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绝境探险之王 第317章

作者:山区苦命人

“山哥,您这么说就见外了,咱俩谁跟谁啊,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对吧?”孟啸打了个响指。“山哥,我马上去办!那啥——难道百慕大魔鬼三角的秘密,和郑和下西洋有关联?山哥,这脑洞可就太大了啊!”

“你去帮我找资料就行了,其他的别多问,还有,这件事情,不能够到处宣扬,必须保密。”张山沉声道。

“OK,山哥,我就不多问了。”孟啸连连答应,“山哥我挂电话了,这就去给你办事。顶多三天,我把所有资料都传给你。”

结束通话。

张山又发了一条微博——

“各位观众,短时间内,我并不会再入百慕大魔鬼三角,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我就放弃了这次探险。相反,我对这次探险,已经有了一丝线索了。具体是什么线索,暂时保密吧。我相信,下一次的直播,会带给各位无与伦比的震撼与冲击!”

发完微博,张山也没有去看下面的回复,他给自己的女人们打了电话,温存一番,这才去睡觉。

三天之后!

张山收到了孟啸传真过来的大量资料,以及,寄送过来的文献,其中还有一些珍贵的孤本文献。

统统都是和郑和下西洋有关的资料。

张山开始闭关!

他将一家旅馆,直接包了下来,闭门不出,就连阮明雄都不能够去打扰他。

张山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孟啸所寄过来的所有资料。

他就好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将所有读过的资料,都深深的烙印在了脑海之中。

张山耗费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日以继夜,将堆积成小山的资料,文献,野史,统统读完了!

终于——

“呼~~~我算是整理出来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了。这块拼图,算是完整了!”张山眼中,奇光迸射!

第334章 出版成书

旅店房间中,橘黄灯光下,张山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抽着烟,在茶几上面,堆满了各种文献资料,书籍。

阮明雄坐在一旁,在他的脸上,也布满了好奇。

“BOSS,您闭门读书一个星期,现在,梳理……梳理好了这一段历史了么?”阮明雄问道。

“已经全盘推敲出来了。”张山端起茶几上的咖啡,喝了一口,然后娓娓道来,“阮明雄,你用笔记本电脑,将我从现在开始,所描述的一切,都一五一十记录下来。在恰当的时机,我会找一个出版商,将这些内容,以及我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内所经历的一切,整合为一本小说。”

“那绝对会是轰动全世界的畅销书!”阮明雄兴奋的叫道,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啪啪地打下一个标题。

“在这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通读了一遍,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张山侃侃而谈。“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张山每说一句话,阮明雄就会一字无误的打在文本文档上。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靖难之变后。所谓的靖难之变,熟知明史的人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朱棣,朱棣以北平(今首都)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就是明成祖朱棣,篡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在朱棣篡位登基之后,便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只是一个太监,为什么明成祖朱棣会委以重任,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让他出海呢?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多数都属于传说,没有记载在正史中,后世历史学家分析,不外乎就是以下几个原因——1,宣扬明朝国威;2,扩展朝贡贸易;3,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4,加强同各国的联系……可是,从明朝开始,颁布了禁海政策,当时的统治者怎么能允许郑和出海呢?”

“因此,有的历史学家说,当时是因为当朝者认为朱允炆逃到了海外,派郑和找到他并灭口。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成为明朝第一悬案。朱棣派遣胡濙寻访建文帝的下落。到底胡濙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么?”

