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50章

作者:绅士东

白图怕陆康被气出好歹,这才制止了祢衡。

不过……冷静下来的陆康,却因此在朝议中,向白图和其余臣僚请罪,自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陆康贵为殿阁大学士尚且如此,为百官做出了表率,同时也令祢衡名声更加狼藉……啊不,是更上一层楼!

陆儁因为损及父亲颜面,对祢衡恨得牙痒痒,甚至想要找人套他的麻袋,结果反而被他老爹陆康教训了一顿。

用老陆的话说:“如果不是你这逆子,老夫也不用必须做这个榜样!”

可怜陆儁也已经人到中年,被说的委屈巴巴,还不知道因为什么……

陆康看得通透,自己都已经到了现在的位子,对个人颜面的考虑也少了许多——再怎么损及颜面,他也是楚国的开国元勋,而且是立庙在白图下面,不会低于前三,写楚史的时候得单列一篇的那种!

反而自己主动请罪,才是应了大王的心思,为大王树立了一次典型,将来……自己百年之后,大王也会多记得陆氏的一份情面。

毕竟陆儁……

以后就要靠“情面”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白图接受了陆康的请罪,不过之后两个月里,却找各种理由,对陆康和陆儁赏赐不断。

白图也明白,内心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如果真的能,那一定是往更舒适的方向改变。

比如白图穿越十年,内心越来越接受,自己比别人高贵的设定……

正是意识到了这种改变,所以白图才尽量克制自己的外在表现。

心猿意马最难束缚,不过“管住嘴”是第一步,也是良好的开始。

祢衡现在面对秦宓,也是真的有底气——我,祢衡,让殿阁大学士当众谢罪的男人!

“楚王光耀万古,宓受教了。”秦宓深呼吸了几次之后拱手说道。

祢衡也不怕气坏了他。

毕竟是大王让他来接益州的使者的……

我祢衡是什么人,朝中谁不知道?(自豪脸)

难道让我来接待,是指望我好生招待吗?

“恩,听说蜀侯在益州苛待百姓,益州百姓甚至因为缺少肉食,入夜便目盲不能视物,着实令人哀恸!蜀侯是因为多学着些。”祢衡用前鼻音发出回应的声音,并且鄙夷地说道。

秦宓再次开始深呼吸,不过同时也更加不敢反驳。

这也是提醒他,益州根本不是楚国的对手。

之前阴沟山之战,江州军为什么毫无反击之力,严颜也已经分析出了原因,为此还向蜀侯申请,要提高军费。

不过因为刘璋本身对益州的控制力有限,明知道此举事关蜀军成败,但依旧掣肘颇多。

其实像是魏国的精锐,还有齐侯、郑侯的军队,早就已经注意这方面,尤其是魏国——北方乌桓、鲜卑有大把的牛羊,随便劫掠一两个部族就是牛羊千万,哪怕不够像楚国一样将民间肉价打压下来,不过军队还是不缺肉的!

齐侯在徐州、青州,也大力发展渔业,效仿楚国开发大海……

这也能看出楚国渐渐强盛后,世家豪族到处“进口”人力,所带来的一些不好说是“优势”还是“弊端”的连锁反应!

虽然各方诸侯治下,大多都是广义上的“汉人”,相互之间也有地域文化分歧,但是终究同文同种,又有楚学作为核心团结力,想要彻底吸纳还是很容易的,至少相对于人口的增加,给礼部增加些担子也很划算。

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向其他地区的世家大族,起到了“炫富”的作用。

要知道“世家”的话,最在意的就是田地和人口,一般情况下,不会大规模的卖出田地以及久为附庸的人口,除非……给的实在太多了!

至于底子不厚,相比于传承、更看重实力的豪族,那就更不用说——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地区的豪族,几代的家产,被楚国新贵们,在这数年、尤其是最近两三年中,轻易的超越。

更可怕的是,商品流通起来之后,基本就是被割的份儿。

虽然各地诸侯,积极进口“楚货”依旧是主流,但也渐渐有“有识之士”发现……我们的家底是不是在缩水?

而且还是求着楚国来令我们的家底缩水?

各种楚国的军械、盐糖、织锦、粮食等等物资流入己方的同时,己方的金银铜铁、甚至是人口,都在以更快的速度流失。

一时半会儿,各地诸侯还转不过这个弯儿,不过迟早他们会反应过来——不是楚国收不收税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楚国收税!

更重要的是,随着楚国的人力越来越宝贵,各地世家也切实感觉到了楚国的“富有”,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一个“贱民”拆成骨头、炼出油来,也不应该值这么多才对!

甚至不仅是其他地区的豪族,连平民都在接受着这一点——楚国的工坊新贵们,开始主动对外宣扬“楚国的生活好啊、真滴好,楚国的生活棒啊、真滴棒”,手段包括且不限于传播“楚地神剧”、“楚地神曲”。

原本礼部暗中的确养了一批专门在楚国之外,乡野中演出的演出队,然而现在……更多新贵主动拿钱养的演出队、戏曲团出现。

就为了吸引人口移居——直接将主动来楚国的外地平民“弄”来,可以省下一大笔给当地世家豪族的钱财!

不过这些“炫富”,也是在“露富”。

各地世家豪族越不平衡,其他诸侯想要“效楚革新”的阻碍、也就会越小,甚至迟早当地的士族,会逼着他们“效楚革新”!

当然,“效楚革新”也不是说效、就能效的,且不说其中需要的技术支持,哪怕是楚国现在,都因为自己的人力成本而难受……

而且落后于楚国的,人力成本哪怕没有楚国这么高,但也会被带动起来的一些,到时增加的人力成本,也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巨大掣肘,毕竟楚国的人力再贵,至少楚国也富有,这也是强者恒强的惯性。

秦宓在和祢衡一同前往江陵,再从江陵继续顺江前往武昌、金陵的路上,也没有放弃沿途观察楚国情况,并且在交谈中尽量打探有用信息。

期间秦宓也怀疑过,祢衡究竟是来迎接自己,还是背负着气死自己的使命前来的。

如果真是后者的话,秦宓宁愿楚国派人煮了他……

祢衡虽然是大阴阳家(大雾),但是并非嘴没有把门的,并没有透露机密给他,真的要说什么,也是七分真、三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