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41章

作者:绅士东

果然下午时,赵云也已经率领四个团赶来支援。

依旧是守方比攻方多!

原本赵云和文聘以为,可以凭借“叫阵”,来慢慢令对方士气下降的——久守不攻本就会造成士气下降,尤其还是防守一方人多的情况下。

然而严颜的军队……不仅是他直接率领的军队,整个临江县战场,严颜带来的江州军,似乎都有种“老而弥坚”的意思。

连续坚守也丝毫不减锐气,甚至……几次战斗之后,赵云明显感觉到,守城的军队,在体力恢复一项、比他们表现出的素质,环比要高出不少。

没错,正是严颜的特殊战技——拒战!

不仅可以加速自己的回气,而且因为严颜在长期的修炼中,将其原理也融入兵法,所以觉醒了军团战技的效果。

能够令麾下的守军,在防守的情况下,士气极难下降、极难溃阵,同时体力恢复速度提升。

金玉战将中,能够觉醒军团战技的也寥寥无几,孙策算一个、黄忠算一个……现在他们都已经超脱!

严颜不愧是老将,而且是巴蜀宿将,竟是也对兵法领悟到了这一步。

可惜严颜年事已高,而且又不像黄忠一身是肝,武艺……也就那么回事儿,怕是没什么机会超脱。

“拒战”的效果也很全面。

精神上士气不降,单兵上也加速体力恢复——整体都可以看做是提升韧性。

唯一的弱势,就是在进攻、或是正常野战时完全无效!

不过在“韧性”被严颜的军团战技弥补之后,楚军哪怕单兵占优,也无法在数量还少于守方的情况下,获得什么优势。

只得一面等殿后的法正赶来,一面让甘冒去游说甘氏……

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

赵云不是死心眼,也推测出对方的军团战技,应该只在防守时有效,这几天里同样耍了不少花枪,引诱严颜主动进攻,不过严颜根本不吃这套……

有“拒战”的效果在,临江的守军,哪怕一直缩起来,士气也没什么影响。

当然,本质上这并不是精神干扰之类神奇的东西,只是严颜可以训练出特殊的姬造士兵,混在普通姬造士兵中,可以起到额外的安抚效果。

甘冒回到甘氏,希望策反全族,不过却遭到了家族的拒绝……

临江,是甘氏的老家。

虽然“会稽甘氏”的投资,令甘氏十分欣慰,但是临江甘氏并没有全族搬迁、投靠楚国的想法。

毕竟对于世家来说,迁徙可是大事——后世胡人纷纷南下时,都有不少世家、那至于普通家族,扎根在北方,靠邬堡自保,也不愿意南渡。

哪怕楚军已经到了眼前,甘氏作为典型的地方保守士族,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毕竟有甘宁在,如果将来巴郡、亦或是益州,真的会被楚国吞并,哪怕甘氏在期间没有任何功劳,也只要表示臣服,就可以稳稳的幸福……

这一代甘氏除了甘宁之外,没有其他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甘宁的性格还有极大缺陷,曾经甘氏已经认定,面对这次乱世,只能蛰伏下去。

现在甘宁能够在楚国被重用,已经出乎预料,甘氏也没有更多的想法。

因为如果赌一次的话,赢了也功劳有限、所得有限,万一赌输了,最后楚国这次要退回荆州,那么无论今后还能不能打回来,甘氏都会被蜀侯秋后算账!

即便串联其他几个临江的大士族,直接反水楚军,严颜也不是没有防备,临江城的军务,早就已经被他全权接管,当地士族根本说不上话。

哪怕临江县各地士族,真的愿意全面反水楚军,严颜的守军,也依旧可以一路顺着长江结寨搭寨,只要保证粮道畅通,并且能继续在临江城,与楚军对峙,后勤运输的压力就依然存在,楚军也随时可能撑不住、撤走。

相当于只有朐忍、鱼复两个县的粮税,能够用来补贴军用,至于临江……只要临江城在严颜的控制下,想要反攻楚军很难,但想要破坏县中其他各地的田地,不要太简单。

现在甘氏在内的其他士族,依旧站在益州府一边,还能够制衡严颜,令他不敢坚壁清野,不过一旦投楚的话,严颜就不需要再顾忌他们。

至于甘冒……

既然已经选择降楚,甘氏也没有制止他,甚至支持他带走些愿意追随他的族人。

只是除了一些近亲之外,其实也没什么人。

毕竟真想去楚国的话,靠“甘”这姓氏去追随海军大都督不好吗?

……

“甘氏有这样的顾虑,也在情理之中,甘营长不必自责。”赵云安慰了看起来很郁闷的甘冒一句。

当然,甘冒也不是空着手回来,甘氏也给了他一些暗示,比如让他给楚军带个话……

“将……师长,族中也和我暗示过,如果军粮上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可以私下里和他们联系,不仅是甘氏,其他士族也有不少愿意帮忙……哪怕起不到关键作用,稍微搭把手还是可以的。”甘冒特地对赵云说道。

“哦?若是如此,那再好不过,也不会让甘氏和其他义人吃亏,我们可以用肉干、楚盐的储备来交换,亦或是按照益州的市价,用金银、楚币来购买。”赵云闻言很感谢地说道。

当然,赵云隐约也能猜到,甘氏的意思不仅是为了告诉他,临江的士族“愿意帮衬”,也是为了告诉他“起不到关键作用”。

换而言之,也就是防止楚军就地劫掠。

不过赵云本来就没有这个意思,当初在幽州的时候,赵云就是因为公孙瓒开始劫掠百姓,所以才心生不满,楚军的军规也不允许这么做……

何况还有甘宁这一层关系在!

从文聘带着先锋赶到算起,楚军在临江被堵住的第十天,殿后的两个团和法正也终于赶到——巴郡的路行军困难,无法大规模协同行军,只能将队伍抻开。

十天来,两个师的开销,足足够原地驻兵时两三月之用,哪怕是赵云和黄忠也有些心疼。

只是巴郡本就是多山之地,不仅道路崎岖、而且很容易迷路,赵云也不敢轻易绕开临江,免得之后腹背受敌——楚军可还没有对方人多!

“与蜀军在此对峙,实非长久之计,诸位参谋可有什么破敌良策?”赵云向法正为首的参谋部问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