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40章

作者:绅士东

而有了这20万人力,白图可以迅速训练出四千精兵——丹阳人力的特性,是在训练为士卒后,附带“训练效率翻倍”、“坚韧提升”的效果。

所谓“坚韧”是指士兵对待败局、颓势、缺粮、主将败亡等等情况时,抵抗士气下降的能力,“坚韧提升”即军队更不容易士气下降或是炸营崩溃,这也是新兵所最需要的!

“丹阳精兵”并不是特指某个兵种,而是指丹阳的兵源,可以迅速渡过新兵阶段、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并且能够更快的成长。

虽然四千士卒也不算很多,但是有了之前扣扣巴巴的心理预期之后,白图觉得有了这四千士卒的兵役,自己的人力一下子有种“充裕”的错觉——丹阳的人力,白图不准备做其他之用。

至于曲阿三县的五万人力,也可以全部投入到守城器械的工艺提升与生产中。

而豫章的好消息,则是华歆给自己送来了粮草五万!

豫章郡虽然已经被袁术控制,但并不是通过战争手段强夺,华歆没有和他硬碰硬,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袁术对豫章的渗透。

不过在关键时刻,华歆同样打着“正常调拨粮饷给州牧”的名义,给白图送了一份大礼!

五万粮草是什么概念?

最基础的粮草,是纯粮食经过城姬的“征税”形成,一斛米、可以形成“1粮草”,五万粮草大抵是五万斛米。

当然,也有些粮草,不是纯粹的粮食,还需要掺杂其他肉蔬,也都不一而同。

白图现在也已经发现,城姬的人力、物力的“训练”、“征税”,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一种量化的合成,而且虽然看起来很奇幻,但也有其内在规律。

比如50人力可以训练1名士卒,同时每年需要10人口来维持——的确在不伤民的情况下,十人出一兵,已经比较极限,会影响徭役。

而如果超过这一界限,也就是城姬体系的“透支人力”,会导致累年人口下降,也就是每位百姓,在数年内无法提供1人口、而是0.9、0.8甚至更少——在不考虑城姬体系的情况下,超出这一界限也会伤民。

不过如果能连战连胜,不需要考虑粮草、徭役的问题,一比五也能够维持——不考虑城姬体系,历史上的秦国,武风最盛的时候,也达到了五百万百姓,养百万大军的程度……

这些标准的设立,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现实,城姬……只是起到了整合的作用!

粮草也是如此,军队的平常状态维系,消耗为每名士卒、每个月,消耗1粮草。

1单位的普通粮草,大抵可以看做一斛粮食所转化,而一斛和一石是相同的单位,也就是十斗,汉时的一斗,大概是后世的两升多。

也就是说,一斗米是两个大可乐瓶的米,一斛米则是20个大可乐瓶的米——考虑到士卒都是成年男子,运动量也较大,一个月吃20个大可乐瓶的米也说得过去。

至于战斗时、高强度训练时,这个数字还会向上波动,不过军粮不足时,消耗士卒的士气与强健程度,也可以削减供应。

同时合成搭配更丰富、更科学的粮草,可以更快的提升士卒的强度,一些特殊的训练法中,对粮草的合成配方也有要求!

而像是并州狼骑,每名士卒可以看做是骑兵、骑兵随从、马倌的集合体,真实的一千骑兵,人数绝对超过两千,所以消耗的人力、粮草的数量也是两倍以上。

五万粮草,已经是不小的数目——陆康和袁术翻脸,就是因为拒绝了袁术调拨三万粮草的要求。

华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趁着袁术还没有反应过来、封锁要道,所以无视高消耗的,迅速调运粮草,明明不算远的距离,消耗也高达五分之三——五万粮草,白图到手就只有两万!

这也算是必然的消耗,即使正常以人力运粮,这时的人畜消耗,也就是运输消耗也是极大的,除非就食当地,否则军粮消耗翻一倍很正常,一旦战线拉长,更是五六倍的消耗都不稀奇。

这时的战争,经常会进攻方因为粮饷不足而撤退,可并不是因为矫情,而是军队进攻时的消耗实在太大!

到手两万,也足够白图三个月之用……

白图也明白,现在是占了袁术之前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江东的便宜。

现在袁术知道白图的动向之后,肯定正在派兵在官道驻扎封锁,到时人力、粮草将无法再通过城姬直接调拨。

所以周尚、华歆才一锤子买卖似的,给自己塞了这么多过来。

像是会稽郡的王朗,就因为要来曲阿的话,必须借道吴郡严白虎的地盘,而严白虎早就将道堵了个瓷实,所以王朗仅仅是送来了会稽军政各方面情况的文书,而无法直接拨人力粮草。

有了这应急的人力和粮草,白图也稍微松了口气,选择起了这四千丹阳精兵要训练的兵种……

第三十八章 马其顿

“公台,帮我去封信,把仲达叫来吧。”白图对陈宫说道。

“恩?白公找仲达做什么?”陈宫疑惑道。

陈宫直接称呼主公的,还是只有吕布,只是对白图也坚持使用尊称。

“练兵!”白图严肃的说着,同时将几页纸递给了陈宫。

看着上面的印刷体,陈宫就知道白图又是消耗人力,利用城姬直接打印出来的。

不过也没多说什么,毕竟白图亲手写的东西,辨认都很勉强,为了保持下“主公”的威严,消耗些许人力还是值得的!

只是陈宫看过上面写的内容之后,却开始两眼发亮,接着说道:“这就不用麻烦仲达了,小沛的陷阵营也不能少了他。”

没错,白图和陈宫说的“仲达”,是指高顺,而不是在梦里收服了司马懿!

当初刚刚知道高顺的表字时,白图也惊了一下,不过渐渐心里也有些“果不其然”的感觉。

“顺”和“达”有互为表里的释义,高顺以“达”作为表字也很正常,而且刚好他也是老二,也就成了“仲达”。

如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高顺明明出现在了《三国志》中,却并没有表字……

正常来说古人是讳名不讳字的,但是表字完全与晋王朝奠基人的表字相同,那么被成书于晋代的《三国志》、将其表字“哔哔”掉,也就很正常。

本来白图在选好了兵种之后,想要叫擅长练兵的高顺来曲阿——哪怕袁术再怎么封锁,高顺带几个亲卫轻装简行还是能过来的。

听到陈宫推脱之后,白图不由得问道:“这新军也是我寄予了很大希望的!虽然只是占了一个‘奇’字,但如果运用得当,想来足以应付开春时袁术的刁难,仲达不来的话,难道要义父亲自练新兵吗?”

“还有我啊!”陈宫自荐道。

“公台……近来没有其他要事?”白图有些疑惑。

倒不是信不过陈宫,而是没想到陈宫会对练新兵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