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之旅 第784章

作者:艾尔斯

没错!应该是可行的!

管子用村里最好的钢,造的厚一点,应该能承受住……

至于石头……为什么一定要石头呢!、

也可以用铁啊,而且大小最好要和管子匹配,这样的话,爆炸的冲击波才会更大,它射出去就会比弓简更快!

但……点火怎么办……

这个倒简单!就像萧逝做的手榴弹一样,钻一个小孔,放一截引线进去,这样只要先放好火药,再放好弹药,最后点火等待发射就行……

不不不!

引线燃烧太慢了!龙可是飞的很快的,实战中要预判好时机也会比较难,所以……可以用打火石!

得想办法在管子里面安装一枚打火石,由机关相连,这样就能在外部触发,如此一来,就可以即刻发射了!

莱莎激动的在原地跳了起来!

“我真是太聪明了!”

这样的武器,哪怕是巨龙也能对付!而且连普通人都能用!

对了!得立刻去把这个想法告诉萧逝!

莱莎连忙披上衣服,风风火火的往楼下跑去。

“爸!妈!我出趟门!”

“你这孩子!这么晚了还去哪儿!”

“拯救村子!”

631-151莱莎的炼金工房-军火女王与巨龙藏身处(上)

631-151莱莎的炼金工房-军火女王与巨龙藏身处(上)

怀着激动的心情,兴冲冲的跑到老街,莱莎却发现萧逝的屋子依旧一片漆黑,看上去还是没回来。

虽然知道对方可能是选择在对岸过夜,但莱莎还是忍不住感到一阵担忧,对岸现在又是菲尔萨弗又是龙的,他不会真的出意外了吧。

但现在干着急也没用,如果萧逝遇到了他没法处理的危险,十个莱莎去了也是白搭。

至于武器,没有萧逝的那个神奇工具,莱莎暂时也想不到如何造出一根空心的铁管来,只能乖乖回到了家中休息。

应付完爸妈的啰嗦后,莱莎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

等到第二天上午,集结完几个小伙伴,三人再次去了老街,发现萧逝依旧没有踪影。

正好,听说阿佳特组织的侦察队也要出发了,莱莎赶紧跑到码头,向她说明了这件事情。

“那个年轻人还在对岸?听到那种动静还不赶快会岛上,他在想什么?”

阿佳特微微一皱眉,但还是点点头承诺了下来。

“好吧,如果我和其他人有看见他,会把他带回来的。”

“那就拜托你了,阿佳特姐姐。”

目送自警队的人上了船,兰托忍不住发出感叹:“侦查古城的巨龙什么的……真希望我也能加入到其中啊……”

“哈?兰托你那天明明看见巨龙都被吓的愣住了。”

“喂,那只是因为我是第一次亲眼看见龙啊,而且你们不也是吗?”

“我们又不是战士!”

三人一边拌着嘴,一边回到了村里,在博登区正好遇到了炼金师安佩尔,他正提着一个看上去装满了东西的背包,准备去码头的样子。

三人上前打招呼,同时也奇怪为什么没看见以往总是在一起的莉拉。

对此安佩尔笑着解释道:“她昨天就去对岸侦查了,看看能不能发现菲尔萨弗或者龙的踪迹,毕竟,如果是在野外,她一个人的效率可带上我要高多了……啊,对了……”

安佩尔带着一些歉意看向几人。

“荣莎,塔奥,过段时间我可能不在岛上,如果对炼金术,还有克林特的古文字有什么不解的地方的话,记得要赶快来问我,兰托你也一样,莉拉最近应该也不怎么回岛上。”

“哎!为什么?”三人都非常惊讶。

“你们也知道我和莉拉的目的,这两天,我发现虽然库肯岛上也有非常多的克林特王国遗迹,尤其是从东边高地到博登地区,在并非大城市的地区,迹能如此密集可以说是十分罕见……可是相比之下,哪怕不涉及炼金术和有关‘门’的禁忌,拉森博登村对有关克林特王国的传承却如此之少……我想你们应该有所体会吧?”

莱莎忍不住点点头,在安佩尔和莉拉告诉他们之前,她和村里其他人都一样,对克林特王国的印象少的可怜,只是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国家,剩下的一概不知,最多就是有些地方像塔奥家一样,留下了一些古文字记载的书籍。

“这一点可不太正常,一般来说,遗迹如此多的地方,就算没有‘门’和‘大侵略’的记录,也应该会广泛流传下许多其他的信息,比如这个村子的祖先们来自何方,如何发现了这里的遗迹,是怎么建立了村子,现状如何,诸如此类的历史记录……相反的,这里的禁忌却如此之多,这个不能做,那里不能去,规矩未免太多了……”

这点三人倒是非常认同,他们没少因为这点被村里的大人说教。

“总之,因为库肯岛上不怎么可能有传送门,所以我和莉拉决定把精力集中到对岸,我们打算在对岸的古街道那里建立一个活动据点,一来是因为早季快到了,如果‘旱季恶魔’确实是菲尔萨弗,那么它们应该就快出现了,我们得加快调查,二来,居住在对岸,也可以不用忌讳那么多村里的规矩。”

“可是……古街道那里的房屋都很破旧啊,只有一个偶尔才会有旅行商人路过的驿站……而且周围还有一些魔物……”塔奥忍不住提醒道。

“没关系的,我和莉拉本来就是四处旅行的人,至于魔物,莉拉和我会清理的。”

“……既然这样!能不能让我们也来帮忙?”莱莎问道。

“这……”安佩尔显得有些为难。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出色的炼金师,如果只呆在岛上的话,是没有办法收集到好素材的吧?安佩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