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14章

作者:绅士东

首先魏国没有囤楚币的习惯,也不可能将自家的资源,换成楚币堆在库房里,所以要凑三千万楚币,肯定就要用三千万楚币价值的货物来换。

总的来说,这是……一大笔钱!

只是相比于“最新”主舰的价值,三千万钱,完全能够接受。

当然,刘晔在谈判成功的一刻开始,就明白楚国肯定是有了更新的造船技术。

只是现在的刘晔,还傻傻的以为,只要有“样品”回去,加上马钧的能力,就能够追上楚国的进度。

然而当刘晔与户部谈判时,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无耻……

主舰作价三千万钱?

没错,我大楚言而有信,说三千万、就三千万,但是……捆绑销售,必须一次性购买五艘主舰、还有其他配套船舰,甚至还包括三年前下水的二代船舰!

共计作价,三亿。

当刘晔指责户部毁约的时候,步骘表示最终解释权,归楚国所有,三千万一艘的价格并没有改变。

而在刘晔愤怒的表示,将拒绝楚国屯驻土垠港的时候,户部也表现平平——那是礼部的事情,别指望我们为了给礼部兜底,而放弃户部的业绩!

刘晔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真的,这也符合楚国六部的特质。

之所以白图将对外交易谈判,分为礼部和户部两部分,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榨取利益,如果真的因为两部竞争,而影响到楚国大事的话,殿阁会出面。

殿阁没有出面,则代表楚国、代表楚王并不认为这有什么要紧……

刘晔这时也想起白图之前和他说的,明白楚国这是在告诉自己,他知道魏国在仿制海船,所以别想用一艘的价格,就买走楚国的技术!

最终刘晔还是回到了户部的椅子上,一点点将价格压到了两亿六千万,而且并不是降价,而是……楚国同意少卖一些船给刘晔,单价其实还有所提升。

不过魏国本身要的就是样品,所以捏鼻子认了!

而对于交易期限,楚国只是说一年内交易——因为主舰还在亶州。

刘晔也并不着急,要凑齐两亿六千万,也不是一两月的事情……

第四百五十四章 魏国朝政

刘晔将楚国的“共建土垠港”的要求,传回邺城之后,魏国朝中爆发了很大的争论。

虽然军师郭嘉极力反对,但是以荀彧、陈群为首的内治之臣,却大多赞同……

郭嘉的确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不仅足智多谋、长于计略,而且寒门出身,没有太多利益纠葛,同时看似玩世不恭,但对曹操的忠诚却无可非议!

不过郭嘉更多的献策,都是在军略方面,内政方面……郭嘉并非不懂,但更倾向于“点评”、分析内政对军事战略的影响,而“懒”得实际去治理。

当然,曹操也知道,郭嘉的“懒”,一部分是性格安稳不下,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郭嘉的身体的确扛不住——如果不是刘备促成汉帝入关,令汉室与魏国的气运被斩断,间接减少了郭嘉转嫁气运的压力,怕是郭嘉已经一命呜呼。

郭嘉从军略方面出发,认为楚国的海军,久行于海上,动辄往来辽东、乃至于海外,还有楚甲之坚、楚兵之利,不能与寻常南方水军等同而视……

正常在大家的印象里,北方军队去南方作战,因为气候湿热、兼有瘴气,实力要打个折扣,如果是水战那更是折上折;同样南方人来北方作战,寒冷干燥的气候,以及北人普遍更高大的身体优势,一旦在北方陆战,很难与北军相提并论。

这不仅适用于战将,姬造士兵也受“兵源地”人口素质的影响!

然而郭嘉却觉得,楚国的海军,早就已经克服了气候的不协,至于身体素质……楚国普通百姓都能够经常见肉、间或有蛋奶补充,沿海的鲜鱼,内陆的腌鱼、腌菜也都是日常所食……

尤其是最近,楚国甚至丧心病狂的鼓励民间普及真气修炼,普通百姓一天的伙食,怕是比得上魏国精锐部队中的基层战将!

身体素质的差距,早就已经不是问题,即便有差距,怕也是魏国落后……

故而郭嘉认为,将土垠港交给楚国,相当于在后方开了口子。

不过陈群和荀彧的看待角度则不同……

敌人从海上来,属于孤军深入,无论是从辽东补给,还是从南方补给,都十分不便,只要能够守住土垠城,单凭海军又能有什么作为?

何况这次还是为交易楚国的新海船!

如果楚国的海军真有那么强,那更应该尽快得到对方的船只构造,开始仿制才对。

否则如果己方的水军一触即溃,不是一样会被强行登陆?

而且陈群也有自己的考量——魏国只答应将土垠港让给楚国,楚人不能离开六十里范围,但是……魏国可没有答应,其他人可以进入六十里范围内!

楚国不是想要在土垠港做生意吗?

那完全可以将土垠港封锁,只给有限的商队以权限,转而将土垠城,变成真正的贸易枢纽。

如此一来,方便特权商队联合压价,土垠港也就只能起到物资集散的作用,而魏国控制的土垠城,可以毫不费力的发展为不下于寿春、宛城的商业大城!

而且按照刘晔谈妥的条件,土垠港也只是军港部分,楚国可以封锁,而港口本身可以停靠魏国的商船,楚国不能制止。

陈群的论调,得到了绝大多数魏臣的支持,甚至荀彧也被说动,进一步也就说动了曹操。

总的来说,魏国并没有太纠结,就同意了楚国对土垠港协助建设一事——将土垠县沿海百里,纵横六十里的土地,交予楚国。

只是对于土垠县的具体发展规划,陈群和荀彧这对未来翁婿,再次爆发了争论!

“荀令君此言差矣,仅以魏国的官方商队往来,不仅将我大魏的所需,悉数托付给楚国,并且朝廷的海船,便真的足够吗?之后又要谁去将从土垠进入的货物,散发全国、甚至散发到辽东、并州?”陈群在朝中论政的时候,自然不会称呼荀彧丈人。

哪怕现在只是订婚,陈群的表现也称得上“勇猛”。

“此次朝廷专门购买了楚国的一批海船,有何不够?土垠港也是朝廷所通,专用于朝中,又有何不可?何况朝廷自会雇佣各家,或是以金赎买资格便是。”

……

“土垠县本就是下县,哪怕日后土垠受港口带动,可进一步发展,最多也只是提至中县商税,岂有专门特税的道理?此前可都是鼓励各家,能够主动购入楚国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