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必须救 第126章

作者:古水月

与燕国签订的国书中附属条件其实完全不必遵循的,而且公子策的问题还这般严重,关于燕策的情报几乎就没有正面的,这位被安排进王庭的质子少年在踏入咸阳前身份就不干净,怎么能将唯一的储君托付给这样的男孩……

王室宗族的尊严可是被抹黑了。

如果当真是扶苏继承王位,没有强硬的手腕控制局面,这不就是摆明了要让外戚专权。

“我王,您是真的打算让那位疑似刺客的公子策与扶苏殿下订婚?”

丞相强忍住把“疑似”二字摘掉的冲动,接近无穷大的证据证明那孩子特娘的就是燕国培养出的刺客头子,还是最杰出的那一款。

“这消息已经封锁在王庭内部了,想来就在寡人的咸阳宫中,丞相和其他人的‘朋友’不少。”

嬴政双腿交叠而坐,靴底轻轻点在地面,扶着下巴望向脸色剧变的丞相,似笑非笑道:“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

“的确,订婚是寡人的意思,并且是寡人已经决定好的事,丞相有什么提议?”

谨慎地将事实证据尽可能摆在秦王政的面前,丞相冷静道:“公子策是燕国人,且韩庭内乱的证据直接指向这位公子,依据秦法理应直接处死。”

“把燕国与他给寡人分割来看。”

嬴政淡然地给出一个回复,“他现在只是即将与扶苏订婚的孩子,而不是燕国贵族。”

韩国的乱子着实闹得有点大,而且还真是燕国刺客从中作梗,这些证据被明晃晃地送到咸阳,燕国的王专门挑选过容貌出色的孩子接受各种超常规教育,在最高等的食物供给下接受最为严酷的选拔,一个个都是精英级别的暗杀工具。

而在韩庭搅起内乱的刺客与公子策是相似的年纪,自愿作为韩国贵族们公用娈童,被不知情的上下贵族爽了几年都没有放弃作为刺客职责,区区一个小队就腐败掉了整个韩国的行政系统并在秦臣的眼皮底下掀起一场暴乱呀。

同期刺客中最为杰出的那一位是被燕国王室宗族收养,被燕王当亲儿子送到咸阳啊。

王晖沉了沉声,将心底的顾虑想要全部告知给王,完全是以大义的名义诉说,将老秦人守旧派与廷尉小姐坚守的客卿改革派的纠葛只字不提,只是单纯用冷酷的律法来给尚未实施罪行的少年打上“就地销毁”的标签。

她沉默了半晌,笑道:“这么说,要处死扶苏的未婚夫。”

“……还请我王对燕国公子策进行公平的裁决。”

垂下头望着地面,丞相稍微有些忐忑,这种话当然不能明说,只是让王明白臣的态度即可。

“那么,丞相是来责备寡人独断专行,枉顾秦法?”

丞相把头垂得更低,“不敢,只是期望吕不韦事件不要再度重演。”

话音落下的那一瞬间,嬴政抿了抿嘴角,淡然接受了臣子的提醒,反问道:“难道不可能是周公吗?操纵君主的强臣与辅佐天子的贤臣只是一念之间。”

“您的信任,这次……这次要凌驾于国法之上吗?”王晖咬了咬牙,强忍住心底的骇然,纠结道。

嬴政冷静地道:“不,只是选择了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去惩罚,孝公时期,商君在储君犯下死刑时也选择放逐储君,而惩罚储君的太子傅,今日亦然。”

“寡人软禁了教导无方的韩非。”

“他,寡人会派合适的人进行管教。”

“至于丞相所言的国法,任何人都要服从,包括我在内。”

丞相表情愈发难看,双眸闪过抑郁的意味。

王昭示了态度。

即便现在暂且实行郡县制的颍川,邯郸诸郡无时无刻不是暗流涌动,相比于沉稳的分封制,还是选择了另一条充斥未知与荆棘的小径。

为包容这份变革的火种,王竟能为一个男孩子退了一步。

他并不改变他的意见,只是长长叹了口气,“我王,能否告知为何要坚持?”

她嘴角上扬,将杯中清茶饮尽。

“寡人厌倦了停滞不前,而在这个无趣的时刻,无趣的人中见到唯一的一个异类。”

“他如同一位智者,在乱世的落幕前夕中预测盛世的终结在于内乱,预测千年后的九州大陆动荡是在内乱后的虚弱期,会被一直屡战屡败的蛮夷肆虐致使十室九空。他预见到了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变化……”

“他写下足以让平民获得温饱的谋略,并以礼物的方式将一份完美的制度献给了他憧憬的目标,生逢乱世却不自怨自艾,困于王庭却能不畏权贵。”

“就凭此刻的他还未成年。”

“就凭那份辉煌的时代必然会留下那个孩子的名字。”

“就凭寡人愿意等待他承诺的幸福结局。”

“这便足够了。”

嬴政看了一眼不敢置信的臣子,转头遥望着被雨滴打湿的树梢。

当然也存在微不可查的个人因素。

她喜欢看见这孩子笨拙地追寻目标的模样。

意外的可爱。

第九十六章 扶苏发现了盲点

这场雨,还在下。

然而无论是身份较低的侍女,还是王公大臣,三公九卿都没有因为这场雨的原因而稍作休息。

在秦国王储成人礼的前一天下午,忙于布置王庭以及礼仪流程突击培训的商姬竭力以泥腿子四代的身份强行扮演出世袭贵族的高雅,还要顺便调控大小的人事安排,以及解决小姐姐们送上的同居申请。

符玺令事将所有任务交给商姬后便忙于一些琐事,比如彻查王庭中某些臣子们的“好朋友”,并把他们的“好朋友”变成她的“朋友”,暂且没时间顾及威胁度逐渐降低的某只雄性幼崽。

被燕策二次拒绝的廷尉小姐在被扶苏稍微用微笑警告后准备穿过数道回廊绕个小路走出咸阳宫,却意外和她的政敌丞相打了个照面,两位分属于不同派系的领路人擦肩而过。

相对于咸阳无数高官大臣,王族公子的忙碌而言,可爱而伟大的人民教师,韩非小同志闲得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