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472章

作者:绅士东

不用白图说话,张春华就已经在一旁同步开始起草要给刑部、吏部下的批条,等白图想要的时候,只要给白图盖章就可以。

果然,白图这边思维导图画完,给自己捋出了头绪的同时,刚刚和张春华开口,她就已经将批条写好送上。

这就是白图觉得,张春华当尚书郎的时候,比用蒋琬更舒服的原因!

一开始张春华还装一装,写的迟一些、甚至故意留出错误给白图指正,免得白图忌惮她能猜出自己的心思。

不过后来张春华发现,白图不是很在意,反而很欣赏,于是就更加开始展现自己的优点——这点,依旧不随她老师。

同时白图也加了一条,通知当地的刑司,将王氏和幼子全权保护、照顾起来,一切用度走刑部的帐、也不是民部——也就是以实际行动,先承认母子的被害人身份,但别的先不说。

张春华去给随行的小六部送批条时,吕玲绮趁着没人,对白图质疑道:“就这?”

至于张春华和白图的默契,她已经懒得吐槽……

恩,工作关系,行吧。

“暂时先这样,至少等他们做完,我们就能亲自去棘阳了!”白图说着,在“邓氏”上又勾了几笔。

放小拿大,避开冲突的同时,又铁了心的表明态度,名义上也不是白图下令,不存在什么特事特办!

虽未彻底解决官司,但只要态度先亮明,白图也就可以放心的王驾到棘阳去,到时能做的事情就更多……

尤其是……

那个五岁都说不清楚话的傻孩子……

叫邓艾……

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导工作

原本妇女地位的提高,是工坊兴起、女工群体扩增后,自然而然的产物。

只是现在出现“超自然”现象,所以白图才有些左右为难……

等将来工坊兴起,越来越多的职业劳工出现,需要远离乡间,聚居在城市,朝廷再推动顺势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将“宗族”边缘化,这种事情就好解决多了。

到时一来远离宗族土壤,劳工肯定是以夫妻、或者说自己的“小家庭”为单位;二来女性也是重要的劳动者,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哪怕官方不推动,也会自然出现相应思潮,这时再有朝廷推动,连解放运动都可以省了。

放在十年后,改变是顺理成章的,放在三十年后,朝廷不想改才要面对压力!

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步,但楚国朝廷必须先溯本清源——这也是白图的优势,可以压缩每一步发展的过程,不用等到迫不得已再改变,对于白图来说……没有比保持“先进性”更容易的事情。

白图在宛城稍微等了半个月,棘阳县丞被免官、主簿下狱,县令也在吏部的严查下主动致仕,整个南阳民间舆论一片震动之后,才启程向南,来到了棘阳。

这一手着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也令之前一些人的算盘落空。

原本白图如果死盯着从根本上,否定宗族制合法性,必然因为步子太大,而闹出些乱子,如果轻飘飘放过去,或者白图亲自来特事特办,又将削弱刑部的信心、地方守旧势力势必得寸进尺,说不定连私刑都敢恢复……

不过白图直接绕开了矛盾点,对邓氏的事情搁置,却对整个棘阳县顺藤摸瓜、敲山震虎!

所有涉事县吏,一直到县丞,家里每粒米都要说清楚,否则……一律按照收受贿赂处理。

否则邓氏那仨瓜俩枣,怎么可能判得这么重?

棘阳县令一见这架势,吓得连忙辞官致仕,唯恐自己也被牵连进去。

作为核心冲突的“族中宿老是否有官方认可的公证力”并没有深入处理,有效避免事态升级,只有和县吏接洽的族人,现在已经锒铛入狱,别想捞得出来了……

实际上邓氏现在也已经后悔。

几十顷田是不少,但是相比于现在造成的后果,几十顷田算什么?

并且搁置并不代表彻底放过,现在王氏和幼子邓艾,还是刑部的特别保护受害者。

白图来到棘阳的时候,先是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对新的代县令问道:“咦?又不是吏部调任的时候,棘阳怎么换上陈县令了?”

“回禀大王,卢县令上个月疾病骤发,蒙吏部各位主官与陈太守信任,震暂代棘阳令,下官愚钝,唯壮力可用,愿不负百姓、不负楚国、不负大王。”陈震说道。

陈震是南阳本地人,而且和李严一样,都是南阳育阳人,年纪也相近,二十七八岁。

在当地有些小名声,但之前没有被刘表征辟,大将军府的纳贤馆刚开过来,还没有立国的时候,陈震就积极响应。

至于“陈太守”,指得是陈宫——挂名南阳太守。

因为要尽量减少武将担任地方主官的情况,为以后的六部垂直下县做准备,而且……张绣也的确不是做太守的料,故而南阳太守早就要换人。

原本白图是提议贾诩,不过贾诩本人躲这种事情远远的,故而改为陈宫。

当然,陈宫主要依旧是留任金陵枢密院,在南阳只是挂名。

普通太守的职权都在分割,何况是南阳……南阳郡的人口,可是有半个州那么多,东汉的第二中心,设立实权太守的话,和封一个州牧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陈震是南阳出身,更容易获得棘阳人的认可,而且身家清白——南阳陈氏不算什么大士族,而且陈震对楚国的认可程度很高……吏部命其暂代棘阳令。

在历史上,陈震也是蜀汉重臣,官至尚书令,与同乡李严关系并不好,而且有些毒舌,“腹有鳞甲”这个成语,就是陈震开创,用来形容李严,为人不好相处。

“好,听说孝起你还是纳贤馆在南阳,所纳的第一批贤才?不错,南阳可是风水宝地,如果南阳的人才,都如同孝起一样,将楚国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何愁楚国不兴盛!”白图装作刚知道的样子,对陈震夸奖道。

“对了,最近棘阳的人事变动似乎很大,是因为某个案子?孝起详细说说。”白图关心的问道。

陈震闻言,自然将邓氏的事情,娓娓道来。

而此时陈震可不是在单独奏对,周围还有其他迎驾楚王的地方官吏、乡老,以及这段时间来棘阳忙碌的随行六部官员。

之前的敲山震虎已经震得够响,现在白图这属于指导工作,而不是特事特办。

见白图提起此事,众人也都暗暗上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