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4章

作者:绅士东

随着战号声响起,一个个传令兵以响箭传递信号,只见东方五六里之外,一处树丛中,数千埋伏好的步兵,这时冲了出来,先是一阵莫名其妙,之后才渐渐的开始接近战场……

当然莫名其妙!

说好了截击敌军的埋伏呢?

为什么突然传令提前出来?

好在带队的梁纲,这时勉强飞起来,看了看斗阵的情况,发现淮南军居然有溃阵的趋势,这才开始指挥将校,往战场赶过去。

的确在半途也遇到了传令兵,告知他们马上侧面切入战场……

梁纲有点难受,一万对四千的斗阵,居然还要自己侧面切入战场,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是故意埋伏!

不过梁纲现在也知道,不是在意面子的时候,真崩了的话,他们谁都别想好过,连忙传令手下,以雁形阵向战场接近过来。

所谓雁形阵,一般是指“V”型、或者“倒V”型的军阵,通常以前者居多,也就是左右两翼在前,为中军提供一定的保护,仿佛左右双拳前伸……

从梁纲身上,也能够看出冲阵型武将带兵,和智慧型的将领带兵的区别。

后者一般是垒高台,以旗号、鼓号指挥,而冲阵型的武将,要和军队一起行动,一般是直接以战甲附带的功能来指挥——将领的战甲,能够令属下将校的战甲,在一定距离内,接收简单的信号,一般信号不超过五种……

能够联系的最大数量,以及信号的种类、可传递的距离,都因人而异,通常认为这与武将的“统率力”有关,且是单向的,只能向下传信。

与指挥类的将领相比,冲阵类的武将,指挥更加直接,因此会更灵活,但同时将领不仅因为身在阵中,而更加容易被攻击,而且没有高台上的全局视角,对战局的把握更加困难,而且传递信号的距离很短,如果换成在后方高台上,这个距离将完全失去信号传递的能力。

就像张勋其实也是武官、也有兵符,但指挥上万人斗阵,他只能选择高台指挥。

通常冲阵型的武将,的确指挥军队的数量将更少,不过也与能力有关——吕布,巅峰时就曾经率领数万狼骑冲锋,如果有陈宫的“明策”配合,将更加如虎添翼。

此时陈宫看到远处有“伏兵”接近,甚至原本不在斗阵场上的最后一千淮南骑兵,这时也开始冲开,也并不感到意外。

只是继续下令,指挥曲阿长枪兵准备应对……

而吕布更是冷笑一声,忽然阵型一分为二,包括自己在内的“头部”,约摸三百骑,向张勋所在将台突进,后面脱节的两翼,则是开始驱赶溃军抱头逃窜、改变他们逃窜的路线!

第五十二章 伏宾入场

“贼军狡诈,斗阵伏兵,贼军溃败,丢盔弃甲……”曲阿军开始在将校们的带领下,呼喝着口号,一方面是挑衅、一方面也是打击敌军的士气。

看到斗阵局势不妙,梁纲率领的六千伏兵,还有李丰率领的一千淮南骑兵,这时同样开动起来,也顾不上脸面不脸面。

只是从距离上来说,想要加入战场,他们还需要再加把劲儿……

毕竟原本他们距离斗阵战场就有段距离,否则也没人能放心开战——就好像斗将时,也无法接受对方的同僚就在附近游荡一样,即使对方指天发誓不会插手也不行。

李丰的骑兵先一步赶到,方一及之,便撞散了一队曲阿长枪兵,毕竟一个阵列的长枪兵,才不到二百人,但李丰却有千人,而且李丰之前没有受到“掎角一阵”的效果干扰,这时认知还比较清晰。

虽然枪林在一定程度上克制骑兵,但是毕竟是轻步兵为主的兵种,如果数量比例对调,倒是能够挡住。

不过现在哪怕被撞散了一阵,但也已经令千骑冲锋的速度降了下来。

对面骑兵时,曲阿长枪兵会全员举枪,哪怕是骑兵,毕竟也只是薄皮甲的轻骑兵,一次碰撞同样被“穿”死不少。

之后补位上来的,正是丁奉带领的队列……

丁奉直接一马当先的,站在第一排的中间,同样拿着盾与短兵,一副要以身作则的捍卫阵列的样子。

李丰也很无奈,居然仅仅击破了一阵,骑兵队的速度就下降了这么多……

不过看到第二队部位上来,堵住了他们介入战场的路线,李丰也没得选。

“冲锋!撞碎他们!”李丰下令道。

军中十几名遍及各部的将校,收到了李丰的冲锋信号。

一时间张勋也有些“超常发挥”,竟是无视战损的,指挥周围残留的己方步兵,强行与曲阿长枪兵交战,拖延了陈宫“数阵”的命令的生效时间。

原本还想要三个阵列兵合一处,挡住这些骑兵,结果在预计时间抵达的,却只有丁奉的阵列!

“承渊小心!不可力敌!”陈宫直接与丁奉传音,承渊是丁奉的字。

他之前对丁奉使用过明策,因此可以方便的直接联系,而且丁奉在陈宫的视角,也能够看出现在的情况。

“军中只有军令,没有小心,军师既然传令,奉……纵死不退!”丁奉说着,亲自将手中的大盾,狠狠的砸在地上,盾底直接砸出了一个小坑,嵌在里面。

与此同时,丁奉所带领长枪兵,也因为他的带动,而士气大作,甚至激发了死战的决心!

正常新兵很难将士气激发到这种程度,不过也事无绝对——比如韩信在“背水一战”时,就激发了三万老弱之兵的死斗之心。

当然,韩信的用兵境界,是普通将领所无法媲美的,但却存在一种更常见的、激发士兵斗志的方式——身先士卒!

李丰率领骑兵,向丁奉的长枪队冲上来,一股要撞碎的架势,面对第一排半跪顶盾的盾兵,李丰直接下令道:“跃马!”

只见靠近之后,部分前面部分的骑兵,胯下一沉,悬浮摩托一样的战马,直接像是跃起一般,向上窜了一截……

像是撞石头一样,全体撞在第一排上,后面的骑兵,冲撞力无法完全发挥,这时应当指挥前面的骑兵跃起——虽然李丰的骑兵统帅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儿,袁术的骑兵也只是勉强能跃一小截,但该有的动作,李丰还是有的。

李丰也明白,每一次碰撞,即使自己的骑兵队能胜,也要承受损失。

这战马看起来黑科技,但防御力依旧是“战马”的水平,也会被刺穿、砍坏!

他本人虽然没有冲在最前面,但也是靠前的位置。

战甲引擎一喷,同样暂时跃起,哪怕在军阵中有所限制,但也并不比战马跃的矮。

哪怕这一阵列的曲阿长枪兵,到最后也都紧紧的排列着密集队形,再次杀伤了不少骑兵……战损比例令李丰不愿意承认,这是骑兵在进攻轻步。

更要命的是,还再次削弱了骑兵千人队的冲势,对于骑兵来说,速度就是武器、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