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50章

作者:绅士东

一来因为那时刺史主要是监察地方,并没有行政权,而南阳……离朝廷中枢这么近,又是重点地区,用不着刺史操心,刺史去看着点荆南四郡的五溪人就可以了!

二来则是风水原因……不知道哪位朝廷御用的风水先生,将“汉寿”认定做是风水宝地,本身这名字就是在给大汉祈福,三国时吴国占领这里,直接改名“吴寿”,刘备一看这不行,将葭萌县改名汉寿,晋国攻陷川蜀后,将葭萌又改名“晋寿”。

还好秦始皇当初没想起来这茬,要么这名字也怪难听的……

刘表到荆州的时候,刺史的权柄已经实装,自然不能窝在武陵,一面跟五溪人大眼瞪小眼,一面给汉室祈福不成?

但他当时也不敢去南阳,因为那时南阳太守是袁术,官大一级……人家也该揍你也揍你!

南郡世家,这时向刘表递出了橄榄枝,双方也一拍即合,自然这治所,就要在南郡最安稳,可以考虑的只有两处——南江陵、北襄阳。

最终刘表选择了襄阳,虽然江陵更加繁华,但的确当时的情况,是来自北方、也就是来自南阳郡的威胁更大,即使现在也是如此。

而且按照黄承彦的说法,蔡瑁、蒯越等人,不仅视北方为龙兴之地,而且也正是因为当初治所迁徙至襄阳的原因,令他们对中原政权更加亲近。

毕竟治所在襄阳,则荆州各大世家的利益与势力,也渐渐北移,与中原世家的合作更多——就和之前江东的盐货交易刚刚兴起后,淮南也有世家南迁是一个道理。

同时襄阳的位置,也决定了南郡世家想要安稳过日子,靠向北方更划算……

蒙古铁骑为什么和南宋在襄阳较劲那么多年,就不去从淮南攻宋?

不是蒙古人蠢得不知道襄阳城坚墙厚,而是淮南一带水系复杂,更不利于蒙古作战,宋虽弱,但无论后金还是蒙古,在淮南就没占到过便宜,而襄阳至少位于平原,城池再坚固,这里也是利于陆战、马战的。

至于现在的襄阳,还不如南宋时那么坚固。

而南郡士族,将这比帐算得很明白——如果襄阳在南方政权手里,北方势必将此作为突破口,到时最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地头蛇?

相反,如果襄阳在北方政权手里,对南人来说,从淮南直接入中原就可以,没道理以己之短、克敌之长。

事实也的确如此,三国时代,除了前期关羽坐镇南荆州时候,对襄樊造成过威胁之外,南荆州的吴国时代,一向进攻寥寥,一般都是十万大军北上合肥、十万大军北上广陵……

从这点来看,南郡士族的算盘,打得不要太瓷密。

如果淮南士族有得选,大概也更想靠近南方,可惜历史上的淮南,在袁术登基后被废的七七八八,根本没得选。

哪怕是白图听了黄承彦的分析,也不得不大写一个“服”字——这是真的为自家考虑到了骨头缝里!

谁强谁弱先不提,先选一个对自己负面影响最小的方案……

因此哪怕黄承彦信誓旦旦的以“亲眼所见”为担保,南郡士族依旧不想将自己贴在将军府一边。

毕竟现在蒯越等人的判断是,接下来天下时局很可能将陷入长期分裂,他们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位置,尤其……再怎么看,中原+河北,都比江东+南荆州的优势要大。

黄承彦平时和他们分心已久,又如何能令他们改变想法?

“所以黄先生也无法劝降他们是吗?”白图没有太多的失望,只是有些遗憾。

本来白图也是准备用三到五年去硬拼的,这才过去一年……

建安都已经第五个年头,各地诸侯越发根深蒂固,谁打谁都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历史上徐州在建安初几年那种短期内易主数次的情况,将越来越罕见。

“不,我至少能劝得动蔡夫人。”黄承彦义正言辞地说道。

“刘表还活着,指望蔡夫人……”白图说着摇了摇头,之后也说道:“而且蔡夫人作为南郡士族的纽带,只怕也不会轻易对将军府有什么好感。”

“白公多虑,我小姨子岂有不和我一条心的道理!”黄承彦闻言,一脸看似淡然、实则倨傲的语气地说道。

白图:……

总感觉荆州好像很乱的样子,不过对白图倒是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

“那便有劳黄先生,某虽不才,有无数贤才文武相助才有今日,但信誉还是敢拍胸脯保证的……无论今后如何,将军府为政为武,绝不牵连家人,若是将来真的有赖蔡氏与刘荆州献城,定以县侯封邑待之。”

白图所说的“刘荆州”,显然不是刘表,而且说的是“献城”而不是献州,显然也就是表现了白图不会将希望都放在这儿,荆州各战场不会停战。

毕竟刘表一时半会儿还完不了,这“好消息”暂且还无法兑现,只是令白图更多了几分底气,同时可以急信前线,嘱咐他们“稳扎稳打”便可,不用再冒险搞神兵天降之类的战术。

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

白图从正月初开始,一直浪荡各地,从金陵出发,以寿春、舒城、皖城、吴县、山阴、鄱阳的顺序,对各处为重点目标,沿途慰问各县。

整整三个多月,最初时的名头,还是岁旦慰问,后面就变成同庆春耕,最后成了祭雨师。

之所以白图敢这么浪,一来是因为金陵目前局势稳定,前线也都在步步为营的阶段;

二来……也是因为白图所到之处,都是在信号塔已经铺就了的路线上,什么消息送到白图手中,比送到金陵,最多也迟不过五日!

江夏战场不敢说,荆南战场的军情,哪怕白图到处浪,也能比刘表早一步拿到。

何况金陵的枢密院,也有对最高紧急等级的军情,进行临机决断的权力。

至于军情之外的各部政务……

更是不差这五天,即使白图有什么想纠正的,一来一回也才十天。

刘备身在许都,都不怕徐州后院起火,曹操留着刘备在许都,自己还敢亲临前线,白图浪一浪又有什么不敢?

一路下来,上到地方练兵的上将、为政的太守,下到普通吏员,白图全都用“彩虹之源”关照过。

只是太守等重要官员,白图一般是单独来关照,普通吏员……没办法,只能大家开会的时候,通过演讲、一次关照一大批。

行程的间隙,白图也尽量进行了民间走访。

已经能认识一些字,看得懂民用邸报的“文化人”,如果经常看报的话会发现,白图这三个月怕是比绝大部分行商走得路还多!

每天民用邸报的头条,基本都是白图在地方走访慰问。

一直到四月,白图才终于坐船回到吴县,休息之后将再出发坐船曲阿,之后回金陵——令白图不得不感慨修路的重要性,从过完年出发,在扬州各郡、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县晃一圈,三分之一年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