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04章

作者:绅士东

白图稍表矜持的晾了杨松三天之后,在江山苑接见了他。

杨松对此表达、或者说是恰到好处的“惶恐”,显然他也明白,白图是对张鲁之前的态度不满!

揣摩这些,可难不倒杨松,一见到白图,又是马屁、又是哭诉,还没能说服张鲁的情况,做出了自我检讨。

白图也没有过于难为杨松,毕竟……如此贪婪的使者,还是外人派来的,这就再好不过。

杨松此来不仅是为了争取楚国的支持,而且也是为了“顺路”求购板甲。

之前因为张鲁的骑兵不多,而且面对刘璋这缩头乌龟时,板甲也没有发挥的空间,故而表现得十分冷淡。

然而张鲁显然听说,其他来求购板甲的诸侯,似乎都已经如愿,那汉中多一支精锐的板甲骑兵作为震慑力量,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汉中作为乱世罕有的安稳之地,而且又有天师道相佐的情况下,百姓被割得也更彻底,富庶程度不下于益州,论官家的府库充盈,甚至不下于连年战乱的魏国,所以也不差交易板甲的财货。

白图一番敲打之后,并没有与杨松达成任何协议,又是事后张春华与其接触……

果然在钱财开道之后,杨松不仅暗示了张鲁的底线,而且还透露了张鲁突然紧张起来的原因!

如今在凉州,雍侯马腾之子马超,最近一年如有神助,不仅横扫陇西零散的军阀,而且还令许多羌族部落臣服。

虽然汉中与关西之间,也有着天然屏障,尤其是对骑兵并不友好,但凉州马超的战绩,依旧给了张鲁很大压力,担心哪天马超直接杀过来……

不过当张春华隐晦的问及天师府的消息时,杨松却支吾过去。

看来杨松也明白,天师府是他最大的“底牌”,如果没了、就不值钱了。

并且在张春华暗示,可以在金陵送他一座庭院,并且可以安排杨氏的青年入楚国的大学进修时,杨松也表现得并不热切……

张春华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目的已经达到,便回到楚王宫,向白图请示。

“看来杨松并无彻底投靠之心。”白图有些遗憾地说道。

虽然是十足的小人,但至少在敌方阵营的时候,白图看他很可爱。

“目光短浅之辈,自然无法看到大王的雄心,如杨松之辈,大概以为只有雍侯和蜀侯,能够威胁到天师府,所以只会对这两家……尤其是对雍侯和他背后的朝廷待价而沽吧。”张春华也能猜到杨松的心思。

面对楚国的彻底拉拢,支撑杨松的并不是节操,而是权衡利弊!

正常来说,楚国要入主汉中,要么是先克关中、破关西、收服凉州,之后再南下转道汉中,要么是先攻取巴蜀,之后再北上汉中……

至于直接从荆州到汉中?那么大的巫山,当是摆设?

第四百四十五章 汉中决议

正如张春华的分析,杨松心里并不是没有“汉中”这笔“买卖”,但合作目标只会选择辅汉势力,尤其是对雍侯……

蜀侯刘璋和天师府的仇怨太深,如果蜀侯入汉中,估计天师府的人都要倒霉,杨松心里也突突。

杨松出身的杨氏,世代在汉中,他也没有来楚国发展的意思……

人贵自知,杨松知道自己这两下子,在楚国根本什么都不是,之所以楚王看重自己,那是看重他在天师府的身份!

如果投雍侯、投汉室朝廷的话,那就是不同的情况。

到时雍侯入了汉中,他的地位反而能够水涨船高,毕竟汉中的情况也很复杂,对百姓的凝聚力很高,所以任用旧天师府官员,将对汉中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帮助。

只要不是那个没脑子、还容易上头的刘璋,杨松不担心自己的“利用价值”。

至于其他天师府的同僚……

按照杨松的理解,自己非但不用担心报复,反而他们到时会抱紧自己的大腿,他完全能够左右逢源。

这也的确是合理猜测……

真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张鲁的亲信,其他人不会记恨杨松——最好的例子就是黄承彦,谁都知道是他策反了蔡夫人、策划了献州,但现在哪怕是南郡士族,不也照样和黄承彦亲近抱团?

不为了其他,因为黄承彦是荆州、更确切的说是南郡、以及小半个南阳的士族,在楚国朝廷中的代表,其他南郡士族就必然与其和好并抱团。

为了往日的仇怨,而放弃争取未来的利益,可不是士族会做的事情。

当然,杨松虽然有士族的意识,但是……本身的贪欲却也十分膨胀,这令他会受到直接利益的影响。

演义中杨松也是过于贪婪,而令曹操不喜,拿下汉中后,对所有人都是安抚,唯独斩了杨松示众。

因为有杨松直接透底,楚国与汉中迅速在“踩到张鲁小心肝”的边缘,达成了协议。

汉中不仅将对汉水堰出一部分的人力、物力,并且还将高价收购了五百副板甲。

所幸汉中要运货物到荆州,还是比较容易的,虽说汉水有些水段走不了大船,但至少是顺江而下,等到季节合适、水流不枯不急的时候,小船慢慢运总能运过来。

至于五百副板甲……

会有汉中的商队自行运输,不必楚国操心——这也是天师道的优势之一。

因为缺乏直接商路,甚至间接商路都很受限,汉中的确是最不容易被楚国“割”到的地区。

对魏国、幽州,白图还可能走海上航道交易,不仅是官方交易,楚国的港口也欢迎商船,只要有路,低成本、高质量的盐、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令两地的资源,从民间流向楚国!

而中原更不用说,宛城、寿春都是大型半开放进出口大城。

至于西北等地……毕竟他们都是辅汉势力,内部商品流通很容易,而对于楚国来说,只是让中原的世家豪右做做中间商,就相当于间接薅了益州之外整个辅汉势力的羊毛。

益州因为刘璋的禁令,将交易成本放大了许多,尤其是货物运抵益州也变得困难,但只要不是马匹这种“大件儿”,多少还是有些交易额的。

唯有汉中,楚国现在是真的够不到……

些许民间交易,大多也是汉中商人顺江来到楚国,接着出货、购入后,再绕路中原回去——敢走这条路,肯定是在关中、关西都有打点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