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21章

作者:绅士东

一开始白图劝她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徐蓉还有些不大乐意,觉得白图这是外行指挥内行。

预测天气?徐蓉觉得用观星占卜就足够了!

不过很快徐蓉便步入了“真香”之中……

原来除了星相,还有气压、湿度这么神奇的指标,可以用来估测天气!

可惜还来不及细学,就被拉出来做副使,现在她也是照着表格来做。

两天后,已经有金陵来的战将,星夜赶到汝阴,在无数人的紧张与关注中,传达了白图的意思——继续送回玉玺,些许异状不过是巧合,所有人不得妄议!

甚至仿佛白图还有所预料一样,还特地强调,无论之后再发生什么“巧合”,都必须将玉玺送到陛下手中。

白图坚定的态度,令刘晔和种辑也松了口气。

之前那一幕,实在太惊人,如果白图真要华歆折返,他们也纠结该不该硬抢……

淮河以北本来冬天就是经常降雪的,华歆“养病”几天之后,徐蓉马上发现了气温、气压来看,一天后将大概率降雪。

于是徐蓉提前便通知华歆,同时华歆也马上组织出发——照例,明天百姓将随队送行!

对此刘晔感觉到了些阴谋的气息,提议有鉴于之前的“扰民”,撤销原本的欢庆计划,不再发动百姓迎接送往。

然而不仅华歆得知后,表现得十分激动,连种辑也一力反对——那岂不是代表朝廷,承认这“玉玺送还”是逆天而行、承认朝廷心虚了?

见华歆拒不配合,甚至直接将玉玺摆在他面前,让他要么遵照约定,要么他自己带玉玺回去,华歆和车队打道回府……刘晔也只好妥协。

提前一天,城中百姓便知道又到了吉日,只是……第二天这一早,就感觉天色有些阴沉,果然出城没多久,便飘起了雪花。

刘晔也很气闷,怀疑是徐蓉故意所为,不过……毕竟昨天的时候,天色还丝毫没有阴沉,百姓得到消息的时候,都还是大晴天,故而也无法直接指责对方。

不过也还好,有了之前“雷公毁桥”的铺垫,现在的路遇大雪,已经算不上什么“惊人”的逆天异象。

然而刘晔无法预料的是,不仅仅是冒雪赶路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队伍后面的辎重队,还有人在悄悄沿途洒下无法在雪中发觉的白色粉末。

没过多久,就有跟着一起冒雪前行的百姓发现。

他们往北去,一路顶风冒雪,然而身后……一条清晰的路径,已经融化开来!

按说他们虽然人多,但以现在的寒冷,也只会将雪踩实而已,但是现在身后的道路上,积雪泾渭分明的化开,甚至天空中还在继续下的雪,落在官道上也丝毫无法存留。

如果真有老天爷,那么现在这应该已经算“明示”了吧?

往前走大雪纷飞,原路返回开路相迎……

就连刘晔和种辑,偶尔回头时都会感觉一阵阵心虚,然而华歆的态度,却依旧坚决,甚至传令“不可回望,违者杖三十”!

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义之人

汉代的时候,野生的老虎有很多,甚至可以算是“虎灾”严重,沿江走船动辄看到十余只老虎在岸上随行也是时常的事情。

故而将最初送玉玺的车队,在淮南官道上遇见老虎这种事情,强行说成是上苍示警,大部分有些学识的人,心里是不会相信的,至于嘴上信不信,需要看“屁股”。

只是之后的“雷公毁桥”,还有来到豫州之后的“天公扫径”,着实令人心里发虚。

眼睁睁的看着,就是车队走过的地方,冰雪开化,着实是一道奇景,而且并不像“雷公毁桥”那样,只是一瞬间的,而是可以令人看个清清楚楚。

最终华歆甚至下令,“回望者杖三十”来安稳人心……

只是除了仪仗和护卫之外,还有不少百姓跟着,人心早就被这“天公扫径”的一幕,搅得纷乱如麻!

此时那一小撮“文化人”是否相信已经无所谓,再怎么巧舌如簧,受限于“常识”,也无法向百姓讲清楚其中的原理。

而在天人感应学说流行的东汉,这一幕背后的意义,已经不耐寻味、而是明目张胆的在明示白图“天命所归”。

因为已经进入豫州,原本中原的百姓,对白图的态度,不能说是抵触——毕竟有“杀一人如杀我父”,以及长年累月的仁名在。

但在曹操的长期宣传下,白图在豫州百姓心里,肯定不会像在扬州那么神圣……

然而在这一刻,无数汝南地区的百姓,也开始怀疑——上苍是不是真的在催促白图,不要将玉玺送回去?

当然,实际上白图也没有做什么,只是洒了些特别的“除雪剂”而已。

后世的除雪剂,因为成本原因,使用工业氯盐居多,对路面、轮胎有腐蚀性,并且对土壤的伤害很大。

白图这么有道德的人,既然是在送玉玺这种隆重的场合,自然不惜成本的……直接洒下钾肥、氮肥!

都是可以直接当肥料的“盐”。

相信明年开春,这条官道上的杂草,都会更加茂盛,到时又是一段“美谈”……

当然,这纯粹是为了献礼,白图就是这么纯粹的人,只是出于“不居功”的目的,而没有告诉其他人而已,如果有人一定要向其他方向联想,白图也并不为此负责。

同理……白图本来也只是想放个鞭炮乐呵乐呵,谁知道桥这么不结实!

这么不结实的桥,幸好提前被白图发现并且炸掉,否则以后百姓落水怎么办?

作为大将军、楚侯、再世神农、教化圣人……白图就是这么做好事不留名。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一开始牵强附会的“群虎拦路”,之后的“雷公毁桥”,也未必会立刻被人联想到“阻路”的方向。

谁让一开始有些人,还在民间放出谣言,说什么白图故意放老虎、图惹人笑,反而在百姓心里留下了一个引子呢?

没有之前的铺垫,仅仅是雪水化开的话,就不能说是上天在酬谢白图送回玉玺吗?

然而在一系列的巧合下,送归玉玺的旅途,变得“引人深思”起来。

中原的百姓,这时才明白,什么才叫做忠臣——呵斥反贼就算忠臣?不,远远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