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91章

作者:绅士东

建安六年五月,曹操在魏郡花式吊打袁谭……

袁谭也是悲剧,原本弟弟死了,刚笑出声不久,之后莫名其妙的就被袁绍猜忌。

有一说一,郭图虽然一直鼓动他清算逢纪和审配,袁谭的直性子也的确有这心思,但是……他不傻啊!

袁谭非但没有同意,反而让郭图帮他结交几位重要幕僚的,眼看袁绍重病,他都准备接班了,这不也是应该的?

然而这袁尚都死了,郭图居然还能把事情搞成这样?只要他努力,就没有搞不砸的事情?

如此一来,在次子袁熙根本不受宠、也毫无底蕴的情况下,袁谭的继承人位置倒是无可动摇,只是……他带兵在外,需要邺城调人调物的时候,却总是被多几分防备!

本来曹操对于袁谭来说,就是属性远超自身,需要用等级碾压才有胜利希望的对手,在后方扯后腿的情况下,哪还有赢的机会?

连袁绍派给他的“河北上将”,颜良和高览,也先后被典韦手撕。

冀州,袁氏的老巢,相当于战国时魏赵两国的合体,不仅面积几乎赶得上兖豫徐三州之二,而且黄巾之乱前,人口仅次于荆州,近六百万,即使是现在,也有近百万户!

邺城,在先秦时,就是魏国的重镇,现在也是袁氏的治所……

北赵南魏,自然邺城属于河北冀州中,比较偏南的位置。

袁谭连战连败,袁绍在邺城卧病不起,沮授和审配又产生了分歧。

沮授认为应该将治所北迁到邯郸,以避曹军锋芒,凭借河北的人口、资源优势,和他打持久战。

审配则是要死守邺城,毕竟如果去北边的话,鬼知道田丰怎么收拾他——之前为了抵抗公孙瓒,袁绍将北方的兵权,交给了田丰和张郃。

现在审配和逢纪最后的希望,就是把住邺城、把住袁绍,在袁绍咽气之前,好歹能先苟着,至于之后……走一步看一步!

而如果离开邺城,到时他们岂不是最后的护身符也没了?

于是审配又去和智商跳ping的袁绍吹风,说沮授是被田丰说动,谋图不轨——证据?证据就是沮授现在的提议,和田丰在战前的提议,听着像不像?

你品,你细品!

加上对前线战况的美化,袁绍听了一咂嘴,拍板决定就留在邺城、哪也不去。

曹操也没想到,这袁绍病倒之后,河北居然变得这么菜,自己一顿左勾拳、右侧踢,对方连拳头都还没攥紧?

而且居然还留在邺城不动,这不是天助本丞相?

原本以为是块难啃的骨头,现在看来两三年内,自己就有希望能一统北方!

如果不是河北的冬天,天气实在不适合用兵的话,曹操甚至觉得这时间会更短……

十月的时候,曹操已经一路打到邺城之下,袁谭……已经先一步退回了赵郡,准备在更北方与曹操决战。

至于袁绍在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终于弄清楚了现在的情况,不过差点直接被这噩耗带走!

现在想退也不能退,袁绍在最后时刻,也总算是被唤起了一些勇力,一面传信北方的田丰张郃、传信并州的外甥高干,让他们全力配合袁谭,一面自己带病上甲,亲自在城楼上督战。

袁绍不觉得自己能反败为胜,但至少他要拖到数九寒天,到时候曹操也只能先行退去,自己的身体……怕是已经积重难返,不过至少要再争取些时间!

奇袭许都?什么奇袭许都?

袁绍自己都快忘了这码事儿,毕竟麯义和许攸完全是自由行动的,邺城帮不上忙,他们也很难给邺城传信!

曹操在看到城楼上的袁绍时,心里也是感慨万千,甚至有点想吟诗一首……

然而就在曹操志得意满的时候,一封晴天霹雳的急信,叫醒了他!

新郑突然出现一支奇兵,从新郑到长社,半个月便接连告破,发信的时候距离许都已经不足三十里——而这信,是一个月前发出来的!

第三百三十二章 曹操:T_T

建安六年九月,麯义的奇兵沿着新郑、长社一线,杀到了许都。

其主力以黄巾军为主,沿途靠“裹挟百姓、透支人力、形成人海”的战术,仿佛滚雪球一般,拱到许都时已经有近十万人!

听起来相当恐怖?

实际上消耗的人力,和两万正规军差不多,而且完全不需要训练——倒不是因为精锐,而是因为……训练也作用不大。

主要战场阵型包括“一拥而上”、“作鸟兽散”和“猪突狼奔”三招……

这也正是黄巾之乱时,典型的黄巾风格战术!

黄巾之乱初期,动辄忽然冒出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黄巾军,一般一个县城的常备守军也就两三千,一些特殊驻军的地方才可能多些……

汉室的军队,一上来全被打懵了!

甚至朝廷当时都开始鼓励地方上的有志之士,争做勤王民勇、积极自救,刘备、曹操等人都在那时大放异彩。

直到朝廷也稳住阵脚,真正开始调兵遣将、组织平乱,才发现这些黄巾军有多水!

一支不会轻易被数量吓住的正规汉军,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击败五倍于己的黄巾军,如果有精兵强将,十倍、甚至更多都可以尝试一下。

后来黄巾力士的数量增加,而且黄天系的异姬,动不动还能开挂,虽然没什么直接杀伤,但却能召来些迷雾黑烟、小风小雨,对己也能以符水群疗……才真正算是成了难啃的骨头!

陶升没有黄天姬,只能用黄巾军初期时候的那一套。

对所在地的人力、物力、生产力,破坏极大,而且连胜必骄、败一次就血崩……但短期的确好用!

尤其是黄巾力士虽然不足,但却有大戟士作为尖刀。

许都有荀彧在,原本倒不至于被这些乌合之众有什么可乘之机,但架不住许都还有内部矛盾!

荀彧在得知消息的当晚,便下令严格执行宵禁,无故上街者,许都卫可以直接杖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