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61章

作者:绅士东

屯田制的弊端,白图自然也很清楚,一来是军屯占用兵力,无论如何分配,都会占用训练时间、降低军队的精锐程度,真正的精兵也是不会参与屯田的;二来更严重的是,屯田制深入发展,几乎必然会失控到夺民之田的境地,尤其是在白图无法抑制世家的情况下。

到了西晋时候,屯田制直接发展成了允许门阀合法跑马圈地的“占田制”。

不过为了屯田制的优势,以及迫在眉睫的旱灾,白图觉得先屯一屯还是有必要的。

屯田制的目的,向来不是收获多少粮食,而是为了军队能够自给自足,也就是减少了运输消耗,所以三国时期的屯田都是在边境。

比如曹魏计划伐吴,就在淮南屯田,巴蜀要进取中原,就在五丈原屯田……

白图实行屯田的区域,也是集中在长江沿岸,乍看起来还真像是要准备夺取淮南,只有白图自己知道,这是为了方便去淮南救人。

至于远离长江的会稽郡、豫章郡,反而没必要屯田,否则本来屯田效率就比自种要低,再算上运输消耗……白折腾!

除了粮食之外,屯田制还有额外两桩好处,一是有利于军民和谐,以人性角度分析,就是士兵在习惯于劳作之后,对百姓会更有同理心,也就避免了士卒残民害民,容易养成仁义之师;二是令士兵可以在屯田之所在成家立业,令士兵更有归属感,哪怕将来战败兵溃,他们也会尽量回来。

姬造士兵看似不用考虑这些,但是……白图写好了报告,再点出屯田制的政令之后,发现“军屯”本身就具备额外效果——执行军屯后,军纪提升、兵溃后主动回归。

当然,也有注明:将降低训练效率!

“老丈,这几个月,还劳驾在军中小住一段时日。”白图对请来的几位老农说道。

这也是之前就说好的。

“大人您客气了……”几位老农连道不敢。

“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和几位研究一下,往日若是出现旱涝蝗灾,粮食歉收的时候,你们各家各户都是吃什么充饥?”白图请教道。

“一般是去山里……”

“咳、当然是有各地官府及时赈灾,县令大人都十分亲切……”年纪最大的一位老者,抢先说道。

“说实话……要不太影响身体的!”白图眉头直跳。

“咳咳,那一般就是麸子、糠皮……还有几种野菜、草根,有时也扒树皮。”老者见白图不是要套话,而是真的请教,这才说出来。

“恩,那这段时间还麻烦各位,我再请几位医者来,大家拟一份赈灾粮的配方出来,总之就是要尽量节约粮食,同时也不能对身体有太大影响!”

列老面面相觑,不过也都纷纷应下。

第五十九章 特产邬堡

“哎。”白图在案前,杵着头、揉着太阳穴,似乎在头疼着什么。

“想什么呢?还是那些打井的东西?”吕玲绮忍不住问道。

“那些?那些我已经提供了大体思路,其他交给工匠就可以。我是在头疼……头疼那些世家豪强的事情。”白图无奈地说道。

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容易有大宗族出现,而江东在之前的数百年里,就满足这一条件。

别看江东人口相比于中原不多,但是士族的实力却很强,江东四大望族张、朱、陆、顾,各个都是拥有“宗姬”的存在——宗姬也是异姬的一种,并非城姬,由一个宗族所有。

天下拥有宗姬的家族,不超过十家,而江东就挤了四个……

终于击退袁术,得以展望一下江东的白图,看了各地的报告之后,感觉分外头疼。

四大望族且不说,其他诸如虞氏、魏氏,还有之前孙氏、周氏……一流世家也有不少。

甚至江东地区那些算不上世家的地方豪强,都会格外的“难缠”。

所谓地方豪强,也就是指在那些广聚食客、大量拥田,亦或是壕商巨富,但是在官场上没什么太拿得出手的人物的地方势力。

徐州糜氏,家仆如云,良田千顷……就属于豪强。

寒门则一般是耕读传家,家里也出过官员、但没什么高官的宗族,相比于寒门,地方豪强更“壕”,但在官场上影响力可能还不如寒门。

因为普遍不如豪强那么“壕”,更比不了世家,所以寒门出身往往对宗族的私心会小一些——毕竟全家也就几十张嘴,甚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江东的世家豪强之累,到了什么程度?

举一个例子就知道——邬堡,也就是民间抱团自卫的建筑,和中世纪的城堡类似。

这东西是在王莽之乱时兴起的,也就是民间以宗族、乡里为单位,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一种建筑,寻常乱军都不会啃这种难啃还没肉的骨头。

东汉建立后,朝廷下令拆除邬堡,但在中原地区,也屡禁不止,尤其是像现在这乱世再临的时候。

而像是在江东,这邬堡更是大行其道,历史上连孙权最初的“治所”,都是在邬堡——他自己管那个叫“铁瓮城”,就在京口,所以也叫京城。

当时孙权虽然没有称王,但至少也是江东之主,新建一个城作为治所,按说应该繁华一些?

并不,铁瓮城周长也就数里,最宽的地方两里地,特征是墙够厚、位置易守难攻,还建了瞭望塔、护城沟……就是一规模大些的邬堡!

直到赤壁之战后,孙权才从邬堡里搬出来,正式迁都到了金陵,也就是“建邺”。

而在江东,十里八村的地方豪强,也时兴建这东西!

孙权之所以窝在京口,一方面是畏惧曹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说明了江东的情况有多恶劣,他在赤壁之战前,孙权根本信不过这些世家。

“邬堡?要不你给我三千……不,一千人!我找个最大的邬堡,打下来给你杀鸡儆猴?”吕玲绮很贴心地说道。

不过双眼闪动的样子,怎么看都像是兴奋居多。

对这么暴力的手段,白图自然是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他们在邬堡里,大多并不是为了真的对抗谁,而是为了自保……”

为何“邬堡”在乱世中,格外令人有安全感?

真当正规军会攻不下所谓的邬堡?函谷关险不险、潼关险不险……秦国不还是灭亡了!

之所以邬堡能够在乱世屹立,是因为打他不划算——就像是现在,只要白图能够横扫江东,他们也会正常给白图输送人力、税收,最多藏匿些人口,并不会真的一副“谁也别想管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