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65章

作者:绅士东

“将来我们就在这里,建一座铁瓮城,作为工部的官署和工坊所在。”白图指着北固山的江口,对吕玲绮和太史慈说着自己的计划。

“可惜,没有城姬的话,铁瓮城也只能是口头上叫做‘城’而已。”吕玲绮说道。

“这倒是无妨,反正城内也不会安排百姓居住,不需要什么政令。”白图说道。

“既然是工部的官署,而且还是在江口……将来这城,就叫工口城怎么样?”吕玲绮突发奇想的开始起名字。

白图:……

“不不不,丘绝高曰京……这里是北固山的山京,还是叫京口吧!”白图果然还是感觉她的名字有些别扭。

勘测过了地形,白图带着上百宿卫军,东返曲阿。

在途中白图的护卫队,遇到了一群迁徙的百姓,最初时太史慈还紧张了一下,以为是有人要对白图不利,然而之后通过观察、问话,发现真的只是百姓,只是……青壮有些多!

约摸也是百十来人,虽然风尘仆仆,但说是逃难倒也没有那么狼狈,领头之人面对太史慈策马(喷动引擎)上前问话时的表现,也对答有据,不似寻常百姓。

白图听到回报时,也一时好奇,叫人将车赶了上前,对领头之人问道:“你说你们是从庐江来,躲避袁术的暴政?”

“不错,这位大人明鉴,那袁术虎狼之辈,对淮南之地,动辄透支人力税收,我等苦不堪言,不得不举家迁徙。”为首一名看起来四十来岁的中年文士说道。

“这么说……你们之所以过江东来,是觉得仁慈的白州牧和残暴的袁术不同咯?”白图问道,一旁的吕玲绮直翻白眼。

“正是如此,我等虽居淮南,但也听闻白公仁政爱民,乃是在世圣贤,手下将士也都是儒将义士,故而……”

中年文士说到一半,他身后一名看起来十岁出头,眼睛里灵光扑灵扑灵的大男孩,这时忽然插言道:“大伯,当着白使君的面,您就不要一吐肺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老是在阿谀奉承。”

听到这少年开口,中年文士本来面生怒色,不过之后听到“白使君”什么的,马上又被脸上的惊色代替。

“小逊!轮到你开口……恩?白使君?难道您就是……”

“大胆!竟敢信口雌黄,莫非是淮南的奸细?”太史慈喝道,将对方吓得一哆嗦。

其实太史慈倒是看了出来,人家并不是奸细,只是……刚刚也没有说实话,所以这才诈上一诈。

不仅是言语中的漏洞,而且如果这真是举家迁徙,那其中青壮的比例未免太大!

白图倒是注意到,反而是那位少年,对于太史慈的表面呵斥,没有任何动容,于是开口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大伯都很害怕的样子,你难道不怕吗?而且……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仁政爱民、在世圣贤的白图的?”

“我叫陆逊,白使君刚刚大败袁术于曲阿,此时正是进图江东之时,而这里的宿卫皆是将校,并非‘训练’出的士兵,能有这种规模的宿卫,还在曲阿一带视察,并没有去讨伐丹阳和严白虎,而且……年纪也和传闻中‘白使君’差不多,想来您就是白使君本人了。

何况还有这位将军作为佐证,这位将军身形伟岸、短须姿美,想来便是人称‘义贯金石’的太史将军,能够被太史将军护送的,还会有谁?而且既然知道是‘义贯金石’的太史将军当面,刚刚的凶态想来是因为我大伯所言有所讳避,所以才故意装出来的,又有什么可怕的?”

听着这还是小屁孩的陆逊,毫不怯场的侃侃而谈,白图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听到他自称“陆逊”时,白图就已经心中微惊——守江口书生拜大将,后世面对蜀汉的倾巢来攻,在夷陵火烧连营,令刘备兵败病死白帝,东吴在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位大都督。

如今虽然还只是个孩子,但也能看出其玉藏石中。

“哈哈,子义,这小子是在挤兑你。”白图故意揶揄道。

“啊……不敢不敢,这小子向来没规矩……”那中年文士又吓了一跳,倒是令陆逊对其暗翻白眼,似乎很是不屑。

知道这是陆家人之后,白图就已经明白,眼前并不是什么庐江豪族迁徙,而是太守陆康要将儿子、孙子,送回到吴郡老家——所以这队伍里才会有这么多青壮,而妇孺老弱很少,因为本来就是保护主家的仆从居多。

至于为首之人,先前之所以说谎,无非也是世家之人,对白图手下的将士,也并不信赖,担心他们知道自己是陆家的嫡系,会动什么歪心思——曹操他爹不也是被陶谦手下的将士劫掠杀死的?

不过现在陆逊都已经认出、并且叫破了白图的身份,还点出了太史慈,这人还一副畏惧的样子,反而令太史慈感觉有些打脸——我都“义贯金石”了,你怎么还一副防贼的样子?

陆逊铺垫了那么大的“台阶”,他都接不住,也难怪陆逊似乎对他这大伯很不屑的样子……

第六十三章 陆逊

“小朋友,我没有吓到你,却吓到了你的大伯,我在这里向你道歉了。”太史慈说着,对陆逊微微一抱拳。

而陆逊的大伯,也就是陆儁,闻言讪讪一笑,连道“不敢”——显然也发现了自己之前的表现不妥。

“陆氏……你们可是陆太守的家人?”白图问道。

“不错,白使君,家父讳康,正是庐江太守。”陆儁连忙说道。

虽然这个世界,并不忌讳称呼名字,但对直系长辈,直呼其名还是有忌讳的。

“庐江守不住了?陆康老先生,怎么没有一起退回来?”白图不由得问道。

陆康乃是如今江东陆氏的族长,不过作为世家,重要嫡系、或是族中英才,自然少不了入朝为官,而像是太守之类的地方大员,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原因,一般不会用本地人。

陆康去庐江上任的时候,自然会带着些亲近子弟,但陆家的宗族整体还是在吴县。

现在陆康将他儿孙,都送回了江东,无疑说明了庐江情况不妙!

“回禀大人,家父身负皇恩,立志死守庐江,那与贼人袁术连战不休,刘勋之辈虽昼夜攻城,但城中军民一心……”陆儁说着似乎感觉到了白图的不耐,故而省略了一些说道:“但不久前,刘勋稍退,听闻是孙策一部,北上庐江,家父恐城破失守,故而遣我们回吴县,我也劝说过家父,但是家父他不肯擅离职守,坚持要与庐江共存亡!”

“哎,陆太守果真是大汉栋梁……本来我已经通知庐江,如果贼军势大,可以先回江东再做打算的。”白图无奈道。

同时白图也明白,除了这名义上的原因,陆康也是为了保全儿孙——若是他自己也逃走,则舒城必乱,到时袁术也便知道他们逃出舒城,在淮南一封锁,他们又如何能回得来?

相反只要舒城不破,旁人也未必注意陆康的子侄何在。

之前白图也收到了江夏停战的消息,却没想到孙策是被调去攻打庐江城。

看来袁术在曲阿一败后,已经有些急了,想要尽快取得战果!

就在这时,陆逊忽然拜倒道:“求白使君救我大父,陆氏阖家老小,铭感白使君大恩!”

“小逊!你还是个孩子,白使君行事自然有白使君的理由!”陆儁呵斥道。

白图稍一犹豫之后,一边扶起陆逊,一边说道:“先将庐江的情况,说给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