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不丧尸 第823章

作者:众绅士

第九百一十四章 路线

于是程子介向其他人温和地微笑道:“对。大家一起讨论一条最合适的路线吧。有什么意见和疑问一定不要闷着,如果有什么问题,很可能是致命的。”然后对付中校笑道:“军事我不懂,你来主持讨论吧。”

付中校一愣,但也不矫情,朗声答应道:“是,军长。”便指挥两名军官在一面墙上挂起了一幅大幅的军用地图。然后拿起笔,在地图上打了一个红叉:“这是我们现在的位置。”然后又在地图下方边缘处打了另一个红叉:“这是海源市,我们撤退的目标地区。”接着他拿起一只黑笔,顺着地图上的公路描出了一条整体上还算平直的路线,同时讲解道:“这是我们去南关救援吉州部队时经过的路线。”

程子介顿时心头一喜,这条去时的路应该是最安全便捷的路线,因为部队既然走过一次,就肯定清理了路面上的废弃汽车等障碍物,而且熟悉地形。如果顺原路返回,或许是最合理的决定?

他正打算出声询问,付中校却已经举笔,在那条路线上连续打叉,同时讲解道:“但是,这条路线现在要走会有很多问题。最近入秋,到处都是秋雨连绵,这条路线本来就是以乡镇公路和省道为主,那种公路要维持我们的重型装甲部队本来就很困难,被我们每辆几十吨的重型战车碾过一次以后,长时间被雨水浸泡,又没有养护修复,恐怕已经有很多地方没办法通行了。如果要强行通过,我们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不但有随时陷进路面的风险,故障率也会大大增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些公路路面一般都很狭窄,部队很难展开。我们去时只遇到零星丧尸,不用展开也没问题,但是现在面对的是大规模丧尸集群,如果在紧急状态却挤在公路上,没办法展开作战队形,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程子介心头顿时一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付中校指着第一个叉道:“这里是一座桥,乡镇公路的桥梁,大家都知道的。这座桥的通过上限只有十吨。别说坦克和自行火炮,我们后勤车辆都没办法通过。当时我们是工兵临时加固了桥梁,勉强让部队通过了,而且花费了大量时间。现在过了一个多月,肯定要重新加固,不但时间不允许,丧尸的攻击恐怕也不云允许我们悠哉悠哉地架桥渡河。”接着他指向第二个叉:“这段路面有三四十公里,他妈的,就是豆腐渣工程。我们经过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很多路面塌陷,现在被雨水一泡,绝对是没办法再走了。”付中校的笔尖继续移动,敲打着第三个叉:“这里是路边出现了山体滑坡。还是秋雨的问题,现在滑坡不但没人处理,而且肯定更严重了。”说到这里,付中校不再讲解具体情况,而是总结道:“总而言之,我们是没办法原路返回了。大家还是一起出主意,找一条新路吧。”

马上有军官问道:“这么说,乡镇公路是不能考虑了。”

付中校想了想,摇头道:“也不是绝对不行。有些地方乡镇公路路况好,也没有被我们的车队严重消耗过,应该可以考虑。你们觉得呢?”

另几位军官纷纷附和道:“对。”“现在我们不能拘泥于什么路了。”“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麻烦。高速路最好,但是废弃的汽车也最多,走起来也慢。”“反正现在是没有那么好的路等着我们的。只要能走就行。”

于是付中校看了程子介一眼,然后道:“那我们直接来讨论具体路线吧。”说完就转向地图,用笔尖比划起来:“现在我们这高速公路的下一个出口在三公里以后,连接的是东北——西南方向的一条省道,偏离我们撤退方向太远,不考虑。再下一个出口在十四公里以后,连接的是一个县的县城,也不是我们的方向。第三个出口就是104国道,方向是正北到南偏东,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就在这里转弯下高速,上省道,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现在只能旁听的程子介没想到马上有人提出了异议:“我们要是转上104国道,一直到金容市都没有什么岔路吧?差不多一百公里距离我们都不能改变路线,如果出现意外,会不会很被动?”

支持这种看法的人似乎不少:“对。整整一百公里,如果顺利当然好。如果不顺利,我们不能就近转变路线,只能原路返回或者硬闯,会不会风险太大。”

“是啊。从金容继续往南的路要经过一段丘陵,到处都是桥梁隧道,空中支援在这种地形很难发挥作用吧?”