“嘿,胡濙的资料,我也详细查阅过,还阅读了地方县志,最终的结果是,胡濙找到了建文帝。胡濙对朱棣说的原话是——‘建文帝蹈海去,鲛人载之’。”

“嗯?”在做记录的时候,阮明雄听不太懂张山说的古代白话。

张山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了,是人鱼帮助他逃走了。”

“这!!!!”闻言,阮明雄脸色骤然一紧。

“对,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建文帝兵败如山倒,被明成祖朱棣的军队,团团包围,他是身陷绝境,断然难以逃脱的。这个时候,人鱼出现了,帮助建文帝顺利逃出重围。”张山解释道。

阮明雄赶紧将这一段记录下来。

“接下来,明成祖便命令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出海捉拿建文帝。”张山吐了个烟圈道。“在这里你也明白了,明成祖让郑和出海,一方面是为了缉拿建文帝,而另一方面——”

“是为了抓人鱼?”阮明雄反应也不慢。

“对,就是为了抓人鱼!否则,明成祖不会让郑和,连续七次出海!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你想想这得耗费多少金银?单纯是为了抓建文帝,犯得着么?而且更加不可能是为了外交。当时的情况,明朝极端强大,周边一些小国家,国力孱弱,一个强大的国家,会主动派遣使者,去笼络讨好那些蛮夷之地般的小国么?所以,明成祖最终目的,必然就是为了人鱼!”

张山继续解说道。“郑和首航率27000余人出使西洋,领船62艘。在路过爪哇国。正逢该国西王和东王混战,东王战败,国被灭,郑和船队途径东王领地时,部下入市贸易,被西王手下杀死170人,郑和举兵要讨伐,西王惧怕,叫使者去谢罪,他让西王赔款6万两黄金赎罪。其后,郑和多次在此地停留,此地也被后人称为‘三宝垄’。”

“那么,接下来,会出现一个重要人物!据‘明实录’载,郑和第一次远航即爆发了一场海战,不过对手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海盗集团。该海盗集团的头领是祖籍天朝广东的海盗陈祖义。战争爆发在郑和船队结束远航返回天朝的途中,地点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按‘明实录’的说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郑和舰队满载的宝物让陈祖义眼睛红了。”

“陈祖义这个人,在郑和与人鱼之间的故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关于这个人的资料,我也曾经详查过。”

“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明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盘踞马六甲十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之一,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在日本,天朝台湾,南海,印度洋等地。劫掠超过万艘以上的过往船只,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南洋一些国家甚至向其纳贡。明太祖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永乐年间,赏金更是高达750万两,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才1100万两。这使陈祖义成为有史以来悬赏金最高的通缉犯。”

“在我详细查阅陈祖义的资料时,发现了一本孤本文献,上面有陈祖义的一些航海日志。其中有一段说道——‘海上有妇人出现,红裳双祖,髻鬟纷乱。捕之,严刑逼问,得知其为鲛人,寿元可达千载’。”

“啊!BOSS,是海盗陈祖义,抓到过人鱼!然后,郑和又和陈祖义,在海上,发生了一场激战!因此,郑和是从陈祖义口中,得到了人鱼的详细资料!”阮明雄叫道。

第335章 轻松赚了几百亿

张山如一位熟知历史的教授,娓娓道来。“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枭。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部下死亡5000余人。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

说到这里,张山看着阮明雄道。“你听出什么来了么?这一场海战。“

“这个……BOSS,我觉得这一战,郑和胜得有点太轻松了。天朝有句古话,叫做‘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郑和的海军,居然没有什么损失。这……”阮明雄一脸狐疑的道。

“你说得对。”张山赞许道。“要知道,陈祖义横行海域几十年,参与过大小数百场海战,麾下的海盗,尽皆精于海战。郑和的海军,虽然装备上胜过陈祖义,但战斗力和战斗经验方面,我想,必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郑和摧毁了陈祖义10艘海船,俘获7艘,并杀死5000多海盗。自己的海军却是‘几无损失’。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除非,是有什么其他势力,在帮助郑和。”

“是人鱼!”阮明雄脱口而出道。

“是的,‘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这个线报,我分析来自于人鱼;以全然没有伤亡的代价,大败陈祖义海盗军团——这也是依靠人鱼帮助;‘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陈祖义这种半辈子都在海上征战的人,逃脱之后,是极难被俘的,但最终还是被活捉,我认为,还是人鱼干的!”

“也就是说,这一战,让郑和与人鱼,终于产生了交集!”张山断然道,“算是攀上交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