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11章

作者:绅士东

哪怕是惯于出使的刘晔,假笑也有几分别扭起来,甚至没有纠正吕布的直呼其名——显然也明白,吕布没直接叫黑称就已经看在“(伪)亲家”的面子上。

事后刘晔去和礼部商谈海船一事时,证明了果然刘晔的预感是正确的……

“土垠县?不可能!”刘晔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没错,外事处提出的要求,正是土垠!

如何交易、价格几何,不是“外事处”做主,批准交易之后,要么去和符合规定的民坊交易,出口时交税即可,要么去和户部下属的“商业处”谈官坊的出产。

海船,自然是要和“户部商业处”谈价码,然而现在“礼部外事处”根本不管价码,首先就设定了一个前提——必须将土垠县交给楚国管理。

魏国毕竟不是辽东公孙氏,对这种要求,刘晔根本不吃这套。

去年以户科第二的登科,刚刚入仕不到一年的步骘,此时正是与刘晔谈判的副官,也是商业处的主簿。

按说现在是在和礼部外事处谈,但商业处也出一个副官来“参谋”。

“刘使不要急,我们这也是为了魏国着想。”步骘慢条斯理地说道。

“哦?莫非贵国担心,我大魏守不住土垠不成?”刘晔哂道。

土垠县,也就是右北平南方临海的一个县,相当于后世唐山的位置……

右北平郡的北平城,位于渔阳郡的渔阳城以东,而且临近北方边境,对于魏国来说,北平城的东西被公孙氏夹着、或者说是有横截辽西与渔阳、上谷两郡的意思,同时北方还要承受鲜卑、乌桓的压力。

之所以魏国一定要守住北平城,主要就是为了身后的土垠——准备在这里兴建港口!

而且现在北平城相对比较安全,北方……因为公孙氏主动将几个临近的鲜卑部族教育了一顿——北平,公孙氏不敢动,那就只能往更北边扩一扩,保证渔阳与辽西是联通的。

这部分鲜卑,算是东部鲜卑,不像河朔那边的鲜卑,有轲比能、步度根两位“大人”南北对峙,实力还能强一些。

东边这部分鲜卑,在檀石槐死后本来是一片散沙,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公孙度,对他们都是想打就打、想捏就捏。

也就是前两年,袁绍灭公孙瓒之后,为了确保自己在北方异族中的影响力,扶持了素利,一统东部鲜卑,这才令东部鲜卑勉强有一个“大人”。

而现在袁氏已经被取代,素利连狠话都不敢放,乖乖往北退了退……

按说魏国的右北平,看似多面受敌,但实际上并不危险,所以刘晔才觉得步骘在说胡话。

步骘闻言则和声细语地说道:“刘使多虑了,我怎么会觉得魏国守不住右北平呢?我想的是,我家大王之前说过,今后粮草、还有许多物资,对我们的兄弟之国,都是优惠税费,只是担心会有不法之徒,借口出口魏国,实则在青州、甚至州胡停靠……

所以我觉得,只要楚国在土垠建成土垠港,今后专门强调,从土垠港所进的货物,都是给兄弟之国的货物,自然就没有争端了!”

刘晔:???

你还真是个小天才!合着为了证明货到了魏国,还得专门给你个港口县?

“而且要建设大型港口,我大楚一向很有经验……我们不是来抢夺土垠县的,是来加入土垠县建设的啊!”步骘满脸真诚地说道。

刘晔:(╯‵□′)╯︵┻━┻

第四百五十二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将土垠县让给楚国?

曹操虽然给了刘晔很大的信任与权限,但绝对不包括直接让掉任何一片土地!

此时没有什么太深“领土完整”概念,就像汉王朝对待大漠,国力强盛的时候就撒出去立碑,衰弱之后就撤回来,没有产出、也没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是没有价值的。

然而土垠县有产出、有战略价值,更重要的是土垠还在魏国幽州的腹地,让给楚国驻军?

哪怕只是水军,影响也不可谓小!

不过刘晔作为魏国的王牌说客,并没有轻易放弃,在楚国的态度十分坚决,而魏国……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威胁楚国的情况下,刘晔开始在对方的底线上试探。

这次谈判,除了不怎么开口的主官,楚国的两位副官都很年轻,一位是户部的步骘,另一位则是礼部的邓芝——都是去年科举时登科。

仕于户部商业处的步骘,负责求利,仕于礼部外事处的邓芝,负责守住“底线”。

刘晔甚至有些怀疑,楚国是不是在小看自己?

为什么是两个年轻人和自己“对线”?

最终刘晔发现,准确的说,楚国并不是要整个土垠县,而是真的只对沿海一带感兴趣。

邓芝一开始表现得对土垠城志在必得,然而在刘晔看破步骘的动摇,坚定的将土垠城作为自己的底线之后,果然对方随之避让……

将楚国的“底线”,压在了土垠县绵延百里的沿海,纵向也压到了五十里——也就是楚国真的只占一个港口,而且要楚国自己修建。

协议驻军数量,也压缩在了两千人,且不能越过海岸线五十里之外。

最重要的是,刘晔强势争取到了,无税贸易港的权力——所有在土垠港进入的楚国货物,楚国必须为商队全额退税!

像是粮食的五税一,已经无法满足刘晔。

当然,因为土垠港是楚国控制,也就意味着能从这里流入的,肯定只有礼部同意交易的货品——比如粮食、盐、腌制的海产品,还有奢侈的糖、琉璃、江东锦……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也是刘晔的主要目的——海船!

刘晔要求礼部,将目前甘宁海军中正在服役的主船,也列入可交易品类,并且在两年内,至少交易给魏国其中一艘……

最终也得以如愿!

故而刘晔从礼部官署离开的时候,脸色依旧有些气急的样子,不过心里却有些得意。

只是想到这次和自己“对线”的,是楚国两个年轻人……

刘晔不由得有些心酸——魏国虽然人才济济,魏王自陈留起兵,便爱才惜才,哪怕其间也因为理念原因、魏王本身不成熟的原因,与世家系的人才发生过一些误会,不过总得来说,谁也不能说魏国不重视人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