“对,我们自己的炮兵也不适合在那种地形发挥火力。”

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几句之后,付中校接受了反对意见:“那这条路就不理想了。”他又一次看了看程子介,程子介笑着点头,于是付中校作出了决定:“那就放弃这条路线。”他再次转向地图:“那我们顺着高速继续走……嗯……再多走二十多公里这高速就到头了,下去就是石沟子市。石沟子是个地级市,有百把万人口?丧尸应该不少于五十万……怎么样,要准备硬怼过去?”

一直没怎么出声的骆中校笑道:“硬怼啥呀。高速的出口又不会在市区繁华地段。我们在郊区下高速,而且,”他看着程子介,带着询问的语气:“如果石沟子的丧尸都已经集结起来加入了攻击我们的行动,那和别的丧尸也没什么两样。之前我们是怎么对付的,继续就是。如果它们聚集在石沟子市区,那我们可以请求青阴的大炸逼把市区繁华地带直接给平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程子介笑着点头,表示自己可以沟通,两位中校便都轻松起来,付中校继续道:“如果走石沟子转向的话,选择就比较多了……嗯,走贵石公路,过四五十公里可以到贵溪县……”

屋内的讨论热火朝天,而窗外的枪炮声几乎没有断过,而且有越来越密集的迹象。时不时大地一阵震动,伴随着遥远而沉闷的爆炸声,显然是那些轰炸机在发挥威力。程子介对这些军事战术始终是所知甚少,所以几乎没有插嘴,只是在军官们出现了意见难以统一或者无法做出决定的时候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

所以他算得上比较清闲,还有精力偶尔听听屋外的动静。但很快,他就放弃了。虽然很想听听能不能分辨出丧尸的指挥情况,但他现在只要集中听力,马上就会被各种爆炸声震得头昏眼花。不但没听清什么丧尸之间的对话,而且很快就耳鸣起来。他只好放弃,让听力保持在普通人的水准,同时开始观察起其他参加会议的人来。

在场的军人都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讨论。而与会的平民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军事知识几乎都连程子介都不如,所以在这样的会议上不但没有插话的余地,而且也很无聊。当然,李建斌这一直心细的老兄弟还是一丝不苟地做着记录,而另外两人则引起了程子介的注意。

第九百一十五章 辨别

刚刚骆中校为程子介介绍过,他们是南关的平民领导人。南关的平民人数比较多,所以有四位领导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两个对立的派别,每个派别两位。

程子介注意到的,就是反对对丧尸使用武力的两位领导人。这两人看起来倒没有什么特殊的,都是三十多岁,相貌普通。区别只是一个人打扮得光鲜亮丽一些,动作表情也都带着自信,显得颇有领导风度。另一个却有些萎靡颓废之感,不修边幅,脸色青白又挂着很重的黑眼圈,让人感觉他非常疲惫。

其实这样的组合倒也常见,一个气宇轩昂的领导人,一个劳心费力的副手。那个领导人表现倒还正常,但那个副手就显得对会议太专注了一些。虽然始终没有插嘴,但聚精会神得像是到了忘我的状态。

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奇怪的状态。但程子介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习惯这样,而且专注总比心不在焉好,所以也就没有再看。

会议继续进行。足足两个小时之后,终于拟定了一条计划路线,以及遇到特殊情况时转移的辅助路线。虽然两个小时对这条至关重要的撤退路线,对这个生死攸关的军事会议来说还是时间太短,但现实不允许他们继续停留。当付中校等人还在讨论,如果渡过某条河流时主要桥梁无法通行,该准备哪些备用方案时,一名通信兵急匆匆地走进会场,焦虑地报告道:“各位首长,青阴军区的领导又问了我们怎么还不出发。侦察机和卫星都发现,南方的丧尸组成的包围圈已经有合围的迹象了。”

程子介知道,这些次要一些的问题就只能留到以后有机会再讨论,或者临时应变了。他站起身来,当机立断地回答道:“好了,我们没时间再商量了。老付,你们把我们的计划路线归纳一下,回报给青阴军区和国防部吧。散会。谁还有问题吗?”

与会者纷纷起身,经理,收拾笔记之类,看来都没有什么意见。但还是平民领导人当中的李建斌,远远地看着程子介,没有立即离开会场,而是显得欲言又止。

程子介知道这老兄弟,如果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不会是这种反应。于是他主动走了过去,老远便大声问道:“老李,有什么事吗?”

