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654章

作者:绅士东

甘宁没有和蒋琬细说,不过在给白图密信中,却在加密中的部分,禀报了其中关窍……

甘宁前往黄金州的一路上,还算宁静顺利,也发现了一些可以补给淡水的小岛,都记录了下来,之后在黄金州上如愿接触到了玛雅文明,并且双方构成了一定的交流,带回了不少白图需要的农作物和野生橡胶树。

接着开荒军与一小部分海军留在黄金州,甘宁率领两万人返程。

然而在返程的时候,却很不巧的遭遇了海上狂风……

如果是铁甲舰这种动辄两万楚吨、在目前看来完全是海上城池的超级战舰,海洋的狂怒也难以撼动!

不过当初甘宁出海时,为了“更有效率”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款项用在了铁路上,甘宁的舰队并没有铁甲大舰,只有次一级的铁甲巡洋舰。

哪怕是甘宁的旗舰——两艘5000吨级巡洋舰,只要不遇到天灾级的风暴也无事。

而且就是这么不巧,甘宁遭遇了天灾级的海上狂风。

虽说大部分铁皮战舰没什么事情,其他辅助的木船更是全军覆没。

一番风雨之后,甘宁也偏离了不小方向,之后……巧合之下,反而发现了之前没遇到的“夏威夷”,被甘宁命名为“望楚”。

一场狂风暴雨下来,两万海军精锐,折在海中近五千人,不过基本都是姬造士兵——人类战将即使落水,大多也来得及回到旗舰、主舰上。

只是这样一来,木船几乎全灭,甚至其中一艘旗舰,也在靠岸后因为故障而暂时搁浅,需要再带去材料才能修缮。

因为船只和补给的损失,甘宁只好在“望楚”又留下小半人类战将,以及大半姬造士兵——好在“望楚”够大,初步探索之后,预计是能养得活这些人的。

没沉的木船、还有部分铁皮船,也都留在了望楚,给他们大渔、出海巡视之用,而甘宁只带回了八千人,旗舰也只回来一艘……

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国的底气

白图在甘宁抵达亶州的第七天时,就在金陵得到了蒋琬的上禀和甘宁的密信……

“黄天姬”加盟后,楚国本土上几乎已经可以实现“实时联系”,唯一的阻力是需要有一定精神力的文官来主持“精报”,所以在民用普及方面还有些困难。

所用的六天多时间,其实最多的是消耗在亶州——从东面海滨,快马到西边的港口,用了不少时间。

毕竟亶州的基建,还远不如楚国本土,只修了几条重要道路。

而海上交通方面,经过航线记录不断落实优化,现在从会稽道到夷州、江东道到亶州,时间都能控制在三天之内!

并且消息一到江东道,立刻就可以转译为“精报”,直接发送到金陵……

白图看过甘宁的秘奏之后,心里庆幸的同时,也有些无奈。

庆幸的自然是海军的真实伤亡并不算大,甚至甘宁将大部分目标作物都带了回来,只是橡胶树之类的,在海难折腾了一次,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而已,而且航程目标基本完成……

要知道甘宁迟回了这么久,白图之前甚至都考虑过,“全军覆没”的情况。

而现在海军战将没什么太大的伤亡,五千精锐姬造士兵虽然很遗憾,但也并非无可承受之痛。

现在这些损失,相较于预期来说,已经令白图很是庆幸。

而无奈的是……

舰队折了绝大部分,连巡洋舰都搁浅了一艘,现在回来的海军,也只有八千多人。

海军的规模,并不是取决于人数,而是船舰,这方面来说,甘宁这一趟损失了所率海军八成的战力!

不过好消息是,回来的八千海军,不仅有着更强的心理素质与韧性,并且其中人类战将占了三成,足足有两千余人。

只要姬造士兵足够,可以迅速补员……

这几年因为来自魏国私贩船队的压力,楚国总算将“铁路”的心思,放在了铁船上一些。

如今夷州机密船厂,已经建成了一艘两万吨排水的铁甲大舰,以及三艘五千吨的巡洋舰。

甘宁带回来的“锦绣号”,也只要修缮一番,就可以重新纳入战船名单……

另有不完全铁甲、或是包铁的各式战舰,排水数千吨的撞击舰十艘,排水数百吨不等的各式炮舰二十多艘,排水数十吨不等的战艇上百!

这些算是主战力舰艇,完全满员操纵备战,需要大概六千战将、三万名姬造士兵。

因为真气机技术的优越性,论排水量,这已经蒸汽机科技二十世纪初的尖端水平,不过在舰载炮方面,技术还十分原始,鱼雷方面更是要依赖杆鱼雷——也就是在长杆上装起爆装置,之后对着敌舰撞上去!

之前楚国海军虽然拿得出这么多人,不过却必须抽调辽东、东莱各地的精锐。

毕竟海军一直讲得是质量,数量一直不多,而且这些大家伙,白图可舍不得给新兵摆弄……

如果要抽调的话,不仅容易被“弱点打击”,而且也不利于保密。

现在远洋舰队回来了两千多战将,的确令海军一下子宽裕起来。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白图还是先去信甘宁,想要先了解归来的这部分海军的心理状态。

如果合适的话,最好直接送到夷州突击训练,如果不合适的话,那也只能先送回来修养,白图也不想因为自己操之过急,而将这支与大自然百战的精锐练废了……

至于甘宁这一动之后,远洋海军的情况,肯定会逐渐“泄露”,却也刚刚好!

反正其他诸侯最多是隐约得知,楚国远洋海军损伤惨重,而不知道其保存的有生力量,能够十分自然的起到“示敌以弱”作用。

这样他们才会有信心,与楚国在海上正面一战……

否则以汉中之战时,“泄露”出去的真气船、真气弹弩,以及火炮,只怕魏国也未必敢与楚国在海上争锋!

此时各方诸侯,哪怕再怎么迟钝,也已经注意到,楚国的军队似乎在迈入新的阶段,连带着正要将“战争”的根本规则,也带进下一个阶段。

而这不仅在战术上,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领域,更重要的是……真气弹弩和真气船,都是他们现在无力仿制的。

哪怕是魏国,之前因为“朝堂原因”,巧匠营对海上车船是有不小投入的,甚至马钧已经发现了螺旋桨的便利,机关术方面瓶颈不大,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