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46章

作者:绅士东

一方面将这些粮食充塞军用,另一方面楚军还将一部分粮食,“借”给了受人祸的平都和涪陵一部分。

至于抵押物,自然是来年的粮税。

赵云也用出征前,白图给他的“节钺”、也就是“总督入益后军政”特权的象征,宣布分鱼复、朐忍、临江、平都、涪陵五县,设“楚·巴东郡”!

显然没有抢一笔就走的意思,而是要真的将这里并入楚国,不打算离开……

巴东郡百姓的一切待遇,理论上自然也都和楚国其他百姓一样,只是……巴东郡暂时被划分为战备区,粮税上浮到十税三,而不是楚国通用的十五税一。

不过多收的部分,也承诺在战备区划分解除后,会在之后以减免的形势,分数年归还。

同样对徭役人力的“征收”也更重一倍……

另外在其他管制方面,也都更加严格,并且在徭役人力的分配上,并不遵循楚国的“最低基建比例”——楚国对人力征收后,要用于地方工程建设的比例有所要求的,不过在战备区,肯定以辅助军需为主、不会急于收效慢的建设。

还有就是巴东必定还不稳定,楚军没有马上在这里厘清田亩、彻查人口的意思,最多是给田地太少的百姓分些荒地。

虽说有区别对待,但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弹。

毕竟原本益州的粮税是十税一,但巴郡因为要保持军队数量,还要再收一个十税一,还有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楚军在账面上,对粮税的提高也并不多,而从实际征收考虑,因为取消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税,对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根本就没涨!

相当于没涨税,还承诺将来会暴降,即使将来的事儿,百姓不是那么相信,但也肯定不会有太多不满。

如果一定要说不爽,那也是知道楚国百姓真正的粮税后,出于羡慕嫉妒恨的不爽……

并且其他大型地方工程,虽然肯定没有余力去搞,但“神农精华”却也是在向巴东运过来的!

运神农精华,可比运粮食划算——毕竟神农精华可以令巴东的亩产提升,以巴蜀本就肥沃的土地,可以“换”到比神农精华多得多的粮食。

如此一来,基本就不需要运主粮进巴东,大大节省运力,虽然更多的军队养不起,但是保持两个师的规模,却绰绰有余。

尤其是等来年神农精华生效之后,在民心上,楚军也将彻底化巴东为主场!

不过江州为核心的防线,的确也抵挡了楚军的进一步攻势,两万楚军要突破江州,靠强攻肯定不行,何况真的强攻,军需物资也不充裕,要么增兵、要么……需要找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

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

巴东发生的战斗,消息传回了金陵、传回了城都,传向了四方……

原本蛰伏下来的楚国,居然因为汉中之事,悍然出兵益州,而且从动员到出兵不到一个月,从出兵到开战一个月,从开战到宣布建立巴东郡,也只用了三个月!

岁旦的时候,白图在金陵回应了百姓的请愿,半年之后,益州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楚国的郡……

而且这次分五县而立郡,完全是楚国自行宣布,在赵云以经略安抚的特权,宣布成立巴东郡之后,金陵也立刻回应“有效”。

往常哪怕是诸侯自己治下的郡,要重新划分时,名义上也都是先上奏朝廷——虽然肯定在上奏的时候,地方官署就已经重新划分,但正式宣布是会在朝廷回复之后。

不过这次金陵直接宣布“楚巴东郡”有效,并且根本没有派使者去长安的意思……

至于楚国出兵的原因,虽然楚国本身宣扬的理由很扯淡,但的确也点出了关键——汉中。

蜀侯意图平定汉中,之后成就“灭楚”伟业的事情,肯定是胡扯,不过楚国出兵的背后理由且不说,直接原因显然是张鲁称“汉宁侯”一事,被朝廷拒绝一事!

虽说楚军现在只是占据巴东,在后勤困难、道路崎岖等等客观因素下,益州府应该有信心将战局控制在巴郡,但是却没人敢打包票。

万一楚国倾举国之力,谴十万大军西进呢?

对楚国来说,固然消耗巨大、甚至要透支民间,不过到时益州真的还有能力拖住楚国?

无论别人有没有信心,反正刘璋是没有!

得知巴东的军情之后,刘璋从一开始得知楚军调集时的无能狂怒,到最后巴东郡建立后的惶恐畏缩……

一面派使者去长安,一面派使者前往江州、前往金陵。

前往朝廷的是张松,而前往金陵的则是秦宓。

刘璋原本因为张松最近经常指责其失职,并且经常告诫他楚国对他的吹捧都是“石弹”,所以对其有所不满,不过之前张松对战局的屡屡言重,又令刘璋在战局不利时,加倍的信任他!

原因无他,刘璋虽然也有刚愎自用的一面,但是却霸气不足、或者说是“怂气”过溢,这点和袁绍相反。

历史上袁绍兵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杀了预言他失败的田丰,因为袁绍受不了田丰将来嘲讽他,如果换做是刘璋的话,肯定第一时间去找田丰抱大腿——你既然知道我会输,应该也知道怎么让我赢吧?

基于这种心理,刘璋对张松委以重任……

只是这重任令张松十分不屑——刘璋命他去长安朝廷,说服皇帝和群臣,以大局为重,册封张鲁为汉宁侯。

这次之后,只怕朝中也人人知道,蜀侯究竟怂到什么地步。

一路上张松不知念叨了多少次“我是晏子”、“我不生气”……

秦宓是益州的治中从事,益州广汉人,刘焉主政益州的时候,就数次征召他,不过都被婉拒,同时也向刘焉推荐了其他人才,后来刘焉身故后,刘璋继任的时候,秦宓接受征召。

本身秦宓就以辩才为长,这次前往江州,一方面是通知严颜,不要有什么过激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要深入楚巴东郡,并且顺江而下、前往金陵,安抚正在楚巴东郡的赵云,并且赴金陵说和……

对于自己的安全,秦宓倒是并不担心,作为“辩士”,胆子不大怎么行?

作为除了食药之外,被煮最多的东西……辩士必须得能在滚滚开水的热气下,还能够思路清晰、字正腔圆的开口才行!

何况以楚国的口碑,十有八九也不会对“使者”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只是这一行的目的,在秦宓觉得有些憋屈。

都已经被楚国打下了半个郡,居然要他千里迢迢的去议和?

秦宓因此也劝说刘璋:“主公,议和容易,而求饶却很难!如果不能先令楚国感到忌惮,又用什么来求和呢?”

“我可以重开荆益商路。”刘璋义正言辞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