李建斌立即成了会场内的焦点。这中年汉子有些不适应,局促不安地缩了缩,但还是清了清嗓子,大声回答道:“老……将军,我记得我们双河的孙先生曾经研究过丧尸的指挥和通讯,还整理了一套干扰它们,甚至给它们下达错误命令的声音数据,严将军是复制了一份孙先生的记录,让部队做了相关的实验的……现在我们被这么多丧尸围攻,光靠硬打,我看着部队也很困难,如果孙先生的研究有用,那是不是能有点帮助?”

实际上,李建斌还没有说完,程子介就兴奋得颤抖起来。孙志高用生命换回来的那些研究资料,其实一直没有什么发挥作用的机会。在自己获得了和丧尸交流的能力之后,更是把它忘到了九霄云外。

但孙志高的研究,在这时候应该能发挥效果。攻击这支部队的丧尸越多,就越需要指挥和协同。如果能干扰它们的指挥系统,那些没有智慧的丧尸的威胁可就大大降低,安全撤退的希望也大幅度地增加了。

所以,李建斌话音刚落,程子介就转向部下们,问道:“之前是谁负责研究实验当初孙先生在阳门收集的数据的?”

一位少校军官向程子介走来,回答道:“是我。”

程子介兴奋地搓着手,笑道:“刚才李先生说的,你听见了?之前你们的研究有没有进展?现在能投入实战吗?我记得之前你们用这种办法对付过进攻基地的丧尸?”

少校窘迫不安地回答道:“将军,我们从基地撤到这里的时候,只把孙先生的笔记的复印件作为重要原始资料带着,我们研究的那些资料因为数量太多,没办法携带,都封存在基地里了……器材更不用说。如果只有孙先生的原始记录,是没办法有效率地干扰丧尸的。”

这样的回答让人失望,却非常合理。当初丢失基地的时候,这些负责研究的技术军人应该是十个人一批,最后分散撤离的。他们要跋涉一千多公里,在南关找到主力部队,一路上还要躲避连山海军的战机,躲避沿途的丧尸,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当然不可能带着大量研究资料。

实际上,他们能带着笔记的复印件已经相当难得了。所以,程子介自然不会苛责,而是接受了现实,笑道:“我明白了,那就没办法了。”

少校松了口气,举手敬礼,正想离开时,程子介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再次叫住了他:“等等。你们以前研究孙先生的记录的时候,是对着丧尸播放他记录的那些声音段落,来测试丧尸的反应的,对吧?”

“是,长官。”少校有些惊讶:“将军,您是说,我们一边撤退,一边抓几头丧尸来做实验?还是直接对着攻击我们的丧尸播放,观察它们的反应?”

程子介摇头:“孙先生记录的那些声音,是需要用器材合成的,对吧。那些器材难不难找?如果找得到,你们能不能再合成出来?”

少校愕然,接着摆起手来:“不是的,那些合成的声音我们早就录下来了,存储那些声音片段的内存卡我们也带来了,直接播放就行,不用每次都临时合成啊。现在就是没有相关的资料标注各种声音片段的效果。”

程子介愣了愣,大笑起来。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却想复杂了。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他兴奋地笑着:“那就太好了。不用找丧尸那么麻烦,等会儿把那些声音放给我听。”

会场中安静了一会儿,然后就有人忍不住欢呼起来。

欢呼的,当然是知道程子介能力的人。既然程子介现在能和丧尸交流,掌握了丧尸的语言,要辨别孙志高记录的那些声音片段的内容就再简单不过了。

那位少校也兴奋不已,激动地喊道:“是,将军,我马上去拿资料和内存卡。”说完就想跑。

程子介赶紧叫住了他:“不急,部队先出发,不能再拖了。等会儿上路以后,你再去找老付的指挥车。今后这一路上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一般都在那里了。”

“是,将军。”少校大声答应。其他人也大部分激动万分,另外的则听着身边的人讲解着程子介这么做的理由和他的能力。

而程子介又注意到了刚才那两个最专注的平民领袖,他们正在听着身边一名军官手舞足蹈地为他们讲解着程子介的情况,脸上的表情却不是兴奋或者惊喜,反而带着一种沉重和戒备的感觉。

程子介倒也理解这种反应。他们是南关地区的平民,之前应该完全没有听说过自己的相关信息,而对普通人来说,自己的能力确实是太匪夷所思了。所以他也没有在意,而是朗声道:“好了,各位,各自回去,准备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