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魔幻雄心到星辰大 第91章

作者:坑王之王

大英帝国又不是只剩下雅片商人了,那些做正常远洋贸易的,还有开工厂搞出口贸易的,可是在琼州赚的很嗨的,你要是能够像开水浇蚂蚁一样简单解决问题,大家说不定为了面子就通过了。

你搞得兴师动众的,花费海量的金钱和时间,去打一场注定伤亡惨重,而且没有啥收获不说,还会断了大家财路的战争,那大家可就要表示不好意思了,这个面子有点贵,买不起。

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只能指示新的驻琼州公使,一定要好好的和那位公爵殿下谈一谈,签订一个更加细致的条约,就各国侨民在琼州的生活和审判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且双方共同监督执行。

---因为一开始的不重视,各国外交官都以为琼州这里会‘遵循国际惯例’来处理外交问题,肯定不敢对自家的侨民和企业动手的,所以干脆只按照上级安排签了一个关税协议就拉倒。

所以想指责琼州违反外交协定,都找不到合适的法理依据(虽然说是国际惯例,不过各国也有一些特殊条款啊,你没找我签正式条约,那就不作数),现在只能想办法亡羊补牢了。

在看完了大英帝国的笑话之后,欧美列强一翻自家签过的条约,发现原来也没和琼州签正式条约啊,赶紧以最快的速度给自家大使发电,趁着这个机会一起过去,签上一份正式的协定。

当然最重要的是,赶紧弄一个常驻大使过去,以后再有什么幺蛾子事情,好歹还能依靠外交途径获取下特赦之类的处理,免得临时有事都找不到人来处理,那就太尴尬了。

战斗机划代!

关于战斗机划代的问题,网上是存在很多不同的标准的,而且也基本上各自都说的有点道理,说不上哪一个就一定是对的,哪一个就一定是错误的,只是看各自更加熟悉和喜欢哪一个标准吧。

不过为了防止以后本书之中读者撕逼,同时也为了不让大家以自己的标准,来套本书之中的标准,这里咱还是选择作者君比较认同的一个标注,并且以此来统一本书之中的划分口径,免得以后解释起来麻烦吧。

第一代战斗机【蛮荒狗斗时代】:典型的代表就是一战时候的空战双方,基本都使用木质结构,亦或者是铁管加帆布蒙皮,特色为双层或者是三层机翼,敞开式驾驶舱的视野极差,主要作战武器为机头的机枪。

因为发动机功率不足,而且多层机翼带来的巨大飞行阻力,这个时代的飞机几乎不存在较大的速度差异,所以空战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咬尾狗斗模式,大家在天上互相转圈然后扫射对方的机身后半段。

所以这个时代的飞机,都相当注重稳定盘旋性能和操纵性能,比的就是谁的飞机转圈速度更快,并且在转圈的时候手感更好,驾驶员的技巧在空战占据的比例较大,王牌飞行员为所欲为的象征。

第二代战斗机【无脑BZ时代】:在本书之中,不仅仅是那二战的经典电吹风,二战结束的一堆屌丝喷气机,也将被直接划分到这个分类之中,特色就是铝合金全金属机身,单层机翼的标准构型,使用机炮作为武器。

---实质上,一些早期的屌丝喷气机,虽然看似高大上,实际上的性能和战果,也确实和一些经典的末代电风扇拉不开差距,划分到同一代之中几乎没有什么违和感,例如F-80、流星、ME-262这三款飞机。

进入这个时代之后,因为发动机推力的爆发性增长,还有减少了机翼面积带来的阻力下降,飞机的最大速度有了爆发式提升,从的一代机的一两百公里,逐渐攀升到了七八百公里的高亚音速区域。

再加上这个时期使用的主要武器,虽然威力和口径在不断提升,说到底还是各式机枪和机炮,在空中的有效射程顶多三五百米,再远的距离就几乎只能够靠运气了,就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你就算好不容易咬住对手的尾巴,对方若是具备一定的速度优势,那么只需要一脚油门,就能够在几秒钟之内,跑出你的机枪/机炮有效射程,让你根本就来不及瞄准,更不要提造成有效杀伤了。

