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620章

作者:绅士东

忽然铺展到全军,训练一种新武器,自然算是重要消息。

理论上这在楚国也是军事机密,不过因为已经扩及到全军,自然也就无法再切实保密——其实之前推广到上尉一级的时候,就基本各方诸侯都有耳闻,只是消息很模糊,而真正全军推广后,现在连楚国民间都知道一些……

只是不明白“真气弹弩”究竟是什么,不过不少人都隐约听过了一些类似的传闻。

像是魏国,甚至在两年前就得到了消息。

白图也并不指望,还能够保密多久,只要对方暂时拿不到样品就好,哪怕被探子目击到一些,除非有详实的数据与证据支撑,否则各方诸侯得到的消息,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失真!

毕竟此时的暗探,因为缺乏联络手段,相互传递消息的效率很低。

各方诸侯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对探子的情报,都是打个折扣来相信。

尤其是新武器评估这种事情,又不像是哪里发了水、哪里出现叛乱、哪里被攻打……本身“评估”就是很有弹性、很主观的。

像是魏国虽然也有探子,描绘了集体训练的“盛况”,但什么声如霹雳、力贯金石、百步之外取敌性命……之类的描述,到了曹操这里,当然是看看就好。

不过马钧通过装配全军,以及对楚国新军械的敏感性,却特地注意起此事……

“德衡不用太紧张,虽然暂时还没有样品,但是从描述来看,肯定是某种远程为主的军弩,而且……射出的似乎只是指节大的弹珠?何况如果这东西真是装备精巧的弩,又如何能装备全军?而如果能装配全军,应该也就只是廉价的弓箭替代品而已。”刘晔不是很在意的劝说了马钧一句。

“咳咳咳……德衡的担心……咳咳,之前嘉也有过……但其实情报中,还有些细碎的小情报……咳咳咳、德衡可能没有拿到……这次换装并不涉及中层军官,用楚国的军衔来说,校级战将基本都还是使用前年改良的新版真气弩,咳咳,并没有换装弹弩……”郭嘉明天还有些不舒服地说道。

不过比起之前,气色倒是要好一些,一句话说下来,后面已经喘匀了气。

也正如郭嘉所说,之所以对楚国的这次大换装,没有展现出太多戒备,其实也是因为有之前的情报支持——这种新“弩”,虽然很特别,但显然只是廉价品!

单纯威力上来说,并不如楚国那令人生畏的真气弩,否则也不会只在姬造士兵中装配。

而马钧这次却很勇的,直接反驳了魏国的首谋郭嘉:“不,军师,楚国的真气弩,在满真气状态下,已经完全是为了狙杀战将而存在,最新的真气弩,在单纯贯穿力上,甚至抵得上床弩,自然不是一般军械能比,但如果是全军装配的话,哪怕只是比制式的普通弓箭强出一截,也足以令战场产生质的变化!”

至于达到楚国真气弩那种程度,如果还能够大规模装配……那其他诸侯也可以洗洗睡了。

“恩,此事要催促密探,纵使付出些损失,也定要尽早拿到样品。”曹操这时插了一句。

也算是此事的最终定性——暂时无法判断太多、更说不上做出反应,至少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再说。

只是……令马钧有些不安的是,对于装备大进步,魏国其他人表现得还很顿感。

如果推己及人的话,马钧问了问自己,什么样的装备,会令自己放弃刀剑、长枪也要让魏国军队全面换装、隐隐有用远程武器为主武器的意图?

如此想来,马钧便越发不安,只是他也无法再更多的示警,只能忐忑的等待样品早日被送来!

至于楚国最新的大消息中,最后剩下的一件,自然就是汉水大堰正式完工,已经开始拆除、填埋之前的分流工程,开始以汉水大堰来蓄水、抬升水位……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师府的困境

楚历七年六月,汉水大堰正式进入蓄水检测阶段,一时间在楚国内外,此事的受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今年十月的第三届科举。

一方面是汉水大堰的规模,在此时实属“奇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年的科举,相比于去年有所“遇冷”——主要是体现在外来考生方面!

今年一入春,楚国便开始大规模的将轮替屯田的后备军征发,并且大肆向宛城、江陵增兵,说是没有动手的意思,只怕也没人相信。

如此一来,原本在这两年中,就渐渐紧张的边境,一下子骤然戒备起来,汉室诸侯治下,几乎是严禁参与楚国科举,魏国虽然没有官方禁止,但数量也大幅减少。

不过与此同时,楚国报名参军的人数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全民修炼,令许多年轻人都有唤醒兵符的机会,另一方面……那就是楚国的优势在起作用,民众在楚国安全受到威胁时,表现得十分有主人翁意识。

在其他各方诸侯,基层战将普遍不足,动辄要一名伍长带十几名姬造士兵的情况下,楚国的基层战将人数,完全是受制于姬造士兵的数量,满配、还要筛选报名之人!

相比于已经第三次举行的科举,汉水大堰才是楚国今年的关注重点,白图甚至不顾朝臣反对,亲自在汛期到汉水大堰附近视察……

当然,这是在楚国内,在诸侯之间的话,楚国汉水大堰的落成,远没有楚国的调兵遣将吸引人。

毕竟在其他诸侯看来,以楚国的粮食产量,还要搞什么民生工程,都是多余的!

唯一算是息息相关的张鲁,现在也来不及高兴——汉室终于要对汉中下手了!

增加了多少水田、多少丰泽之地,在张鲁看来,都没有楚国对中原、对西川的“虎视眈眈”重要。

此时张鲁十分感动,连之前部分调查黄天姬时,赴楚教徒失踪的事情,都已经顾不上怨怼。

毕竟扫平陇右,又修养了一年多之后,雍侯马腾和翟侯韩遂,此时已经起兵向阳平关而来……

汉中之地,虽然坐拥天险,但张鲁明白此时自己的实力,对上马腾、韩遂中任何一者,最多也只是五五开,而对上两家,怕是非要他们内乱才能破局!

并且谁都知道,马腾、韩遂如果动手,代表的是背后的汉室。

如今已成“连横之势”的汉室,绝非汉中能挡,更何况……哪怕刘璋再怂,等汉室在北边动手,他也必然会出兵葭萌,两面夹击汉中。

虽然知道楚国是为了“自保”,但现在楚国可是汉中的大救星……

对江陵的增兵,令西川不敢妄动,对宛城的增兵,也令汉室投鼠忌器!

“可惜楚国无法直接对汉中增兵……那种在巫峡中能够逆流而上的船,在汉水就不行吗?”张鲁有些烦躁地说道。

当年张鲁听说汉水堰的时候,是特地开了会,确定即使修了堰,楚国水军也不具有从汉水溯源而上的能力,这才予以配合的……否则别说配合,还想安安稳稳修堰?

然而现在张鲁恨不得楚军能够轻易沿江而上,直接对自己进行增援……

当然,这是面对眼下的情况、感性上来说的期待,如果真的“轻易”,张鲁怕是就又要担心楚国的问题。

“楚国如果愿意增援,有车船之助,虽然并非无计可施,但恐怕也数量有限,尤其此时还是汛期,逆流相当困难,尤其是那些难以布置纤夫的地段……至少也要再过两个月才能成行,难解燃眉之急。”阎圃谨慎地说道。

阎圃算是汉中、或者说是天师府中,少数拿得出手的谋士。

“马腾……韩遂……西北的蛮子!还真以为能在汉中,也如讨伐异族一样容易?守住……有阳平关,咱们守它几个月,看那些蛮子能不能挺得住!”张卫一拍大腿道。

张卫是张鲁的弟弟,也是天师府的主要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