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495章

作者:绅士东

“不,西犬国在亶州西部,算是最强的国度,不过在亶州再往东北方向去,更大的一片大地上,还有一个不逊色于西犬国的国家,叫做邪马台,他们的女王被称作卑留呼。”州胡翻译连忙说道。

“邪马台又是什么台……卑什么呼……以后就叫东马国、东马王。”甘宁撇嘴道,显然对这些拗口的名字十分不感冒。

此时在亶州四岛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西边的西犬国,以及东边的东马国。

当然,亶州文明的生产力,还无法支撑中央集权国家出现,形式更像是商王朝时候的部族氏国林立,西犬、东马也只是附庸比较多而已。

因为挨着炒海鲜半岛,还有州胡这个科技树点在航海上的小岛,令亶州文明现在就可以受到些华夏文明的影响,哪怕两者并没有官方往来……

这令亶州文明几乎越过了青铜器时代,直接在从新石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不过人文方面还很落后,没有像样的文字。

历史上亶州文明是在曹丕称帝后,邪马台的女王才真正派使者前往魏国拜见,被曹丕封为“亲魏倭王”——这也是“倭”字第一次冠在亶州文明头上,也就是“魏”字的一半,加上个人字。

至此亶州文明的发展更加迅速,百年后代表性的大和国出现……

只是因为缺乏文字记载,哪怕是在白图穿越前,岛国人自己也无法确切的知道,大和国究竟是邪马台的延续、还是狗奴国的延续,只是前者的呼声比较高。

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也终于在第十五代、也就是大和国时候正式“查有此人”,而不像前十四位那样,不仅没有存在证据,甚至越考古越是发现,连存在的空间都没有,怎么看都像是编的……

“大和”的名字,也是又过了几百年,圣德太子以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所取的名字。

读音其实一直是“亚马托”,只是在文字上,前期写作“倭”,后来改写为“大和”。

也是在大和国之后,才有大和人的概念,就好像汉代之后,华夏主体民族才开始自称汉人一样,至于从人种上,大和人应该是本土绳文人,混血了一部分东渡的汉人,以及扶余人、炒海鲜半岛的三韩人,之后形成的族群。

白图没有给甘宁“剧透”太多,否则显得过于神异……更重要的是,白图知道的还没有现在的甘宁多!

毕竟后世岛国对于邪马台究竟在哪,也是存在争议的、存在数个版本。

有的说邪马台和狗奴国都在九州岛,从这种说法中又分裂出邪马台战胜狗奴国,渐渐发展为后世大和,以及邪马台战胜狗奴国后,狗奴国残部东迁,发展为后世大和,还有狗奴国战胜邪马台,发展为后世大和……

更别说还有邪马台在本州岛,狗奴国在九州岛,以及反过来的假设,又能双双展开许多种可能,堪称枚举史观。

因为此时亶州没有详细的历史,对于邪马台最清晰的记载,反而出自《魏书》中的只言片语。

至于后来华夏文明没有特地记载亶州文明、邪马台自己也发生内乱的那些年,究竟亶州发生了什么,已经无人得知。

不过现在甘宁的到来,终于结束了亶州的薛定谔状态。

无论白图穿越前如何,在城姬世界,亶州现在的局面就是九州岛上以西犬国为最强,本州岛上以东马国为最强,大小数十上百个部落国家林立,而在北海道则是虾夷人生存。

算起来虾夷人也是亶州四岛的土著,不过文明上更加落后,不断受到亚马托人的侵占、奴役,被迫一点点迁到了北方……

听了几名翻译,给自己介绍亶州的风土人情之后,因为反正也只是翻译的问题,甘宁直接用自己“海军都督”的权力,给这里冠了汉字的名字。

甘宁此时刚刚登陆,对亶州的面积,还没有太深刻的概念,毕竟州胡人也没有地图,只是用语言在描述,而久行于大海的甘宁,最是明白“形容词描述的地理与位置最不可信任”的道理,动不动就是万里、十万里的形容,根本不靠谱!

不过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甘宁将兴奋起来——亶州和夷州不同,说是“州”,但夷州和汉十三州根本不是一个概念,面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郡……

然而亶州……

比荆州、扬州、益州,在面积上多有不如,但是四岛加在一起,却足以在面积上媲美中原的一州!

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国

甘宁无语的拎着狗头,嫌弃的向对面扔了回去……

而在甘宁的对面,正是数百名衣着原始的西犬国士兵——如果拿着木刺石枪就可以算士兵的话……

对方在一片惊慌失措,不明所以的呼喊中作鸟兽散,甘宁也没有特地追击。

其实到现在,甘宁都不太明白西犬国的脑回路——我这么大的“拳头”你看不到?在海军“秀肌肉”之后,毅然决然的出来和我决战?

没错,就在不久之前,西犬国居然拒绝甘宁的“好意”,对抱着友善与互惠共赢态度而来的楚国海军,发起了骇人袭击!

对此甘宁深表遗憾的给予其迎头痛击,为了确保矛盾不会进一步激化、贯彻楚国与邻为善的美好品质,甘宁一出手……直接斩杀了对方的西犬将军。

亶州人的力量体系,与州胡人有些像,将领都是变身成半兽半人的样子。

甘宁现在也是见多识广,明白这种力量体系,其实是和更古时的高句丽人、扶余人十分接近。

只是后来高句丽人、扶余人,甚至三韩人,都受到当年的匈奴帝国影响,转化为以骑战为主的萨满姬体系。

至于变身兽人,这应该是古萨满姬体系,与山越姬的更新年代差不多,甚至更久远一些……

上古时期,中原文明在部落时代,其实也有部分接近古萨满姬体系的残余,比如逐鹿之战时,传说中黄帝麾下,就是出动了十万天兵、十万走兽、十万人众。

数字可能有夸张,但其中的十万走兽,甘宁怀疑就是类似于古萨满体系的残留,亦或者是黄帝联盟中的一部分部族,是古萨满体系。

如果是白图得知这一幕的话,一定也会想起来,岛国的发源中还有一条脉络——在大和国、古坟时期之前,岛国出现过类似于东北古萨满教的痕迹!

其实现在的亚马托人,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外来者的混血后裔,毕竟亶州的土著虾夷人,已经被赶到了四岛最北方的那座,而且虾夷人与普通黄种人区别还蛮大,不仅皮肤更黑,并且是体毛最旺盛的族群,男女在胡子上的区别,只是多与少。

相比之下,甘宁现在见到的亚马托人,虽然矮小,但并没有太多区别,论五官与自己的相似度,还要高于庞统……

甘宁稀里糊涂的砍了袭击者首领的狗头之后,才知道这家伙原来就是西犬将军!

对此甘宁只能评价:很弱,也很莽。

实际在历史上,狗奴国也是如此之莽,因为邪马台是第一个朝拜魏国的亶州国,所以在得知狗奴国与邪马台并不友好之后,曹丕特地派人去呵斥狗奴国……

结果是后者理都没理!

此事魏国的确自我意识过剩,毕竟魏国的国力、以及三国时的形势,根本不足以令他真的对亶州出兵。

不过狗奴国也是真的莽,一个新石器时代都还没有彻底过去的文明,居然甩都不甩魏国……

当然,不甩就不甩吧,魏国的确没有时间搭理他,邪马台与魏国通了几次使之后,也觉得意义不大,便断绝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