所以进入这个时期之后,空战就变得有些乏味起来,各种无脑BZ大显神威---也就是先拉起到高空,看准了目标之后俯冲下去一顿扫射,失手之后加速俯冲,利用速度优势甩开对手,然后重新拉起的战术。

典型的P-38靠着这一手战术,把转圈狗斗厉害的蛋战打的找不着牙,然后却因为腿长而被排到欧洲,执行轰炸机护航任务,为了保护轰炸机而和对·手·狗·斗,又被反过来打的满地找牙,得到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评价。

朝鲜战场上也几乎重现了这一幕,苏修的米格15仗着快了很多的爬升和俯冲,把美帝家的F-80油桃子打了一个满脸桃花开,直到爬升和俯冲只是略微逊色,但是机动性更好的F-86佩刀被紧急投入战场,才勉强挣了一个平手。

之后苏修的米格19和米帝的一百系列,虽然速度从高亚音速一举进入了超音速,但是作战模式却并未发生丝毫的改变,照样是无脑BZ机炮流的天下,所以同样可以划分在这个时代,只是从早期二代进入了末期二代机而已。

在这个时代,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加成,但是决定空战胜负的已经变成了飞机的速度和升限,再也无法出现王牌飞行员为所欲为的情况了,甚至于无数王牌飞行员,就因为飞机BZ性能不够,被菜鸟虐死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第三代战斗机【视距内导弹时代】:在战斗机进入超音速时代没多久,导弹这种全新的空战武器就成熟了起来,因为打击方式的变化,终于带来了空中战术的变革,从而开启了新的时代。

这个时期内的导弹,例如典型的AIM-9响尾蛇和AIM-7麻雀,都只具备视距内攻击的能力(迎头射程不足20KM),而且因为元器件还处于从电子管向晶体管转型时期,所以性能都相当不足,自动化程度不高。

在你完成了对目标的瞄准之后,需要长达数秒的时间,等待导弹完成自动化锁定,如果使用的是麻雀为代表的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还需要持续将机头指向对手,以便引导导弹完成拦截,所以需要持续的咬住对手的尾巴。

这个时期的机载雷达,不管是典型的倒卡传家宝,还是显得高大上的平板缝隙,都存在对于地面/海面杂波过滤能力不足的缺陷,也就意味着从高处扫描低处,有效范围通常只有从低处扫描高处的三分之一左右。

导弹让飞机的有效攻击距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再也无法通过加速简单的脱离敌人的打击,必须老老实实的通过各种机动,摆脱敌人的导弹锁定,并且反过来锁定敌人,而连续机动必然导致速度和高度的剧烈损失。

综合起来的表现,就是飞得高的都会因为雷达的DEBUFF变成对手的靶子,大家都争先恐后的飞的比对手低,最起码也要和对手在同一个高度上,以免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直接被对手从某个阴暗的角落一发导弹给打死。

所以空战重新回归了狗斗模式,双方需要在中低空以亚音速相互纠缠,并且花费很长的时间完成导弹的锁定和发射,二代机时代最引以为豪的最大升限和最大速度没有了丝毫的意义,亚音速机动性和持续盘旋能力得到了重视。

越战后期的空战,F-4和米格-21这对好基友,就是武器装备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因为大家还不知道这个趋势,所以使用了旧时代设计的过渡产品,结果就是明明都具备不错的超音速性能,但是大部分时候都在中低空以亚音速厮杀,而且比的也不再是无脑BZ而是盘旋狗斗,让轻巧灵活的米格-21占了上风。

这也就是传说之中的能量空战模式,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帝家的F-16和苏修的米格-29,都是在吸取了越南战场的经验教训之后,针对这个时期的空战模式而设计出来的经典末期三代机,超音速性能只是为了能够及时赶到战场,然后就得靠亚音速盘旋性能决出胜负。

