时他才二十出头呢?

  三十年过去,杨素此刻已经垂垂老矣,而宋缺却是正当壮年,居然不能打败他大哥。

  当然这些武力他虽然关心,但是并不是很在意,他有着维护自身安全的实力,却几乎不使用武力,因为他是个高明的医生,天下大部分的势力都有求于他。

  他更加关心的是那些种子和许多农用的工具,是怎么出来的,凭什么,凭借一个岭南供养起了二十多万的军队,而且岭南的百姓还是安居乐业,不受半点影响。

  孙思邈开口了,手中捏着几颗种子,温厚的声音响起。

  “你们只关心这些,我却是最在乎,他们的粮草哪儿来的,这些年我也去过岭南几次,勉强才搞到了几颗种子,玉米的,土豆的、番薯的。”

  “这些种子都不比小麦和水稻差,甚至还要好,岭南就是凭借这些种子,才种植出了海量的食物,听说他们全力开荒,我估计就是为了种植这些种子。”

  “若是这样一想,我倒是觉得岭南宋阙一统天下更好,这样的种子出来了,天下人从此以后都再不用为食物担忧了。”

  仙风道骨袁天罡,摆摆手说道:

  “是啊,因为这些种子的吸引,几乎所有的农家残余势力都去了岭南,听说都被接纳了他们不再是独尊儒家,而是要百花齐放。”

  “虽然我道家不在意这些,但是也从来不会拒绝这些,茅山道的几位道兄就有些想法。”

  这时,向雨田开口道:

  “道了这么多,我们不如去看看吧,听说岭南的军队中有大量的类似墨家机关那样的造物士兵,只不过全部是由金属制造而成的,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钢铁。”

  “这些铁疙瘩据说和正常人差距不大,能够自行活动,只不过身型要高些,钢铁制成的身躯要比正常士兵坚硬数百倍。”

  “那些铁疙瘩,三四米高,全身是百炼钢铁制成,我觉得我都打不动他们,那是真的硬。”

  “那就去吧!”

  “走。”

  三人腾云驾雾而去,速度非常快。

  咳,其实不能说是飞行,最起码飞行的距离不够远,只能说是滑翔,距离飞行还差点距离,时不时地轻点树枝。

  ……

  除了他们,茅山宗也是这样。

  江南之地,茅山峰顶。

  此刻正是上午十分,天气十分不错,不过那怕烈阳高照,在这峰顶仍然十分凉爽。

  茅山宗自东晋末年开派以来,一直是道家几大盛地之一,享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誉。

  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来雨里去,有过鼎盛时期,也有过低谷时期。

  在大隋立朝以来,越发兴盛,算是道家中少有的名气不小的宗门,就是当朝皇帝杨广对茅山派掌门王掌门也是十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