大名鼎鼎的TOP`GUN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美帝海军发现,自家飞行员只会无脑BZ太坑爹,所以挑选精锐驾驶员接受最严格的狗斗训练,成果也相当的显著,那就是这批人出师之后,刚好赶上了越战的尾巴,稍微把比分拉回来了一点,后面还在演习中把空军按在地上摩擦了几次,刺激空军展开了同样性质的红旗军演。

第四代战斗机【超视距导弹时代】: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还有雷达技术的更新换代,空战在进入了超视距时代之后,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量机动成为了历史。

因为相控阵天线的实用化,使得地面/海面杂波不再能够干扰到雷达的运行,从高空和低空看对手都是一样的远,而且导弹的射程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空战重新回到了高空高速时代。

毕竟在导弹的技术水平相似的前提下,发射的瞬间载机的高度越高、速度越快,导弹获得的初始动能也就也高,也就意味着节省更多的燃料用于中段推进,而不是浪费在初始加速上,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击落对手。

格斗导弹也与时俱进,具备了大离轴角发射能力,而且随着导引头的性能提升,不但可以在头盔指引下锁定目标,而且锁定时间也只需要短短一瞬间,再也不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踪了,也就意味着只要抓住机会,一瞬间就足以解决战斗。

空战的模式,变成了远距离比拼雷达和中距弹,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敌击落,如果不幸进入格斗距离,也不再追求持续的盘旋狗斗,而是看谁能在高速错身而过之后,率先完成180°转身,直接给敌人一发格斗弹。

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时代的飞机,都争相恐后的搭载相控阵雷达、远距离空空导弹、头盔瞄准器、先进格斗弹(至少PPT上是这样,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气动外形也有了新的追求,放弃稳定盘旋能力而追求瞬间盘旋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时代设计的飞机,例如阵风、台风、鹰狮、J-10甚至于死掉的幼狮等战斗机,都不约而同的选了鸭翼加三角翼的构型,就是因为这个气动外形的高速飞行阻力最低,而且瞬间掉头速度最快。

---所以想在作者君面前吹嘘某最强亚音速四代机的,可以提前洗洗睡了。

第五代战斗机【隐身超机动时代】:随着隐身技术的加入,空战理论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却并未彻底摆脱超视距空战的影响,主要的反馈还在于对于敌方作战体系的压制和打击。

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不同于军盲以为的‘隐身就是真的看不到’这种说法,战斗机的雷达隐身性能,只是有效的降低了对手的视野,而不是能够让对手彻底看不到,那个需要的是天顶星科技。

著名雷达方程式指出,雷达反射面积降低一个数量级(小数点往前挪一位)则雷达有效距离降低一半,以典型的F-22战斗机为例,也不过就是让一台能够正常模式下能在120KM距离发现敌人的雷达,在40KM距离上才能发现它。

而且这个隐身性能还是针对经典的X波段火控雷达的,如果是换了米波雷达或者是新的UHF雷达之类,因为工作频率的不同,原来能够多远看到现在照样能够多远看到,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这个优势在战术上,主要体现在如果敌人没高性能雷达,就可以把对方当成瞎子而从容占位,从对手更加难以闪避的方位发射导弹,以获得更好的命中效果,遇到对面眼神好的就几乎没作用了,作战模式和四代机几乎没区别。

隐身功能最大的用处,其实不是在单机对抗上,而是体现在战役灵活性上,毕竟这个世界上有成本制约,不管再强的国家,也无法支撑起一道覆盖整个国土的,而且是全部由新型雷达组成的侦查网络。

这就意味着在开打之后,五代机可以从敌方雷达稀疏的位置,摸进对方的防空网络之中,摧毁地方的雷达站、预警机、加油机等关键节点,破坏对方的整体支援能力,属于偷后勤式的打法。

---所以想在作者君面前吹嘘某最强亚音速五代机的,同样可以提前洗洗睡了。

29831 6 354